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靖南旧事 » 第三章 买卖和吃面

第三章 买卖和吃面

    冬月初七,晴。

    “快看,好大一条龙!”观海阁上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那些由父辈高高举过头顶,第一次亲眼目睹盛况的幼儿,更是睁大双眼,两只小手紧紧地捂住惊讶得合不拢的嘴巴。

    一条通体褐色的巨龙傲立在天地之间。

    苍龙舟的全貌随着“巨龙”口中喷出的冲天水柱完全显现了出来。船身高约九丈,宽十二丈,长约五十丈,像一座巍峨的小山稳稳地停泊在蓬莱渡口。

    在北郡贸易处官员的指挥下,巨舟与岸边迅速搭起了十二块临时上下的宽大木板。

    一时间,人、畜、货物在苍龙舟与渡口之间往来不绝,一派繁忙景象。

    登州城门照旧例全部打开。各路商贾在贸易处的安排下排着队,拿着路引兴奋地等待着各自预订的年节货物。郡内的富户家丁也赶着各色极尽豪华的马车,等待着远归的贵人们。马车绵延数里,很是壮观。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仍然是那三十个盖着明黄绸布的箱子。它们属于最后上岸的皇商队伍。据之前收到的邸报显示,这次的皇商规模是今年最大的一次,也是货品质量最高的一次。

    据郡内各大商会传递的消息称,包括极西之地的大红宝石、名贵香料,极寒之地的银狐大裘、千年人参和西洋诸国的奇巧机扩、望远镜等一大批奇珍异宝都在这次的皇商货物清单里。

    丝竹声声催人醉。

    添香楼的七巧亭内摆放着七个精巧的银丝炭炉,新排的歌舞也正卖力上演着,亭内温暖如春、活色生香。当季都很难在北郡见到的香芒、玛瑙葡萄、漳州荔枝等水果盛满了水晶盘,络绎不绝地送到亭内。

    七巧亭内在座的六位正是北郡内六大商会的会首。他们并没有去蓬莱渡口,而是正聚在此商议明日皇商货品拍卖会的各项事宜。

    “苦等了这数日,终是把苍龙舟等到了。”一个白面白须的老者朗声说到,“我们大伙儿也松快松快,尝尝我特意带来的南郡秋采古树观音,味道还不错。”说话的这位便是北郡最大的商会—济州商会的会首章含龄。

    “能入得了章老眼的必是极品。想必大家都从各自的渠道打听到了,这次的皇商货品非同小可,质量之高,亦是近年少有。”一个圆脸大肚的中年人笑呵呵地说到。这位便是淄川商会的会首秦剡。

    “这正是小可请各位会首到此的缘由。咱们是不是先行商议一下明日拍卖会上各家钟意拍得的物件,互相知会一声,别伤了和气,也不要被外郡来的商人占了便宜。”这个言语诚恳地近乎谦恭的中年人正是此地的东道主——登州商会会首赵问天。他刚接受本地商会不足两年,对这些老前辈颇为遵从。

    “那小女子先说吧。”坐在席尾的茜色劲装女子高声道,“咱们北郡六大商号同气连枝、合作无间,让其他三郡的商会都羡慕得紧。那侄女就直说了,此次威州商会对齐大先生所带来的香水势在必得,承蒙各位叔叔伯伯谦让了。”

    威州商会王丹凤站起身来,向在座的其他人拱手见礼。

    “王家大侄女倒是快人快语。我们家也看中了齐大先生所带之物,但与王小娘并无冲突,我们只想把他带的美酒收入囊中。”一位长着红红的大酒糟鼻的老者——曹州会首曹洪波说到。

    “清风霁月、畅快写意,两位会首甚是风雅啊。我只提醒一句,据说这次齐大先生不要黄白之物,须要他合意的物品交换。”一直没说话的胶州会首石木磊说到,“我们四位还是接着商量一下我们擅长的大宗货物拍卖事宜吧。”

    掌灯时分,几位会首口中的齐大先生正与陈元吉一道从登州衙门步行回家。

    “今日算是早点回家的,小满前几日都是在她奶娘家歇着的,衙门里事忙,可委屈了这孩子。”陈元吉慢慢说到,“你可知连日暴雪,我都担心你要误了和她的约定之期。”

    “你这人啊,昔日在江宁迷倒众生的陈星官如今怎活得如此郁郁忡忡,真是白瞎了这张脸。”齐大先生抬起他好看的下颌线望向陈元吉,轻笑到。

    “我只知有些事,就算是星官用千年龟甲,看遍万里星河,也是算不到的。”陈元吉的脸上骤然露出痛苦的表情,一改平日云淡风轻的清冷模样,一双手在宽大的衣袖里紧紧攥成了拳头。

    “逝者如斯,陈兄不用如此思虑过重。不是还有安之吗,她在便是希望。”齐大先生收起了玩笑的神色,抬手在陈元吉的肩头轻拍了几下。

    一路交谈,两人不知不觉就走到城东的一处小院。

    小院上空飘散着点点青色炊烟,在冬夜里甚是好看。

    陈元吉推门进入,不曾想家里的栗色大猫正坐在院中央打着盹儿。

    “小满,看是谁来了?”

    “小霁,小霁,我就知道你今日定会出现。”陈小满系着可爱的花色围裙,从厨房一路小跑出来。

    齐霁一脸哭笑不得,一国境内敢将他齐大先生唤作小霁的,只有眼前这个粉雕玉琢的女娃了。

    “你看、你看,我的个子是不是又高了些,如果不是老爹总让我窝在书房描字,我多在外面跑跑跳跳,许是会更高些。”小满故意撅着小嘴,鼓着腮帮子说到。

    齐霁看着眼前这个可爱的小姑娘,眉角、眼角、嘴角都止不住笑意。“我倒是觉得这样正正好呢,安之。不是可以让我再多几年可以亲亲、抱抱、举高高吗?”

    “来吧,来一个亲亲、抱抱、举高高!”这是去年齐霁来时,小满教他的“招数”。

    小满的额间被一个温厚的唇亲亲一啄,小小的腰肢被一双强壮的手臂托举着,快速转着圈,风在耳边轻快地划过,把齐肩的头发高高吹起,她迎风咯咯咯个地笑着。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像一只自由歌唱的小鸟。

    安之,安之。在这个世界,现目前只有他把自己唤作安之吧。

    既来之,则安之,我会的。

    陈安之小小的身影又扎进厨房一阵忙碌,少时端出来两碗冒着热气的面条。

    “老爹,小霁,你们快吃吧,我在奶娘家吃过了。这个番茄、小葱可是我今天专门到暖庐棚子里买的,鸡蛋和面条都是我让奶娘特意准备的新鲜食材哦。”安之故意用夸张的语气介绍着这两碗面。

    黄酥酥的鸡蛋,鲜红的番茄卤子映衬着面汤上漂着的几颗葱花格外翠绿水灵。

    “吃面,吃面,安之的手艺肯定差不了。”两个大男人眼底濡湿,埋着头慢慢地吃着这碗番茄打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