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狼!爵 » 第八章 朝贡(一)

第八章 朝贡(一)

    天启元年仲春,严冬还没过去,一波又一波进京朝贡的蒙古使团来到正安堡。他们的队伍非常庞大,动辄几百匹马,驮着满满当当的货物,前后绵延几里路,蔚为壮观。在这里简单休整一下后,还要继续赶往广宁卫。

    蒙古向大明朝贡始于洪武初年,后来,因大明朝廷坚持厚往薄来而不堪重负,加之恩怨再起,朝贡早已荒废近百年。如今,明廷为了稳住蒙古各部,全力应对努尔哈赤的凌厉攻势,又拾起了老祖宗的办法,邀请蒙古各部来京朝贡。与其说是朝贡,不如说是贸易;与其说是贸易,不如说是明廷给蒙古各部的赏赐。蒙古各部也因为能得到丰厚的赏赐而趋之若鹜。

    接到广宁卫发来的公文,科尔沁部使团巳时左右到达正安堡。这些都是朝廷的贵客,荣淳自然不敢怠慢,早早率领参将府一众将士在城门等候。

    这又是一个庞大的运输队,各色马匹中间混杂着服色各异的官员、士兵、商人、随从……如一条蜿蜒的彩带远远地飘来。马背高高耸起,压着鼓鼓囊囊的袋子、箱子,装满了来自科尔沁草原的特产物资。同样,等返程的时候,也将从大明朝廷运回大批他们所缺的物品。

    使团一行在士兵的夹道欢迎中入了城,本来一切都与之前的朝贡使团并无不同,然而,使团队伍中一个蒙古女子的出现,开始让一切变得不同。

    商贩停下了吆喝,匠人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士兵们停下了交头接耳……一切都停了下来。商铺的大门、窗户接二连三打开,人们挤在一起,努力从后面探出头来,从不同方向把目光汇聚起来。随着女子在面前走过,每个人的眼睛都睁大了,心底的甘泉汩汩涌出,嘴角全都挂着一丝笑意,一切都在跟着她缓步前行。

    冯喜站在队伍里,出神地望着眼前的女子,心里砰砰乱跳,一种从未有过的神奇的、美妙的感觉传遍全身,那种幸福感难以言表。女子满脸欣喜,好奇地左顾右盼,像一只欢快的鸟儿迈着欢快的步子,发出银铃般的笑声,不时向人群投去一串甜美的微笑。

    见女子把脸转来,冯喜心里原本热切的期盼又忽然变成了局促不安。虽然站在拥挤的人群中,但他仿佛孤身一人,独自承接着女子所有的顾盼。四目相对的一瞬间,他的心被一种甜蜜的感觉击中,虽然眼神慌忙避开,但脸已如燃着的火焰,内心像一把火炬熊熊点燃。而当女子从面前走过,随着队伍渐渐远去,他的内心又涌来一股失落感。

    参将府里准备了盛大的午宴,殿内殿外,人声鼎沸。女子是科尔沁部的公主,虽不是主副使臣,却被安排坐在最尊贵的席位上。

    “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额齐儿公主不愧是科尔沁草原的明珠,有西施之容,昭君之貌,令人心醉神迷。”荣淳一改滴酒不沾的习惯,频频举杯,向额齐儿敬酒。他努力搜罗着肚子里的墨水,讲话慢条斯理,引经据典,极力获取额齐儿的好感。

    “参将大人仪表堂堂,年轻有为,果然是汉地多才俊,英雄出少年。”使臣图洪夸赞起来。

    “我们参将大人是巡抚大人手下的大红人,少年得意,身居要职,满腹经纶,深谋远略,文武兼备,有胆有识,他的过人之处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参将府都司孙槐一顿吹捧。

    使者的夸赞和参将府随员的奉承不绝于耳,荣淳心里愈发得意。几杯酒下肚,已不知姓甚名谁,飘了起来。“我自幼饱读诗书,曾以院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大同府衙门破格重用,而后在兵部任职,深得尚书大人器重。如今边患不断,尚书大人见我对军事兵法深有研究,于局势颇有见地,派我镇守此地,授以参将之职,委以守边重任。毫不夸口,我是整个大明朝最年轻的参将,前途未可限量。”

    说着说着,他更是忘乎所以,竟然直接坐到公主旁边,满嘴酒气地向公主贴过去。“公主美貌无双,犹如天仙下凡。我喜欢,我再敬你一杯。”

    使团的人见荣淳有些冒犯,纷纷站起身来。

    图洪怕荣淳有冒犯举动,不可收拾,赶忙过来,用酒杯挡在荣淳和公主之间。“公主不胜酒力,来,咱俩喝。”

    “我不跟你喝。”见公主有些无视自己,脸上还带着一丝嫌弃,荣淳心中不悦,用胳膊挡开首领,“我要跟公主喝。”

    “论酒量,我可是科尔沁草原第一。荣大人,我也想见识一下汉地豪杰的酒量。来,咱俩喝。”图洪主动找荣淳碰杯。

    见额齐儿脸也不转,杯也不端,荣淳把酒杯掼在几案上,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公主是草原的明珠,是大明尊贵的客人,现在自然看不上我。虽然我现在只是一个堡城的守将,但将来,我一定能出将入相,封侯进爵,得高官厚禄,享荣华富贵。你的眼光有多高,我就能爬多高。”

    公主蔑视一笑,依然不正眼看他。“我的眼里只有绵延的群山,宽阔的草原;我的眼里只有蜿蜒的溪流,清澈的湖水;我的眼里只有奔腾的骏马,矫健的雄鹰。”

    荣淳满心恼怒,不知如何接话。他捧起一大壶酒,咕嘟咕嘟灌下肚子,然后被人扶着,跌跌撞撞地回屋休息去了。

    使团一行离开正安堡,前往广宁卫。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这会儿突然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不平常的事情要发生。然而,天气的好坏丝毫不影响使臣们心中的热切,每个人都期盼着早日到达京城,获取他们梦寐以求的丝绸、茶叶、铁器、盐米……就连一向警觉的使团领队图洪也没有察觉到一丝异样。在广宁城军民的热烈欢迎中,使团在驿馆里住下,货物刚刚卸完,就传来一件让他们震惊的消息:大金汗国攻占了沈阳。

    使团里顿时炸开了锅,每个人心里都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那种感觉微妙而又清晰:他们正在玩火。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暂缓进京,先在广宁城观察一下后续形势的变化。

    没过几天,让他们更加如坐针毡的消息传来:大金汗国又攻占了辽阳。

    图洪坐不住了,他当即喊来使团几个人开会。“各位,形势紧急,我们怎么办?”

    “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要赶紧想办法回去。”副使札克萨说。

    “我们都走到这儿了,就这样无功而返?大明准备了丰厚的赏赐,我们不去,岂不可惜?”使团商人乌科泰一脸的不乐意。

    “对,来都来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使团其他几个商人附和,“朝贡停了上百年了,赶上这么好的事,不去太可惜了。咱们需要的物资,只有大明有,部落可都等着我们把漂亮的丝绸和金银铁器带回去呢。”

    “此一时彼一时,计划赶不上变化,谁能料想短短几天,形势变化如此之大。”札克萨说,“科尔沁本就是大金汗国和大明之间的一颗棋子,我们只有审时度势,才能求得生存。大金汗国势如破竹,进展神速,大明根本无力抗衡,换取一些金银珠帛与得罪大金汗国比起来,得不偿失。”

    “是啊,不要光想着生意,大金汗国节节胜利,小心大明朝廷情急之下,扣下我们当人质。”图洪说。

    乌科泰和其他几个随团的商人听到这,都不讲话了。没有人愿意冒着被扣留的风险继续进京。

    “京城肯定是不能去了,不仅不能去,我们还要立即动身,返回草原。”札克萨皱着眉头,“只是,这么大的使团,全部返回去,明摆着是背离明廷,就等于跟大明决裂。”

    图洪沉思了片刻,“依我看,我们不用忙着回去,额齐儿才是一切的关键,她必须立即回去。我们这些人,虽然人数不少,但加在一起都不足以成为大明要挟科尔沁的砝码。额齐儿不一样,他是奥巴大汗和布塔齐郡王的掌上明珠。只要额齐儿回去了,我们被扣下来也就没有多少价值了,我们自然就安全了。”

    见众人点头,图洪当即决断:“就这么办,赶紧通知额齐儿,让她立刻离开广宁。如有人问,就说部落有急事。札克萨,你亲自去通知,做好协助,注意随机应变。至于咱们,就借口水土不服,身体乏累,不便动身,在这里拖上几天。”

    额齐儿一边迅速收拾随身物品,一边跟在门外等候的札克萨说:“怪我当时任性,非要跟着使团过来,给你们添麻烦了。我会想办法脱身,你们在这里多加小心,见机行事。”

    “情况的变化实难预料,这怪不得你。你出了广宁城,向北去,不要走大路,也不要靠近任何堡塞城池。我已安排十名便衣护卫贴身保护你。”

    “不用护卫,我只带一个随行的侍女即可。”

    “不行,你决不能有任何闪失。我安排侍卫暗中保护你。”

    “不用,人多眼杂,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很快,额齐儿已准备妥当,她飞身上马,动作麻利而无半点慌张,“我骑上战马,不输男儿半分,不用担心。”

    在近身侍女的陪伴下,额齐儿直奔城门,出示了印信文书后,顺利出了城。一阵快马加鞭,两人沿着小路向北疾驰。

    图洪在驿馆中焦急地等待,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门打开后,一名军官走了进来。

    “各位王公,打扰了。新任广宁巡抚王大人让过来问问,使团动身各项物资是否已准备妥当?可有什么其他的需要?”

    图洪明白军官的意思,他请军官坐下,“蒙大明皇帝厚爱,牢王大人挂心,驿馆已将路途所需物资准备妥当。多日搅扰,实在抱歉。只是初来此地,水土不服,使团中多人身体不适,还需调养一下,恐怕近几日不方便动身。”

    “王大人已在府上设宴,请额齐儿公主和诸位王公前去赴宴。”

    “既如此,我们却之不恭,一定前往。只是额齐儿公主略感不适,恐怕不能前往,我一定将王大人的心意向公主转达。”

    “巡抚大人夫人听说额齐儿公主来了,已带了礼物前去看望,这会儿估计已经在公主那里了。”

    图洪隐隐感觉不对劲,但他尚不能完全确定这一切是出于正常礼节还是别有用意。“哦,是这样,部落临时有急事,额齐儿公主先回去了,没来及向巡抚大人和夫人禀报。”

    军官一听,连忙起身。“我还有要事,先行告退。”说完便脚步匆忙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