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渡劫妖王 » 第8章 山外事

第8章 山外事

    道院的名字好熟悉,战文努力回忆有关“洞竹”有关的情景,却发现一无所获。

    他也能理解,就算自己现在见到许久不联系的初中同学,也叫不出名字了。

    原主已经离开庆阳城十一年,许多记忆模糊甚至是遗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张大爷,您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白素素疑惑地问。

    张富祥微微抬头,看向远山苦笑道:“我年轻的时候,也想着修炼成神仙,让家里人不愁吃穿,所以尤其关注这些讯息。”

    “记得是进城的第二次,遇上洞竹道院招收徒弟,我听路人读了那张贴的告示之后,彻底放弃了想修行的天真想法。”

    看着战文和白素素投来疑惑的目光,他解释说:“道院招收的第一条,就是能识字,第二条就是测什么骨骼。”

    经过“两年”时间的修炼,战文越发觉得,修炼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更像是拿自己的身体做试验,稍不注意就会死亡。

    就像《造化心印经》,是适合修为低的战文修炼,不过依然不保险,里面涉及的修行话语,依然有很多他搞不明白的地方。

    幸好有白素素和混沌空间中的蔡武指导,不然真可能一步错,就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如果非要在前世的职业中,选一个对标修行者,战文觉得大概只有临床医生。

    不光要持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而且临床操作不能丝毫懈怠。

    像有些影视中所说,靠一本高深的功法书就迅速提升修为的,简直异想天开。

    战文也就理解了,为何洞竹道院招收弟子的第一条,就是会识字。

    不过他始终对张富祥的话持怀疑态度,不是不相信对方。

    而是他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读过的一些心理学的书籍,觉得经过漫长的岁月,张富祥的记忆犹如死去的老树,不可能记得很清楚,甚至他的大脑会在不知不觉中,自行脑补、想象和编造,从而篡改形成了新记忆。

    所以在干活的男女老少回村之后,战文有意无意间打听着栖霞县来凤山的洞竹道院的讯息,将讯息交叉对比之后发现,张富祥的记忆确实有些不准确。

    道院名称为“洞真”,收徒第一条是:年龄不超过十八岁且能识文断字,或炼气二层,年龄不超过二十五岁。

    看九十二人都在,战文提议由他掌勺,全村在张富祥家来次大聚餐。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回应。

    大部分村民自然而然地忙碌了起来,有些人回家端桌椅板凳,有些人进了菜园,有些人劈柴火……

    一些围在战文身旁的妇人,询问肉怎么处理,菜怎么切,需不需要蒸肉……

    幸好以前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所在的村子,做过很多次红白事的帮厨,他还是能依照先前想好的菜单,迅速向众人分配了帮厨任务。

    有些事看起来简单,实际做起来却很难。

    当升起的月亮变得皎洁之时,张富祥家升起四堆篝火照亮的院子里,一张张四方桌上才陆续上了一个个土碗。

    战文没有想到,做十二桌,每桌相同的十五道菜,会花费他大约两个时辰。

    菜上齐了,落座的村民们都静静地等待着,时不时向厨房门口望去。

    闻着扑鼻香气的孩童,有些实在是忍不住煎熬的等待,刚拿起筷子想要伸手,就看到好多双凌厉的目光投来,吓得赶紧轻轻放下手中的筷子。

    终于,战文的身影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

    他火急火燎地走到张富祥的身旁,右手抓住桌角,不等笑脸相迎的张富祥开口,就气鼓鼓地说:“在你们向阳沟,年轻的女人都不能上桌吃饭是吧?”

    张富祥站起身,刚想解释说这是老一辈的规矩,没想到战文根本不给他解释的机会,微微抬起桌子说道:“她们要是不上桌,大家都别吃了。”

    大家看他的神情和架势,分明是要掀桌走人,男人们立刻识趣地跑进厨房,喊出了家里的女眷。

    战文扫视了一圈,发现十一张桌都已经坐满,自己所在的主桌有四位老人,这才垂下了右手,笑着环视一圈说道:“人到齐了,大家吃吧!”

    “等等!”

    张富祥招了招手,说了些感激的话,而后招呼大家以茶带酒,敬过了战文和白素素之后,这才示意大家动筷。

    战文和白素素先后落了座,后者挑了几筷子菜就有些生气地说:“向阳沟的女人不能上桌吃饭,这是什么破规矩?!”

    张富祥的邻居,长了张鞋拔子脸,掉了两颗门牙的李阳刚老人解释说:“小白姑娘,我们这里没这规矩。”

    他想了想,继续说:“是传下来的习惯,哎,因为咱们这里每家每户都穷,有客人上门的时候,女人们都在厨房忙活,男人们陪客人喝茶聊天,等到吃饭的时候,桌椅不够,女人们自然就上不了桌。”

    张富祥接过他的话,说道:“今天没在厨房帮忙的女人,不都上了桌吗?”

    战文想了想,好像自己听父辈们讲过,他们小时候家里来客,不管男孩女孩一律不允许上桌的。

    他由不得好奇问:“李大爷,您的孙女出嫁,您家收多少彩礼呢?”

    “一百斤玉米。”李阳刚叹了口气,“我们回礼一百斤小麦。”

    战文愣了一下,心说这真的是嫁女儿吗?咋还倒贴!

    “是你们这里的规矩?”他疑惑地问。

    “嗯!”四个老者纷纷点头回应。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战文发现向阳沟并没有“重男轻女”或者“重女轻男”的思想,对他们来说,想生儿子只不过基于现实的考量,毕竟在需要体力劳作的乡村,男丁越多越好。

    不但是劳动力的增加,在一些大点的村里,也不会受到同村或外村的欺负。

    这和战文记忆中,关于这个世界的一些思想是相违背的。他猜想,大概是与皇权紧密结合的儒家思想,还没有深刻影响这落后偏远的小山村吧!

    在向阳沟,村民们从来不会考虑活着的意义,他们考虑的是怎样才能不饿死,怎样才能活着。

    对年轻力壮的人来说,甚至都很少有时间思考,因为结束一天的劳作之后,沾床就能酣睡到清晨。

    这倒是给了战文一些启示,心想哪天要是胡思乱想,静不下心修炼了,自己就学那个名叫西西弗斯的男人,每天费尽全身力气把巨石推到山顶,如此来个十天半个月,看脑袋还会不会乱想。

    吃着主食水煮土豆,他跟四位老人又聊了一阵,渐渐发现众人开始收拾桌上的碗筷。

    “太香了,吃得太撑了。”

    李阳刚拍了拍肚皮,微微低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问,“小战,老头子可以麻烦你一件事吗?”

    看大家都吃饱了,桌上也没什么菜了,战文站起身收拾起了碗筷。

    他笑着说:“李大爷,不麻烦,有啥能帮忙的,尽管说。”

    在四位老人的劝阻下,战文刚收拾了两个碗,就被走来的几个大婶夺下手里的碗筷,“夜里凉,去烤火吧!”

    很快,他们就端起长凳转移到了火堆旁。

    “就是……大孙女出嫁,我想请你十四号晚上和十五号早上帮忙做饭,可以吗?我知道,这多少有点……”李阳刚越说越不好意思。

    战文打断了他的话,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就怕我这手艺不行。”

    端着板凳围过来的人,听到他这话,纷纷夸奖起了他的手艺。

    “我也走了这么多村,谁要说你手艺不行,大概是他没长舌头。”

    “今天这些吃食,是我这辈子吃到过最好吃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搞得战文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一个大约五岁的小女孩,走到他的身旁,羞红着脸问:“哥哥,你可以教我做好吃的饭吗?”

    话音刚落,她就打了个饱嗝。

    张富祥笑着提醒女孩,“秀秀,他只比你爹小两个月,你该叫叔父。”

    叫秀秀的小女孩刚准备开口,就被战文一把抱起,急切地说:“别叫叔父,就叫哥哥。”

    正在收拾桌椅的秀秀爹一听这话,动作一滞,心想那自己以后该怎么叫战文?

    管他的,各叫各的吧!

    战文轻轻刮了刮秀秀的鼻子,笑着说:“我十四号下午来教你,好不好?”

    “好,谢谢哥哥。”秀秀甜甜地说。

    她从战文的膝盖上滑下去,礼貌地打了个招呼之后,跑去帮着收拾东西去了。

    李阳刚明白,他这是答应自己的请求,激动地连说了好几声谢谢,紧跟着他掏出了家传的宝贝,一个锈迹斑斑的矩形青铜板递到了战文的手中。

    “小战,这是我祖上传来的,你给看看,是好东西吗?”

    “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战文把青铜板凑近了火堆,发现上面雕刻着奇奇怪怪的人形,就像是进行着某种神秘仪式。

    翻面一看,映入眼帘的是四个有些模糊的古灵文:号龙秘笈。

    下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有些已经被绿锈遮盖。

    尽管无法一窥全貌,但是从已知的文字来看,这是一种转运术。

    战文把它唤作“号龙术”,此术一旦运转,可以召唤出方圆十里的蛟龙。

    这种转运术的厉害之处,在于不管召唤出的蛟龙如何厉害,召唤者都可以令其听从号令。

    “李大爷,这还真是宝贝。”

    战文把青铜板递了回去,郑重其事地说:“这是种古老文字,记载了一种强大的修行方法,可以召唤出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