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麒麟转世 » 三十七回 百姓联名要上访 都为县令鸣不平

三十七回 百姓联名要上访 都为县令鸣不平

    却说太监刘然利用特权询私情,当即又从监牢里放走了,他的表弟崔明贵和两个儿子,同时也把县令停了职,就等于无缘无故挂起来了!因为这次太监刘然下来,又是带有皇上亲笔手谕,其实也和圣旨是一样。说明他处理此事是经过了皇上同意,倘若不遵就是违抗圣命!犯有杀头之罪!谁又不怕掉脑袋呢?这事袁大人也没办法,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也是有冤无处诉,想告状都不知道上哪里去告。那刘公公放了崔家父子,也就是完全否定了这一案件,眼下使得案犯逍遥法外,这可不是一般的事情,作为县令袁大人,也只有冷眼纵观螃蟹爬,看它横行八道能几时?这正是:

    崔家父子被施放,县令办案受牵连;

    人间冤情处处有,官场仕途多凶险。

    俗话说棉花包金不称不知分量,泥沙裹玉不擦轼不会干净,而且也不能施放亮光!那太监刘然处理这一事情,他既不是走大道,也不走正规小道,却走的是一条歪门邪道,所以,这件事就必然后患无穷,则为今后要留下很多问题。换句话说,那刘然就是想通过正规程序,来审理这一案子,他也没有实际经验和操作能力,说穿了就是没那两把刷子!并且又不可能办得到。因为他是个太监,整天住在皇宮里,只知道投其皇上所好,陪伴着主子取乐斗趣玩,只顾博得皇上欢心就是了!他不但不清楚农民种植稼禾之辛苦,同时,也更不懂得治国安邦之大计。他刘然虽然也见过一些世面,但是官场里的很多事情和路数,他是一概不知,所以一天到晚也只会,干些绳营狗苟的事,而要干大事他就成了,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就说崔家父子杀害田孩一案吧!原来在审理时就是半公开的,如每次过堂都有百姓到场观看,崔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赤裸裸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有句话叫纸里包不住火!关于崔家父子违法犯罪的事,其消息也早就传开了!所以,文安县的黎民百姓心里,都跟明镜一样全部清楚。那太监刘然要一手遮天,否定这一案子,就文安县人民也不答应,不光弄得他本人没有面子,不好收场,且就连官府乃至朝廷,都不好向社会民间交待!所以也预示着他们今后,必然要成为人不人,鬼不鬼的下场。

    岂不知,那太监刘然也想来个,人不知鬼不觉的暗渡陈仓,结果也就没有那两下子,而且又缺乏一些套路,所以,到头来才弄个明不明、暗不暗的,公私不分及瞎胡来。就属于徇私舞弊,暗箱操作,不管后果是如何了,我说这样办就这样办!好像法律就是他们家定的,公堂就是由他们家所开,一切都得专为他们服务,所以也就必然要出岔子。再说像这消息一经传出,就如长了翅膀,即从县城不翼而飞!很快就在全县传开了!一时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接下来,又惊动了邻近的各州府县,使这件事很快又传遍了,整个冀中大平原,不光引起了民愤,而且也激怒了一些,黎民百姓和社会团体,便就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常言说官逼民反,文安县的黎民百姓也都不是傻瓜,大家口都是诛笔伐,有人还四处散发传单和贴出小广告,一时间,就把事情闹得风声水起,甚嚣尘上!故而就使民怨沸腾。还有人联络各界人士,发动全民联合签名,向朝廷上书了数份的“万民册,”而且,都是状告崔家和他家的亲戚,也就是宫廷里那位太监刘然,如果要往深层次讲,实际要告的就是朝廷!有道是:

    宦官具有翻天手,知县遭殃百姓愁;

    走遍天下哪说理,民愤难评场难收。

    然而,就连附近几个县的人听说了,也有不少人来凑热闹,全是声援支持这一举动!并进行了游行示威,还派出代表到京城里上诉,还要去大理司和刑部告状打官司。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他们还准备在京城午朝门外,以静坐表示抗议,向朝廷宣誓民心、民意,以及老百姓的实际诉求与表达!要说这就叫官逼民反,是由上头的强加民意所迼成。文安的黎民百姓致所以要这样做,也充分说明他们是很气愤!而这一举动朝廷也害怕!因为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官逼民反的事情发生!从而也以此深深教育了,官府里统治者们。倘若他们要长期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其最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那就是到头来乌极必反!因为有压迫就有反抗!这已经成为了铁的定律。所以,这一次不光使皇上担心,而就连满朝文武,也就是朝廷大臣们都非常害怕,再说,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都变着法子忽悠人民,骗取百姓信任,如果做事真要对不起人民,最终还要被人民所打倒。

    那财主崔明贵由于比较坏,人们才称他为崔阎王,他在文安县是出了名的大坏蛋,他们父子几人又是,罪恶累累,恶贯满盈!老百姓对他们也早就深恶痛绝。因为有不少人都受过他们的害!所以广大民众都认为,他们崔家父子的罪行是磬竹难书,死有余辜!如果说大明王朝朱家的江山,要是包庇罪犯而激起民愤!乃至再发生民变也根本不合算。真要到了那种背动局面,可也叫敲着锣打鼓找孩子——丢人打家伙!然而这个时候又因为,自然灾害和干旱饥荒,全国各地人民又起来反抗统治者。一时间,也把朝廷搞得焦头烂额,让官府时时都觉得惶惶不安!所以朝廷也比较着忙,相这样的事情已经顾不上处理了。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也就在袁县令心情悲观颓丧的时候,却有位京官到南方巡视完了,就在回来时路过文安县!原来他的名字叫徐溥,官居吏部左侍郎。说来也就在半年以前,他受皇上指派,作为八府巡按到南方视查,如今任务完成要回京缴旨了!就在路过此地时,当地的老百姓听说以后,则就成群结队的拦路喊冤。其理由就是要为他们父母官,原文安县令袁耀文鸣不平!常言说民愿不可违,这位徐大人也是当今皇上信得过的,一位贤达忠君的老臣。他对于朝廷历来都是忠心不二,以上到南方去就是为了考查民情,所以他遇到这一事情后,还哪有不管之理。于是他便停下来,对民众的反映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和取证,之后才回京城,准备把他了解到的情况,一一奏明皇上知晓!这正是:

    巡按路过文安县,百姓拦道齐喊冤;

    调查了解罢免事,上奏朝廷化民怨。

    众所周知,崔明贵父子在当地,作威作福,横行八道,处处欺压穷人,罪恶累累,民愤极大!前些天,就是因为文安县令袁大人,在大堂之上对崔家父子,行凶杀人一案做了判决,所以,才被那刘然回来免了职的。然而,我在这里就要多说一句了,其实就在对崔明贵父子,进行半公开审理时,那县令袁大人就是有意,让人们去观看和听审的!其目的就是使民众能够,清楚的了解崔家一门的行径!也就是所作所为。当时也就有很多人在旁边,参加和听审了案件的全部过程,人们都共同耳闻目睹了,崔家父子行凶杀人的经过,可以说老百姓都是咬牙切齿地恨。认为崔家父子屡做坏事又不改,官府要杀他们也是该杀!也就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走路脚上打水泡——是自己磨的!这就叫:

    仙药难治坏心病,伤天害理法不容;

    善恶到头终有报,阎王面前难逃生。

    然而,崔家父子伤天害理,恶贯满盈,又犯下了杀人害命的滔天大罪,就连崔阎王自己都清楚,他父子都是自作孽不可活,他们猖狂之极!作恶多端,则就正遇上了这位,清正廉明,刚阿不恶,正派耿直,眼中又揉不得,一点沙子的袁大人。他虽然出身于贫苦家庭,自幼还受到很多磨难,但是他读的是孔孟之书,学的是孔孟之道,而让他记得最深刻的就是,孟子曾说过的几句话,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他就不是那种,趋炎附势和贪图富贵的人!他做事就不畏权贵,你越是刺头我就越要治你,他是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人,他要处治崔家父子,实际上也就正符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口味,这也叫众望所归。由于黎民百姓满意,整个文安县的人们都拥护、都赞成,大家称赞他是个好官,实事求是讲,他的一些举措!都是非常英明的,其支持的人也就多。

    当然,反对的人也有只不过都是少数,也不用问持反对太度的人,显而易见大都是崔家的亲戚朋友,或者是比较要好的!再不然就是一些,心怀叵测和故意捣乱的人。故而就少不了个别人讲:“崔家人是冤枉的!”他们为崔家鸣冤叫屈!其实凡是这种人,都是善于造谣惑众搞搧动!具是一些颠倒事非,混淆黑白,经常胡说八道的人。并且还说县官大老爷,进行了严刑考打和逼供,崔明贵父子因熬不过酷刑,才不得不胡乱承认!就如人们常说一句话,瞎话说十遍,就自然变成了真的。你别看人不多,经过极少数人一搅合,一时间,还真是谣言四起了,结果就弄得人心惶惶,个个昏头转向,人们心中不安。由于他们的能量都很大,扯谎又在行,所以就搞得满城风雨,也让一些人不知道,马虾究竟要从哪头放屁了,使很多人都分不清大小头,以及事情的真伪了,这正是:

    人间到处有冤鬼,县令无辜丢了官;

    公理历来在人心,也让百姓心不安。

    所以,就有人议论说:“这位袁县令自从来到文安以后,就带领全县人民筑堤挖渠,兴修水利,攺造了一穷二白面貌,也真没少为我们这里做好事。再看过去,多少年来每任县令来了,是只顾当官拿俸捞外块,他们哪位县太爷关心过,文安的平民百姓?人活在世上不能忘本,我们大家都应感谢他才对。就说这位县官大老爷,他不畏权贵,敢于秉公执法,对崔家父子行凶杀人一案的判决,摸了崔家的老虎屁股,又需要顶住多大压力。若要是换了别人,谁又能下得恁大的决心?实际上他也是在为,我们文安人民除害!你们大家说是不是?”

    然而,人在做天在看,乡下的普通老百姓也都不傻,他们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县令袁大人为他们好,又做出了成绩和贡献,自然而然,老百姓就同情感谢他。再说,谁不知道那崔家父子,他们就如磕瓜籽磕出来的臭虫——都不是好人(仁)!所以人们又奔走相告,互为串通,一下子就动员了,数万人自觉签名,准备进京请愿。一是要揭露崔家的罪恶劣迹,二是证明知县大人,秉公判决是对的,也大得民心!所以,文安黎民百姓才向,官府递送了签名簿,也称作是“万民折!”若按现在的说法,就叫“联名信”或“联名状”。并且又选派出代表准备进京,把这万民折分别投送到,刑部和大理司,这种做法在封建社会里,就等于是捅天行为!也属于是罕见和不法的。

    黎民百姓的做法也充分说明了,县令袁大人自到任以后,在文安勤政、廉政、清如水、明如镜,他忠君报国,为民分忧!而且又鼎新革故,组织文安人民兴修水利,做了不少好事,也都是有目共睹,人所共知的事。结果下边这一闹腾,也让朝野上下都全部清楚了!然而这事又在文安周围几县,掀起了一个大的波澜!那就是百姓游行示威,及到官府衙门前静坐请愿,以给官府施加压力。

    此事传到京城以后,朝中就有多位大臣向皇上奏疏,并陈述了一些利害关系,有的大臣们就说:“民意不可违,否则就会天下大乱!”让皇上赶快做出决断。要不然很可能就会,因为这一事情会引起和导致,更大的波折和麻烦,直至发展为不可收拾地步!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有人举了古人所讲:“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也能覆舟”。然而在当时,由于全国饥荒漫延,到处都是灾民造反,也弄得官府十分头疼!朝廷又黔驴技穷没有办法,如今再加上这一宗事,便使统治者处于了十分尴尬地步。

    前面述过,明王朝到了中后期,由于朝廷腐败,皇帝昏庸,重用奸臣宦官,听信谗言,陷害忠良,至使国家动荡,内忧外患。统治者为了维护权力,又使后宫参政,并设东厂、西厂、内行厂,训练了大批军校、高手,同时,又结连江湖黑道,充当朝廷鹰犬,纵容杀手,肆意横行,滥杀无辜。并且又有王振、汪直、刘谨、魏忠贤等,宦官专权,则使外寇入侵,一致于内乱外患,兵汹战火连年,此前就有英宗皇帝,土木堡被俘受辱之事。后来,又出了个严嵩祸国,所以,官场里就更加黑暗,而官官相护,贪官污吏多如牛毛,比比皆是!特别在用人问题上,更是存在着诸多弊端。从而就造成了,大规模地农民起义运动,他们前赴后继,接连不断!把内乱的战火愈燃愈烈,直至最后李闯王进BJ,末代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以上事实都足以说明了,明王朝中后期的黑暗。

    那时候,官宦人家的子弟还可以,靠父职得官或有人保官、捐官,及用钱买官等等,简直是五花八门乱糟糟。咱们不说别的,就连大名鼎鼎的戚继光,还是靠父亲传承子继父业!当然,他后来成了抗倭名将,则可另当别论。但是这种风气是恶烈的,而且又在统治者内部形成了一项制度,就足以说明了官场里的垢病,以及政权的腐败,所以朝廷在用人问题上,就不能很好地选用人才。加之官府横征暴敛,劳役赋税繁重,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也就促使了社会矛盾激化,人民苦不堪言,各地农民起义和反抗的运动,就风起云涌!甚嚣尘上。可以说直到明朝灭亡,黎民百姓与统治者的斗争,都是此起彼伏!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正因为这样,官府也把人民逼上了绝路,人民才起来造反。然而在这个时候,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就会有穷苦百姓报名参加,也可讲,在当时若要拉起一支队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正所谓礼仪生于富足,盗贼起于贫困,就是这个道理,有诗为证:

    朝廷黑暗天下乱,奸臣当道民遭殃;

    官逼民反成定局,天经地义合情理。

    却说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宁夏及两广,全国各地都有,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比如说在四川保宁,农民起义军领袖,廖惠、蓝廷瑞和鄢本恕等,他们自称顺天王、刮地王、扫地王,率众十余万人,设四十八总管。在川东北汉中,及鄂西北广大地区,流动作战长达数年之久。河北的刘宠、刘宸,按他们的排行又称刘六、刘七兄弟俩,在河北霸州起事,次年,他们又联合杨虎,众达数万人,转战河北、山东,三次进逼BJ,攻破州县无数。之后又联合刘惠、赵燧,进入河南、湖北,及转战两广。其兄长刘六,在湖北黄州牺牲后,刘七仍与齐彦名等,率领人马沿江东下,最后,一直打到江苏南通,在山东青州,首领王堂与矿工门徒,数十人造反杀官将、战官军,转战莱芜、新泰、临城、曹县等地,后沿黄河西进经东明、长垣,又在考城击败官军,从此使河南大震。广东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琏,因杀死族长投奔郑八、萧晚,合兵转战福建、江西、浙江,称帝建元,并在饶平、柏嵩岭建造宫殿大寨,聚众超过十万之众。如此诸多事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当时在民间,就曾传唱着一首民谣:

    官府恶吏胡乱行,横征暴敛刮百姓;

    朝廷腐败奸臣多,黎民岂能会安生。

    这一时期,由于朝廷的颓败,全国各地的帮教和会道门也颇多,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有白莲教、明教、日月神教和天地会等,真可说是五花八门。如山东汶上的田斌与妻子连氏,及僧惠金等人,就是以白莲教名义组织农民起义,后来他们这支队伍转战曹县、单县、滕县,以及河南的归德、濮阳,与江苏徐州,安徽凤阳等地。又如四川大足人蔡伯贯,也以白莲教组织起义,称大唐,建元大宝,接连破合州、大足、铜梁、荣昌、安居、定远、壁山等,众多州县,诸如上述例子,举不胜举。

    在边境上,北方蒙古人经常入侵骚扰,无故挑起战端,并掠入到京畿,已达数十次之多,直接威胁了明朝政权。在东南沿海,倭寇猖獗,从明朝一开始,直到万历年间,连续二百多年,也牵涉了朝廷很大精力。后又在山东沿海一带,发生海盗屡平不灭!以至于延续了数十年都未能消除隐患。结果只弄得朝廷焦头烂额,千疮百孔,帑藏耗竭,国库空乏,直到明朝灭亡,都是一蹶不振。

    另外,在统治者内部为争权夺利,也发生过多次内讧。如自明朝前期,明成祖和他的侄儿朱允炆,争天下以后,他的儿子朱高煦,又想谋夺侄儿朱瞻基的皇位,再到后来的安化王寘鐇、宁王、宸濠的反叛,又一直都没有消停过。也就难怪,便有后来的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等,十八家闯王领导的起义军,一举推翻了明政权。从以上情况看就可足以说明,那大明朝朱家的天下,也真是腐朽没落到了顶点,这就是导致于失败的原因。

    闲言少叙,关于崔家父子的事情,那当今皇上是最清楚不过了,因为这件事完全是由他身边的,刘公公向他奏请过了之后,当时,他也未加思考和细心想一下,就稀里糊涂同意了太监刘然的奏请,便让他回去处理此事。而且还附予了他特权,并为他写下了亲笔手谕,弄成了现在这种结局,他皇帝能怪谁?如果要怪的话,除了太监刘然外,也就是他自己本人。而身为天子的他,这事又是由他做出的决定,如若承担责任也主要是他,你说他能低头认罪吗!所以,就只好把责任推给了,那太监刘然来承担!有诗为证:

    谗言终究不堪信,是非历来自分明;

    多行不义必自毙,善恶迟早得报应。

    纵观历史,从古至今,如果说朝中出了奸侫,就可以证明,当时的皇帝比较昏庸!正因为如此,往往就会事非颠倒,也给留须拍马和阿谀奉承的人,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让滋生残渣余孽有了温床。一旦到了这个时候,乱臣贼子就可以得势祸国殃民,搅闹清平世界,使皇上最终失去江山,来个改朝换代又能怪谁?这些残酷的历史教训都不可否定的,这就叫争天下时需良将,坐江山时得忠臣!也把话题扯远了,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