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吾家女帝初养成 » 第二十六章 杨家三小姐

第二十六章 杨家三小姐

    自大周天宝十年的中秋那日起,宫里头有关于金佛巫蛊之术的案子,就接连牵扯到数十位官员。

    官场之上人人自危。

    而后听说有人被抓进了丽竞门,旁人一打听,才听驿馆那边的人说,是许守义被带去丽竞门了。

    至于为何,却是无人知晓,但也都知道,许守义怕是完蛋了。

    丽竞门里还能有完整走出来的活人不成?

    本以为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但没过几天,原先被抓走的数十名官员,大部分都被放出来了!

    而后又抓了一批宫人,大部分都是东宫里的。

    正当大家打听发生何事的时候,有一个劲爆消息轰动了官场。

    许守义,无罪释放了。

    能从丽竞门里活着走出来,自丽竞门三十年前成立以来,他许守义是第一个。

    许守义是如何被放出来的,尚且不知晓,但案子出了这么大的变化,由主审朝官,变成了主审内官,显然与此有大关联。

    一些捕风捉影的说法也是有的,有人说,是柄吉力保的,也有人说,是丽竞门找到了关键性的证据。

    当然,也有让人一听就觉得不靠谱的说法,说是许守义的一名师爷陆闲,在关键时刻舍身进入丽竞门,调查出了重大的线索,这才保住了许守义一命。

    起初大家是不相信的,陆闲官场上的人陌生的很。

    偶尔听到来历,关中陆氏唯一的后人,诗词写的不错,前不久写了一首《黄鹤楼》。

    让长安的读书人,至今都不敢写名楼的诗。

    但也就仅限如此了,一旦入了官场,往往是看不上诗词之道的,于他们而言,那都是小道。

    权术治国那才是大道。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情报汇聚到一起,事情的真相,才在长安官员们的眼前,慢慢拼凑了起来。

    而在真相拼凑起来之前,陆闲此时已经急流勇退,又回到了自己师爷的身份。

    至于巫蛊之术的后续调查,自然是一个字也没有去过问。

    许守义倒是还关注着,偶尔获得些情报,也会和陆闲一起讨论讨论。

    比如丽竞门调查看押犯人的狱卒之前,那些狱卒竟然都离奇死亡要么就留下自首书信自杀,竟是没有留下任何一个活口。

    至于那些犯人,连续审了好几天,也是一个字都没有撬出来,没过两天,竟然也全都死了,而且还是被毒杀的。

    丽竞门这回,算是遇到对手了,自己内部估计也是有问题的。

    许守义的伤势一天天好起来,对于陆闲的态度,已经不能说是亲切了,那真的就是当亲儿子看待。

    许母也是识大体的人,女儿许平君天天跟陆闲腻在一起,她也是只字不提了。

    陆闲救了许守义的命,许守义虽然还没有说,但行动里谁都看得出来,这就是把陆闲当未来女婿了。

    现在不提,那是因为还在长安,很多事情还不确定,巫蛊之术的案子也没有真正定下来。

    万一要是丽竞门又杀个回马枪,那不是把人家陆闲给害了吗,许守义也不想做这种忘恩负义的人。

    等事情稍稍平息,有个眉目以后,估摸着回去杜县就要提起,让陆闲提亲什么的了。

    陆闲也不是笨蛋,看得出来许守义的心思。

    至于他的态度,当然是暗爽。

    许平君不漂亮吗?当然漂亮。

    身材不好吗?练习武道,那真是凹凸有致。

    最主要是她不打拳。

    性格方面就不用担心了,即便是许平君这样大大咧咧,在大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那性格都可以堪称极品。

    这要还能纠结上,那得脱了裤子检查下是否有问题。

    当然,看出来归看出来,在许守义提出来之前,陆闲是不打算主动捅破这层窗户纸的。

    郝捕头和何书吏两人,对陆闲的态度,那更是不用提了。

    就差没脱口而出喊一声“少东家”了。

    巫蛊之术牵扯出来的一系列事件,虽然把长安官场给搅得风风雨雨。

    但在民间来说,却依然是一片繁华盛世的景象,压根就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倒是中秋节里发生的种种事件,开始在民间发酵了起来。

    谁家的郎君喜欢上谁家的姑娘,两人私奔闹上了官府。

    哪哪店铺中秋做活动,拿出十两银子做头筹,被谁谁拿出去。

    而要说传的最广,名气最大的,那当然还是读书人之间的那些事。

    这其中,陆闲所写的《黄鹤楼》更是其中之最。

    一首《黄鹤楼》,竟能让长安学子不敢再随便写名楼,说起来也是令人啧啧称奇。

    另一方面,也打响了长安黄鹤楼的名声,吸引了客流,让更多文人才子来黄鹤楼一睹陆闲诗作的风采。

    但也有一些针对黄鹤楼不好的传言传了出来。

    一些读书人就有非议了。

    说黄鹤楼是花钱请的人来写诗,为的就是打响名声。

    比如王颖啊之类的不入流的文人,就是收了钱的。

    至于陆闲,多半也是穷困潦倒,收了钱,但人家有骨气,不信你瞧瞧原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诗是在你长安黄鹤楼写的,但景色,分明写的是江城黄鹤楼啊!

    江城黄鹤楼,写名楼的圣地,但凡有点才华的,登黄鹤楼都要题诗一首。

    这陆闲,有骨气啊。

    但也有人奇怪了,不对啊,这么有才学的人,真的能穷到卖诗的地步?

    有知道内幕的人就说了,这就是你们不懂了啊。

    那陆闲姓陆啊,仔细想想,咱关中姓陆的,最有名望的是谁啊?

    关中陆氏啊!

    天宝大将军陆恒,威震天下,虽然跟着前太子入了土,但现在名声洗白平反了。

    人家陆闲,就是陆恒的儿子啊!

    这要骨气有骨气,要背景有背景,要反转有反转,又是世家,又是反贼,又是唯一的后人。

    好家伙,这消息一传出来,坊间老百姓们的八卦之魂一下子就起飞了。

    一聊起陆闲这位新晋大才子,不搬个小板凳,不抓几把瓜子磕上嘴,那都少点味。

    就是长安城黄鹤楼有点倒霉,人气是有了,但怎么听着坊间传言,开始有点黑黄鹤楼的意思呢。

    说这黄鹤楼花钱买诗,有辱斯文啊。

    钱是赚了,名是传了,就是有点不是滋味。

    黄鹤楼背后的老板,乃是一家姓杨的商贾之家,本来是在巴蜀做生意,也就最近半年,才来关中拓展生意的。

    老板点子很多,总是能想出出其不意的好主意,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长安黄鹤楼就已经在关中地区小有名气。

    这一次靠着陆闲大才子的《黄鹤楼》,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和江城黄鹤楼齐名了。

    伙计们自然是很佩服这位老板的,就是有点神秘,很多伙计,至今也没有见过老板的面。

    唯一知道的是,他们的老板,是位姑娘家。

    钱掌柜是见过的,这位钱掌柜,就是中秋那天,为才子写诗当裁判的那位。

    每个月,他总要去和幕后老板汇报两次工作。

    如今黄鹤楼的热度高涨不少,这几天汇报的就有点多。

    长安城一处宅院里,钱掌柜正在厅堂坐着等候。

    没多久,就有一个披着锦袍的姑娘走出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小丫鬟。

    披着锦袍的姑娘脸上并未戴任何东西,梳着少女发髻。

    她脸蛋圆润,像个削尖的桃子,眉敛秋山,眼含秋水,鼻梁高挺,嘴唇圆润。

    长得漂亮那是形容其他女孩子,但对于这位姑娘,只能说,生的倾国倾城。

    钱掌柜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行礼,那姑娘摆了摆手,说道:

    “钱伯伯就不要跟我多礼了。”

    钱掌柜放下手来,先问道:

    “三小姐,你脸上东西怎么不沾着了啊?面纱也不带,如果惹来麻烦事,东家会则责罚我的。”

    钱掌柜所说的,乃是遮盖容颜伪装用的假黑痣,做的非常夸张,再戴个透明的面纱。

    外人看了,就知道这姑娘脸上有大瑕疵,眉眼再好看,大多会摇头放弃的。

    被称呼为三小姐的姑娘伸手比划了一下,说道:

    “那么大一块黑痣,我都在家里了还贴啊,怪难受的,我只要出门的时候带好就行。”

    瞧见钱掌柜还想说什么,三小姐赶紧打断说道:

    “行了,钱伯伯,别和我爹一样担心这担心那的,我大姐二姐都挺好看的,长得这么大也没出过什么事。”

    钱掌柜一拍大腿,反驳道:

    “那能一样吗,之前是在巴蜀老家,现在咱们在关中长安啊。

    在大街上,扔个石头,都随便能砸到个官宦子弟,就去年,平康坊一个女优,就被一个纨绔看上,后来死于非命了。”

    钱掌柜尽量把长安纨绔描述的可怕些,三小姐坐下来说道:

    “钱伯伯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的,来了半年,也没出过什么岔子,对了,黄鹤楼那边怎么样?”

    钱掌柜叹了一口气,知道三小姐是有意岔开话题,也无奈的只能说起黄鹤楼的近况来了。

    其实很多事情,三小姐都是知道的,账目之类的也不用多提,账本每日都要送过来的。

    钱掌柜主要说的,还是有关于陆闲的事情。

    “……总之,这次名声是有了,就不知道是好名声多些,还是坏名声多些了。”

    钱掌柜摸着胡子,一脸忧愁的表情,看向了旁边的三小姐问道:

    “三小姐,你怎么看啊?”

    他是杨家多年的账房掌柜,这一次来关中做生意,他是被派来跟着三小姐一起打副手的。

    别看钱掌柜经验老道,但在经商方面,很多事情,他是非常佩服三小姐的。

    巴蜀杨家,三个女儿,就属三小姐经商天赋异禀,不仅对数字极为敏感,旁人算半天才能算完的东西,她一个时辰就能算完,滴水不漏。

    旁人经商大多只会按部就班,三小姐总能想出一些妙招,奇招来,让人眼前一亮。

    当然除了妙招奇招,稳扎稳打方面,三小姐也是不输于任何一人的。

    这大概也是杨家,放心让三小姐来关中闯荡的原因之一吧。

    三小姐略微沉吟,抬手抵着下巴略微思索后,说道:

    “总体来说,我觉得还是好事,这做生意,就怕打不开局面。

    黄鹤楼开了半年,如今这场面,倒算是彻底打开局面了,至于说好名声坏名声,那也要看你如何运作,总比没有名声好。”

    钱掌柜点了点头,随后又道:

    “三小姐说的是,若不然我等放低姿态,还按照先前一样,继续打折,送些小食,再请几位才子帮忙说说,把这风向转一转,如何?”

    三小姐摇了摇头,道:

    “不,现在打折和送小食都暂时取消掉,如今有了名声,缺的不是这些小恩小惠的东西。

    菜品方面一定要盯好,每日买的菜,鱼肉等等材料,都一定要上乘的,多请些伙计,尽量两桌一个伙计能照顾的来。

    对了,去平康坊找些唱歌好听的伶仃来,如果是达官贵人来定酒宴,便让她们去唱一唱,这方面钱掌柜你知道的。”

    钱掌柜一边记下,三小姐顿了顿继续说道:

    “至于你说找才子帮忙说说好话的事情,暂时不用,那些文人才子最爱惜名声羽翼。

    你找没名气的没什么用,找那些有名气的,反而适得其反,人家面子上说一套,背地里没准就是另外一番说辞。

    解铃还须系铃人,还得找那位陆大才子才行。”

    钱掌柜眉头一皱,说道:

    “不过我听说,前段时间官府衙门的人,把陆闲所在的驿馆封了,我们去主动找他,会不会牵扯到什么事情里啊?”

    三小姐笑了笑,说道:

    “这事情我也听说了,早就安排人打听过了,但也没打听出个所以然来。

    倒是有种说法,说这位陆大才子有情有义,救了他的上峰许守义。

    后来官府的人不也撤了吗,他既然没被抓,应该是没事了。

    小心点倒也没错,找机会私下里接触他,也别用黄鹤楼的名义,我想想……”

    三小姐微微昂起头,随后让丫鬟拿来了纸笔,很快就在纸上写了起来。

    她将纸张递给了钱掌柜,钱掌柜拿起纸张一看。

    【陆氏之旧杨氏,请君一叙】

    “嘶,陆氏之旧……”

    钱掌柜有些犹豫,三小姐坦然道:

    “天宝大将军早些年出征吐蕃,我杨家曾为其找过向导,筹措过许多物资,说是陆氏之旧,算不得骗人。”

    “这倒也是。”

    钱掌柜点了点头,起身告辞,要找机会去邀约那位陆大才子出来了。

    等到钱掌柜离开,三小姐身后的丫鬟才问道:

    “小姐,那位陆才子好端端的写诗,写江城黄鹤楼干什么啊,搞得我们现在这么麻烦……”

    丫鬟在抱怨着,三小姐很快说道:

    “还能为什么,多半是为名呗,你看现在,骂我们得多,夸他的更多,这些才子啊,都是一个心思。”

    “就是就是。”另一个丫鬟又说道:

    “不过这些才子鬼点子多得很,小姐要小心啊,别给他抓了把柄,又写了一首诗来骂我们。”

    三小姐一脸骄傲的神情,道:

    “哼,还不知道到时候谁怕谁呢,我已经有了万全的计谋了!”

    三小姐微微一笑,笑得像只小狐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