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日本女婿 » 第三章 解开谜团

第三章 解开谜团

    自从那次小倩来找丽华之后,她忽然对小倩产生了一些担心,以后也有事没事地找她聊天,因此对她的事也及时了解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最近忽然还听到了一个日本人的事情。

    对于图书馆来说,下午是最忙碌的。因为学生的课大多集中在上午,所以图书借阅时间一般集中在下午。小倩也基本都习惯了,但是现在可不光是学生借阅的事了,学校面临教育部评估,很多事项都要认真梳理,作为硬件指标,图书建设是大学重视的重中之重。图书馆李馆长为此特意给大家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主要是传达学校搞好教辅系统的教学保障工作精神,图书馆又是这项工作的重点。学校图书馆图书数量可观,但是目前分类工作还没有最后完成,而且最近新购置了近百万册图书,急需分类。每个人按照目前所分管的区域,尽快将所属的图书分门别类地整理登记并建立编号,以方便学生借阅。

    小倩分管的是外语类的图书,这是所有图书中最难分类的。因为很多都是书名都是外语。当然,英语是难不倒她的。单单是日语和俄语那就完了,她们也很犯愁。小倩和刚毕业的刘宁忙得不亦乐乎。汗都顾不上擦一下。

    “小倩姐,这些图书怎么办?”刘宁的一声招呼把忙碌的她吸引了过去。她一看,顿时手足无措了。

    这些是日语的图书!她可不懂日语呀。而且数量还不少,足有几千册。

    刘宁看着她,她看着刘宁,两个人不知道该怎么办。

    “请问,这里有原文的夏目漱石的作品论吗?”

    两人正不知所措,忽然一声有点怪的问话让她抬起头来,这一看不打紧,让她惊讶得半天没有没有回过神来,眼前一个敦敦实实的男老师模样的人在很有礼貌地向她鞠躬。那个人鞠躬后也抬起头来,几乎同时,他也吃惊了。开始,小倩还以为是看错人了,但是很快,那人圆圆的脸上那道明显的伤疤就告诉了她绝对没看错。她顿时慌乱了,觉得自己担心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不久以前欧亚商都发生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她不由得一阵慌乱,但很快意识到这里是大学,自己不可能有什么危险,不过她还是觉得有点忐忑和厌恶。他到底是什么人?怎么会追到这里?小倩一开始还以为他可能很尴尬,但是出乎她的意料,眼前这个男人很快平静下来,他看到小倩发愣,就用生硬很缓慢但足以能够听得懂的汉语向她问道:“对不起,我叫木村,是这里的日本外教老师,打扰了,我想借本书”。

    小倩心烦意乱,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她缓了半天,终于把事情想了个明白,这个人原来是和自己同一所大学的日本外教。想到这里,她多少放下了心,不过又一想,怪了,自己怎么不知道,也没有看过这个人呢?她抬起头来,忽然她发现对方也在看着她,眼神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特别。她只好停下手里的活,在电脑终端机上快速地检索了一下。显示结果“尚无”。这个老师显然有些失望,刚要转身离开。小倩忽然想起了刚采购来的那些日文书里说不定有。出于本身职业的责任感,尽管她希望这个奇怪的日本人赶紧消失,但是她还是对这个木村说了这些,木村一听马上来了兴致,问是否可以借来看看。小倩告诉他,这个需要时间,还没有整理。小倩指了指堆积如山的日文书籍,“就在那里,还没有登记注册,无法借阅。”。很显然这个男老师很着急用,尽管显出很失望和焦急的神情,但又多少抱着点侥幸心理地问道:“如果找出来,是否可以暂时借阅几天?”小倩和刘宁对视了一下,觉得破个例似乎也无妨,但是数量太多,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找到的。小倩尽管心里很别扭,但看出这个老师似乎很着急用,而这些书数量又太大,出于自己职业的责任感和热心也不好意思拒绝,再说今天学生来借书的也很少,所以小倩和刘宁就主动帮着找。好在日文的书籍基本上都有汉字,只要看到“夏目漱石作品论”这几个字就行。小倩细心,刘宁刚大学毕业,正有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所以两个人工作起来格外认真。再说别看刘宁刚出校门,但这个小姑娘很有心机:通过帮这个外教老师找书的同时,趁着他在,把这些日语书籍分门别类地归类,岂不是一举两得吗?哪怕只是把大致的书按照类别摆放开,那可是帮了她们一个天大的忙,于是表现得非常热情,同时还给小倩使了个眼色,一开始,小倩还不明白,想了半天才搞清楚,不由得佩服现在的孩子真是聪明。

    这个日本外教蹲下身来,一本一本仔细但快速地分拣起来。刘宁也有意地提醒他把挑过的日文书按照“文学、语言、政治、地理、中日关系”等类别分别放在不同的位置,木村也觉得这样比较好,干得也很认真。很快,身边的地板上就摆了好几大摞各种日语图书。小倩一边忙碌,一边不由自主地打量着这个人,看他严肃认真的样子,实在不像是坏人,哪里有这么专注的坏人?小倩正看得出神,忽然发现他的目光停在一本绿色封面的书上。原来,他找到了他想要的书。

    完了,她们对视一眼,心里一阵失望,剩下的只有靠自己了,她们干起来可费劲了!这该怎么办?心里着急,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人家本来也没有义务给自己干活。刘宁一脸丧气。似乎在想,这本该死的书为什么就在这里呢?出现的太不是时候了。早知道这样,放在最后面该多好呀。但是已至此,也没法载说啥了。这个日本教师拿到了书,翻看了几页,似乎很满意。刘宁心里忐忑地看着他,似乎有些失望,但又有些莫名的期待。但她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天的运气真是好得出奇。木村看了看她们,忽然很小心地开口问道:

    “对不起,我可以再挑几本书吗?”

    “啊?!”这一问,刘宁和小倩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呀!哪有不答应的道理,顿时一颗悬着的心落地了。但刘宁还是表面上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没问题,完全可以!这里面都是最新的书,今天您完全可以都挑完,把您喜欢的书都拿走,您来一次也不容易呀。”

    木村听了,也非常高兴,一个劲地表示感谢。刘宁和小倩相视一笑,小倩再实在,也听懂了刘宁话里的意思,不由得拍了一下刘宁的肩膀,彼此心领神会。刘宁给这个热心的老师倒了一杯香喷喷的热茶。木村更是感激得不行,连连鞠躬道谢。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三个人忙得很投入。

    “这些书是什么人采购的呢?”木村挑着挑着皱起了眉头,忽然郑重地问道。

    “这些书有什么问题吗?”两个女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些书其实并不适用现在的日语专业学生用。”木村说,接着详细地对她们说了其中的理由。原来,这所大学日语专业的学生都是学习日本语言文化文学,可这些书里大部分都是些艺术和法律等五花八门的书,很不对口。而且这些书年头太多了。其实,小倩哪里知道采购这些日语书的都不是日语专业的老师,而是都是教辅部门的人去有协作关系的图书公司批发部门采购的,多少都是有人情的成分的,而且其中有哪些猫腻,外人是很难知道的。

    看到两人不言语,木村也不问了,只是专心地干活。

    终于,堆满了一地的日文书籍全部归类完毕,剩下的就好办了,只要打号后摆到书架上就可以了。这些活那就是磨时间的简单问题了。

    木村又找到了七八本他需要的书,虽然由于忙碌,额头上渗出了细小的汗珠,但看起来非常满意,眼里掩藏不住高兴的神色。

    “多谢了”他又谦恭地鞠了一躬。在借书单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木村晓”四个字。然后又鞠了一躬“再见”,匆匆地走了出去。看着他的背影,小倩脑子里又浮现出欧亚商都的一幕,不过这两个人怎么也重合不到一起。

    这天晚上,小倩难得地失眠了,白天的事情让她心里怎么也搞不懂。她不可能不想搞清楚,很显然木村不像是自己担心了很久的那样是个坏人,起码在工作上是个认真的人,再说她是个日本人,和中国人表现得不一样也是正常的。她现在不担心他会给她带来危险,很显然他不是个变态的人,只是她搞不懂他那天一直跟着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她隐隐地觉得这个木村以后会和她还有什么交集。看来他对自己感兴趣,可是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拿一点引起了他的注意。人就是这样,越是不懂,越是要自己搞清楚,小倩虽然稳重,但也不例外。可这究竟是什么呢?那次在欧亚商都的情景一遍遍在脑子里回放,挥之不去。

    她忽然想到那个瘦保安说的话了“你们能走,人家也能走呀。”说不定是木村觉得小倩看起来就是像自己认识的一个熟人而产生兴趣而已。但是自己是怎么对待人家的呢?尤其是丽华姐把人家揪住不放,在大庭广众之下骂人家臭流氓、臭变态,而且扭送到保安室,这就有些太冒昧,太唐突了甚至太过分了,是不是至少应该给人家道个歉呀。还有,今天人家稀里糊涂地帮了自己那么大忙,是不是应该感谢一下呀。

    那该怎么感谢呢?送一个礼物太冒昧,代表的是个人,容易引起别人的猜想。那就请他吃顿饭吧。对,还是和刘宁一起请人家吃顿饭表示感谢好。但是这样真正好吗?会不会引起什么误会和后果呢?不过,小倩也在极力说服自己,不管是从更感谢还是道歉上都应该有所表示。嗯,就这样办吧。小倩从来也没这么主动过,而且还是请这样一个不久前还恐惧和讨厌的人吃饭,她也很惊讶于自己的变化。

    第二天,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刘宁的时候,这个小姑娘却表现得有些意外:“小倩姐,我们为啥要请他吃饭?”

    “人家昨天帮我们那么大忙,要是我们自己干,那可是挺费劲的呀。我觉得还是感谢人家一下为好。”

    “小倩姐,我觉得咱们其实不用太把这事放在心上。他是帮了我们,但是他也是为了自己挑书用,各取所需,很正常呀。”刘宁说得似乎合情合理,但小倩感到很惊讶,天哪!自己和刘宁好歹也公式快半年了,怎么没发现她是这样现实的人呢?

    “我觉得,咱们请人家帮忙了,就应该感谢人家。再说都是一个单位的,以后说不定还有麻烦人的时候呢。这样吧,吃饭的钱我出,只要你陪着就行。”小倩本来也不想强人所难。

    这一说,刘宁脸红了,“小倩姐,您看您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也不是那么吝啬的人,再说,您一直照顾我,怎么能让您自己破费呢。行,您是我姐,我听您的。”

    但是,还没等她们联系木村呢,木村倒是先找到了她们,希望请他们吃顿饭,理由竟和她们的理由一模一样:表示感谢。这让小倩很过意不去:

    “木村先生,您太客气了,是我们应该感谢您才对。”

    “您说什么?我听不懂,你们为啥要感谢我?我没做什么呀。”这下把木村听糊涂了。

    “是你帮了我们大忙,要不我们不会分类,明白了吗?”

    “小倩姐,您可真实在呀。”刘宁笑着说道,她觉得小倩别看比自己年长不少,其实很单纯,顺着木村的话就坡下驴不好吗?

    “奥,原来这样。不过,我还是要感谢你们的。我知道没有登记造册是不能外借的,你们对我破了例,再说,你们让我随便挑选,也是我想做的,真的是应该感谢的。”

    “我们本来是想请你的。”

    “不不不,是我该请你们。”木村连连摆手。

    从他的口气看来,木村确实是这么想的。

    争执了一会儿,木村很固执,她们二人也就不坚持了。本来嘛,哪个国家吃饭都是男士需要面子的。看来这又欠了一份人情,到时候找机会再还吧。

    这顿“大餐”是在校园一家有名的“常相聚餐厅”吃的。本来,小倩她们也没有和日本人打过交道,不知道该招待日本人吃什么。在她们印象里,日本人吃的是生鱼片啦、寿司啦,但这里是没有的,只好点了一些拿得出手的菜。可奇怪的是,不管是什么,木村都说“豪刺(好吃)”,而且仔细地品尝,露出满意而享受的表情。他们一开始以为彼此一定会很拘束,但是没想到,木村虽然不怎么健谈,而且汉语也仅限于听得懂,说汉语速度很慢,而且味道很怪,需要认真听才行,但是他对中国了解得却很多。他说他喜欢中国,一直坚持在电视节目中学习汉语。他对中国的诗词非常热衷,尤其是唐诗。他还忽然说出了几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令小倩和刘宁大为惊叹,也很尴尬。因为她们虽然很熟悉这几句,但压根就不知道这是哪位唐朝诗人的那首诗,但又不好意思问。幸亏木村没有让她们难堪,他说这就是他最喜欢的的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很多日本人都喜欢白居易,过去,从上到天皇,下到朝中大臣、地方贵族,都对白居易尊敬崇拜。白居易还有两位文豪级粉丝——紫式部和清少纳言,而她们俩分别创作了巨著《源氏物语》和《枕草子》。但日本人并不喜欢李白。我也是。我最喜欢陈子昂的诗歌。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不像李白浪漫主义风格,有不同于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而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同时存在。这很难得,不是一般是人能做得到的。”

    “你们日本也有我们这样的诗歌吗?”刘宁很感兴趣地问。

    “有呀,在日本这叫汉诗,不但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历代有名的格律诗,很多日本人还会写格律诗呢。”

    “是吗?”小倩和刘宁啧啧称奇。

    “不过,你们日本人为什么不喜欢李白的诗呢?”文小倩忽然想到木村说过的那句话。

    “我觉得原因很多,主要有三点吧。一是白居易赶上了日本遣唐使最后的辉煌时刻,而当时也正是白诗风头正盛的时候。白居易的诗集成为了畅销书,自然是空海等遣唐使文化进口的重要内容。而李白出生的时机稍微早了大概一百年,所以就没有普及开。第二个原因,就是白居易的诗风格多样、浅显易懂,就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连一般人都能看得懂。而且还很有哲理性,这对学外语的日本人来说那是格外友好。因为那个时候的日本是风花雪月的平安时代。很多贵族选择了在风花雪月中吟诗、抚琴,练字、谈情,这样的背景自然就成了白居易诗歌传诵的温床。而李白的诗风格太单一、而且他的诗歌大气的特点也不适合日本人。最后一点,日本人喜欢的是感伤类的诗歌。而白居易诗中感伤类的部分充满了离情别绪。这种非常符合日本“好花不常在、好景不长在”的心境了。”

    尽管由于自己汉语表达能力有限,木村说上述话的时候说得很慢,但也足够让第一次接触日本人的小倩和刘宁目瞪口呆的了。尤其是刘宁,简直就像看偶像一样注视着木村。

    从接下来的谈话中,小倩也陆陆续续知道了有关木村的一些情况。木村大学毕业后进了一所公司工作,但是一直希望来中国任教,恰好来几个月前在网上看到这所大学公开招聘外籍教师,他兴奋得一夜没睡好,马上在网上应聘。他也谈了很多,他说自己家住在日本爱知县的一个很偏僻的小城市。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只有一个母亲独自生活。家里唯一的姐姐也早已嫁到临近的地方。而且,日本的女子结婚后很少与娘家有什么联系,自己也几乎就是在日本没什么亲人了。小倩看着这个前些日子还很陌生的日本男人,心里忽然觉得很同情他。席间,刘宁开玩笑地问日语是不是很难学?木村说是的,不过你们中国人比日本人学语言要有天赋。刘宁就顺口说是不是可以跟他学日语呀。本来是半开玩笑的话,但木村忽然严肃起来,郑重地说当然可以。

    这顿饭吃得很尽兴,结账的时候,一共花了138元,因为都是大学老师,所以给抹掉了18。虽然知道是木村请她们,但小倩觉得人家帮了自己忙,自己付钱也是应该的,刘宁呢,觉得其实就是做个样子,木村是不会让她们付的,但是表面上还得表示一下,就争取去付钱。木村露出很惊讶的表情,马上表示这饭钱应该他们三人平均付,也就是AA制。这确实是出乎刘宁的意料,不是木村你自己说请我们的吗?干嘛还要我们平摊费用?那还用你请吗?但她心里这么想,表面上确实不能表现出来的。木村解释说,我之所以说请你们吃饭,就是请你们一起来吃饭的意思,既然你们答应了,那就大家平均摊吧。小倩说没想到日本人还有这个风俗,表示不用这么麻烦,我来付就行了。但木村就是不让,并表示必须三个人平均才行。刘宁虽然笑着说没问题,说怎么能让小倩姐你替我付钱呢?但是笑容很僵硬,掏出了钱递给木村,木村去付了钱。

    吃完饭后,木村接连鞠躬表示感谢她们答应来陪自己吃饭,然后告辞,两个女教师回图书馆。这一路上,小倩由于得知了木村的一些情况,更加肯定了木村是挺好的人。但刘宁却是一句话也不说,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那一段时间小倩很灰心,陈伟爸爸也没有好脸色给他。陈伟依然不慌也不忙的样子,你不催他就绝对不会主动来找你说自己工作的事。小倩左思右想,他刚下岗可能还不适应这些,自己是他妻子,不能一味地指责他,应该帮他想想办法。但是自己只是一个大学图书管理员,平时也不怎么接触社会,能为他找到什么工作呢?

    自从上次木村帮忙整理图书之后,彼此都熟悉了起来,木村来图书馆的时间明显增加,小倩和他聊的话题也渐渐多了起来。自然,小倩也一直想搞清楚那天在欧亚商都的事情,有好几次她都想开口问,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倒是木村有一天把谜底揭开了,让小倩惊讶之余,更是哭笑不得。

    “说起来,文老师,有件事我一直搞不清楚,一直想问您。”有一天,木村忽然郑重地对她说。小倩虽然感到唐突,但并不意外,她一直在期待这个答案,在她心目中已经解除了对木村晓的否定,剩下的只是好奇心而已,当然还有一份期待,期待什么?她是不好意思说出来的,也许是期待证实木村对自己外表或是气质的肯定?尽管这个毫无意义,但是,女人就是这么不可捉摸。

    “说说看,什么问题。”小倩循循善诱。

    “那天在欧亚商城我很失礼,请原谅。”木村很诚恳地鞠躬致歉。

    “没关系,事情总有原因的。”小倩并不着急,她知道木村会告诉她令她满意的答案的。她隐隐约约有这个自信。

    “文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对你感兴趣吗?”

    “为什么?”这下子小倩坐不住了。

    “原因之一,是因为你这件衣服太令人奇怪了。”木村指着小倩身上那件丽华送给她的衣服。

    “我的衣服怎么了?”小倩感到意外,如果说是因为这件衣服使得自己看起来有魅力还能接受,但是木村使用了“奇怪”两个字。

    “怎么奇怪了?”小倩笑呵呵地问。

    “文老师,恕我冒昧,我看到您的时候感到你很文静、端庄,是一个好女人的样子。但是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您要穿一件这么不庄重的衣服?这影响您的形象呀。”木村仔细但是认真地说,他脸上红了。

    “怎么不庄重了?”小倩非常纳闷。

    “文老师,您是不知道吧。您衣服上的文字是什么呀?”他指了指那个奇怪的“我的うわき我做主”,“您知道是什么意义吗?”

    “不知道呀,我还想知道呢,是日语吧?”

    “是的”

    “那快告诉我,是什么意思?”小倩这下子无法矜持了。

    “我的放荡我做主。”。

    “啥?你再说一遍。那个日语词是啥意思?”小倩没太听清楚木村的发音,再说她听到“放荡”两个字也觉得和自己有些沾不上边。

    “放荡,也就是出轨的意思。”木村一字一顿地说,他很不解:在日本,只有东京新宿、银座夜晚的小女混混发泄情绪时穿的,平时她们也不会穿的。想不到,中国的女子会开放到这个程度。

    “啊!?”小倩如五雷轰顶,原来是这么个肮脏下流的意思?自己还拿它当个宝呢。丽华,我的丽华姐,你坑死我了!她心里叫苦不迭。但是也不能怨人家,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她就更不知道了。再说,谁能想到上面会有这么丢人的话?小倩顿时明白了,木村在商场里为什么那么注意自己。尽管她认为木村太在意一个和自己毫无相干的人,但还是觉得木村不失为一个好人,他可能也是为了提醒自己而已。小倩感到在木村眼里,自己身上的衣服就像是一团火,烧得她很不自在。她忽然想起来,有些来借书的日语专业的学生会奇怪地多看自己几眼,还互相低声窃窃私语。当时她就发懵,虽然也没当回事。这下子终于明白了。天呀,这是一个耻辱的标签!她急忙找借口支开了木村,赶紧到里面的办公室里脱下了这件“烫人”的衣服,换上了另一件。回来后发现木村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大概也是为了避免小倩尴尬吧。小倩回家后很快就把这件衣服压到了箱子底,发誓再也不穿了。

    平静下来,小倩在想木村会怎么看自己。他不会认为自己是个很随便的女人吧。当然不会,因为他也看得出来,自己是不懂那句话的。再说,自己以后不穿就是了。她在头脑里尽量回忆着木村的每一句话,他说“原因之一是”,这么说还有第二个原因,那么这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难道比第一个原因还严重?这该怎么问?小倩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对木村的看法这么在意。

    不过她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在又一次见到木村的时候,木村却突然奇怪地对她说:“文老师,那天实在对不起,是我冒昧了,我给您道歉。不过,我相信您是一个好女人,那只是个误会。”

    这一说,小倩虽然脸红了,但是心里是高兴的。

    小倩渐渐对这个日本外教感兴趣起来,也就不断知道了关于他的一些情况。原来木村的课每周竟然达到将近26节,相当于普通大学教师的两倍。他对小倩说,自己主要教大二的口语和日本概况,感到很吃力。

    “你是日本人,教口语还吃力吗?”小倩感到不解。

    “当然,光是口语当然是没什么的,而且还有教科书。但是学生对日本什么都感兴趣。我又不是专家学者,只是一个普通的日本本科大学毕业生,而且毕业那么多年了,学的东西也都几乎忘光了。再说自己学的经济贸易,虽然也接触过日本文学啦、日本政治啦、日本文化啦,但毕竟不是专业的,专业和业余绝对是不一样的。我给学生上课每次都得认真准备才行!”他还说,他喜欢这里,喜欢和学生交流。每当上课时候,看到学生一双双友好信任而渴望知识的眼睛,他就感到一种神圣的责任,和在神社里拜神时候一样圣洁。他说这话的时候神情是严肃的,这给小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禁不住想。即使是中国教师,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应该算是好教师呀,这样的好教师并不是每个人都称得上的,何况是一个外国人,不是更可贵吗?从此,她对他更是多了一份注意。她惊讶地发现他竟然能一动不动地在图书管理端坐一下午,而且姿势也几乎很少变换一下。不知什么时候,小倩忽然觉得习惯了看他认真的样子,有时看不到他就觉得似乎缺少了什么。

    小倩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有些事宁可闷在心里也绝不轻易对别人说,包括对她的家里人也是如此,但是不可能总憋在心里的,谁也受不了。于是,丽华就成了小倩最多倾诉的对象。自然,木村的事情,小倩也对丽华说了。丽华听了,眼睛瞪得出奇地大。

    “唉呀妈呀,原来就是因为那个原因他才跟着你走了那么远?怎么的,他还是你们大学的日本老师?怎么老师还长得那么磕碜呢?我也是,简直邪门了,竟然买了那么一件恶心的衣服,还让他看到了,这人可丢大了!不过他也有意思,这和他有啥关系?”

    说完竟然哈哈大笑,笑得头上的“大波浪”波涛翻滚起来。

    “没事的。丽华姐。咱们都不知道嘛,他也看出来了。不知者不怪。”小倩只好安慰着丽华。不过她一想起来木村和来借书的日语专业的学生的眼神,还是禁不住脸上发烫。

    “姐们,看得出来,你还对他印象不错呢。不过我得提醒你,离他远点,我总觉得那是个变态的家伙。”

    “没事的,我又不是小孩子。”小倩觉得丽华是担心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