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暴兵,朱元璋夸我能治国! » 第六十五章 畅游琉球,偶遇巴志!

第六十五章 畅游琉球,偶遇巴志!

    14世纪末,全球商业已经颇为发达,大有互通之势。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物产富饶的中原大地,就已经和周边的小国做生意。

    至隋唐年间,和中亚、南亚甚至欧洲各国也都建立了贸易关系。

    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创造出来的。

    没有前人铺路,哪能随便游山玩水。

    古代陆运为下,漕运为上。

    不管是国内国外,都遵循此法。

    我国历史悠久,且有明确的文字记录。

    可绝不止是才子佳人、帝王将相或是改朝换代那样简单。

    在大宗生产层面,几千年的积累,可谓造诣极高。

    就造船而言,一艘宝船,说是这个时代的‘航母’,实不为过。

    琉球总面积虽然不足3000平方公里,和大明的一个县差不多。

    但由于其地理特殊性。

    使得在对东瀛、高丽乃至东南亚诸国的贸易中,发挥着中转站的作用。

    能够节省大明这边不少的路费和时间。

    交易次数多了,这弹丸之地竟也渐渐富裕了起来。

    贾瑞所乘的商船约莫1000料,相当于排水量500吨左右,绝对算大船了。

    自扬州出海口登船至那霸港,约莫三四天的海程。

    长路漫漫,只有红粉佳人、声色犬马,才可稍解旅途寂寞。

    ……

    宽敞的船舱之中,灯火在钻进来的海风中摇曳不定。

    盛滢喝了几杯佛手柑,俏脸微醺,已有了几分醉意。

    顾盼生辉,明眸皓齿,一颦一笑间都是风情。

    贾瑞只看一眼就拔不出来,越看越痴迷。

    注意到这个家伙的逾矩之意,盛滢只是躲避,不与他目光交接。

    红唇轻启,已打破了迷醉气氛:“你可知现在琉球的情况么?”

    “不知,你给说说。”贾瑞狼顾而笑。

    两指夹住酒杯,送在嘴边抿了口。

    盛滢脸颊发烫,只觉得浑身血流加快,从小到大还没这样慌张过。

    只得强打精神,故作无事:“两年前吧,察度国王驾崩。”

    “现在是他的儿子武宁继位,号中山王。”

    “但是呢。”

    叹了口气:“和咱大明不同,琉球地方虽然不大,却分为三大势力。”

    “南、北、中,三分天下。”

    “打来打去,搞的民不聊生,乌烟瘴气。”

    摇摇脑袋:“乱是乱了点,但武宁王实力强大,还能镇得住局面。”

    “所以找他做生意,还算稳妥。”

    似乎想到了什么,盛滢神色微微一暗。

    虽然转瞬即逝,却还是被贾瑞捕捉到,当即问了一声:“看你神色不对啊。”

    “这里头有事?”

    盛滢苦笑:“有,但无奈。”

    贾瑞谈笑风生,毫无压力:“不能够吧。”

    “咱大明天朝上邦,我又是朝廷命官。”

    “有什么无奈?”

    盛滢想了想,才道:“这个武宁就是有点太荒淫无度了。”

    “反正继位没个几年,就搞得百姓怨声载道。”

    “他也不怎么理会朝政,要不是靠世子三吾良撑着,早完了。”

    “尽管不理朝政,却总喜欢伸手伸脚。”

    “之前的好多贸易,都被他给搅黄了。”

    “所以这次,要是我没干成生意,你可别怪我。”

    这屁大点困难,自然不会被贾瑞重视。

    往盛滢身边蹭了蹭,手臂若无其事的落在了那香肩上。

    贾瑞满脸的自信:“有事找我。”

    “所谓的武宁王,屁都不是。”

    “他若敢影响你做生意,看我不揍他!”

    盛滢傻了!

    混了这么多年的江湖,也在出国交易的时候,接触过不少大明的官员。

    可敢这么豪言壮语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别看只是一名柔弱女子,但只身在外闯荡,怎么可能没有一技傍身。

    肩膀耸了耸,便如泥鳅般滑了出来。

    几步就到了门口,被清爽的海风一吹,酒意便散去了七八分。

    “反正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为上。”

    “瑞哥儿位高权重,机敏过人,可出门在外,尤其是去异国他乡。”

    “我看还是小心为上,不可妄语。”

    略微犹豫,还是迈步出去,道了句:“夜深了,寒气伤人。”

    “还是早早歇息为好。”

    言罢便掩门而去。

    贾瑞手指敲打着桌面,闻着这处子余香,不由得遗憾的叹了口气。

    将手里的半杯酒放下。

    美人去了,那还喝个什么意思。

    倒还不如美美的睡上一觉。

    打个哈欠,这段时间在扬州干了多少事?

    真累啊。

    ……

    从那霸登船到浦添,一路见证了这个弹丸之地的繁华和现实。

    说它繁华,是因为城镇建设的很好。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且吸纳了许多国外的因素,使得其风光与大明迥异。

    精致、典雅,令人眼前一亮。

    若说不好之处,自然就是民生凋敝,令人同情。

    表十五人中主管商业的官员,和盛滢交谈了一番。

    双方约定,购进良驹千匹!

    这份购买力,足以说明盛滢的实力!

    而这也似乎不过是她的冰山一角,难怪当初在扬州贩马会被勒索。

    虽然之前被打了预防针,告知此行的诸多弊端和风险。

    但一路下来,风平浪静,交易的很顺利。

    当各项手续都置办完毕,当夜,世子三吾良设宴款待。

    贾瑞本来在留意这边的改革环境。

    琉球虽小,意义却大。

    将其纳入改革范围,可以扩充实力。

    可他不放心三吾良,和其背后的那个老色批。

    故而要亲自陪同,以防不测。

    还挺好,这位世子算是温和淳朴。

    虽然出身小地方,却有着不弱于中原士大夫般的涵养。

    全程只谈生意和趣闻,场面十分和谐。

    离开的时候,三吾良赠送了本地的土特产,盛滢也奉上了布匹和玉回礼。

    原本觉得此行可以结束,但盛滢又陆续拜访了北山王珉,以及南山王承察度。

    除了买马外,还搞些其它的生意,应酬多、令人越发的不耐烦了。

    以商业合作为由,忽悠盛滢签了暴兵文书后,直接开溜。

    去大量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以及国家状况。

    掌握了许多真实可靠的资料,便开始琢磨着改革的事了。

    “要能将这处中转站为我所用,赚钱速度将直线上升。”

    贾瑞叹了口气。

    一路来到了岛添大里城外,发现一些百姓,正在被强迫劳作。

    他们大多面黄肌瘦,很多还是未成年的孩子。

    被酷吏一番鞭挞,顿时皮开肉绽,哀嚎声响成一片。

    这样的景象,围绕着这座城池,大片的地方,随处可见。

    在一处谷物堆里面,贾瑞发现了一个老者,以及七八个瘦弱不堪的人。

    他们蜷缩在里面,显然要不成了。

    凭借真诚的态度,取得了信任,便是坐在田埂里交谈起来。

    老者六十来岁,满脸的褶皱,身穿着高度风化的粗布衣衫。

    上气不接下气,每说几个字就得大口大口的喘息。

    似乎一口气上不来,就要一命呜呼。

    贾瑞叹道:“你们全家为何混的如此凄惨?”

    老者微愣,苦笑着摇头:“我等都是承察度大王治下的臣民啊。”

    “原本日子还得过,奈何巴志按司来了,将我等降级成贱民。”

    “这才过上了猪狗不如的日子。”

    “我全家原本几十口子,现在被折磨的就剩下这几个了。”

    “再挨不过三五日,连我这条老命也保不住,全家都得死绝!”

    他努力的睁大眼睛,以防止突然晕厥。

    连连作揖:“小兄弟是个仁义的,要,要能赏我等几个海巴,老汉我便感激不尽了!”

    贾瑞道:“老哥是否想过,要自力更生,并过上体面的生活呢?”

    老者有点茫然,竟听不懂了。

    贾瑞笑着解释:“这么和你说吧,老百姓应该过上性命有保障,并衣食无忧的日子的。”

    “那样的世界,才是好世界。”

    “那样的人生,才是好人生啊。”

    看老者还是迷迷糊糊,完全无法理解。

    贾瑞甩手将暴兵文书给拿了出来:“行了,话不多说。”

    “你先按个手印,回头我给你几个铜板,解决下你家的燃眉之急。”

    铜板仿明制,比本地的海巴币价值高的多。

    连士族都很难享用到这样的货币,更何况是被剥夺自由的贱民。

    老者还以为在做梦,但生死攸关哪还有什么犹豫,便按了手印,表情也变的急切几分。

    贾瑞自然言出必行。

    也在他准备资助一下,这个穷苦家庭的时候。

    突然马蹄声大作,就看到人群一阵骚动,哭嚎而起。

    不多时,一队骑兵浩浩荡荡行来。

    约莫五十人左右,为首的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生的高大俊朗,十分的精壮爽快。

    士兵都是手持短矛和铁盾。

    “是,是巴志按司!”

    “他,他一定要怀疑我老汉勾结敌人了!”

    “你,你这小子可害惨我了!”

    老者跌跌撞撞,连滚带爬,拉着全家蜷缩在柴草之中,全家瑟瑟发抖一番痛哭。

    巴志目光敏锐,猛注意到柴垛旁边有个陌生人,身穿着异国服饰,大吃一惊。

    当即策马而行,不多时已然来到面前,居高临下的注视着贾瑞。

    将手中马鞭一挥,冷道:“你是何人?”

    众骑兵和酷吏,呼的全压了上来,足足一两百人之众。

    贾瑞抬手遮住了刺眼的阳光,淡淡道:“面对天朝上邦来客,还敢骑马说话,太没礼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