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凡人修真途 » 医圣的考验

医圣的考验

    “小家伙,你爷爷这是染上了风寒了,想必是经常夜晚在烟淮河上奔波吧。这条河晚上的低温可不是那么好受的!”赵大夫给昏迷的老孙头把把脉,又打开他的嘴巴看了看——舌苔薄白,缓缓说来。

    “风寒?赵大夫,这病好治吗?”苏御还没开口,却见李叔叔先急忙地问道。心想,“这李叔叔虽说粗心了些,人也不傻,但心地还是善良大方的。”,这样想到,于是心中对于先前他弄丢自己的不爽消散了。

    虽说小苏御是街坊邻居公认的“小聪明”,在孩子堆里也被其他小孩认为是“孩子王”,但毕竟却乏经验,无法理解此话背后的含义。

    赵医师皱了皱眉头,“风寒本不是什么要紧的病,但看这位朋友,常年累月在这江上漂泊,体内的湿寒日积月累,已经对筋骨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了。待我煎两剂药来予他吃。”说完就往药房走去。

    小苏御和李叔叔听了这番话心里都或大或小波动。李叔叔对于自己的这位“伯父”的健康问题感到不舒畅和一些悲痛;而小苏御一听这话,如同五雷轰顶,都有些站不住了,一个趔趄差点栽倒在地。

    心里万分自责,如果不是他心念那所谓的虚无缥缈的“爹娘”,孙爷爷就不会常年累月在外奔波,散尽家财,更不会像今天这样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了。又看了看孙爷爷隐隐流露的痛苦神情,饶是坚忍如他,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泪水夺眶而出......

    半个时辰后,赵医师端来两碗汤药过来,对小苏御说道,“你爷爷目前只是风寒发作,是浅昏迷的状态,你把这两剂汤药拿去喂了你爷爷喝去。”小苏御一听赶紧过去了,小心翼翼接过两碗汤药,一勺一勺慢慢地送入爷爷的口中,其孝顺之心,生怕太快了,爷爷咽不下去的模样,不禁感动了在场的两位长辈。赵大夫眼中精光绽放的更精彩了,不知在想些什么......

    第二天,“感谢赵大夫救命之恩,小农无以为报,这是一点点心意。”孙爷爷苏醒之后,李叔叔便把昨晚之事说给他听了,孙爷爷感恩戴德,撑着虚弱的身子携着小苏御一同道谢。手里拿着一只钱袋和李叔叔送来的一些糕点粮食递给赵医师。

    赵医师只是接过了糕点粮食,谢绝了钱财,“这有什么,治病救人是老朽的本分,昨日被你小孙子一片孝心所打动,这钱我就不收了。”

    随即,看看小苏御,把手里的纸袋子递给他,说道“这是败毒散和风寒草,煎熬的方法昨夜已经教过你了,各有三剂,一日一服用。”又对孙爷爷说道,“这风寒已入骨三分,留下了后遗症,切记不可再去江上奔波,以免复发,危及性命,最好休养一段日子,以求得延年益寿。”

    两人再次谢过,便告别而去。

    次日,小苏御一大早便一路小跑的平安医馆,但每次去都是大门紧闭。显然,在天还没完全亮的时候,赵大夫是还没有来的。

    但小苏御想起前晚的对话,“赵大夫,您能收我为徒吗?”小苏御睁大眼睛看着赵医师,坚定的说道。

    赵大夫似乎早有预料,呵呵一笑,“你为何想要学医啊?”

    苏御握紧拳头,大声说道,“我要给我爷爷治病,这次若不是运气好,恐怕爷爷就......虽然有人告诉过我是主角,但我不想每次都靠运气,我知道赵大夫您的医术很高明,只要我自己学会了,我就随时可以救我爷爷了!”

    赵大夫哈哈一笑,“小家伙,医术不止于可以救你爷爷,还可以救这天下许多人。不过,想学我的医术,那可不容易,待我给你出几套真题卷。”

    原来赵医师在此之前,就有过收徒的想法。这收徒的原因有这几点——一:药材短缺,一些寻常药倒可以买来,可那占据药房三分之二的奇药却是要自己亲自去的,不过随着采药越来越艰难,这药材数量与质量是越来越无法保证了。二:自己一身所学医术不能就此失传,应当有所传承。三:自己辛苦一生,无儿无女,收个童子做徒弟,也可缓解这晚年的孤独苦闷,得个善终。

    他以前也收过十几个童子,但是要求过于严苛。导致有的童子的热情消散后马上就对医道不感兴趣了;有的虽然勤奋,却不能够悟道;还有的有较好的天赋,但无法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同时心高气傲,受不住几句斥责......如此一来,还没有一人能够让赵大夫满意。尽管如此,赵医师也没有降低自己的门槛。

    “后天天亮之前到这来,记得要麻溜点......”这是赵大夫最后对小苏御说的话了。

    ......

    小苏御一想到这里,看到赵医师还未到,不禁有些腹诽。直到半个时辰后,太阳升起来来了,空气变得有些燥热了。赵大夫才不紧不慢地朝这边走来,却看见小苏御此时正蹲在医馆旁边,一脸认真地拨弄着他养在那里的奇花异草。

    于是,赵大夫又让他在那好好看看这些花草,又是一个时辰,便打发他回家了......这让苏御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没多问什么,毕竟在考验嘛!问了也是白问!

    就这样一连过了七天,赵大夫都未曾让他进去医馆半步,只让他在附近观察那些花草树木。期间,小苏御还找他借一本医书,但被拒绝了。于是,他只好自己去买了一本植物图鉴,借着这本图鉴,这七天里倒也认识了不少植物——普通植物也好,奇花异草也好,珍稀药物也罢,他都略知一二了。不过也越发的觉得这未来的“师傅”性格有些古怪了,猜测后面的考验一定不简单!

    赵医师看着小苏御这七天每日都很守时,居然还借此机会学了不少东西,暗自为他如此年纪却有如此心智微微赞叹,但表面还是斥责道,“你对药物的认识未免太过狭隘了,你以前喝过的药里难道就没有蝎子蜈蚣之类的?还是说你是个素食主义者?”

    小苏御一听,恍然大悟,于是赶紧又去买了一本动物图鉴,开始了对动物的学习研究。这让原本因为一直看那些花草树木而感到有些无聊的他,一下子来了兴致,学习的热情又高涨了。

    接下来的这两关,更为艰难了。第二关——抓药,这药可不仅仅是一些稀奇植物,还有一些凶狠的小动物......

    “原来如此。”小苏御想起赵大夫给他提的醒,心里有几分侥幸。

    ......

    几天后,随手用自制的竹质夹子夹起刚从灌木里露出一点尾巴的全蝎,装在一只笼子里。心里默念,“十六只了,够了。现在,还差一只金头蜈蚣......”

    一炷香的功夫后,他在一块巨大的奇形怪状石头旁边看见有块金色的“石头”,小苏御悄悄走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夹住了这块“金色石头”。

    “呵呵,小样!同样的当,我可不会上第二次!”小苏御愤愤地说道。一想起上次他就来气,那是他来抓药的第一天,也看到像今天这样只露出一部分的“金色石头”,觉得十分漂亮,伸手就去抓,结果那东西突然动了起来,反手就是一口,随后就逃之夭夭了。

    小苏御大惊,赶紧跑回医馆,赵大夫足足给他来了好几针,还给他喝了好几剂药,才把肿痛和毒素消去。无法想象,那只金头蜈蚣的欺骗给一个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多大的伤害。

    自此,他再也不敢这么楞头青地去抓药了,每一个脚步都小心翼翼,每一个步骤都是三思而后行。

    ......

    一沼泽处。“赵大夫该不会疯了吧?!让我来这鬼地方采药?!”小苏御张大了眼睛,吃惊的说道,随即扔了几块石头到沼泽里去,发现没什么蛇虫毒物才放心了开来,小苏御看着眼前这半径至少有两丈的沼地,有些不知所措。

    而赵大夫所需要的泽泻就在他对岸的那一大片洼地里,可惜没有路可以绕过去。小苏御不甘心,继续转动着眼珠子四处观察。他拿起一根很长的木杆伸了进去,在各处都试探一下,发现这片草地沼泽虽然面积比较大,但估计最深也不会超过两尺。他喜笑颜开,随即一个想法闪过脑海,“有了!”

    一段时间后,一座底部由木桩支撑着木桩之间由绳子连结,木桩上是一块块固定住住木板。就这样,一座简易的小木桥就这样落成了。这木桩可是他从镇里木匠用大价钱借来的——他爷爷珍藏多年的半坛老酒。于是,小苏御一口气采了许多泽泻,只留下一些用来繁殖的数量,以便下次采摘。正准备走时,脖子上的玉佩不知为何突然发出光亮来,并且在不停的颤抖。

    小苏御也被这诡异的一幕吓破了胆,大声喊到,“有鬼啊!”。随即赶紧把玉佩扔到了洼地里,手里死死地攥着采来的草药,飞快地逃跑了。直到一路跑回家,都觉得有些心惊肉跳,不能自已。这一天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这一幕,时不时忍不住睁开眼睛看看窗外或者门前是不是有鬼,大热天还用被子把自己包得死死的,根本睡不着。

    这事他没敢和任何人说......

    夜晚,草地沼泽处。那只被苏御丢弃的玉佩此时正悬在半空中散发着淡淡的莹光,在月光的照映下显得非常朦胧、美丽。如果有人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从洼地里冒出许多根半透明的丝线飞向玉佩,源源不断。

    ......

    直到最后一根丝线也断裂开来,玉佩发出一声鸣叫“铿铛”,随后落回原处。而正在它的下方数十米处,一把被修仙界称为“神兵”的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

    第二天,小苏御一起床就乐呵呵地笑个不停。孙爷爷看了看,还以为这孩子做了什么好梦,看着他笑,自己心里十分欢喜,竟然情不自禁跟着笑了起来。

    小苏御的笑并不是因为做了美梦,而是一觉醒来,自己还活着,并且没发现有什么撞鬼了或中了邪的迹象。

    但一想到昨晚的玉佩,心里就十分不舍,那可是他的便宜爹娘留给他的唯一的东西啊。必须要找回来,就算有鬼也要闯一闯了!

    ......

    小苏御来到沼泽,幸好没有再次碰到昨天那见鬼的场面,否则他的小心脏可受不了。他的那块玉佩正静静地躺在那,唯一有区别的就是躺的地方变得凹进去了一点,不过他也没在意,拾起玉佩就开心地走开了。

    看着眼前的小木桥,偷笑一声,“嘿嘿,这些木材还是王叔叔你自己收回去吧,这几文钱就当是路费吧,我都给你报销了。我可要走了,赵大夫还在等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