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成为挽救大明的江南巨富 » 第二十五章 奏对 下

第二十五章 奏对 下

    朱由校又开口说道:那老师如今你下一步该怎么办?

    吴泽在思索了一会后开口说道:陛下近日可还在制作木器等物吗?

    朱由校听到这话还以为吴泽要训斥自己不务正业便支支吾吾的话:近日.......朕没做多少........

    陛下何必遮掩,此乃爱民之举啊。吴泽说道。

    欸?朱由校疑惑的看向吴泽。

    毕竟自己因为这事没少被朝中大臣与父亲爷爷所训斥就连自己弟弟也时不时阻拦一二,自己也习惯了被别人批评做木器,所以听到吴泽说自己是爱民之举也没有反应过来。

    而一旁的信王朱由检则是皱起了眉头忍不住出口说道:汝这是要当一个媚上的奸臣吗?

    吴泽听到这话自是眉头一皱,朱由校看到吴泽脸上的表情连忙开口道:弟,别说话。

    朱由检只是撇了撇嘴,而朱由校刚想开口跟吴泽解释就听见吴泽对自己拱手道:臣,贺陛下。

    这下无论是朱由检还是朱由校都奇怪的看向吴泽。

    吴泽继续开口道臣贺殿下有一贤良的弟弟,信王贤仁有德,故提醒殿下防止被臣一家之言所骗,这是天家之幸亦是百姓之福。

    朱由校听到这话哈哈大笑着,毕竟自己还是很喜欢这个弟弟的,此前自己父亲的太子之位又不确定,在后宫之中只有自己与弟弟相依为命,他们兄弟二人自然是亲密无比。

    吴泽继续说道:臣之所以说陛下这是爱民之举是有原因的。

    朱由校这下也被吴泽勾起了好奇心连忙问道:何由?

    吴泽开口道:如今京中百姓因二位先帝接连去世,民心不稳,臣请陛下演一场戏,陛下初登大宝之后微服私访,见连京中百姓都贫困不已,家中器物损坏也是没有闲钱可以购置,痛定思痛为减百姓负担,遂下旨永不加赋诏并亲手制作了一批器具送往贫苦百姓手中并号召诸臣要关心民事,如此一来民心可用也。

    听到这话朱由检也是没有反对,而朱由校意识更加兴奋了,随即便同意了吴泽的计划,而在太子东宫之中自然是常备着制作木工的工具的。

    除却之前朱由校在闲时制作的一些器具,他又当场制作了一些锅碗瓢盆并且他心中充满了骄傲感与成就感,毕竟以前自己做这些事可是偷偷摸摸的被发现还要被一顿训斥,而如今自己不仅能光明正大的做还能获得百姓的称赞,这是一件美事啊~

    朱由校一边做还一边说:不愧是老师,如此老奸巨......呃........朕的意思是老谋深算。

    而吴泽则黑着脸抽了抽嘴角开口说道:臣谢陛下称赞。他又补充道:陛下日后也可时常制作一些精美的器具可赏给朝中大臣,这亦是一种陛下对群臣的恩宠可好好利用。

    朱由校则佩服的对吴泽点点头。

    在第二天的朝堂上朱由校便发布了永不加赋诏的指令,朝堂上的众臣听到此连忙都跪倒在地直呼陛下仁慈,毕竟这是自帝制二千多年来第一条永不加赋诏。

    无论未来朱常洛在历史上是怎么样的评价起码自己这一批人也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更何况这减的是你皇帝自己收上来的钱,又不是咱们的你爱咋样咋样。

    至于之后的向贪苦百姓赠送皇帝亲自制成的木工器件则是让当时朝堂上的任何大臣都挑不出任何毛病,毕竟这算得上是皇帝体恤民情,哪怕是最闲的蛋疼的御史都挑不出任何毛病来出班反驳。

    之后又有兵部侍郎出来说道:陛下根据锦衣卫与辽东传过来的军报,关外的建奴似有异动貌似他们试图支取辽阳,而朝堂上的大臣听到这话自然是炸了锅。

    在这时吴泽便出班道:禀陛下,臣受先帝之托构筑江南备倭营,一是为了防止江南被倭寇侵劳,二也是为了在必要时刻领军北上抗击建奴,如今新军已成还请陛下准请臣率领江南备倭营北上支援辽阳。

    而朱由校在故作沉思了一会儿便答应了吴泽的请求,并加道:爱卿的江南备倭营只有一万人选,朕恐人数不够便调戚家军,西南白杆兵与三千浙兵一统北上吧。

    这当然也是吴泽在昨日跟朱由校商谈的,而朝中大臣大多也都是京直隶商会的成员,自然也就同意了吴泽出兵的请求。

    哎,李大娘你听说了没?那新皇帝所发布的那甚么劳子永不加赋诏?

    哎,听说了,听说了,要咱说这新皇帝可是个好人哪,登基第一件事便是免了咱们这些苦苦哈哈的赋税。

    你还听说没?好像皇帝他老人家还把自己亲手做的木工器物送给城东那些连锅碗瓢盆都用不起的流民。

    哎,听说了,听说了,听说啊,这可是皇帝在忙完一天的政务中抽出时间好好做的,那些木工器物啊可比市面上卖的好太多了,那雕刻的图案栩栩如生(有一说一朱由校的木工是真牛逼,放现在起码一个特级木工)。

    听说啦已经有好些的富商与朝中大臣开出一个一百两的银子来收购了,原本那些流民卖了还怕皇上皇上责怪,可你知道皇上的贴身太监怎么说的吗?

    咋说的,咋说的?快告诉我。

    那贴身太监说受了皇上的旨意跟那些流民说:这些器物要用的上就用,如用不上实在缺了银两尽管去卖也算是改善了自己家中的情况,若是还要只需跟那些锦衣卫或太监说,自己再抽空做一点,要咱说这皇帝可真是个好人啊。

    哎呀,是吗?

    可不是嘛这几天街坊邻居都在传,有板有眼的事据说已经有一些个流民已经在城中买了院子了!天天往皇宫的地方磕头!

    哎呀,这皇帝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这就回家亲自给他做长生牌位立在家中,希望能他长命百岁。

    哎,你这正好提醒了我,我也回去去做一个。

    而在人群旁穿着常服陪着吴泽真正过来微服私访的朱由校听到这话心险些笑出声来,但脸上的得意之色却是怎么也瞒不住的。

    而心中对吴泽的钦佩也是预发的高了,明明只是自己随手做的小玩意儿,却能如此的笼络人心,老师可真是厉害啊。

    于华夏纪1840年(新历法由秦始皇称帝的那一年为华夏纪0年0月01日)发生在太子东宫中的奏对被视为整个明代及至整个华夏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吴泽对当时的明烈宗朱由校充分的说明了自己的目的与政治观点,获得了明烈宗朱由校的支持与信任,并且促使了明光宗朱常洛的妃子王思慧,魏忠贤、客氏组成了政治同盟,保证了明烈宗朱由校的安全。

    在有记录的史料中这个政治同盟避免了数次来自其他土族集团的暗杀有效地保证了吴泽在此期间实施的数次重大且对后世影响深重的改革,同样的他也对明烈宗朱由校隐瞒了他代表着当时江南士族集团与北方士族集团代表的身份。

    以及所谓的永不加赋与赏赐给百姓与大臣由皇帝亲手制作的木制器具在经过后世史料的解密后,被普遍认为是一场作秀,但这在当时极其稳定了各地的民心。

    在不久之后的辽阳之战也彻底奠定了吴泽在当时的朝堂与士族之内无与伦比的地位,虽然随着近些年来越来越多那个时代的史料被挖掘与解密之后发现吴泽与数位当时皇帝的死亡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几乎可以被证实的是明光宗朱常洛的死亡极有可能是当时的明光宗朱常洛已经猜测到吴泽以其背后代表着世家集团,但被吴泽识破并先下手为强,仅仅几月后变去世了。

    并且有数位史学专家推测王思慧也是在那时被吴泽送入后宫的并早已结盟,这也解释了为何在之后的一系列事件中,王思慧会对吴泽有着诸多的帮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时候吴泽在离京城很远,却总是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有关皇帝与京城的消息,这就代表至少在万历年间他就已经在开始谋划后续的一系列事件。

    对于吴泽这个人的讨论从古至今就没有停息过,有人说他是一个忠臣,虽数次独权但是也为明朝的中兴与再次强盛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并且对明烈宗朱由校的皇位传承问题上作出了极为重要的决定,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弑君夺位的奸诈小人。

    但从客观上来讲他所实施的一系列行为极大延长了明朝本身的寿命,并且他提出的一系列制度都非常领先,并且如若没有他创建的江南备倭营,我们无法想象当时官吏腐败制度腐朽的明朝政府将该如何面对关外的建州女真,并且在后续的数十年内天灾频发该如何面对那数百万流民?

    亦有专家推测如若没有吴泽此人的话,明朝大概率将会在1860年至1875年内由流民组成的叛军或被当时关外的建州女真消灭并取代,而至于这两股势力,无论谁取胜都会浪费非常长的时间,极有可能会被当时还是落后于明朝的欧罗巴泰西人所取代。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感谢这位虽然离我们有二百年之远却在思想上几乎与我们相同的古人所做出的贡献。-----<<华夏百位人物代表吴泽篇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