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诡异东京:我笔下的怪谈成真了 » 第二十一章 剪断一切

第二十一章 剪断一切

    回到公寓,司无月推开房门。

    房间里面一片昏暗,同样也十分安静。

    除了钟表不知疲倦地时刻走着字,只有书桌上的电脑因为没有完全关机偶尔会发出“滋啦滋啦”的电流声。

    即使心楽的事情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但司无月每次从外面回来,面对空无一人的家里时,他依旧有些不适应。

    不过好在,自从平野弘树被梦男审判之后,一直到今天的“书店事件”,这一段时间,他在怪谈笔记上的收货也极为丰厚。如果能一直保持这个节奏下去,心楽被复活可能就近在眼前了。

    开灯,带上房门。

    换过鞋之后,司无月径直走到熟悉的书桌前坐下。

    随着心念一动,怪谈笔记再次凭空出现在眼前。

    扉页。

    ……

    恐惧点:19574(注:可用于使怪谈成真)

    罪业点:3515(注:可用于封印诡异、体验怪谈特性、怪谈或诡异的规则融合)

    规则点:200(注:可用于制定怪谈规则)

    ……

    原本放学时,司无月已经看过了一眼,笔记中“恐惧点”和“罪业点”在那时就分别达到了一万四千多和两千多。

    在这之后,即便他借用了梦男和克莱因蝶的特性,花费了200“罪业点”,但是将那把剪刀封印进笔记后,这两项数值很明显又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不过……

    司无月在借用克莱因蝶的特性时,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自己将克莱因蝶封印进笔记的时候,就已经消耗了整整1000“罪业点”,没想到借用它的特性时,竟然还需要额外花费?

    虽说封印克莱因蝶之后的收货,自己的确是赚了不假……

    但是,这种额外付费的机制也有点太坑了吧?

    如果非要打个比方的话,就像是在前世用某个影视平台看剧,明明已经花了三十块钱充完会员,但却还是看不了……需要再额外付费解锁才能单独观看某一集。

    给司无月的感觉就好像——

    自己这30块钱买的是“单独剧集的购买资格”。

    这句话可能听起来有些拗口,可是事实上明显就是那么一回事。

    所以说,笔记中的这一项规则,是在暗示自己将封印的“诡异”分解获取“规则点”、或者继续花费500“罪业点”将封印的“诡异”与怪谈进行规则融合,才是“诡异图鉴”的正确使用方法?

    毕竟,如果梦男与克莱因蝶相融合的话,自己再想借用其特性只需要花费100“罪业点”。

    而不是像今天这样,花了整整两百块……

    可是眼下,怪谈笔记中只有“梦男”这一则怪谈,称得上是自己获取“恐惧点”和“罪业点”的稳定来源。

    自己可不一定每天都能碰到“诡异”,并且把“诡异”封印进笔记里也不一定每次都会赚……万一自己的运气不好,把克莱因蝶和梦男的规则融合之后,新诞生的规则不利于自己长久的积累点数……

    那自己岂不是亏大了……

    所以,趁着笔记的点数现在还算充足,撰写第二则怪谈的事情也应该提上日程了。

    思考了一会,司无月又笔记翻到后面。

    ——诡异图鉴——

    诡异名称:剪断一切(物品)

    形象:见附图②

    规则:……

    (注:分解图鉴后可获得5000规则点)

    暂且不提这把剪刀的规则和特性,单说最下面的一行注释,就足以令司无月稍稍惊讶了。

    要知道,即便他把至今为止所获得的所有恐惧点全部兑换为“规则点”,再加上分解克莱因蝶所能获得的点数,一共也只有三千六百多一点。

    可是这把剪刀分解之后所能获得“规则点”,竟然能达到整整五千之多。

    这就有些出乎司无月的意料了。

    一开始他的推测是,分解诡异图鉴所能获得的“规则点”,和将诡异封印进笔记所需要消耗的“罪业点”是呈正相关的关系,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付出越多,回报越多”。

    这很符合大多数人,也包括司无月自己,一贯以来的直觉。

    但现在看来,笔记的规则显然不是那么一回事。

    因为在司无月将这把剪刀封印进笔记的时候,仅仅只花费了200“罪业点”,和封印克莱因蝶时相比,这个比例相差的就有点太大了。

    明白了一这一点,司无月也有了新的推测。

    根据目前的已知情报来看——

    分解“诡异图鉴”所获得的规则点数,极有可能与诡异本身的“规则强度”相关,如果某个诡异的规则越强、越绝对,自己将其分解后所能获得规则点也就越多。

    至于把诡异封印进怪谈笔记所需要消耗的罪业点数,则可能与将其封印的“难度”相关。

    比如封印克莱因蝶时,梦男仅仅只是压制住了一个克莱因蝶的独立个体,怪谈笔记却将克莱因蝶的一整个种群全部打包封印了,对于怪谈笔记来说“封印难度”较大,所以消耗的点数就有整整1000点。

    而封印这把剪刀时,这把剪刀本就是独立的物品,并且不能感知到外界、无法自主行动,对于怪谈笔记来说“封印难度”较小,所以消耗的点数就仅有区区200点而已。

    虽然说到底,这只是司无月的一个推测,笔记的规则到底是不是这样,还需要未来得到更多与“诡异”相关的情报,才能进一步判断。

    但目前来看,应该大概率就是这样的。

    所以司无月才会觉得,如果在撰写第二则怪谈之前,就把“梦男”和“克莱因蝶”进行规则融合,以后只依靠封印“诡异”来作为点数的主要积累方式的话,有很大可能是会亏点数的。

    现在想想,自己因为掺和进了今天的“书店事件”,没有与那把剪刀失之交臂,也算是一项正确决策了。

    毕竟,除了以上自己整理出来的情报,以及获取的点数之外……

    那把剪刀的规则和特性,才是自己在这起事件中最大的收货。

    剪刀的规则,说起来也很简单,只分为三个部分——

    其一,是剪刀会规则层面干扰持有人的心智,使持有人陷入到一种极端的嗜杀状态。

    这种状态并不是杀戮欲望的暴增,而是灵魂乃至灵魂的信息都会从本质上被改变,就像司无月对于恶灵的压制是整个宇宙的本源法则一样,无可避免且不可逆转。

    而其二,就是这把剪刀规则中的重点了,同怪谈笔记为剪刀赋予的名称一样,剪刀的第二条规则就是字面意思的“剪断一切”。

    首先是在一定范围内,持有者只要开合剪刀,就可以任意剪切范围中的一切事物,而这种剪切无法防御,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剪断。

    按照司无月前世的常识来看,切割或是剪切东西,本质上都是刀刃面积小压强大,通过电磁相互作用力把物体的局部给“压”坏。

    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切”,即真正的把分子间的键切断。毕竟物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到了纳米量级,任何利器的刃再薄也不可能比分子之间的距离还要小。

    但这把剪刀的规则,就是绝对的“剪切”。

    当它面对现实物体时,会无视该物体的材料强度,甚至会无视分子、原子乃至原子核,即便是强相互作用力材料都会被剪刀凭空切断,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切成两截。

    并且这种“剪切”是凭空的,在降临之前根本并不存在,只有“剪切”的那一刹那,被切断的效果才会存在。

    换句话说,因为“剪切”来临之前并不存在,只要被剪刀的规则所命中,从剪刀开合一直到“剪切”的效果来临时,被规则切断的命运也就无法逃避。

    所以说,司无月才会对那个小豆沢春菜还活着感到有些意外。

    剪刀的第二条规则,还不仅仅只是这样而已。

    所谓的“剪断一切”,真的就是“一切”事物都可以剪断,不止是有形的现实物体,无形的空间、时间,甚至形而上的概念、因果链条、乃至其他诡异都可以剪断。

    而这种“一切”,是根据持有者对于范围中一切事物的认知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当剪刀的持有者对于某种事物没有认知,或者察觉不到的这种事物的存在,也就无法使用剪刀将这种事物剪断了。

    甚至是梦男将人绝对囚禁于梦中的规则,也无法抵挡得了那把剪刀的剪切。

    所以在那个时候,司无月才会觉得,如果说拿着那把剪刀的不是一只失去双眼、思维混乱的恶灵,而是像平野弘树那样对世界有着基本认知,且感官正常的人类的话,反而会有些难缠。

    至少,如果是一个感官和认知都正常的人类,不会被司无月对于恶灵的本源压制所震慑住,可能真的会动用剪刀伤害到他。

    但对于司无月来说,那种状况也仅仅只是稍微难缠了一点而已。

    且不说他在梦境之中的“伪全能”状态,被剪断了某一部位也可以立即覆盖信息将伤害抹除。

    就单说那把剪刀的第三条规则——

    持有人每使用一次剪刀后,自己身同样会遭受一次剪切。

    如果那把剪刀的真是人类,他也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不过……

    看着书页中对于剪刀规则的描述,司无月又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地方。

    因为剪刀的第一条和第三条规则,主体都是“持有人”,但唯独剪刀的第二条规则,其中的描述是“持有者”。

    这把剪刀对于人来说,有着副作用如此明显的两条规则,自己肯定是不会使用的……

    但是,

    “既然恶灵可以使用这把剪刀,那是不是也就意味着——”

    “怪谈也可以使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