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八十章 土岐氏之乱

第八十章 土岐氏之乱

    洪武二十二年除了恢复交趾布政使司之外,年底的时候小朱也正式被册封为了皇太孙。

    只是不同于前些年的暗流涌动,这两年的朝堂明显平静了很多。

    大明的版图正在逐步的扩大,由于大量的利益从海外流入大明,大家也逐渐把眼光放到了海外之地。

    皇帝一些小小的改革,现在也没有太多人反对。

    皇帝最新的政令更是鼓励官员们走出去,黄淮的例子在前,除了个别如黄子澄这样的顽固之人,大部分官员都主动请求外任。

    甚至包括蹇义、丁显、杨士奇、铁铉、夏原吉这五大新贵也去了南洋、倭国、安南等地。

    胡俨接替了通政使的位置,解缙也开始受到了小朱的提拔,两人当然也是坚定的心学学生。

    最让大家高兴的肯定是皇帝成立了大明情报局,毛骧成为了第一任大明情报局都督佥事,被皇帝派往了海外之地。

    年底的时候,朱棡正式被任命为印度总督,封地也改为印度南部地区。洪武皇帝给了朱棡2个近卫步兵师,2个山地步兵师以及1个近卫炮兵师。更是招募了大量的倭人、高丽人、蒙古人、女真人等四夷之民随朱棡前往印度。

    十二月,意气风发的朱棡从应天坐船出发,途经吕宋、马六甲到达科钦。并在此建立了自己的王府。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下一步将会在印度开疆拓土,只是现在根本没有几个人反对开疆拓土,毕竟官员们这几年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民间更是有大量的士绅已经完成了向资本家的转换,并且在南洋等地完成了资本积累,此时正等着皇帝的一声令下前往印度。

    很多武勋成立的公司更是由于政策便利,主动跟着朱棡去了印度。

    各地的报纸近期也是用了大量的篇幅报道印度。

    此时倭国却有了新的进展,不但秦王获得了北九州的领土,燕王之后更是在关东获得了大量的土地。

    三年前,改信一向宗的土岐赖康在见了道衍最后一面后,离开了这个世界。

    其养子土岐康行继承了土岐家的家督,足利义满终于抓住机会向土岐氏举起了屠刀。

    足利义满在斯波义将的帮助下,成功拉拢了由于家督继承而心怀不满的土岐满贞。

    去年年底,足利义满任命土岐满贞为尾张守护。

    不出足利义满所料,当土岐满贞去尾张国就职时,遭到了土岐康行的女婿诠直的阻拦,土岐氏一族开始分裂并产生内讧。

    洪武二十二年,土岐满贞呈报幕府,称土岐康行畜养私兵,欲图谋不轨。

    抓住机会的足利义满随即兴兵讨伐。

    之后完成军队集结的足利义满正式向尾张进军。

    加贺国,大圣寺御坊

    道衍还在做着每日的功课。

    此时,他在倭国收的徒弟巧如上人,急匆匆的走了进来,道衍大概猜到了什么事情,于是停下了敲击木鱼的手。

    “师尊,将军向尾张进军了。”

    “巧如,遇事要冷静,泰山崩于前而不惊。你亲自去趟比叡山延历寺,将为师的亲笔信交给觉如上人。”

    巧如自是应喏退下。

    之后道衍两眼发出明亮的光芒,并召来了村上家常驻加贺的村上高吉。

    村上高吉见到道衍连忙行礼道:“见过道衍圣僧。”

    道衍叹了口气:“起风了,村上家要做好准备。现在将军出兵尾张,想必之后就是山名家了。”

    村上高吉也拍马屁道:“圣僧运筹帷幄,我等全凭圣僧吩咐。请问我等是否要全力帮助土岐氏、山名氏。”

    道衍说道:“暗流涌动了这么多年,这倭国也该是热闹点的好。土岐赖康死的时候毕竟托贫僧照顾土岐康行,别让幕府太顺利就行了。”

    村上高吉应喏退下。

    村上高吉离开后,道衍看着屋外淅淅沥沥的雨,喃喃道:“山名氏清和山名满幸兄弟对上山名时熙和山名氏之兄弟,这足利义满倒是好谋划。就如皇孙所说,这土岐家不过是开胃小菜罢了。”

    随即来到一间密室内,此时来到倭国的毛骧正在屋内品茶。

    见到道衍过来,毛骧也不客气:“你这和尚满口阿弥陀佛,现在这倭国要因你掀起腥风血雨了。”

    道衍则是不以为意:“毛大人,派几个心腹之人入关东,我们的计划该开始了。”

    毛骧问了句:“你真不打算救那土岐家了?你当年在尾张长岛传播一向宗,这土岐家可没少帮你。”

    道衍无所谓道:“足利义满此次只是想敲山震虎,他真正要对付的是山名家。这次土岐家应该只会被夺一国之地;土岐康行大概率会被要求改名,放弃土岐家督之位。贫僧如果所料不错的话,事后他能得到伊予之地。这样老夫并未违背当年对土岐氏的承诺,阿弥陀佛。”

    毛骧戏谑道:“你这和尚,倒也有趣。”

    道衍最后说道:“毛大人,这倭国就要热闹了,只是北陆过于冷清,京畿的石山本愿寺已经建成,我们去京都走走如何?”

    毛骧也无所谓道:“也好,正好去瞧瞧倭人的京都。你这和尚到底在谋划什么,我真是完全看不懂。”

    道衍故作神秘道:“贫僧只能告诉大人,这天台宗和金刚宗马上就要火并了。”

    闻言,毛骧也露出了吃瓜的表情:“和尚,你这几年没少卖给两边军备吧。”

    “阿弥陀佛,贫僧只是保护一些百姓,避免手无寸铁的他们受到欺负。”

    就这样,当日道衍带着数百人就从加贺出发,经过越前、近江,过琵琶湖,来到室町御所拜访足利义满。

    具体谈了什么无人可知,二人反正是相谈甚欢,足利义满之后甚至亲自送道衍离开。

    之后道衍又在京都拜访了公卿近卫氏等人,又去堺港秘密见了大内义弘。

    做完这一切的道衍终于来到了刚刚竣工的石山本愿寺。

    后面几日,陆续有人来到本愿寺,庆贺道衍乔迁新居。

    数日后,比叡山延历寺和高野山金刚峰寺爆发了严重的冲突,发展到最后,两边都出动了大量的僧兵。这些和尚不但大量披甲,更是各自拥有上千支火铳。

    本已将重心完全放在尾张的足利义满,不得不亲自出马调停两边的冲突。

    接下来一个月,日莲宗、净土宗、华严宗、法相宗等主要宗派之间私斗频发,或是数百人的冲突,或是上千人的村斗,幕府对此也是焦头烂额。

    此时加贺国守护富樫氏也觉得有机可乘,趁着道衍离开,对大圣寺发动了进攻。

    大圣寺不得不被迫反击,仅仅用了两天就彻底消灭富樫氏,一向宗占领了整个加贺国。

    道衍给足利义满进献了3000副甲胄,300把火铳。

    足利义满知道道衍的僧兵实力强大,更何况在尾张长岛拥有大量僧兵的道衍,若是阻挠幕府进攻土岐氏,他会十分被动。

    因此不得不同意道衍的请求,正式封其弟子巧如为越后守护。

    在满足了道衍请求之后,长岛的僧兵最终是选择当起了观众,幕府军在尾张的进军还算顺利。

    虽说土岐军实际的战斗力超乎了幕府的想象,但是这些年军备得到扩张的不止土岐氏一家。

    幕府军也装备了大量的甲胄,甚至还有几门碗口铳。

    在今川贞世和斯波义将两路夹击下,加之土岐氏内部的分裂。

    最终幕府还是平定了这次土岐氏的叛乱。

    随着土岐康行败北,他的美浓和伊势守护也被剥夺。美浓守护由其弟土岐赖忠继承,伊势守护则由仁木满长出任。

    道衍和尚出面当起了说客,和幕府言土岐赖康临终之时,托付他照顾土岐康行,即便如此,热爱和平的道衍并未插手倭国内政,这次希望幕府能给他一个薄面。

    道衍之后,倭国公卿近卫氏也出面进行斡旋。

    足利义满本就感念当年土岐氏拥立之功,并未想着对土岐家赶尽杀绝,于是做了个顺水人情,卖了道衍和近卫家一个面子。

    足利义满允许土岐康行担任北伊势守护,但是要将姓氏改为世保,表明土岐康行不再有土岐本家的身份。

    土岐康行同意了这个要求,并且对于出面帮助他说话的道衍和尚感激涕零。

    最惨的还是那个上蹿下跳的土岐满贞,到了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好处都没捞到。

    原本心心念念的尾张之地,也被足利义满封给了立下大功的斯波义将。

    此次土岐康行的抵抗也确实给幕府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马回的损失超过了2000人。

    足利义满更是通过最近寺院间频繁的私斗,以及土岐氏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意识到现在的地方豪族通过和大明的贸易,武装了大量的私兵,他的直辖军“马回”还是数量太少。

    于是派斯波义将入石山御坊庆贺道衍乔迁之喜,斯波义将整整花了三天时间参观完本愿寺,才开心离去。

    二人具体谈了什么肯定不为外人所知,只知道最后倭国感念大明的帮助,把平户地区赠送给了秦王。

    大明在数月后给幕府提供了2000套重甲,10000套制式铠甲,2000把火铳,20门碗口铳。

    足利义满开始大量的招募浪人,此时所有人都明白了,土岐氏之乱以后,幕府应该是要着手处理山名氏问题了。

    各地的守护都开始行动起来,甚至镰仓公方足利满兼也开始频繁活动,土岐氏之乱仅仅是掀开了日本乱世的一个序幕而已,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