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我和我的兄弟姐妹 » 读书

读书

    村子里的人每天都忙的热水朝天的。娉婷在房子后面开了几块菜地。等到轮到贾大夫盖房的时候,种的菜都能吃了。

    天气越来越凉了。村里的房子才盖了一小半。没办法,就只能让大家和做好房子的人家先挤挤。

    娉婷让桃花和贾大夫都过来住了。桃花家是87号。还早着呢!其他的人家也都自己找到了住处。房子做不完,也不愿意找人来做。

    第一,叫人盖房子肯定要花钱。

    第二,最主要现在他们没有来钱的地方。虽然手里有钱,但用一个就少一个啊,不值得。也就是慢点出点力气。

    第三,人生地不熟的,初来乍到的也怕人使绊子。逃难的难民来就要盖青砖瓦房。这肯定会惹人嫉妒的。怕露了富。

    再说这里周边离的远。没人来就不会暴露。晚点露他们也站稳脚跟就不怕了。反正都能盖。就是慢一点而已。

    虽然只盖了一小半,但是也有五十多家了。一户塞二三家就差不多了。再说,每天也都还在盖着呢?

    估计要盖到隆冬。不知道这里冬天能不能盖。要是不能,那就要到明年春天了。

    娉婷在正房旁边盖了个茅草房子当厨房,不然就要露天烧饭了。很不方便。现在什么都不齐。没办法。

    娉婷早就到城里买了够吃一年的粮食。再过一个月左右,土豆也可以收了。估计不大,草太多了。一直锄都还是不行。也没有肥料。

    都是到这里来了以后才开始沤肥的。现在还不能用。估计明年春天才能用。

    娉婷和弟弟妹妹们整天就忙着往家里打草,打柴。使劲往家里搂东西。就怕冬天来不及搞。

    娉婷在城里找了个打井的。不然太不方便了。她家都是孩子,也搞不动。现在用的都是两小抬的。太累了。

    这里水脉多。没打几米就出水了。娉婷又让往下挖了三米。挖深点。被干旱吓怕了。一口井就花了十两。这还是容易出水的地方。不然越深的井越贵。

    打井的都是祖传手艺。都是一代一代往下传的。别人都不能在旁边看。一个中年汉子带着三个儿子孙子来做的。一天就搞定了。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静置了二天二夜的水也就差不多能用了。不能吃但是浇地喂牲口什么的都可以的。

    娉婷又找了李明阳让叫村里问问可有做瓦罐水缸的作坊。估计全村起码要买不少。所以一起买可以便宜点。

    李明阳就专门去负责后勤。这样子的外交迅速的让他了解了周边的情况。知道哪里能买到什么,哪里东西便宜。

    等到拿到户籍的时候,娉婷都已经住上了新房子。村名还是没换,村长还是李明阳。不过她也没搞什么。因为桃花和贾大夫他们还都住在这里。

    今天,李明阳从城里回来,心有余悸的说道:“太险了。云洲城破了。有个自称是黄忠的人起义了。今天来了好几十个难民。比乞丐都不如,真的是逃了一命啊?”

    “亏的我们走的早。不然肯定走不掉。就算走的掉,也不知道要损失多少人。”

    “要是落到像他们一样的乞丐样。哪能像他们这样子一样单独建立个村子。还盖砖瓦房子。”

    现在房子已经盖了大半,地里马上就有一季收成。真是幸运啊?

    李明阳让大家最少要买一年的粮食。这样子起码在明年收成前都有吃的。

    再加上点土豆,野菜。那也就能过下去了。是真的不想再跑了。跑不动了。要不是路上发了财,他们现在估计得住窝棚。土屋子都盖不起。

    “今天衙门还想按排人到这里来。我没有要。我说我们自己还在草棚子里呢,吃没有吃的。住没有住的。来人怎么弄。自己都顾不了。哪管的了别人死活。”

    “后来还是江涛讲了情,才没有按排过来。”

    等到收完土豆,第一场冬雪就下来了。因为是新开荒的,所以每亩也就收四五百斤。土豆都不大。最大的也就是孩子的拳头大。

    娉婷带着二个弟弟挖了一个大约十来平方的地窖。然后把完好的土豆放进去了。

    那些伤了的土豆都拣出来吃了。吃不完每天都给家里的驴子和马吃。娉婷本来还不知道。无意中发现了马还吃这玩意?

    抱着试试的少少的喂了一点,没想到吃的挺香。刚好是没地方放。

    他们现在天天早上是土豆饼,土豆泥。中午是土豆丝,土豆块。晚上是蒸土豆。吃的龙凤胎说他们现在就是土豆了。

    经历过饥荒的人怎么可能舍的扔食物呢?只能是多多琢磨土豆的做法了。

    有了这四五千斤的土豆。村里的人都安定了。有了吃的和住的。没有谁会想不开折腾的。

    村里有好多人家都拉着土豆去卖,但是现在是上市期,不值钱,一文钱一斤。还卖不大动。但是也比烂了强。

    村里人都有挖地窖贮存食物的习惯,所以又都挖了地窖。卖不掉只能留着自己慢慢吃。有这土豆在,起码不会饿死。

    等到最后一家的房子盖好后,已经是快要过年了。今年家家都种了土豆,所以也没有什么焦急的。

    现在房子又都造好了。虽然大部分人家都是石头的。没舍得盖青砖的。但是这房子能住四五十年,二代人是好好的。这算是都有了点家业。

    青砖的能住百多年。能住三四代人。但是造价也贵一倍。这里的冬天不是很冷。还没有到零下。娉婷已经把她家开荒的地都深犁了一遍,又从周边开垦了十来亩的地。

    连家里的宅基地和贾大夫家剩下的能种地的都犁了。当然她是请村里人做的。村里有的人家都是有好几个劳力的。现在这里又找不到什么短工。所以村里还是能找到人的。

    大部分劳力也都在开荒,毕竟人口多的人家这二亩地是不够人家生活的。吃是够吃了。但还有穿和油盐酱醋啊。还要娶媳妇,不能没活钱啊?

    一晃眼就到年跟前了。桃花家已经搬回自己家了。娉婷也没置办什么东西。

    就是每个房间都有一张床。主屋是玉平住。主屋旁边是玉安带着玉乐住。然后西侧是娉婷带着翠袖住。

    没办法,现在就四间主屋,三个房间,大门那间留着待客。里面放了桌案,还有一张桌子。吃饭就在堂屋吃。

    年三十的时候,娉婷做了一大桌子的菜。和贾大夫一起吃的年夜饭。当庆祝他们逃出生天。迎接新的生活。

    吃完饭,娉婷点了一个火盆,没让贾大夫回去,几人一起守夜。然后娉婷开始擀皮,几小一起包饺子。

    娉婷问玉平和玉安,明年有什么打算。玉平和玉安很奇怪。当然是种田、学医了。还能有什么别的吗?

    娉婷说道:“你们没有,那么我就来按排。明年开春,我准备让你们俩去城里读书。”

    “啊。”

    玉平和玉安都张大了嘴:“读书,怎么会呢。我们家能供的起吗?”

    农家一家子都不定能供起一个。更何况是二个。

    “姐姐,你是不是在做梦,还是发烧了。”

    “没有,你们就说想不想读吧!”

    两小沉默了。说实话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打磨。他们哪里能不知道读书的好呢!可是家里哪里能供的起。做了房子,大概山寨的银钱也花的不剩啥了。

    “想读就行了。那我也和你们交个底。前些年家里吃饭不花钱。用的是我们摘草药卖的银钱。房租钱就全剩下了。还有娘临走剩下的银钱。所以,暂时供你们读几年书还是可以的。”

    “只要不改朝换代,我们在城里的房子就能拿回来。你们真要出息了。我们就回去把那房子卖了。要是改朝换代了,估计那房子就打水漂了。”

    “你们先暂时可以读几年。起码考个秀才。这样子我们家就不要交税银了?这不是挣钱吗?你们肩上的任务很重。”

    “我在家里还能上山采药。你们休假也可以采药。药不会亏的。再打下去,只会越来越贵。”

    “我们吃的这三年不收税。收多少都是我们的。这样子省了好多钱。我们养点鸡,家里鸡蛋都不需要买了。再隔三差五的打点猎,连肉食都不需要花钱。”

    “所以,也就是这前几年起码还可以。要是这几年间,让我们采到贵的药,那供你们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所以,只要你们好好学习。家里不用操心。我会搞的好好的。读书也是娘的遗愿。”

    不过没告诉他们是让玉乐读书。而不是二个大的。

    “你们现在开始读也不晚,因为你们都起过蒙,只是书读的不深。一定能赶上来的。”

    “不过你们若选择读书,就不能荒废。我可不想累死累活供出个白眼狼出来。”

    两兄弟听到这话,深深的感叹姐姐的心意。他娘若真想他俩读书,又怎么会送玉安去学医。不过姐姐既然说出这话。

    就说明是真的想过的。认真考虑过的。这样子也好,起码考个秀才回来就能免税。实在不行,开个学堂教授学子。也是一个出路。比从土里刨食要轻松多了。

    两兄弟同意了。感动的热泪盈眶。几个失去父母庇佑的孩子,除了拼死活着之外,现在还要去上学堂。实在是匪夷所思。

    娉婷又对着龙凤胎道:“新的一年你们有什么打算。”

    “啊,还有我们啊?”

    “当然了,你们不是我们家人吗?”

    “不是的话,就随意,可以没有。”

    “有,有,有…”

    两小苦着脸。玉乐说道:“我尽量多认识几个字,多练字。学好武艺。好好养鸡,多养几只。长大吃肉。”

    翠袖说道:“我好好认字,练字。多练习针法。好能早日做绣活补贴家用。”

    她听到两个哥哥都要读书,肯定是要花好多银子。所以才这么说的。

    娉婷看着龙凤胎,怜惜道:“都是好孩子。就这样就可以了。”

    贾大夫听到几个孩子的话。再次感到可惜,这几个孩子在没人教导都长成这样子。要是好好的教导,肯定都大有出息。

    经过这番谈话,就定下了以后的章程。

    等过了初四,娉婷就到桃花家去问李明阳。这阵子在城里可知道哪里有好的私塾。哪个先生负责一点。

    李明阳大吃一惊道:“你要送两个弟弟去读书。你可知道一个读书人要多少花费。你供的起吗?”

    “明阳叔,我家有驴车,他们可以早晚回家,就是在学堂里吃一顿,要是学堂要的钱多,也可以从家里带饭过去吃。”

    “他们基本的书都读过,不需要买书,我们家里都有。买其他的书也只需要买一套,完全可以自己再抄一套,就当练字了。”

    “那就是笔墨纸砚,这个肯定是要消耗的。但是我家现在这三年不收税。吃的完全可以自足。再上山打点猎,采点药。要是运气好。完全够了。”

    “就是没运气,采点普通的也够开支了。一年花费不大。要是真的读不进去,读几年就不读了。找个事情做也容易多了。”

    “起码不用卖力气。拿笔杆子找个轻松点又银钱多的还是好找的。”

    “明阳叔,我觉得虎子也应该去读几年,虎子也启蒙了三四年。基础不差。”

    “读不上去,也能轻松点找到事做。要是考上了,那你家就改换门庭了。这是惠及子孙后代的事情。”

    “再说,你家就虎子一个,你难道还想让他在土里刨食吃。现在又不是供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