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暴兵,朱元璋夸我能治国! » 第六十六章 地保奴

第六十六章 地保奴

    巴志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眉清目秀,人高马大。

    只不过目光中略有狡黠神色,一闪而过。

    说明他反应极快,并非易与之辈。

    而这双目光,也在注视着贾瑞。

    似乎要将他的真实身份看穿。

    在被注视着的时候,贾瑞也在看他,并迅速通过系统了解此人的信息。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如果用大明的眼光看,这就是个秦始皇级别的狠角色啊!

    尽管,这块土地似乎小了点...

    短暂的注视,巴志率先打破了沉默:“你如何证明来自大明?”

    让他有点意外的是,琉球这边竟然普遍的说汉语。

    所以沟通起来,没什么问题。

    但这也加大了自证身份的难度。

    贾瑞身无长物,且一般的东西难以取信。

    索性将朱允炆给他的金牌拿了出来,阳光下晃了晃。

    纯金的令牌登时泛起刺眼的光。

    巴志目光在上面略过,见其纹路清晰、画面精致。

    虽然不认识那是什么汉字,却知道那的确来自大明。

    表情立即变的温和了不少。

    “敢问阁下在大明现居何职?”

    贾瑞淡淡道:“不大,三品官。”

    巴志匆匆下马,深鞠一躬,朗声道:“不知晓上差驾到,恕罪、恕罪!”

    看按司大人都如此恭维,身旁的武士赶紧都过来鞠躬、有些则是直接跪在了地上。

    这也影响了好多老百姓,没一会,参差不齐的跪倒了一大片!

    大明,影响力还真挺大!

    在巴志的客客气气陪衬下,贾瑞就近找了块大石头坐下。

    几个武士拿着蒲扇扇风,巴志则恭恭敬敬的站在身边,垂首站着。

    贾瑞看那个老者的全家蜷缩着,满脸惊恐,便挥挥手:“过来坐吧。”

    老者不敢违背。

    仗着胆子,带着全家颤巍巍过来,蹲在大石头旁边不敢抬头。

    “这些人饿坏了,有吃的吗?先给弄点。”贾瑞叹了口气。

    “有!”

    巴志在战马上解下水袋,又从皮包里取出几块硬邦邦的干粮。

    他的眼中再没了军阀般的冰冷,转而柔和的犹如邻家大男孩。

    将干粮和水分了,还拍了拍其中一个小男孩的脑袋:“你和我孩子年纪差不多。”

    “吃吧,别怕,不够叔叔这里还有!”

    老者全家处于即将饿死的边缘,哪还顾得了其它?

    先果腹一番为上,当即狼吞虎咽起来。

    贾瑞尽量将双腿伸直,背靠着石头,让气血运转的更顺畅一些。

    巴志顺势过来,双手作捶打状,轻轻敲打起他的双腿。

    “不知贾大人此行有何贵干?”

    “在下虽说只是一介按司,却愿意给大人鞍前马后效劳!”

    不得不说。

    在琉球这块不大的地方,就人情世故这一块,这个巴志丝毫不输给那些大明的官。

    或贾府的那一伙。

    贾瑞翻看着暴兵文书上的坐标,寻找合适的空间。

    那些都是可以发展的地方,选定了,就可以飞过去。

    招兵买马,搞搞建设。

    若无其事的道:“买点马匹,顺便看看这边百姓的生活情况。”

    “看看是否需要资助什么的。”

    巴志眼前一亮:“我倒是认识许多养马的商贩,自家领地也有不少马匹。”

    “不知贾大人需要多少?”

    贾瑞虽说是跟着盛滢来的,没打算做生意。

    但看盛滢东奔西走、虚与委蛇,也是累得慌。

    何况大明缺马,尤其是能打仗的军马,更是朝廷所急需。

    谁要能搞到好马,源源不断的给大明补血,那谁就能被朱元璋青睐。

    这简直是升官发财的捷径。

    “一千匹?”

    贾瑞并非随口一说。

    朱元璋曾委派梁民来琉球买马,成功购回一千匹。

    此后多次购买,也都在这个数字上下。

    巴志面露难色,但并没把话说绝:“一千匹短期内无法做到。”

    “但一两百匹,现在就能凑齐。”

    “剩下的七八百匹,半年之内,在下一定搞到!”

    ‘哦’

    ‘挺好’

    ‘那你先给我筹集一两百匹吧,钱上不是事。’

    贾瑞笑呵呵的,好像一个土财主。

    他并没玩虚的,直接拿出银票来,上书‘大明通行宝钞’,面额为一千两。

    一共十张,一万两银子,按市价五十两一匹马,足以购买二百匹了!

    这段时间在扬州做生意,可没少赚钱!

    巴志被这手笔惊呆,半天才反应过来。

    他没有见钱眼开,而是显得很克制。

    “之前朝廷也有人来购马,一般每匹在二十两银子以下。”

    巴志沉默一番,道:“既然是贾大人亲自过来,那我再砍一半,就收你十两银子每匹!”

    盛滢的购马,每匹就是五十两。

    这一下砍掉了五分之四,也算大气了。

    “不好,太黑了!”

    贾瑞摇摇头:“还是按照正常的市场价格办。”

    巴志略感意外,随之点头:“既然大人有话,在下照办便是!”

    这一刻,他对贾瑞的客气,有了几分真诚。

    “你这边是否有百姓需要赈济?”

    谈妥了生意。

    话锋一转,贾瑞又聊起了赈济的事。

    巴志不知晓原委,只得附和:“恩..有!”

    “南山国灾祸频发,各方又赈济不力,许多百姓遭了难。”

    他环顾四周:“大人应该看到了!”

    “大概有多少人遭了难?”

    贾瑞叹了口气。

    巴志挥手叫来随行文士,用琉球语交流了一阵。

    片刻后,这才回道:“只我治下,至少有七八千人!”

    “整个南山国境内,恐怕不少于两三万吧!”

    贾瑞了解到整个琉球,也不过才十来万人。

    这个数字不低了。

    “这样,我给你们每个人一吊钱。”

    “用来救济灾民。”

    巴志当即单膝跪地,朗声道:“多谢大人慷慨仁慈!”

    “我全体南山国民,定然牢记大明恩德!”

    贾瑞摆摆手道:“先别着急谢我。”

    反手拿出一沓纸,“不是我信不过你啊。”

    “咱大明有规矩,赈济不能胡来,要有章法。”

    “凡领钱的,都留个名字,不识字的按手印。”

    “必须用我的纸,能做到吗?”

    白给钱,这简直是财神爷啊。

    琉球地少民穷,能赚到大明的一吊钱,那可是大事。

    如今人家来赈济灾民,这简直是天大的恩赐。

    这机会不抓住了,简直是罪人了。

    哪还有那么多的穷讲究!

    “一定做到!”

    巴志激动道:“大人准备赈济多少人?”

    贾瑞想也没想:“有多少,赈济多少!”

    “到时候,来我这里领钱和纸就行了。”

    他直接拿出五百两银票来,拍了下去。

    “不够,只管找我要!”

    巴志连连点头:“在下一定办好!”

    ……

    在贾瑞的要求下,这些做苦力的人,都被释放了。

    无处可去的,也给减少了活计,并提供一日两餐、每日可赚取五个铜钱。

    钱虽然不多,可较之从前忍饥挨饿还要挨打白干的生活,还是改善了不少。

    被搭救的老者全家,对贾瑞非常感激。

    贾瑞发现这些人看似面黄肌瘦,其实骨架高大、言谈间也并不像是本地人。

    出于好奇,便是多聊了几句。

    在得知他们的家就在约莫十余里处后,便是决定去其家中看看。

    这一看便是不得了,他惊讶的面对这个老者:“你是北元贵族吗?”

    老者眼中突然划过几分警惕的神色,忙摆手道:“不,不是,你看错了..”

    “看错?呵呵,这些都是蒙古包的用料。”贾瑞冷笑。

    又从一堆废弃物中,找到了蒙古弯刀和一些刻有蒙汉文字的官印。

    “这些都是从大明来的吧?”

    “你还否认?”

    老者登时吓得不轻,噗通跪在了地上。

    此举也自然引起了满屋子所有人的惊慌!

    “大人要杀,只杀我一个好了!”

    “放了,放了我全家!”

    贾瑞一只手将他提起,并扶着坐在了床上。

    “别紧张。”

    他到处看了看:“普通的北元人,可没资格掌握这么多官印。”

    “你们到底是谁?”

    “我答应你,如实说,肯定不伤害你等。”

    老者沉默了半天,知道躲不过去,便是叹了口气:“我知道大人要杀我全家,简直如捏死蝼蚁。”

    “既然给老夫脸,那老夫也不能不识抬举。”

    “实不相瞒,老夫乃是北元前万夫长,捕鱼儿海一战后不幸被明军俘虏。”

    “后随蓝玉将军南归,只因地保奴殿下开罪皇帝陛下,被发配到了这琉球国来...”

    贾瑞眯缝着眼:“地保奴何在?”

    “他,他害了病,躺几个月了。”老者满脸苦笑。

    “最近更水米不下,看样子应该挨不过几天了。”

    “带我去看看。”贾瑞起身。

    老者不敢拒绝,一切依他,终于在一处草料房中,发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地保奴。

    贾瑞觉得这个人有点价值。

    因为他背后的北元,是一个非常庞大帝国的一部分。

    此人可是天元帝的亲儿子,救他一命,或许以后能有点用。

    眼下地保奴和他的随从们,在琉球已经没人再关注了。

    他们的生死去留,也没什么要紧。

    贾瑞和老者商议,并拿出十两银子:“这个人,我要带走。”

    “我和你保证,会尽量救活他。”

    “你看如何?”

    万夫长当即拜倒在地:“若如此,感激大人的大恩大德!”

    贾瑞叹了口气,好歹过去也阔气过啊,谁能想象如今却落得这步田地。

    “一切交给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