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六十九章 突袭

第六十九章 突袭

    李文忠正在打扫战场,朱棣带着包括2万蒙古骑兵在内的3万人正在“追击”阔阔帖木儿。

    此时其他人都在收拾战场,李文忠和李景隆难得有了独处的机会。

    李文忠想起了那次小朱说的话,再看看李景隆今天的表现,语重心长的说道:“九江,你打了胜仗,为父本不该说的。但是你打仗过于循规蹈矩了,如果是为父,刚刚不会让主力去右翼硬碰蒙古主力。我军更为精锐,必定能够在右翼坚持住。蒙古人的左翼薄弱,你当时若能够集中所有骑兵,猛冲左翼,不需要燕王率军掩杀,定能击溃蒙古人。”

    “父亲,孩儿受教了。”

    “儿啊,皇孙之前也和为父提过,说你行军布阵,新军训练是极好的。但是缺少了作为大将的决断力,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不能很好的抉择。父亲也是这么认为的,你该想想自己是要在前线作战,还是坐镇中央。”

    “孩儿全凭皇孙安排。”

    “殿下说了,看你自己的喜好,若是以后想要做独当一面的大将,还需多加锻炼。殿下对你理论方面的造诣则是赞不绝口,认为当今大明,就算是魏国公都很难比得上你,你之前和为父讲解的殖民主义极好。”

    “孩儿此次回京也会仔细思量,其实孩儿自己也发现殿下说的一些东西孩儿都能迅速领悟,谢谢父亲指点。”

    “回去后要多和袁氏开枝散叶,殿下答应为父,将来大明朝至少有个女主人要出在咱们家。”

    闻言李景隆也是十分高兴,同时也开始认真思考起了自己的未来。

    一个时辰后,李文忠率军进入了哈拉和林,朱棣也带着大军返回。

    不出意料,在朱棣的“一路追杀”下,阔阔帖木儿率领5000残部逃往了阿尔泰山。

    之后作为明军最大带路党的也速迭儿,更是被所有蒙古人视为了头号“蒙奸”。

    回到哈拉和林的也速迭儿也是五味杂陈,虽说作为阿里不哥后裔和身为忽必烈后裔的北元有着血海深仇,但是哈拉和林毕竟是祖先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之地。

    作为黄金家族一员的也速迭儿也曾无数次幻想过自己能够重振蒙古帝国的雄风,不过今天见到了传说中的近卫步兵作战,也速迭儿也迅速清空了一些有的没的想法。

    虽说最后是朱棣带着朵颜卫一锤定音,击溃了蒙古的左翼和中路部队,但是即使没有朱棣的支援,战场上的阔阔帖木儿也已经疲态尽显,李景隆获胜只是时间问题。

    面对这支能够死战并击败四倍数量骑兵的精锐部队,也速迭儿清楚自己的部落根本无法抵抗这支明军。

    更致命的是这样的精锐部队明军还有七支,而且听说明军还在组建更多这样的精兵。

    之前由于畏惧明朝国力,更是因为急于报仇雪恨,做了带路党的也速迭儿,更是明白未能截杀阔阔帖木儿,他这个带路党已经彻底做实。

    木已成舟,也速迭儿也不得不死心塌地的做起了大明版的阿史那思摩、契苾何力。

    战后休整两日,李文忠按照之前的战略方针由哈拉和林北上捕鱼儿海。

    视线转到中路军

    不同于大张旗鼓的李文忠,徐达比其他两路晚了三天才离开大宁,对外则是宣称徐达辅助朱标坐镇大宁。

    因此在外人眼里,明军此次分两路作战,主要战略目的是降服辽东。李文忠部更多的是牵扯北元朝廷注意力,使其无力救援辽东。

    在这样的背景下,徐达、朱棡率领7万大军悄悄出了大宁,为了万无一失,甚至是沿着向辽东进军的路线出发,离开大宁百里后,才急转掉头,直扑捕鱼儿海。

    由于全员骑马,明军的行军速度超过百里,更是绕开了早已标明的蒙古部落。

    得益于物资局提供的大量鱼干、肉干、蔬菜干。以及大量的生石灰和脱水大米,使得明军不需要生火做饭,明军的行踪更为隐蔽。

    北元朝廷对于已经逼近捕鱼儿海的明军精锐还是一无所知。

    此刻元庭大帐内,北元朝廷收到了南边的战报,正在激烈的讨论着。

    天保奴:“卫拉特这帮阿里不哥的后裔真是丢光了蒙古人的脸,不仅带着明军扫荡了右翼永谢布万户十部,现在更是直扑哈拉和林。”

    地保奴:“明人实在是太嚣张了,听说集结了几十万大军对辽东用兵,现在还敢分兵扫荡草原,我看就该集结大军,配合太师再给明军一个教训。”

    天保奴:“谁去打仗?你吗?太师带了大军驰援和林,现在只希望长生天能够保佑太师,能像当年河南王一样大破明军。”

    哈剌章:“现在的明军战力非昔日可比,乃儿不花就是最好的例子,希望长生天保佑太师吧。”

    闻言乃儿不花则是识趣的低下了头,没了部众的他一次又一次的成为了元庭的笑料,对此早已习惯。

    此时天元帝发问道:“附近可侦查到了明军?”

    天保奴:“这天寒地冻的,明军怎么可能会过来,而且他们明显更在意哈拉和林,想着报仇雪恨。”

    天元帝也不疑有他,只是吩咐道要和南边保持联系,如果情况不妙就要考虑动一动王庭位置了。

    当然元庭也讨论了后续报复卫拉特部的计划。

    此时蓝玉率领的近卫骑兵师作为先锋已经到达捕鱼儿海,正在朝着东北方向移动。

    王弼则是兴奋的对蓝玉说道:“这个鸟地方这么冷,蒙古人真是越活越回去,都躲到这里来了。”

    蓝玉则是略显遗憾的回道:“说实话俺还是想去西路军的,当年要不是俺冒进,也不会输那一仗,俺这些年无时无刻不想着打回去报仇。”

    王弼则是劝道:“元庭在这里,王保保留下的部队也在这里,俺们在这里灭了元庭,灭了王保保残部,那才是真的报仇雪恨。”

    蓝玉闻言也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洪武五年的北伐失利以后,作为主要责任人的蓝玉一直很是自责,十多年来蓝玉多次在午夜惊醒,因为自己的轻敌冒进,无数弟兄死在了和林地区。

    十五年来,一直憋着一口气的蓝玉早已下定决心,势必洗刷这个污点。

    在蓝玉复杂的思绪中,前方哨骑来报:“将军,东北百里处发现蒙元王庭,正北百里方向也发现一大型蒙古部落。”

    蓝玉闻言大喜:“快去禀告大将军。”

    王弼此时进言道:“俺觉得先偷偷摸过去,晚上的时候突袭蒙古大营,敌军必乱。”

    蓝玉:“俺也这么想着,那附近还有一片树林,正好让我们隐蔽,就等魏国公军令了。”

    半个时辰后,传令兵前来传达徐达的军令,让蓝玉率军在树林隐蔽,当夜突袭王庭。同时北方部落会交由郭英率军突袭,之后徐达率领大军接应。

    几个统帅之间不谋而合,蓝玉等人也迅速进入树林,此时正直晚饭时间,士兵吃着热乎乎的自热米饭,啃着肉干、鱼干,嚼着蔬菜干。

    晚饭后,士兵在树林中闭目养神,等待夜晚大战的到来。

    郭英那边也来到了山谷中进行隐蔽。

    徐达和朱棡率领的主力部队,兵分两路,快速接近两股明军。

    当夜,整个北元王庭,除了部分岗哨之外都陷入了梦乡中。

    天元帝等人则是刚刚结束了一场酒会,此时正揉着蒙古女子入睡。

    树林中,蓝玉睁开了眼睛,随着相互间的手势传递,明军穿上铠甲,做好了战斗准备。

    随着明军牵马出了树林,蓝玉也来到了一座小山丘上,拿着望远镜观看,前方的王庭已是清晰可见。

    确认了几处岗哨位置之后,根据北元营帐的岗哨分布,蓝玉做好了最后的进攻分配。

    一刻钟后,随着各处明军的就位。

    炮兵阵地上,十门明军轻型火炮早已调整好了射击角度。

    “放”

    随着传令官的一声令下,10枚炮弹划破寂静的夜空,落入北元营帐,伴随着巨大的声响,许多蒙古人在睡梦中被惊醒。

    与此同时,明军已向营帐发起了冲锋,此时更是早已解决掉了岗哨。

    随着第二轮炮弹落入蒙古营帐,王弼率领的部队已经杀入了蒙古大营。

    王弼的部队用火把在四处点火,使得原本已经混乱的北元大营更为失控。

    从睡梦中惊醒的天元帝,瞬间意识到自己遇到了明军的奇袭。更是明白,明军的行动表明,明军早已查明王庭所在,这支隐匿行踪突然出现的明军绝对不是自己能够抵挡的。

    想清楚了这些,天元帝随即带上十几个心腹和太子天保奴一起向西北逃窜。

    其他惊醒的蒙古人反应不一,蛮子此时正在收拢部众,准备做最后的抵抗。

    只是十分不凑巧,正在集合部众的蛮子正好被王弼看到,30米开外,王弼拿起马枪,瞄准、射击。

    只听“砰”的一声,蛮子的额头留下了一个前后通透的血洞。

    带着满心的不甘,蛮子倒了下去。

    随着蛮子一起倒下的则是蒙古人抵抗的决心,失去主心骨的蛮子部将,除了少数几人负隅顽抗外,其余大部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