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弘唐 » 第一百零四章 晋地

第一百零四章 晋地

    “陛下,煤这东西可不少,我老家那边,好些山就是煤山,几锄头下去,就见黑!”

    “大监正这口音是晋音!”

    李弘此时说了一句,大监正忙说是。

    当年高祖被封为太原留守,自晋阳起兵,当时朝中晋地的官员可着实不少,都是当年随高祖从龙的。而此时官员的选拔除了科举,就是举荐。

    晋地出身的官员自然多举荐家乡的才子,所以现在虽然已经到了高宗时期,晋地官员依旧不少,在朝中占了很大比例。

    此时皇后的父亲就是晋地出身,祖籍并州文水,他死后,也是将陵墓修在了晋地。

    其实历朝历代皆如此,就拿明朝来说,凤阳出了多少大明官吏,尤其是明初。

    “父皇,晋地煤多,又是我们大唐的龙兴之地,这可不是巧合!”

    “哈哈,晋地煤多,听大监正这话,还极易开采,这样,太原和晋阳两地,再设两座军器监分监,用来锻造兵器铠甲。”

    “父皇,您做皇子之时,封号就是晋,这也不是巧合!”

    “你们两个臭小子,这溜须拍马的功夫也学到家了!”

    君臣大笑,李弘和李贤也不禁笑了起来。

    父皇骂自己臭小子,这可不是骂,而是心里欢喜。

    “父皇,您不是要恢复云中九原两郡旧制,让裴行俭此时出任云州都督,不如父皇再下一道旨意,让裴行俭派人在两郡旧地寻找铁矿和煤矿,若是能找到,到时候直接在九原云中炼铁,和北方贸易则更为便捷。”

    李治听了,点了点头。

    李弘如此说自然不是乱说,也不是胡乱尝试。

    后世华夏最大的一个煤矿可就在东胜神府,就在陕北和河套地区,而且煤的质量极佳。而后世包头可是闻名天下的钢铁之都附近铁矿也着实不少。

    其实这里根本不缺矿,只是此时这里人烟较少,只要父皇让裴行俭派人专门寻矿,很快就会找到大矿。

    到时候在这里炼铁,可不仅仅方便和北方贸易,秦直道若是真的重新修建,这里的铁和钢也会大量运往云阳,然后以云阳为中转站,运往全国各地。

    父子君臣,一路相谈甚欢,待到李治走到一处开阔地时,远远看到湖中一个水车此时矗立在那里。

    “弘儿,你这在东宫开田,水车都装上了!”

    “回父皇,这水车也是这几天才装好的,方便这几亩田灌溉。”

    “嗯,田地可离不开水,尤其小麦,吃水!”

    “父皇,要不要过去看看?”

    雨还在下,不过李治已经点头。

    君臣几个也没带伞,因为要说一些话,也未让宫女内侍跟随。

    李治看了看天上下的雨,不大,已经迈步走出长廊,李弘赶紧拉住父皇。

    “父皇,大监正,六弟,你们在这里等等!”

    李弘跨步雨中,赶紧跑向不远一排房舍,等走出来时,手中已经多了几个斗笠,递给父皇和大监正以及李贤。

    几人戴着斗笠,在新开的几亩田边慢步。

    这几亩田地,此时大部分都未种东西,只有一处田地种着棉苗,这是从太极宫移栽过来的,还有一处种着黄瓜和韭菜。

    其实这片田也没开几天,不过这几种苗木本身就是移植的,还算长势不错。

    “弘儿,这田地开好了,怎么大都空置着?”

    李治看了一番,不禁问道。

    “父皇,这田地下个月再种东西,弘儿打算种些芝麻大豆这类作物,上次捡的棉籽还有一些,到时候用水泡发,也一起种了。”

    “六月?”

    李治此时倒有些不解,田既然已经开出来了,水车也架好了,为何还要等到六月再种东西。

    “是!”

    李治不解看着李弘,李弘看了看父皇,想了想,还是将心中想法说了出来。

    “父皇,弘儿听闻太湖吴地的水稻已经能够做到一年两熟,已经有人寻思将其推广到江汉和闽地。弘儿寻思,在关中和中原地区,是否也能将农作物做到一年两熟!”

    吴地水稻一年两熟,在唐初就已经能做到了,所以李弘就以此为例。

    “弘儿,你这想法是好的,可关中中原地区比不得江南,北方偏寒,冬季万物凋零,哪能做到一年两熟。”

    “父皇,弘儿还是想尝试一番,不试过怎么能知道不行,江南的水稻以前不也是一年一熟,现在不也经过许多尝试,可以做到一年两熟了。”

    “哈哈,你这倔脾气,真有些像父皇年轻时候!”

    “父皇,您现在不也年轻着!”

    李治听了哈哈大笑,此时拍着儿子肩膀,从田边走过,又到湖边看了看,看此时湖中莲叶田田,雨珠在莲叶间滚动舞蹈,好不热闹。

    而那排房舍,几个人正在屋内透过窗户远远望着湖边之人。

    一个年轻男子刚准备走出屋子细看,就被人拉住然后按下脑袋。

    “小郎,那可是圣驾!”

    “二虎哥,我就想看看皇上到底长什么样子,和殿下像不像。”

    “你疯了,皇上那是你想看就能看的,冲撞了圣驾,我们几个脑袋都要搬家!”

    李二虎用手在脖子抹了一下,季小郎才彻底打消了要一睹圣颜的想法。

    “皇后我都看了,咋皇上就不能看了?”

    季小郎虽然打消了去一睹圣颜的想法,不过还是嘴中嘟囔。

    而那边,李治带着大监正和两个儿子,此时已经向来时路走去,走到长廊下,李弘收了几个斗笠,放在长廊角落,一会自然会有人来取回。

    等回到丽正殿,恰好午膳时间,李弘问了父皇意思,就让人赶紧准备。

    汤饼,大块的炖煮鸡肉,切好的时蔬小菜,猪油炒制的鸡蛋韭菜,自然少不得一坛好酒。

    君臣对饮,也没有后来几个朝代那么多的规矩。

    这要是往前一些,在北魏北周时期,君臣之间那就是兄弟,可以围着火堆吃烤肉,喝烈酒的,娶婆娘都要娶同一家的女儿。

    就是到了此时,吃在一处也不是没可能。

    午膳过后,大监正回了,李弘也将父皇送上马车,李贤一家子也告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