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密州案 » 第二十七章 山东板桥镇,北国小江南

第二十七章 山东板桥镇,北国小江南

    迎面海风阵阵,身后行在渐远,心中不免生起指点江山之意。杨朝奉既说有书不能印,郑斌就想知道为何不能印。郑斌问起,杨朝奉笑道:“则平在朝为官,怎么不知?”

    别说为官了,自国子监读书时就深有感触,一提此事就气愤难平。秦桧大兴文字狱,满朝皆知。绍兴十九年(1149),胡铨被贬新州,同僚好友避之未恐不及,唯有茶陵县丞王庭珪与之饯别,作诗二首,其中一首:

    大厦元非一木支,

    欲将独力拄倾危。

    痴儿不了公家事,

    男子要为天下奇。

    当日奸谀皆胆落,

    平生忠义只心知。

    端能饱吃新州饭,

    在处江山足护持。

    只为其中一句“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王庭珪便被定罪讪谤朝廷,流放辰州(湖南怀化)。

    见郑斌提及此诗,杨朝奉也感慨良多。宋人好写诗也好看诗,印本诗集不愁买,可文字狱一起,写出的那些东西不是粉饰太平,就是阿谀朝廷、阿谀权贵,看一眼都能吐,印了又怎能变成钱。

    杨朝奉说:“过去卖书到密州,我很少去的,现在不敢了,只要发船,必全程陪同,生怕出一点差错。”

    杨朝奉常去密州,必知金国事。郑斌听说金人千金求文,只求一见胡铨上书请斩秦桧的奏章,可有此事?

    杨朝奉笑道:“则平在朝为官,可不兴害我小民。”

    “怎么会?兄弟也曾见过胡大人奇文,至今尚能记诵,二哥若不信,念两句听听!‘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三军之士不战而气自倍。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耳,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小臣狂妄,冒渎天威,甘俟斧钺,不胜陨越之至!’”

    杨朝奉不禁赞叹:“好脑瓜!”

    郑斌又问:“再来一句!‘陛下有尧舜之资,桧不能致陛下如唐虞,而欲导陛下为石晋。’此文可与日月争光?”

    “只这一句就可以了。”

    杨朝奉告诉他,金人千金求文这事还真有。看过此文,金人直呼“南朝有人”。

    “那篇奏章金人又如何听说的呢?”郑斌问。

    “与胡铨同为枢密院编修的吴师中看到这篇奏文,击节赞赏,就连夜刻版印行了,临安官民传诵如风。如此金人才听说了这篇奇文,民间呼之《斩桧书》。”

    “吴师古后来去了哪里?”郑斌又问。

    “被贬袁州(江西宜春),没过多久,就客死他乡了。”

    郑斌不禁喟叹,之后又问。“金人要看此文,真要千金?二哥没印些卖往密州?”

    杨朝奉苦笑道:“则平取笑了,在下就一苟且偷生小民,吴夫子高义,只能仰望,岂敢比肩?金人为何要千金求文,就是因为此等文章不能外传。我若将《斩桧书》带上船,被市舶司点验出来,哼,脑袋得搬家,还想发财?”

    二人聊得挺投机,颇有一见如故之感,尤其说起文字狱,一桩接着一桩,一个真敢问,一个真敢说。换作别人,才见两次面,这样的话是断然问不出来,可郑斌却张嘴就来,无非就是投石问路,既然杨朝奉与钱提刑是好友,那二人在诸多问题上必有共识,必是一路人,认识了杨朝奉,也就看清了钱提刑。

    郑斌好学,平生第一次出海,见了什么都好问,指南针怎么用,为什么有大小两主舵,帆幕又是如何折叠伸缩……碇手启锚,他就帮着转绞车;缭手升帆,他会跟着拉着帆绳;舟师火长投扇形木于水中,他又会问船速是如何测量的……

    船上书也不少,郑斌闲了就看看书,若杨朝奉有空,就找他谈天说地、辩忠识奸。不觉十多天过去,密州已近在眼前。

    杨朝奉告诉他,建炎以前的京东路,金人改称山东路,京东东路便是山东东路,京西西路便是山东西路。密州仍称密州,密州的胶西榷场是宋金两国唯一的海路贸易榷场,胶西榷场是个统称,其下有板桥镇、张仓镇等分榷场。他们要去的正是板桥镇榷场。

    去板桥镇,先要进少海。少海是个半封闭海湾,呈喇叭状,船进少海,无强风袭扰,风平海静。

    一进少海,只见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大小船只成千上百,一片繁忙。郑斌感慨:“不想这金国也有临安的繁华。”

    杨朝奉告诉他,这密州也是自古繁华之地,哲宗时,在板桥镇设密州市舶司,也是北方唯一的市舶司。此地也是人才辈出,传说舜就生于密州,所以又称“龙城”;画《清明上河图》和《金明池争标图》的张择端就是密州人;苏轼苏东坡也在密州做过知州……

    说话间,船只进港。港口向海上伸出诸多栈桥,栈桥上又立着各色旗帜,依着旗帜颜色,各船有条不紊地靠岸。船只一靠岸,就有金国的官员上船,查看公凭,点验货物。

    金国官员穿戴与宋人并无多大差别,也戴幞头,穿圆领袍,只是有些人的圆领袍的开叉是在身后的。听他们说话,尽是密州话。郑斌问杨朝奉:“这些都是汉人?”

    非也,说密州话的可不尽是汉人,也有金人、渤海人、契丹人和高丽人,在密州做官、做生意,时间一久,学得一口密州话。从靖康二年到现在,密州失陷三十年了,许多在密州长大的金人自然要说密州话。在密州,女真话几乎听不到。

    “袍服身后开叉是啥意思?”郑斌又问。

    杨朝奉教他,这种袍子正是金人服装,袍子身后开叉,方便骑马,北国马多,人们常骑马出行,女人都会骑马。

    这让郑斌不禁想起宋人的轿子,高官富户都乘轿子出行,连武官都以乘轿为荣,若两国交兵,又有几人能纵马杀敌呢?

    水手开始将货物搬上甲板。榷署官员上船,再一箱箱验完货物,便招呼小船驶来,货物卸到小船,再由小船沿内河驶往板桥镇。杨朝奉带郑斌也坐小船来到板桥镇。

    沿河两岸皆是农田,有农夫荷蓧扶锄,挑水浇园,也有牧童骑牛放歌。郑斌不禁感慨:“此地百姓过得倒也逍遥惬意。”

    杨朝奉讲,金主完颜亮推行汉化,大量起用汉人、契丹人、渤海人,不分贵贱,虽有南迁的女真贵族占了官地,但多余的土地还是租给了汉人耕种。汉人的日子比之前要好过得多。

    小船驶进板桥镇,只见城墙高耸,房屋连栋,陆上停着太平车,有太平车之大,要前后八头牛才拉得动,也有驴车、骡车和骆驼车,船只往来,车辆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