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杞人不忧天 » 第6章 运气流姒吕

第6章 运气流姒吕

    将齐、鲁二使打发走,姒吕转入偏殿,姒安正在看高傒赠与的书籍打发时间。

    古代生活就是这么无聊,难怪人均《诗经》水平。

    “阿翁,寺人传话我都听见了,您今天的表现简直完美。”对于怂但听话的老爹,除了夸赞,姒安还能说什么。

    “都是我儿的功劳。”姒吕老父慈笑。

    “阿翁别高兴得太早,不出意外的话,鲁使还会来,不过应当在老师出发去莒国以后。”

    姒吕瞬间垮脸,经过这次外交风波,姒吕对姒安的智慧已然深信不疑,乖儿子说还会来,就一定会来。

    “我儿可知鲁使的目的?”姒吕已经心力交瘁,只想赶紧躺平回口血,但鲁使还是不走,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阿翁放心,是好事。”姒安笑道。

    “鲁使此次出使杞已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为掩盖自己的过错,鲁使必然会夸大老师的种种恶行,自己多么忍辱负重,杞国会和鲁国一样,都是受害者,可是如此还不够,作为国家颜面,他不能只是受辱,还要有反击,不丢国家颜面才行。

    怎么反击?当然是把杞国塑造成,身向齐国心向鲁的不甘形象,而他,正是促成这一结果的功臣,如此,鲁使必然要拉拢杞国,一起图谋报复齐国,可是杞国为何要与鲁国一起招惹齐国?”

    “给予好处拉拢?”姒吕猜道。

    “不错,阿翁只要在接见鲁使的时候忿忿不平,鲁使必然不计较杞国倒向齐国,未来,鲁国还会奉上财物,巩固杞鲁两国关系。”

    姒吕目瞪口呆,哈哈大道:“我儿如此聪慧,真乃杞国之福,我儿准备一下,随我去祖庙拜谢先祖。”

    姒安笑道:“阿翁莫急,老师马上就走,鲁使要不了多久就会回来,阿翁可要做好准备。”

    “高上使要走了?”

    “当然,他还要给鲁使机会呢,”姒安笑道,“这就是拜师的好处,若不是坚决倒向齐国,拜师拉拢关系,老师怎么可能允许杞国左右逢源?不让杞国往死了得罪鲁国,就已经是老师品德高尚了。”

    江湖不只是打打杀杀,江湖更是人情世故。电视剧诚不我欺。

    姒吕明了,原来不只我儿能看透全局,高傒也能,难怪我儿说得高傒一人,胜过齐国十倍赏赐,家有麒麟儿,朝堂有大贤……

    姒吕怀疑人生了,治理国家原来应该这么玩?

    这些年,我都在干什么?

    果然,我只是一个平庸之人,不过我儿如此聪慧,将来去见列祖列宗,也不算丢老祖宗的脸。

    “如果我像先祖大禹一样,禅位给安儿,将来面见先祖,先祖一定会很高兴吧?”

    姒吕用仅有自己听得见的声音念叨着,悠悠然走出偏殿,准备应对鲁使的拉拢。

    -------------------------------------

    高傒回到馆驿,花了半小时写清楚杞国之行的收获,吩咐信使加急送往临淄。

    问过时间,才上午十点,为了不让鲁使久等,他决定立刻出发去莒国,最好能见一见鲍叔牙和公子小白。

    “鲍叔牙素来贤明,一定会把公子小白教导得很好,一定会的。”高傒似许愿,似肯定,似不定地说道。

    馆驿另一端,姬柔正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一仆役正趴在窗口,透过缝隙盯住齐国车马。

    房间内压抑极了,就连姬柔颇为信任的门客都不敢言语,好在他已经给姬柔出了主意,只等齐使离开。

    “主上,齐使上车马走了。”

    门客宋足起身行礼,“君上,足自请送齐。”

    春秋时期的制度即是如此,我臣子的臣子,不是我的臣子,每个人都只对自己的直接上级负责,上上级是谁,不知道,不认识,不在乎。

    所以上到天子近臣,下到大夫门客,都可称自己的直接领导为君、君上等等。此时的君,不是帝王专属,而是主人、老大的意思,没有使用限制。

    比如战国四君子,都是某某君的称呼,门客都是称呼他们为君上。

    宋足说是送齐使,其实是监视齐使,确定他们的确滚蛋,不会影响自己后续的操作。

    “可。”

    宋足急忙奔出房间,上马车,远远跟着齐国车队,确定一行人往莒国去了,才驱车返回。

    下车时不忘检查停放车辆的院子,甚至还去齐国使臣的房间看过,确定只有侍者在打扫卫生,宋足才返回禀报,并提醒姬柔去见姒吕。

    这次姬柔不敢托大,盛装而行,给予姒吕最大的尊敬,让姒吕受宠若惊。

    “鲁使前来,可是还有事教寡人?”

    寡人,指寡德之人,是为了提醒国君,他的德行还不够好,以后还要做得更好,乃谦辞。

    “柔此次前来,是为了联合杞国,一起反对齐国的暴虐。”

    我才投降你就叫我造反,这降岂不是白投了?

    姒吕想都没想,摇头拒绝,就连忿忿不平都忘了,落在姬柔眼里,正是惧怕的表现。

    姒吕从不演戏,他都是玩真的,所以不管姬柔也好,高傒也罢,都被他骗过,真的以为假,假的以为真。

    只要人是货真价实的不聪明,聪明人就无法预判他姒吕的真实想法。

    “杞公无需担忧,”姬柔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微笑道,“柔并非让杞公撕毁国书,杞国依旧是齐国附庸,只是在未来时机成熟之时,杞公能支持鲁国,以报今日齐使胁迫之仇。”

    姒吕这才反应过来,我要演戏啊,刚才都忘了这回事,会不会影响我儿的计划?不行,待会儿得问清楚。

    恢复理智的姒吕想起姒安教的话,特意犹豫了一会儿才说:“杞国微弱,不敢忤逆上国。”

    这句话意思很简单:杞国菜鸡一个,不想打高端局,要么别叫,要么砸钱帮忙,让菜鸡看起来别那么菜,否则不如混吃等死。

    “杞公放心,我大鲁会赠与杞国兵仗和其他物资,并在杞鲁边境驻军,保证随时能够支援杞国。”

    驻军?我儿没说有这个条件啊?既然没说,那就统统拒绝。

    “万万不可,”姒吕连忙拒绝,“上使只需多支援兵仗农具即可,驻军边境只怕、只怕……”

    姒吕没想到理由,反而是姬柔替他想好了,“若是驻军边境,齐国只会更加重视杞国,会将杞国置于危难之中,柔失言了,还请杞公宽恕。”

    姬柔也是悄然松了一口气,驻军可是要花大钱的,他姬柔可没权利决定,一时嘴滑,险些酿成大祸。

    更何况在杞国边境驻军,怎么看都有捋齐国胡须的意思,甚至可能导致齐鲁打起来。

    这个想法太危险了,还好杞公胆小回绝,否则就不好收场了。

    “无妨无妨。”姒吕又出汗了,那擦汗的模样,任谁都不相信,姒吕居然也有自己的花花肠子。

    大方向谈妥,接下来是具体给多少,姒吕按照姒安的说法——犹豫不决,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任由姬柔自己说。

    如此,才能利益最大化。

    自己开口,要多了,惹人厌恶;要少了,不划算,反正是姬柔在求杞国,他会自己退让到鲁国的底线上,甚至让鲁国的底线灵活后退一些,何必多此一举?

    谈拢以后,姬柔也不多逗留,出门直奔鲁国而去,姒吕也直奔后院,姒安的住处。

    详细说过一遍,姒吕问道:“阿翁会不会影响你的计划?”

    “阿翁确定没考虑过?”

    “没有,张嘴就说了,说完就后悔了,都是阿翁的错……”

    姒安惊呆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靠天吃饭运气流?别管过程对不对,答案对就完了。

    他忽然觉得,就算没有自己,自家老爹也能活得好好的。

    老天追着喂饭的人,不一定能吃多饱,但肯定饿不死。

    “阿翁放心,拒绝驻军是对的,一开始就说万万不可也是对的,比标准答案都正确。”

    “我儿别骗阿翁开心,杞国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怎么回事?居然觉得这位老爹莫名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