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在贞观混日子 » 第二十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第二十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已经就藩的各皇子接到皇命后,自然各自准备筹集钱粮,送入灾区。

    可魏王李泰因为没有就藩,一直长留在长安。同时,也是因为李世民的宠爱,魏王李泰在日常出行住用等各项规格上,都要远超其他皇子,几与太子李承乾的规格相等。对此,朝臣中也有声音,要削减魏王的享用,同时建议魏王早日前往封地就藩。可不知道出于给太子设一个追猎的目标,让太子有些危机感,还是出于什么考虑,李世民对此并没有什么答复,反而依旧故我。

    朝堂中,有投机的人自然也不在少数,因此,魏王李泰麾下也就积蓄起了自己的势力。

    魏王府中,李泰听完了李二命人刚送来的诏令。转头就吩咐身边的侍者,“通知下去,让各位大人来魏王府议事。”

    不多时,魏王府内便来了一群人。魏王府正堂内,李泰大马金刀的坐在主座上,眼带笑意,朗声笑道,“都说说吧!此次父皇命我们前去灾区赈济灾民,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还望诸位先生,商议个章程出来!”

    “殿下所言极是!”“此乃臣等本分!”众人的声音此起彼伏。

    “殿下,我认为陛下独独钦点殿下代表朝廷前去救灾,正是殿下的看重和厚爱。此前,太子自请南下募款救灾,陛下也未曾让太子代表朝廷赈济灾民,由此看见陛下对您的重视。臣恭喜殿下、贺喜殿下,距离大宝又近了一步。”柴令武说着就连连拱手,给李泰作揖恭喜。柴令武,乃是三娘子李秀宁和柴绍的儿子。

    “我不赞同柴大人的话!”一个人突然开口打断道。

    李泰本来心里挺高兴的,正开开心心地听着柴令武的恭维,冷不丁的听到一句,脸色顿时有些不悦。转头看去,原来是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看着自己招揽的肱骨,李泰也不好发作什么,强自压下心中的不快,开口向杜楚客询问,“先生此话怎讲?”

    “杜楚客,你不要在这里哗众取宠!陛下命殿下代表朝廷去赈灾,难道不正是代表着陛下对殿下的厚爱吗?”柴令武质问道。

    “我并没有说陛下不看重殿下!也正是因为陛下看重殿下,我们今天才都会坐在这里,柴大人又何必多此一问?”杜楚客并没有理会柴令武,淡淡说道。“我知道柴大人想说什么!我只是看不惯柴大人一点点儿小事,就欢天喜地的样子。首先,太子仍是太子,我们要做的,目前要做到最重要的就是逐步增加殿下在陛下心中的份量。除此之外,我觉得某些话语还是不要多说的好!其次,本次陛下的确命令殿下代表朝廷前去灾区赈济灾民。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这是一件好事,同样也是一件坏事。”看到了柴令武又想开口,杜楚客挥手制止了他,面对众人侃侃而谈,陈述自己心中的想法。

    “杜先生此话从何而来?”李泰不淡定了,怎么好端端地一件事还变成坏事了。

    “殿下!”杜楚客朝着李泰施了一个礼,然后转身面对众人,接着说道,“想必诸位大人也都知道朝廷没什么钱粮,民部戴大人还多次找陛下诉苦,这也是朝野皆知的事情。那么,我有几句话想问诸位大人,陛下让殿下前去赈灾,钱粮从何而来?如果朝廷有的话,太子又何必南下募款救灾,陛下和朝堂衮衮诸公又何至于迟迟不派钱粮赈灾?难道之前没有钱粮,现在殿下去赈灾就有了吗?”

    看着众人面露难色,杜楚客又问道,“这只是其一!灾民几何,我们不得而知。需要多少物资、多少人手,这些都无从谈起。空谈其他,我个人觉得还不如谈些实际的,讨论一下怎么应对这次差事。殿下此行前去灾区,若能妥善救济灾民,自然极好!若一个应对不好,甚至可能引起朝堂不满和百姓怨愤。”

    “先生所言极是。如此说来,小王的确如手捧炭盆,坐立不安。”李泰听完杜楚客的话,顿觉眼前豁然开朗,连忙虚心求教。

    “我认为殿下此去,要先从出行说起!”杜楚客一捋颌下胡须,微微一笑说道。

    “哦?可是要小王也像我那大哥一样,轻车简行?”李泰觉得自己猜到了答案。

    “非也!非也!”杜楚客摇摇头,“殿下此去不但不能轻车简行,反而要大张旗鼓,摆足了场面,一应仪仗要应有尽有!”

    “为什么?”李泰疑惑了。

    “杜楚客,你是何居心!这等危难之时,你非但不劝殿下厉行节俭,反而劝殿下大摆仪仗前去赈灾。你莫非、莫非······”没等杜楚客答话,先前被杜楚客反驳丢了面子的柴令武,第一个跳了出来。

    “对啊!先生,这是为什么?小王不应该轻车简从,赶赴灾区吗?”李泰也有点纳闷儿。

    “殿下莫急,且听在下一一道来。”杜楚客捻着胡须,不紧不慢的说道。他淡定的样子,让李泰有点儿冲上去给他一拳的冲动。

    “殿下此去,可是朝廷颁下的陛下诏令?”杜楚客反问李泰。

    “不错!小王刚刚不也说了么?”李泰有点搞不懂杜楚客到底要说些什么。

    “朝廷可是无力赈灾?”杜楚客又问道。

    “先生到底要说些什么?还是快快说来吧!”李泰急的脑袋有点儿冒汗了。一般胖子的性子都比较急,他们的身体内虚且火足,心火上搅,性子就急迫。李泰自然也不例外,他吃的圆滚滚的,有点类似贴底的皮球,身体圆润的好似武林外传里面的钱掌柜。

    “殿下,正是因为朝廷无力赈灾,又让您代表朝廷去灾区赈灾,才正要大张旗鼓。一来,可以向沿途百姓彰显朝堂对灾民的救济之心;二来,殿下作为朝堂代表前去灾区,也可以赚足了百姓名望;三来,若殿下此行进展顺利,而太子·····呵呵!殿下试想,您在灾区赈济灾民,而太子南下募款一无所获,两相对比,殿下,您说呢?”杜楚客缓缓的说着,三言两语间给李泰描绘了一个光芒万丈的未来。

    “说是这么说?可殿下又要拿什么赈灾?”看着李泰眼里的光芒和越来越对杜楚客的亲近,柴令武有点不爽了,拆台问道。

    “柴大人,问的好!老夫正要说这个事情。”杜楚客没给柴令武一点儿面子,他一点儿也不怵柴令武,三娘子的儿子又怎么样?还不是草包一个!“我认为殿下可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和太子殿下一样募款:一则诰令封地诸县百姓踊跃募款,募粮,然后运往灾区;二则,殿下可沿途向所经官府募粮,然后由殿下亲自押送,到黔州后也方便一时救急。第二,殿下,黔州百姓苦难,却不代表黔州世族无粮,殿下可以向他们借粮救济灾民。”

    “先生大才!小王听先生一言,如雷贯耳,茅塞顿开矣。”李泰高兴地连连向杜楚客道谢。

    柴令武则连翻白眼,他很是看不惯杜楚客眼中无人,一副众人皆醉,唯他独醒的清高模样。

    “来人,上酒菜!小王今日与诸位不醉不归!”李泰大手一挥,甩了甩袍袖,吩咐道。不多时,一群侍女手捧菜肴鱼贯而入。

    “先生,饮甚!饮甚!”酒席间,李泰连连向诸人劝酒,特别是杜楚客是他照顾的重点人物。

    “先生随小王一同前往黔州如何?”李泰手把酒盏,睁着大眼,直勾勾的看着杜楚客。

    “固执所愿,不敢辞耳!”杜楚客正在吃菜,刚刚李泰带着人一通乱喝,他有点顶不住了,正打算吃点酒菜往下压一压。此刻,听到李泰的话,连忙放下手中的筷子,正色道。杜如晦去世后,杜楚客以大哥离世,自己身体欠恙为由,辞去了官职。此刻,正居家赋闲。

    “先生,饮甚!”李泰高兴了,推杯换盏地又劝起了杜楚客的酒。

    杜楚客连连推辞,却挡不住李泰的歪理,“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革命小酒天天醉!”“感情都在酒里面!”,最终杜楚客倒在了李泰的感情酒下。

    环顾四周,李泰咂咂嘴,不无遗憾,“先生们都智珠在握,可惜就是酒量不行。”“去外面喊两个人进来,本王今天高兴,不醉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