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日不落,从幕后指点朱棣开始 » 第23章 一切所留,皆为盛世!

第23章 一切所留,皆为盛世!

    三医?

    与此同时,道衍也细细的揣摩这二字。

    早在刚才,圣上就已经告诉他,他从那送药之人的口中,听到了:世有三医,下医医病、中医医人、上医医国。

    道衍知道这一句话,其实出自药王孙思邈。

    但他却没想到,会有人拿这个,当做什么“仙人留下传承”的证据。

    然而此次,这三医毕竟事关皇后的身体痊愈,以及他最为好奇的如何解决诸藩利弊问题。

    他倒真想听听,这所谓三医的见解。

    还有,那传闻中的“长生客”之说?

    提起这个,道衍还是不免摇头,实在是太过离奇。

    不过,他这一生,从医道世家出生,拜道人,进寺庙,熟读儒家经典。为燕王筹谋、治理天下的路上,他已经自证所学!

    他已经老了,无儿无女,仅剩的念头也是让这大明江山越发昌隆!

    而此刻,两道身影也被带来,朱棣看向这两人,其只不过和自己的儿子们差不多年岁,就敢自称三医?

    他也不信!

    况且,单以从救治皇后的角度而言,他更要亲自了解清楚这两人的真实身份。

    “让太子、汉王他们过来。对了,也将长孙带来,如果属实,待会儿就让这两人医治皇后。”

    “是!”

    这几日,太子三兄弟因为皇后之事,大半的时间都在宫中,如此孝心,让朱棣也不由得欣慰。

    而趁着这段空余时间。

    沈有福以及沈肃二人,则如同被熬鹰的“鹰”一样,一直被朱棣和道衍凝视。

    看得出来。

    朱棣却是有意如此,这就是最开始的试探。

    他长年征战沙场,身居高位,再加上如今已经是大明的九五之尊!

    哪怕是朝中的大臣,在自己的注视下也会战战兢兢。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

    虽然这两人有些紧张,但目光却分外坦然。

    并未有“胆怯、虚心”之类的表情和动作。

    如此表现,却也让他心中稍稍放心。

    “父皇!”

    “皇爷爷!”

    正在这时,朱高炽三人前来,而最后面,则是小小的朱瞻基。

    后者自从梦到和皇爷爷同样的“梦”,再加上那超出年龄的见解后,就被朱棣越发喜爱。

    而这一点,朱高煦看到后,眸子之内却闪过几分挣扎。

    如今大明这皇室,看似和谐,其实已经有了不稳定的因素。

    其原因,却是当初靖难四年,朱高煦有百战之勇,甚至被朱棣亲口说过:“你大哥身体多病,你要好好努力”的话。

    这在他看来,无异于暗中承诺!

    然而,永乐二年,父皇却将大哥立为太子,而自己,却封了个汉王。

    虽然大明有“立嫡长子为储君”的规矩,但在朱高炽看来,很大的原因就是大哥有一个儿子!

    因此当他听到消息,皇孙和父皇竟然做了“同样的梦”,心里怎么不多想。

    不过,眼下对于他而言,还是母后最重要。所以他这一段日子,并没有和大哥闹什么矛盾,兄弟三人,说到底还有一起长大的情谊在。

    “这就是号称能医病、医人、医国的三医?”朱高煦是个急性子,心中压下一些情绪后,很快就皱眉看向了面前的两人。

    而此时。

    沈有福听到声音后,也是长出一口气,终于可以开始了。

    本来,从义善堂那里离开后,他的本意,其实是多打听多看看,然而旁边之人,却没有这个想法,对方直来直去。按照他的话来说,得知“义善堂的盒子”被送出后,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尽快确认一些事情。

    之后他们便带来了这里,享受了很长时间的“帝王的凝视”!

    沈有福感叹,随即正色开口。

    “准确的说,草民只是一个学了些岐黄之术的医者,最多就是个下医,只能医病。”沈有福斟酌开口,旁边之人是个直性子,在山里待的时间长了,不通人情,书读傻了。不像他,一直在红尘中打滚,已经很圆润。

    所以,从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定下约定,此行以自己为主。

    而听到他的话,朱高煦的眼中闪过肉眼可见的激动,他连忙问道:

    “你能治好母后的病?”

    沈有福沉吟片刻,“如果仅是家祖当初留下的那颗药,就能缓解的病情,草民不敢说十拿九稳,但也敢说保底八成!”

    朱高煦顿时激动,眼中满是惊喜,“那就走……”

    “慢着。”朱棣倏然望来。

    他很快就从对方的话语中,找到了当初那刘壮父子所说的“最关切”的点。

    “你刚才说,家祖?”

    沈有福点头。“正是。”

    朱棣问道:“之前我曾听那送药之人说过一首传言,世有长生客,自春秋而传。因缘逢其时,血亲自有感,你可曾听过?”

    沈有福毫不犹豫的点头,“虽然这传言有很多,有红尘仙、长生客等不同的词,但意思都表达一样,自然听过!”

    朱棣并不愿相信,又道:“之前我又听那父子说,世有三医之说,出自唐,第五十六代长生客传人曾与药王论当世大医!又是真是假?”

    沈有福继续点头,表情肃穆,“此事为真!”

    朱棣猛地站起,他不相信,他从开始就一直不相信。

    可每次见到的,听到的这些答案,却都在让他相信!

    他现在有太多太多的问题。

    从那个刘壮父子口中知道的,让他迫不及待的想要问个清楚。

    他梦中的是谁,如果真有人,又是谁?

    他再度喝问:“那刘氏父子所言之中,其丹药,正是长生客的传承弟子所赠,按你刚才所说……此人,应该就是你的家祖?”

    沈有福依旧点头,“正是!”

    “你们又是何人?”朱棣再度迈前一步,大声喝问。

    “回皇上,我们只是大明的百姓,如果真要有一个身份归属,应该是……隐阁!”

    朱棣声音拔高,“隐阁?”

    刘有福正欲再度解释。

    “让他回答!”朱棣猛地看向一直沉默的沈肃,“隐阁是什么?”

    沈肃表情一如既往的古板,就连朱棣提出问题,他也一板一眼的回答道:

    “皇上刚才也听到,自春秋开始,长生客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因为缘分收一名弟子。”

    “而这些弟子,或是孤家寡人、或是百战名将、或是清流名士、或是大富商贾……其有教无类,所留众多。唯一的共同差别,便是已经确认无故消失、甚至是突然逝世……”

    “而经过隐阁先辈多年的探索,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断红尘!”

    朱棣眼眸闪烁不定,道衍目中露出惊奇。

    而朱高炽三兄弟,则仿佛听天书一样,就连最小的朱瞻基,都不由自主的张大嘴巴。

    “断红尘?”朱棣喃喃自语。

    “正是,断离红尘,踪迹消失之人,才会被长生客收为弟子。但之后,其后辈却都在一段时间内有强烈感应,甚至有的会有相见之缘,而这也是,血亲自有感的解释。”

    朱棣想起自己这一段时间的所梦,目中逐渐流露出震撼。

    而沈肃见此,则继续解释道:“但正因如此,这才留下了一些不同于凡世的百家传承!”

    “济世救民之医、精妙绝伦之工、强军振民之法,匡扶社稷之术……”

    ”而此后,一些家族后辈也会因此仰慕,就此踏上寻找真正的长生客之途。”

    “几十年、数百年……这些人越来越多,”沈肃表情逐渐狂热。

    “是以……寻隐阁而出!”

    但他的表情很快低落下去,“可沧海桑田,时光飞逝,不论经历多少代,寻隐阁始终没有找寻到真正的长生客。”

    “反而,在找寻的路上,却发现了很多新的线索,而这些线索,便是长生客又一次出现的足迹,甚至,是主动所留……”

    “逐渐的,寻隐阁不再执着寻找,而是开始转变成了另一种方式存在。”

    沈肃说到这里,刻意停止。

    随即他话题回到正轨,“是以‘寻’字消失,而只剩下了……”

    “隐阁!”

    此刻,朱高炽三兄弟更是听得飞驰神往。

    哪怕是道衍,眼神之中,也不由得流露出“茫然”。

    朱棣则缓缓的深呼吸了一口气。

    他忍住强烈的“荒谬”感想。

    随即继续问道:

    “朕还曾听,那刘壮父子所言,上一次长生客出现的足迹是……”

    “正是家祖。”沈有福并不隐瞒。

    朱棣眼神陡然凝转,“那朕为何会有种种之梦?”

    “正应了那句,血亲自有感。”刘肃答道:“时隔数十年,长生客再次出现,只是这一次的断红尘之人……却是在陛下……”

    朱棣猛地跨前,逼近沈肃。

    沈有福看得焦急,沈肃与他不同,其性格莽撞、直言直语。

    就说这句话,岂是能对一个帝王所讲?

    “荒谬!”朱棣脚步停止,随即陡然看向沈有福。

    “你刚才说,你的家祖也是足迹之一?”

    “你的家祖又是何人?”

    沈有福自知,此问必须答,而且接下来,如果他们所想为真,那过往数千年的隐阁规矩,说不定就要因此而改变。

    毕竟,他们现在所说,只是流于最表面的传说。

    距离隐阁的真正秘密,不过沧海一粟。

    而实则,在隐阁最核心的宗旨上,相传正是那位“长生客”所留。

    一切所留,皆为盛世!

    沈有福心底浮现那句话,表情肃然道:“家祖……沈仲荣!”

    朱棣和道衍的目光内,纷纷闪过迷茫,很明显这个名字他们没听过。

    不过想来也正常,世上那么多人,真能被记住的又有几人?

    只是下一刻,随着沈有福继续的声音响起。

    却连朱棣都不由得真的震动起来。

    “江湖别名:沈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