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女股神 » 第八章 催归

第八章 催归

    跟曹家母女道别后,米乐再度跑进便利店,买了份热狗和方便面,便匆匆赶回宿舍。

    她把方便面烫熟,再泡了一杯咖啡,端到书桌上,准备边吃边工作。

    一坐下来,打开笔记本,就看到她父亲的电邮。

    在军中任高级职务的米军,要求她经常通过电邮写家书,而不是草草发个微信就敷衍了事。他觉得微信虽然方便,可是没头没尾,只宜长话短说,简单交代几句,不像书信那样庄重、严肃、恭谨。况且,没有人会在微信上写长篇累牍的文字。所以微信不能作为家书的替代品。

    他告诉米乐,依照旧时的传统,儿女给父母写家书,便须要恭恭敬敬的“禀告”。所以他要求女儿定期通过电邮写庄重的家书。

    其实真正的理由是,他喜欢给女儿写信,也喜欢接到女儿从远方的来函。他要从电邮的字里行间,读出女儿内心真实的声音。

    另一方面,上海和费城两地有12小时的时差,两人的忙碌和空闲时间正好颠倒。除非有急事必须马上联系,否则他不会轻易在微信中同女儿通话。

    她母亲吴爱华恰好相反。一来她没有那么丰富的文字可以派上用场,再来就是她没有耐心去写情文并茂的书信。所以微信是她和女儿唯一的沟通方式。

    接到父亲的电邮,米乐的第一个念头是,他是不是已经在沃顿商学院装了电眼,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否则怎么开头第一句话就说自己论文通过了?

    亲爱的乐乐:

    论文既已通过,租套毕业礼服,约同几个要好的同学,在校园内拍几张照片作为留念,就宜立即打包行李,准备回国。

    拍好照片,传给我们欣赏,我们也想从照片一窥沃顿的校园风貌。

    你在沃顿生活两年,行李肯定不少。但是山重水远,无关紧要的物件就应尽量割舍,不要为打包行李发愁。人生漫长,每个阶段都会有许多事物放不下,你必须学习如何舍弃。除了有纪念意义的物件,所有在一年之内都用不上的东西都属多余,不要也罢。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爸爸还是要再三叮嘱,“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你切莫抱着在美国长久逗留之想。费城只是你求学之地,美国总是他乡。你的根在中国,你的家在上海,你的家人翘首盼你早日归来。切记切记!

    至于毕业典礼,我们应该是去不了的——上级不会批准我入境美国,而你妈妈又很怕独自出远门。她是那种一到陌生地就水土不服,浑身都会出毛病的人。

    那年同她到BJ看你,没两天就说受不了北方的严寒,不是胃痛,就是头疼,要不就是毫无胃口,整天吵着要回上海。如果要她离开中国的土地,飞越重洋,去到文化习俗完全迥异的美国,简直是要她的命。

    我们知道你会非常失望。但让你到沃顿商学院这所贵族学校就读已不容易,我们已经耗尽资源,其他一切就只能从简了。何者为轻,何者为重,希望你能理解。

    其实你妈妈对美国的观点,已经从最初的仰慕,转为怀疑,再进而变成厌恶。美国的一切,根本引不起她的兴趣。你那些阿姨们几度提议组团到美国旅游,她都兴致缺缺,结果总是因为少了她一人,凑不齐人数,始终没能成行。

    她最近不知道从哪里听人家说,沃顿商学院所在的费城竟然是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城市,把她吓得丢三落四,不是误乘地铁,就是错过车站。现在她整天埋怨我让你飞到这种危机四伏鸟不生蛋的地方去读书,简直就是草菅人命,搞得我无言以对。

    昨天佛罗里达州又发生一起校园枪击案,造成7死15伤,肇事的枪手自我了断。你妈妈一听新闻报道就心惊肉跳,担心到六神无主。我告诉她,弗罗里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相差甚远,两者岂可相提并论?她说问题是美国校园怎么都像屠宰场?

    她整天都在唠唠叨叨,说美国是不是满街都是疯子,为什么三天两头就有人提枪到校园里乱射一通,滥杀无辜?美国还停留在西部牛仔挂枪走天下的时代吗?这样的社会还算是个文明的社会吗?

    更可恨的是,受害者又多跟枪手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无端端变成枉死鬼。枪手多说不清杀人的动机,受害者也死得不明不白。往往能说出原因的已死,结果死无对证,变成无头公案;没死的又满头雾水,平白无辜挨枪,真是冤枉。说来说去,根本就是一出出的闹剧。

    根据统计,这类事件平均每周一起,可见枪击案在美国已是家常便饭,倒是有哪一周没发生惨案才是新闻。我们不是幸灾乐祸,只是觉得不可理喻。

    这个标榜自由民主、令世人羡慕不已的世界第一强国,却不能确保国土安全,让国民平安度日,真是可悲之极。美国国内这类横行霸道的残暴行为,跟这个国家在全球不顾公义为所欲为,又有什么差别?

    依你妈妈的说法,你现在的处境,比起派驻在中东的美军也没安全多少。好像你就已经站在枪林弹雨的前线。

    她认为,美国的校园就是不折不扣的战场,没头没脑的就会来一阵子弹乱飞,然后尸体横陈,惨不忍睹。死神每天都在校园跳舞,寻找牺牲品,能够躲过无妄之殃多活一天,就是上天的恩赐。这样的环境,我们怎么能让自己亲爱的女儿继续生活下去?

    这阵子,你那些阿姨们约她喝茶时,只要有人向她问起你归国的时间,她都会触动心弦,毫无例外的掏纸巾擦泪。你都知道她是泪点极低的女人,一丝小感触,都可以潸然泪下。你还要她以泪洗脸到什么时候?

    昨天见她对着电视机上的新闻片发呆,劝了她几句,她竟然问:我女儿是不是一去不返了?她的患得患失心理已经越来越严重,真令人担忧。

    还记得孟浩然的诗句吧?——“建德非吾土,淮扬忆旧游。”我们不是说好,等你回来就一起去南京见你外公外婆,然后重登紫金山眺望玄武湖吗?

    你外婆说,你许诺要带她去逛夫子庙吃南京板鸭,现在她的颈项伸得比长颈鹿还要长,就等着你兑现承诺。

    现在两老隔三差五的就打电话来向你妈妈要人,吵得她心神不宁,寝食难安。我真怕哪一天她会扛不住,搞出抑郁症之类,那就太可悲了。

    爸爸语重心长,你务要明理懂事,洁身自爱,不要辜负了父母对你的关爱和期望。只有看到你回返国门,我们才会放下心来。

    这点小小的要求,你该不会让我们失望吧?

    爸爸字

    米乐读不到几行,便已经管不住自己的眼泪,只能任由它们大颗大颗的滴落在笔记本的键盘上。她深得母亲的遗传,同样是泪点极低的女人。

    她之所以控制不住情绪,是因为没有一封电邮比这封更能牵动她的神经,一时万千思绪交集心头,连同深藏心底的愁苦一起迸涌而出。

    其一,她觉得自己亏欠父母太多,确实十分内疚。为了要满足她到沃顿就读的愿望,父母两人不惜拉下老脸向亲友举债,至今债务仍未还清。她父亲是那种尊严高于一切的人,他口里不说,但心境可想而知。

    其二,她父亲死活不肯让她在美国再呆两年。如果遽尔归去,她来美国学习的计划,只能算完成一半,留下永远的遗憾。她当然极不甘心。

    其三,她是个乖乖女,从来都不曾违抗父母的命令,也不曾向父母撒谎。这回为了达成自己在美国逗留的愿望,她还得编些连自己都觉得理不直气不壮的理由,委实非常难受。虽说这只是权宜之计,但自己还是觉得过意不去。

    其四,父母日盼夜盼,都指望她早日回到上海共聚天伦,现在自己执意不肯回去,确实非常忤逆。她母亲如果因为思念和担忧过甚而得了抑郁症之类,她就更加罪过了。这份罪恶感就已经足够让她肝肠寸断。

    其五,她是她外婆的心头肉。每当学校假期,她都会跑到南京住上十天八天,陪她外婆逛夫子庙,走花卉市场。她外婆患有贫血,容易晕眩,平日深居简出,只有她能说服老人家出门逛街。来美前逛夫子庙吃南京板鸭的承诺,让她老人家日夜惦记。阔别两年,她对外婆的思念,一点也不下于她外婆对她的惦记。

    其六,虽然自己已在功课上耗尽全力,可是阴差阳错,最终还是没能被选入优秀毕业生的推荐名单。失去这个机会,她就无法顺理成章的留在美国工作,而她的留美之路,或许就要曲折许多,甚至中途而废。

    六件事涌上心头,一时苦涩不堪,又是委屈又是无奈,感伤到了极点,不禁嚎啕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