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我和我的兄弟姐妹 » 县试

县试

    李明阳听娉婷这么一说,心里也转动一下。想了想说道:“我去给你打听打听。到时候再告诉你。我们要考虑考虑,这是大事情。”

    晚上,李明阳把事情和桃花说了一下,说道:“我也想送虎子过去学几年。娉婷一个孩子都敢送二个弟弟去上学。我们就一个孩子,有什么不敢的。”

    “要是没有那笔银子,我还真不敢下这决定。但是现在我们也就是稍微累一点。就能够办到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去做。”

    “我没想过能去做官什么的。哪怕是只考个秀才。我们也赚了。我们村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读书人。没有学堂。”

    “要是实在考不上,回来找个事还是简单的。而且说不定就能多认识点人。能扩大孩子的交际圈也比别的人强。”!

    桃花听到这里说道:“嗯,当家的,都听你的。让虎子和玉平和玉安一起吧。他们可以一起上下学。”

    “再说他现在也小,也帮不上啥忙,要是真考个功名回来,我们就赚了。不行,就当孩子出去玩几年了。我们家里也玩的起。”

    “现在孩子小,也不需要花什么钱。要是以后真读不起了,就不读了就是。娉婷这孩子都有这魄力。难道我们没有。”

    两人商议停当。就休息了。

    第二天,李明阳就进城去找人打听了。

    李明阳打听清楚,回来告诉娉婷道:“城东有个汪秀才。大概是三十多岁。开了个私塾,里面的学子每次都有考中秀才的。”

    “风评不错,就是有点贵,一年是五两银子,包中午一餐饭。一个月伙食费是二百文。”

    “还有城南边有一个钱秀才。是个老秀才,可能是绝了科考的心。带学生也不错。”

    “每年也有考中的。就是名次比不上汪秀才的学生。教学嘛不如汪秀才教学灵活。比较严肃古板。风评也不错。”

    “一个月是三两银子。也包一餐饭。一个月伙食费要一百五十文。就是南边比较远。从我们这进城门离城东近。”

    “你考虑考虑往谁那里送。”

    “那明阳叔准备让虎子去上学吗?”

    “去,刚好和玉平玉安是个伴。”

    “那你准备让他拜入谁的门下。”

    “明阳叔,私心下我希望是拜入汪秀才门下。他年轻。教学活络,这能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

    “虽然贵一点,但是这关系到他们的一辈子。言传身教,对他们的品质是有影响的。也许汪秀才还能够再进一步呢?”

    “这对他们也很重要。你说呢?明阳叔。”

    李明阳想了想说道:“行,那就汪秀才。初八开课,我们在过去拜师。这几天刚好可以准备准备。”

    等到初八一早,他们就带着东西赶着驴车和李明阳一起去城里了。

    玉平、玉安二人头戴纶巾,身上穿着一件青色的长衫,长衫下摆绣着一丛竹子。只是玉平的是在左边,玉安的在右边。两人都扎着黑色的腰带,背上背着一只两层的书箱,穿着一双旧布鞋。

    李虎和他同样的书生装扮,只是他的书箱不是两层的,是三层的。这几只书箱都是李明阳和娉婷按照他们的体型打造的。

    因为家境的缘故,都是用普通的竹木做的,但该有的一样不少,其内部空间分配合理,纵横排列疏密有致。

    他们都是把笔、墨、纸、砚等书写用具和书籍分别放在不同空间里,除此之外还可以放一些日用品。

    像玉平就放了装有白开水的葫芦。

    问了人,找到了学堂。门房进去禀告了。然后有一老仆来引路。他们没有从正门进入,而是从侧门进去的。

    “这房子有三进,第一进用来做私塾,第二进是汪秀才住的地方,第三进住的是后院女眷,你们到时不要乱跑,省得冲撞了。”

    老仆在一旁叮嘱道,就引着他们一起去偏厅见了汪秀才。

    只见一个穿着长袍,长相儒雅的中年人坐在上首。

    娉婷看了一眼,只见这偏厅不大,共有三套上漆的枣红色桌椅。中间一套,左右各摆一套,摆放的整整齐齐的。

    桌子上的白瓷花瓶里插着几株盛开的腊梅。让本来严肃的偏厅多了一丝温和的气氛。

    耳边传来阵阵郎郎的读书声,就像私塾是在隔壁一样。

    李明阳说明来意,然后汪秀才说道:“可以,不过我要考考他们。”

    “好的。”

    因为出的问题都不难,所以三人都答出来了。

    汪秀才这才露出满意之色。这才正式收下他们。众人这才移步到隔壁的书房行正式拜师礼。

    玉平三人先要叩拜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汪秀才,三叩首。接下来就是举行开笔礼。即便他们都已经开蒙了,但还是要有这个仪式的。

    只见汪秀才用朱砂在玉平他们额头点上红痣,因“痣”与“智”谐音,这寓意为可以让人开启智慧,眼明心明,然后再在他的指导下用毛笔写下一个“人”字。

    之后,玉平三人再给汪秀才奉上束脩,旁边的老仆把腊肉干、咸鸡蛋、银钱、芹菜和葱等束脩都接过后。汪秀才再对他们三个训斥几句,把一部分芹菜和葱等作为回礼退回后,整个拜师礼就算完成了。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李明阳松了一口气,虽然对自己的儿子有信心,但能无波折地通过也是很高兴的。

    此后,李明阳就和娉婷告辞而去,只留下他们三个。

    自此以后,他们三人就开始了他们的读书生涯。三人都知道机会难得。家里勒着裤腰带给他们读书。所以都特别刻苦。

    因为几人很刻苦学习。汪秀才也很满意。对他们也很严厉。他们三人一时进步飞快。

    以前的一些不懂或者半懂不懂的都有人答疑。比他们自己瞎琢磨要快多了。充分说明了一个好先生的重要性。

    时光荏苒,一晃三年过去了。到了二月份,几人也即将迎来众人的第一场考试。

    汪秀才也允许他们去试试。几人学的还是很扎实的。汪秀才估计要是没有意外。童生试是能过的。运气好秀才也能过。

    前几天,娉婷就一直在捣鼓吃食。就怕他们亏了身子。这几年早课锻炼也没有停。他们没有时间,就一个人赶车,其他二人跑步。轮换着来。不然时间来不及。

    他们几人都很刻苦。一直都是在班里前几名。汪秀才每一季都要考一次。第一名是一两银子,第二名是五百文。第三名是二百文。

    为了这笔奖金,三人都很拼命。经常能得到奖金。所以汪秀才也很喜欢他们。

    每次玉安都比他们成绩好。字写的也比他们好。为了练字。娉婷都从藏书里找到一本字帖,他们一直都在练。

    想要成为秀才,需要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本朝规定凡参加县试的童生,在本县礼房报名,须填写内容包括籍贯、姓名、年龄、三代履历、身貌等项表格。

    并以同考五人互结,再由本县廪生出结作保,保其确系本县之籍贯、且出身清白,非倡、优、皂隶之子孙,并无居父母之丧者,方准报名应考。

    这些汪夫子都给搞好了。也给介绍了廪生作保。他们一个人也就是付出了二两银子的礼物。

    所以,每次考试都是不容易的。不说路费,生活费了。就是考试费用都不少。所以对于农家来说,负担很重。

    县试分四场,一天一场,考场在县衙礼房,主考官为本县的县令。

    因为要连考四天,所以即便县城离家只有一个时辰的路,娉婷也不可能让他们每天来回地跑,都是准备在客栈里住的。

    本来娉婷要去陪考的,家里人也认同,但是玉平和玉安都不同意,一个是县城离家近,他们熟悉;

    第二个就是都去的话,花费的银钱就变多了。他们想的是,去临阳府考府试的时候家里人去的话就是了。

    到了考试这一天,天色还伸手不见五指的,大家就要起床了,因为黎明就要开始进场。

    把准备好的东西都放进书箱里,一天只考一场,可提前交卷,所以可带食物也可以不带,答题快的话很快就可以出来,但为了以防万一,大家都拿了两个馒头,带了一壶清水。

    现在才是二月,走在路上的时候即使穿着棉袄也觉得有点冷,一行五人都不想说话,一路上不断地有考生加进他们前进的队伍。

    礼房离他们住的地方不远,不到一刻钟,他们就到了。此时天色未明,礼房外竖起了高高的火把,现场已经有几十号人在等待了,旁边还有衙役捕快在维持秩序。

    众人也跟在后面排队,在他们的不远处还有考生的家长或下人站在那里,没有离开。

    等待的时候都是煎熬人的。不过到了时辰后,检查还是很快的。棉袄都是脱下来检查的。又查了画像。连馒头都掰成二半的了。

    等众人考完试,真的像是生了一场大病似的。玉平他们还好。这么多年一直坚持锻炼。出来时还能自己走。其他的人,大多都是要搀扶着的。甚至有的是抬出来的。

    李明阳今天早早的就把牛车赶过来接了。所以娉婷就没有过来,她在家准备好吃的。

    接到人,问了可有什么事情。都摇了摇头。李明阳就赶着车回村里了。

    这几年,村里可不是以前那样子了。首先到城里这条路就让李明阳带村里人修的好好的。毕竟他们三个人差不多每天都要到城里去。所以修路是必须的。

    其次村里各家各户这几年又陆续的建了不少房子,毕竟每家都不可能就那几间主屋。也不够住啊?

    娉婷就在主屋旁边各建了四间厢房。她和翠袖住在东厢房。还剩两间,一间是厨房,一间是贮藏房。

    西厢房有二间娉婷布置成书房,三兄弟一间,她和翠袖一间。另外两间一间是放粮食的仓房,一间是药房。

    在门房旁边建了间柴房。后院又建了牲口棚和鸡棚。茅房也在后院。

    又做了石头围墙围起来。整个家搞的是井井有条的。后院一畦畦的地。种了几年,土质已经不错了。

    回到家,娉婷没让李明阳走。让他们三人吃了饭就去睡了。什么事情等睡醒再说。

    几个人长长的睡了一觉,第二天中午才陆续的醒过来了。

    “哎呀,终于睡个好觉。”

    虎子最先醒过来,他昨晚和玉平一起睡的。他的性子也最跳脱。只是他最大。要做榜样所以平时才装的成熟。

    现在就原形毕露了。

    “好了,睡好了,去洗漱,洗漱过后去吃饭。饭在锅里呢!”

    玉平和玉安也出来了。说道:“阿姐,辛苦你了!”

    “辛苦什么,你们是我弟弟。去洗漱吃饭。”

    “别有负担,就算没考上,就当是去积累经验的。科考哪有简单的。”

    “要是简单我们村这么多年别说秀才了。连童生都没有。要是考上了,也别骄傲,万里高山才刚刚到山脚。平常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