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能解答众生疑惑 » 第九章 法无禁止即可为

第九章 法无禁止即可为

    不久前。

    离开了巍峨壮观的皇宫,姜凇只觉得压力陡然消失,解脱般地呼了一口气。

    一旁的方弘知笑道:“怎么样,是不是轻松了许多?这皇宫我都不知道来过多少次了,但每一次进来都是如履薄冰。”

    姜凇连连点头道:“是啊,陛下之威严当真如山般厚重如海般渊远。”

    “那是自然,等你多学一学吴国的史书,就能感受到陛下有多么的伟大。在我年少之时,就常常听闻陛下的丰功伟业,那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身为臣子,为陛下鞍前马后。”

    看着方弘知在离开皇宫后,还能面不改色的说出这样一长段的吹捧,姜凇不由得肃然起敬,觉得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方弘知继续说道:“陛下让我带着你离开,又没具体交代,不如先去找个地方待上一段时间?”

    他一脸警惕地问道:“什么地方?不会又是审理司的大牢吧?”

    方弘知打了个哈哈,略带尴尬地答道:“当然是寒舍了,希望你不要嫌弃。”

    进城时的缴费已经耗尽了姜凇身上唯一的一枚铜钱,在身无分文又无亲无故的情况下,想按照吴皇的旨意留在春都生活,那他将不得不操起原主人偷鸡摸狗的旧业。

    还好方弘知居然不嫌弃他这个流浪汉,愿意提供居留之所。

    姜凇颇为感动地拱手说道:“那草民就先谢过方大人收留之恩了。”

    “不碍事,希望你不要嫌弃就好。”

    “哪里的话,我以前住过的地方才是真正的破旧。”

    同方弘知一起登上马车车驾,不久前还对簿公堂的二人此时近距离面对面的坐着,姜凇只觉得分外尴尬。

    为了缓解尴尬,同时为了拉近与未来房东的距离,姜凇试探着提问道:“不知道方大人家中育有几子?”

    方弘知摇头说道:“方某早已立下志向,要为吴国、为法学奉献终生,至今还未曾婚配,更谈不上子嗣了。”

    他肃然起敬,说道:“方大人竟有如此宏伟的志向,草民实在佩服。”

    “算不得什么大志向,知易行难,志向只有坚持下去才配称得上一句宏伟,我现在仍在前进的路上。还有,你不必再称草民了,看样子陛下对你很是满意,估计不久就会予你官身了。”

    官身?姜凇心中大喜,编制在他心中颇有执念,前世便有考公落榜的经历,没想到这一世官身来如此轻松。

    姜凇当然不知道的是,此时他已经被吴皇钦点为赘婿或义子了。

    “定当为陛下赴汤蹈火!”

    方弘知摆摆手,饶有兴趣地说道:“这些话等着赐予你官身时,同陛下去说吧。我看你在功法方面极具天赋,方某有事想略微请教一二。”

    在成功解救完胖子他们之后,姜凇正准备将全部的重心都放在问答系统上,正苦恼于怎样触发系统。

    没想到瞌睡时有人送上了枕头,方弘知居然主动提问了出来。

    姜凇不动声色地说道:“大人请问。”

    “你可知法家这一派修行体系?”

    “大人,在下除了对巫武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外,对其他的修行体系实在是不怎么了解。”

    姜凇露出一丝苦笑回答道,他仅有的一点法学储备,就是某站上偶尔刷到的法外狂徒张三的视频,不说是了如指掌吧,也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这法学问题该怎么回答呢?

    方弘知叹了一口气,说道:“是我心切了,也对,你过去的经历怎么可能了解法家的困境,唉。”

    虽然我不一定能答的出来,但你别不问啊!

    姜凇连忙说道:“虽然我不了解法家,但在下曾经的经历让我看问题的角度比较特殊。不如请大人问出来,或许我能给大人提供不一样的观点。”

    “有道理。”

    方弘知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不同于巫、道、佛、儒这四家可以直指至高境界的当世显学,法家并非世间显学。自从法祖开创法家这门修行体系以来,无数后来者前仆后继,不求那至高境界,只希望能出现像法祖那样第九境的强者。但事与愿违,自法祖之后,再无人法家之人能迈入第九境。”

    “方某自小便通读世间律法,也曾游历诸国,了解当地的律法,但随着我了解的越多,我便越加的困惑。法律的条文越来越复杂,法律的思想越来越晦涩,繁多的法学内容在我的脑海中激烈的交锋,难以形成定论。我无法形成一种统一的思想,平日里也只能在《吴律》的基础上,进行思想上的延伸。”

    “法家的第一境乃是诵法境,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诵读律法,与天地灵气共鸣,而后进行修炼。你能否发挥一下你的天赋,从诵法境的角度,寻找新的可能?”

    方弘知有些痛苦的闭上了双眼,显然这问题已经困扰了他许久,而今说出来更像是不吐不快的感觉,并非是对姜凇抱有了多大的期待。

    姜凇想了一会,问道:“既然是诵法,不知道一般法家学子都会诵读什么样的律法呢?”

    “一般来说,都会诵读法祖编撰的、当时统一天下的大周帝国的通用律法《周律》,此律法是公认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律法,许多法条至今仍在延续使用。”

    姜凇此时急速转动大脑,搜寻曾经看过的张三视频,希望能从中找出几句富有哲理的话语。穿越者就该只提供几句根本思想,不对思想的实际操作予以指导。

    对,有了!

    “那我认为,可能就是诵法境是诵读律法的问题。《周律》再怎么优秀,也不过是前人的思想,自然难以超越前人之成就。”

    方弘知摇头反驳道:“但按照你的说法,诵读前人之思想难以超越前人之成就的话,那法家内并无超越法祖的强者,诵读他人的思想,岂不更会退步?”

    “我说思想与强弱无关。”

    姜凇接着强调道:“恰恰相反,前人之思想越是优秀,就越是可能束缚住后来者的思想,让后来者难以跳出前人的思想内。所以,我的想法是,如果有一篇内容短且思想宽阔的法学文章作为诵法境的诵读法学作品呢?”

    “这谈何容易?”

    方弘知苦笑道:“你说的想法不无道理,我甚至觉得可能就是事实,但即便如此,该上哪里找那样一篇法学作品去验证呢?”

    “别急。”

    姜凇脸上露出一丝神秘莫测的笑容,说道:“作为一名最底层的民众,我见证过太多不公平公正的事情了,那时候,我便产生了一种想法,想来还真有些‘法’的味道。”

    “说来听听。”

    姜凇缓慢而又坚定地说道:“那就是,法无禁止即可为!”

    这一刻,方弘知恍惚间觉得,眼前人仿佛非是人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