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麒麟转世 » 五十七回 途经道观访高人 受到点拨得消息

五十七回 途经道观访高人 受到点拨得消息

    书接上回,二寨主赵半仙一行人爬山涉水,在深山中转悠了多日,这天,就突然碰上了一处道观,他便迈步上前去敲门,他一边敲一边问:“请问里边有人吗?”

    然而,就听院中有人应道:“请问你是谁呀?”原来发问者的声音,好像是一个孩子。

    二寨主赵半仙随口答道:“噢!我们是过路的,还需要请教贵观的人,真是打搅了!”

    紧接着便听到里面,有脚步声向门边走来,随后有人就把门打开了!就从里面走出一位小道童,而且他还是个年少的孩子。看年纪大约也不过有十二、三岁,个头长的也不太高,其身体又瘦弱单薄,身上穿的道袍也很破旧,但一双大眼却是炯炯有神!而且还真有那么一种,天真活泼的孩童稚气。再看小道童的浑身筋骨,虽然不怎么壮实,但也显示出了生机勃勃的样子!可能有人会说:“他这么小一个孩子,怎么就来到这里出了家?”

    其实,这问题也不足为怪!别说在封建王朝时代,就是在当今社会里,每一家庭及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情况不得一样!因为天下穷人始终都很多,其大千世界里还无奇不有。比如说,有些孩子爹妈生了养不起,为了让孩子逃个活命,有的刚生下来就送了人,或把孩子送进寺院及道观,使孩子自小就出了家!再不然,就是父母死得早,是孤儿无人养等等。然而,这一道童也无须问,肯定又是穷人家的孩子,但不知是被家里丢弃还是有其它情况,反正是被观中的老道士给收下了,岂不知却是另有原因的。如这一道童,则是被父母亲遗弃的,当时是观中的老道士,也是他的师父在野外发现了,他命悬一线的幼小生命实为可怜,就把他捡到抱回来了,有诗为证:

    凡是出家都有因,其中多数是穷人。

    为了活命找门路,寺庙道观可存身。

    不是老道心肠好,他的小命早归阴。

    闲言少叙,但听那小道童问:“几位施主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们叩门又有何事?”他是一连串的发出了几问。

    二寨主赵文秀一行人闻听后,都心说别看这位小道童人不大,可他还真有个大样,也许这正是出家人的得形,或叫修性来的一种气质吧!二寨主赵半仙就面带微笑说:“我们是从郴州来,准备要到茶陵去。结果就在山中迷了路,才途经你们观前,想要进到观内讨口水喝,顺便还想问问路和个打尖,要是有可能的话,还准备在此借宿休息一晚上,等到明天再继续前行,但不知你们观主能否容纳我等”。

    “可以!可以!我师父昨天就说过,今日会有几位不速之客登门,让我特别要关照你们,就有请几位施主进来吧!”

    二寨主赵半仙和手下喽罗一听,心里都是咯噔一下子感到愕然!心想他的师父又是何许人?昨天就晓得了我们要来,难道说他未卜先知,要不就是位活神仙。岂不知,这也只是他们的心里话,但谁都没有讲出唇外!那赵半仙又非常客气的道:“看来今天我等来这里,也是三生有幸!就只好打搅你们了!”

    小道童回应道:“好说!好说!只要不嫌弃我们这里,狭窄和委屈了你们,就只管在此休息好了,我们师徒都表示欢迎!”然后小道童就又一次,彬彬有礼地招呼道:“诸位施主们请进来!”

    赵半仙和属下喽罗们齐道:“那我等可要多谢和讨扰了!”几人说着进了小院,但见观内有正房三间,也为正殿,另外还有两间偏房,又在房头角上搭有一间简陋棚子,实际就是厨房,并在里面垒有锅灶。院子里有一棵银杏树,树干足有两人合抱粗,而且枝叶非常繁荗,树下放有几块石头,时常则可坐在上边纳凉!殿堂里除了敬有太上老君,此外,还有张道陵和祖师爷的,泥溯神像及神龛。

    据有关资料记载,那张道陵的原名叫张陵,字处冲,为东汉末年人,曾官至尚书,据说,还是张良的八代孙。顺帝时,他学道四川鹄鸣山中,曾造作道书,在四川青城山,第一次成立教会开始传道!并把在终南山中修行过的,老子李耳尊奉为教祖,让众门徒礼拜。然而凡学道者入门者,都要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他为道教定型之始,同时,又把老子的五千文作为“道德经”,其中还包括“正一经”和“太平洞经”。

    再说那位祖师爷,也许大家有点陌生不太了解。相传,这位祖师爷本为周朝的一代王子,他有十万江山不坐,荣华富贵不享,三宫六院也不爱,却偏要出家去修道。一开始,其母舅就不相信他能成功,便和他打赌说:“你若能修成了正果,我就甘愿为你去站班!”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十六年后,结果这位王子,还真的得道修成了正果。而君臣之间无戏言,他舅父也就没有啥话可说了,于是,就真的来为外甥站了班!也被后人传为佳话!说这位祖师爷的舅父,说话算数,没有失信于自己的外甥。

    闲言少叙,却说那二寨主赵半仙,与几名喽罗刚一进到院内,就见从偏房里走出一位老道士,但见他头顶上的发鬏如霜,两道盖眼长眉似雪,而银须又直垂过胸,不仅过了花甲之年,好象早就成了耄耋老人。他身穿灰色道袍,足蹬素袜草鞋,虽然骨瘦如柴,但却神采奕奕,精神矍铄,其目光又如电,真乃是具有一派仙风道骨之气。别看他年龄有恁大,可还是猿行鹤立,不光非常有精气神!要是让内行人一看,便知他是一位习武之人,且还武功高深,非同小可!也让人实在惴测不透。只见他半眯住眼睛,迈着键步来到院子里,还先笑吟吟地打了个稽首道:“无良天尊!善哉!善哉!几位施主多有辛苦了?但不知是那阵风把几位给吹来的,贫道有失远迎!还请多加海涵。咱们今天的幸会!则使道观生辉!贫道想你们一定累了和饿啦!就请暂且在院里落坐!贫道这就和徒儿,去给几位施主准备饭菜”。

    二寨主赵文秀一听非常高兴!也就跟着客气上了!便毕恭毕敬地急忙施礼道:“老仙师别着急不忙!不忙!说实话我等也不太累。因为我们都是山里人,平时就出没在此山中,所以也都习惯了,请问老仙长您高寿?你们在这里还好吧?”

    老道长捻着银白色的胡须道:“无良天尊!善哉!善哉!贫道已年过八旬,我等生活在这里一切都好!此乃听施主所言,几位就生活在此山中?又怎么面目生得很,好像咱们从来都没有没过面”。

    赵半仙回答道:“是呀!是呀!咱们一回生二回熟吗!如果第三次再见面,一准一里要成为好朋友。再说,这一带山区又是南岭的一部分,而且还接连几省,由史以来,这里都是面积宽阔,地广人稀,也为不茅的蛮荒之地,老仙师又为方外之人,所以,就不稀奇仙长您也有,从未到过的地方”。

    老道士好似很有把握的说:“啊!我出家人也不打诳语,这里虽然地处偏僻,但貧道时常采药,则是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可以讲,在此湘粤赣边境上,这数百里的大山中,到处都有我的足迹!倘若是换句话讲,在此周围的深山里,也就无有贫道我没到过的地方”。

    众人一听老道人的讲话,既比较爽快又和蔼可亲,其音容笑貌也让赵半仙几人,都似乎看清了这位老道人的,坦荡性格和他的开阔敞亮胸怀。二寨主赵半仙心想,由此说来这位老道士,也确实不简单,看来他就是这一带的活地图,对千脉山中不但不陌生,且又了如指掌,我等要向他了解情况,看来也是找对人了。这赵半仙又是何等的聪明,他脑子转弯也快,则就随机应便道:“如果要以老仙师的讲法,我等不像是这当地人,然而,也根本不在此山中生活?请教老仙师,您可知道我等究竟是从何处来?”

    要说老道士本来是问他的,结果却让赵半仙灵机一动,又反转过来反客为主,到又问起了对方!怎知那老道士更加高明,说话也直来直去不绕弯,则就直言不讳的道:“我看几位施主根本就不是这附近人,你们到好像是从别处来的。”

    “哦!又何以见得?”那赵半仙则反问道。

    老道士说:“就从你们的装束打扮,以及神情面目上看,几位是来之匆匆心中很不安静!所以贫道才知道诸位施主,是刚从别处来到这里!而且要办的事还未达到目的”。

    “哈!哈!哈!老仙长还真是灵通慧眼,相比是你能掐会算,情况还真让您给说准啦!我等还真是刚从别处来此,而老仙师一点儿都没有说错”。

    老道士曰:“看来你们几位贵施主这次进山,来到我们这里一定是有要事”。

    二寨主赵半仙见老道人正气凛然,又和颜悦色,就觉得他不是坏人,心说江湖道上需要讲义气,既然我们需要向别人打探消息,也就得和人家推心直腹不能哄骗,要不然,人家就不会给我们说实话。常言讲,那怕就是诱骗小鸟入笼,还须要费个谷穗呢?因为世人又都不傻,又何况我们需要求人家,现在看来,我也不必再讲谎话了。接下来,他便又恭恭敬敬地深施一礼道:“我今天在仙长面前,就只好如实讲了!实不相瞒,我一不怕揭自己丑,二也不护个人短,我等一行几人本为狮子山上的,反正,别人都说我们是土匪强盗。岂不知我等都是,种田出身的农民,只因为生活所迫,不能养家糊口,又想生存活下去,万般无奈,才上山当了强人,如今为了一事,本是来这里寻人探事的”。

    其实,二寨主赵半仙就是不这样说,对方也早知道他们一行人,全为山中的匪徒!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

    那么也很简单!由于他们土匪的举之行为,以及言语也都和一般人不一样,又与平常人不入绺!换句话讲,哪怕是停好一个人,只要一当了土匪,不光说话傲气十足,而且就连看人的眼神,都是不一样变了!总而言之,都是匪里匪气的!有诗为证:

    强盗土匪不一般,让人一看很眨眼。

    天王老子无所惧,杀人放火全都干。

    老道又是有慧眼,当面一瞄就看穿。

    然而,当二寨主赵半仙讲完,与自己一同来的伙伴,他们几人都是土匪后,那老道士不但没感到吃惊!然而还好像是用,很同情的目光看着他,随后,就又陷入了深思中……

    待过了一会儿,那老道才又问道:“你们想找的是什么人?现在有没有线索?”

    二寨主赵半仙回答:“我等要寻找的人,也和我们是一行伙的,因为天下乌鸦一般黑,穷人都是被压迫,我等全是为了活命,大家都是吃这碗饭的。要说我等来此地,也是人生面不熟的两眼一抹黑,所以,就想请老仙师帮忙给指教一二,助我们一臂之力才是!”

    老道士问:“你们信得过贫道我?”

    二寨主赵半仙非常客气地回答:“信得过!信得过!怎么会不相信您!”

    老道士曰:“你们到底为了什么事?不妨可以直言明说,但是还要看我能不能,帮上你们这个忙”。

    二寨主赵半仙说:“我已经有言在先了,俺们在真人面前不敢说假话,现在我就向您如实讲!”于是,他就把他们几人这次下山来,也是专门为了郴州金家的,一船货物如何被抢,金员外又是如何上山,求助于他的表弟,也就是他们的大哥齐嘯天。则是从头到尾,如此怎般的,原原本本,详详细细说了一遍!最后他又问老道士:“请问仙长这边山里面,到底有没有打家劫舍的土匪?”

    老道士说:“有!”

    “真的?”

    “真的!贫道不会对你们撒谎!”老道士也是郑重其事地回答。

    赵半仙一听则是喜出往外!接下来,他就向老道士又打听了,关于这边土匪的许多情况,老道人也不保留知道啥就说啥,也就是以实言对他们相告。

    书中说过,这位二寨主赵文秀,原本是位算卦先生出身,曾走南闯北跑了大半辈子江湖,可说也是个江湖猷子,什么事都经已过,他也知道对方心思,所以就会摸对方脾气,也就能套出老道人的心底话。然而,两人还真的能说得来,双方的话也很投机,他赵半仙一行几人当天,也在此吃了饭也没有走,就在道观里住了下来。夜里他还和老道士,又进行了深入交谈,不光说土匪的事情,另外,还谈些风土民情,以及古今中外的社会朝代,人文地理,人情事故,等等。最后,赵半仙又问起老道人:“这观里就只有你和你的,这位小徒弟二人吗?”

    谁知这一下子却好像是,正捅到了老道士的最疼处,就听他长叹了一口气道:“唉!贵施主若问起这事来,也真让贫道有口难张了!”……

    这时候,那老道士的眼圈都已经湿润了,接下来,他老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赵半仙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待过了一阵子后,老道士才说出了他的心酸之事。

    原来,这位老道可不是寻常之人,他本为衡山上的道士,道号为湘真子,年轻时,还是一名鸿儒秀才,皆因为看破了红尘,不愿做官才出家当了道士。他的师父也为衡山道观掌门,人称“黄鹤仙人!”如若往上追溯,他的第六代师祖就是邱处机,也是全真教的掌教。据说,邱处机是拜王重阳为师,那王重阳本是北宋时期的著名道士,自幼爱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由于士途不顺,才入山学道。经考究,王重阳还是吕洞宾的徒弟,因修道成仙被尊为北五祖之一。

    相传,那王重阳也是继承了老子的学说和衣钵,他创立了全真教,所以,他也为全真教的开宗者。全真教又为道家主流教派,王重阳还揉合了儒家和道、释的思想,主张三教合一。他有七位著名的徒弟,分别为丹阳子马钰,长春子丘处机,长真子谭处端,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长生子刘处玄和马钰之妻孙不二,道号清静散人。有资料证明,他们都是王重阳的嫡传弟子,在道教历史上,称为“北七真”。

    单说这湘真子在衡山,一开始,他就跟着黄鹤仙人学道,后来,又去武当山修炼过一段时间,皆因为他修练刻苦,且又得到了师傅的真传,可以讲他不但道术深,其武功技艺也高,乃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他年轻时便经常劝善惩恶,如今年事已高,也就不在管世间闲事了!若按照他们出家人的说法,那就是跳出了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现在,他已经是一尘不染,万滤皆空!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是池中有鱼钩不钓,笼中灵鸟要放生。再说他又爱清静,在武当山上就嫌人多受吵闹,也总想单独清修过日子,后来便离开了武当山,辗转来到了这里,在这里名为静修观,迄今为止,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又因为这里是蛮荒之地,根本不与外面接触,也正符合了他的愿望,由此他不光可以静修,同时,闷来还能山前观虎斗,无事林中听鸟鸣!他简直也就成了,当代的一位活神仙。自打他来到这里以后,这几年又收了三个徒弟,大弟子法号道修,二弟子道清,三弟子道悟,也就是一开始,接待他们的那位十二、三岁的小道童。讵知,他的大徒弟和二徒弟,也是被深山里的土匪给掠去了!原来此一带叫“千脉山,”这里全是深山老林,若往前行便是千脉山的腹地。如果再继续向前,又是回龙山,回龙山的东面还有,东北西南向的罗霄山!而在千脉山这一带,那最高的主峰,又被当地人称为“云崖顶!”其四周都是群峦叠障,不光陡峭险要,而且还沟壑交错,地形也十分复杂。

    要说来也就在半年以前,从别处来了一伙强人,占据了那里,并在云崖峰上修建了山寨,他们打家劫舍,自立门户,说是替天行道,但不知干的是什么勾当。然而就在不久前,一天中午,湘真子的两个徒弟,那大徒弟道修,去外面打柴刚回来,二徒弟道清正忙活着做饭,那云崖顶上的土匪们就过来了。然而,一帮子土匪也是从这里路过,那匪首头目见两个年轻道士,都是身强力壮的也就打起了主意,因为他们队伍中也正,缺人手和做饭的伙夫,于是湘真子的两个徒弟,道修和道清就被土匪头目看中,当时就把二人给裹走了。

    土匪强盗又人多势众,他们也是黑心肠不讲理,如若反抗也必然吃亏,师兄弟两人当时不从也不行!所以,师徒几人则就忍下了。老道士湘真子的两个徒弟,就只好跟着强盗们上了山,到了山上以后,他大徒弟道修被分去做饭当了厨子,让他师弟道清垒筑寨墙,建造房屋,干活打杂。不过有时候,土匪们要下山抢劫,人手不够了也会让他们跟着去!然而,师兄弟两个具然都成了,土匪队伍中的成员,有诗为证:

    静修观里难清净,出家之人被缠扰:

    匪寇强盗不讲理,连同道人一齐掠。

    要说二寨主赵半仙一行几人,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他们在大山里转悠了好多天,都没有得到一点儿信息!结果在这里他们却突然,得知了一些珍贵和难易得到的情况,真可说是喜从天降。结果,也把二寨主赵文秀给乐坏了,他是喜欢得屁颠屁颠的,于是便拿定了主意,准备天明就进山,要去云顶上探个虚实。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一早,正当醒鸟唱枝天刚麻麻亮的时候,二寨主赵半仙就带领着,他的随从喽罗们出发了!就依照老道士湘真子,给他们所指引的方向,便沿着那就连砍柴樵夫,都不愿意走的羊肠小道,便向千脉山中的云崖那里摸去。一路上都山高坡陡,说是道路崎曲难行,其实,在大山里也就没有什么路,由于不是上就是下,大部分又都是上坡多,而且坡还比较陡,所以,沿途也特别不好走,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