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诸道承心 » 第四十一章 故人离别

第四十一章 故人离别

    故人分别万事休,不为权贵为善求。

    王家子弟皆豪烈,即便仙人也寻仇。

    丁峰身死的消息很快便在北山传开,或许因为百姓不愿承认自己被丁峰愚弄,恼怒之下,更是添油加醋把丁峰传的一文不值。这就是所谓的粉转黑吧。

    “王诩,今后有什么打算?”张让看着眼前的王诩,不由起了惜才之情。“若没有去处,可留着我这,我举荐你入官。”

    “有劳张镇令,我可能会回莫镇。”王诩拱手感谢,婉拒道。

    “如今,莫镇镇令一直空缺,若你有意,我可帮你运作。”张让想了想,缓缓说道。

    王诩一愣,要知道,极北郡地处偏僻,郡外人也视为流放之地。这莫镇更是极北之北,甚至大部分魏人都没有听过,这也是为何镇令一直空缺的原因。

    但莫镇,毕竟是大魏极北郡一城六镇之一。莫镇镇令,若在其他郡,也相当于一城之主。足以知晓张让的背景,难以想象。

    “张镇令打算什么时候调回王城?”王诩问道。

    “应该是下个月...”张让下意识回答。突然意识到不对,不由看向王诩,“你怎么知道我要调回王城?”

    “张镇令高义,为友鸣冤,自愿屈尊到这北山,王诩佩服。”王诩起身一拜。

    “我懂了。”张让点了点头,心中不由一叹,他终还是小瞧了王诩。

    “祝张镇令官运亨通。”王诩起身离开。

    张让看着王诩的背影,喃喃自语,“浅水难困蛟龙。”

    王诩刚出镇令府衙,便见白江离站在不远处。

    “白统领。王诩径直走了过去,拱手一拜。

    “你果然说到做到。”白江离冷声说道。

    这是性格使然,王诩也没在意。

    王诩也不虚伪客套,只是笑着表示感谢白江离出手相助。

    “不用谢我,我是受人所托!”白江离轻点手中长枪,翻身上马。

    “那请白统领带我向罗伯父问好。”王诩拱手说道。

    白江离坐于马背之上,扭头看向王诩,“不是他。”

    王诩有些疑惑,实在想不出来还会有谁能请出白江离。

    “我是受北山所有良善百姓所托。”良善二字说的很重。

    白江离见王诩疑惑,嘴角居然浮起一丝微笑,仿佛能让王诩也有想不到的事,很是有趣。

    王诩见此,也不由苦笑摇头,他怎么也没想到白江离居然也会如此恶趣味。

    “小心张让!”良久,白江离压低声音,缓缓说道。

    王诩丝毫没感到意外,点了点头。

    白江离盯着王诩,眉头一皱,“我已将那些不愿意离开的孩子安顿在鹿鸣寨,日后,我会照料一二。”

    “多谢!”王诩闻听此言,发自肺腑,朝白江离一拜。

    白江离见此,眼中包含赞许,哈哈一笑,纵马而去。

    王诩看着白江离远去的背影,转身离开。

    转眼岁末。

    王诩第二次来到这里,期间大部分以书信传递。此刻,罗天成正在门口迎接王诩。

    “王诩。”罗天成心中五味杂陈,最初见王诩,只以为是好运攀上罗天赐这棵大树,心中多少有些不屑。

    可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让他也不得不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

    出身于林海罗氏这样的豪门望族,罗天成天生对极北郡其他家族嗤之以鼻。当初罗天赐回到家族,讲述始末之后,罗天成便主动请缨,要远赴北山覆灭丁家。可到了之后,才意识到,丁家在北山的势力,远非他想象那般简单。

    罗天成虽然有时候目中无人。但不代表是个没脑子的莽夫。第一次见王诩,得知王诩是为了找帮手,先入为主,把王诩当成没什么本事寻求庇护的人,几句话便打发了。可后续的发展的一切,不得不让他改观。过去,小瞧了这个年轻人。

    “罗前辈。”王诩拱手行礼。

    “丁家残存族人,我会带回罗家,交给大哥发落。”罗天成缓缓说道。

    “天赐伯父非嗜血好杀之人,当日盛怒情急才言鸡犬不留。”王诩与罗天成并肩而立,看着街上来往行人。

    “放心,路上我不会为难他们。”罗天成点了点头,听出王诩的意思。

    王诩猛烈咳嗽几声。

    “你身体没问题吧,进屋取取暖。”罗天成看向这个少年,道心被挖,无依无靠。眼中不禁浮起一丝担忧。

    “多谢前辈。”王诩摇了摇头,“下雪了,老毛病而已。”

    极北郡,即便入夏,也有雪景,更何况刚过立春。天上渐渐飘下雪花。

    “招揽之语我便不说了,大哥做不到,我更做不到。”良久,罗天成轻叹一声,“若到林海城,尽管来罗家。”

    王诩走了。

    坐在回莫镇的马车上,车轮压过雪地,嘎吱声。

    莫镇没有了王家,北山镇没有丁家,势必还会有其他家族崛起。

    在这极北郡,在大魏王朝,在九州,在六界....

    三朝更迭,家族兴衰。

    极北某处。

    “哈哈。”封瀚拿着手中玉片狂笑。

    分身化为流光进入眉见道心宫。

    “邱净死了,就剩个柏云,老迈昏聩,这归一宗就快是我的了。”封瀚意气风发。

    “是嘛?”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打断封瀚思绪。

    封瀚瞬间如临大敌。盯着声音的方向。

    “月流裳!你怎么?”封瀚大惊。

    月流裳缓缓现身,强大气场,让人不忍直视。

    “莫不是真认为杀我弟子,便可全身而退?”月流裳冷哼一声。

    “不可能,我分身早已仔细检查,毫无印记追踪。”封瀚实在想不通其中关键。

    “若不是分身,北山那日你早便死了。”月流裳随后看向玉片。

    “玉片我特意重新铭刻,这怎么可能!”封瀚谨小慎微,为防有诈,还特意重新找了一个玉片铭刻。

    “那孩子说的没错,多思有失。”月流裳不由发出一声感慨。

    “王诩?”封瀚不由一愣。

    月流裳眼中陷于回忆。

    那日,月流裳带着王诩远离天罚范围。

    哀莫大于心死。

    王诩盯着水幕中的丁拂烟,内心隐隐作痛。仿佛那一刻,他丢掉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父母没了,丁拂烟也没了。

    瞟向手中匕首,死吗?

    此刻,脑海中浮出公孙起,贾文和的模样。

    “我王诩一直从不亏欠他人,老师待我有恩,等我完成老师心愿,便来找你。”

    年少之时,即便偷邻居几个包子,也要记录清楚,改日偿还。可如今,最大的亏欠,却是丁拂烟。

    或许,在那一刻,丁拂烟才真的走近王诩的内心。

    亏欠是爱吗?是,或不是,其实不重要。

    就在这,王诩无意之间发现匕首刀柄处,刻着一个

    “松”字。

    划痕比较新,更奇怪的是,刀柄沾有血迹,可划痕之内却没有。

    “王朗。”王诩搓动手指,喃喃自语。回想王朗自杀将匕首最后丢给自己的场景。

    “松?”代表了什么?人名?地名?或是松树?极北最不缺的就是松树。

    良久,王诩眼前一亮。

    “月仙师,可否随我去王家一趟。”

    月流裳看了一眼水幕中的丁拂烟,缓缓点头。

    王昭仁等人身死消息很快便传回王家,此刻王家一片狼藉,府内仆人丫鬟纷纷抢夺贵重物品四散而逃。

    王诩见此,沉默不语。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莫镇王家,没了。

    有人见到王诩进来,也是纷纷一愣。

    王诩虽被逐出王家,但毕竟曾也王家子弟,见此,一些胆小之人连忙放下东西,发现王诩无动于衷,才缓缓退去逃走。

    王诩此刻没有心思在这上面,径直朝月王家后院的方向走去。

    刚进后院,一颗参天松树便引入眼帘。

    正值年底岁末,松树却是绿意盎然。

    古杉松,王家第一代老祖亲手种下。

    这里承载了王诩儿时最美好的记忆。

    王诩没时间感慨,只是在周边翻找,很快,便在一块石头下,发现一封书信。

    “王诩亲启。”

    王诩盯着封面上的四个字,眼神不由有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