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杞人不忧天 » 第17章 夸美人

第17章 夸美人

    家宴不是各怀鬼胎干瞪眼的地方。

    高傒咳嗽一声,让所有人收收心思,开始给自家人介绍己季和姒安,然后再给己季和姒安介绍自家人。

    介绍高子虎和姜语,高傒几乎是一语带过。

    高子虎和姒安性质一样,家族唯一继承人,齐国下一任高氏卿大夫。

    他还是卵细胞的时候就决定的事,没什么好说的。

    姜语则是不能触及的痛,生怕不小心提到李克,对谁都不好。

    最后是姜馨。

    高傒介绍她时,小姑娘故意挺胸抬头坐直,一副好学生准备接受表扬的模样。

    也难怪高傒舍不得让自家女儿知道自己也要嫁人。

    姒安在一旁都看得迷糊,这种可可爱爱的小女儿嫁人,那真是老父亲上辈子造孽了。

    “这是姜馨,我的小女儿。”

    “姜馨见过两位哥哥。”

    介绍自己的掌上明珠,高傒恨不得手搓一篇《洛神赋》,什么知书达理,什么声乐大家、当世少有之容颜,什么知识渊博、性情温淑……

    姜馨的哥哥姐姐们对高傒的夸赞并不觉得自吹自擂,没注意到高傒的词汇逐渐跑偏。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夸高子虎。

    毕竟治世能臣都说出口了,虽说前面有“若是男儿身”的前置条件,但你确定这是介绍女儿?

    春秋时期的词汇和后世相比,太单调,根本不够用。

    说着说着,就重复了,高傒文化修养多高,自然不重复,然后就乱用词汇了。

    夸明珠嘛,兴奋一点,可以理解。

    此时,李克在表演单相思,姒安一肚子不合时宜,己季没办法,只有自己救场了。

    “老师用词之绚丽,季竟然没有觉得半点不符。”

    夸人可是己季的拿手好戏,不用重复高傒的遣词造句,照样把高傒表达的意思都重复一遍,甚至更妙。

    这话倒是点醒思安了。

    对啊,这么直白的夸奖炫耀,居然不让人觉得是在尬吹。

    他再看姜馨一眼,容颜就不必说了,花园里初见,姒安就看见了。

    的确是个美人胚子,未来的样子,保底都是姜语此刻的容颜,上限?只有天知道。

    关键是气质,己季还真不是吹牛。

    姒安把那些词挨个往姜馨身上放,竟然毫无违和感。

    更离谱的是,姜馨自始至终泰然自若,像极了当年老师喊考八十分以上的站起来,自己那无所谓的起立。

    虽然没见过姜馨演奏声乐,但看她接受夸奖的模样,姒安丝毫不怀疑,她的确是高手。

    想通这点,姒安大概知道为何会显得毫无违和感了。

    因未知而披上的神秘感,在想象力加持下,姒安自动脑补完善姜馨的形象力。

    和戴口罩加颜值一个道理。

    但李克、姜语等人不反驳,这就耐人寻味了,要么有真材实料,要么一群演员。

    姒安还在胡思乱想之际,姜馨回话了,“谢季哥哥夸奖。”

    己季回礼,不由得看了姒安一眼。

    语调不一样,音色不一样,但语气神似,称呼也是一样,还说你们不是一对?

    众人目光通通转向姒安。

    己季都夸奖了,姒安不说两句,确实说不过去。

    因为他的特殊身份,众人更加期待,就连眼观姜语,耳听八方的李克都看过来。

    己季不愧是好兄弟,上来先把姒安退路堵死。

    “小师兄心思如飞舞之苍龙,要是随便说两句,我可不答应。”

    “是极是极。”高傒连忙为己季站台。

    对于这个说法,姒安无力解释。

    己季说的“飞舞之苍龙”,也包括“狗东西”这个词,其他顺口说出的话,可想而知……

    只能说21世纪的口头禅,放到春秋时期都是王炸,语言艺术的发展就是这么蛮横。

    姜馨坐得更直了,身体甚至有些前倾。

    好嘛,姒安上头了。

    两世为人,他何时见过如此漂亮的姑娘期待自己的夸奖,哪个男人顶得住这种期待?

    夸人而已,诸君可曾听闻曹子建乎?

    姒安奉旨打量姜馨,小姑娘露出三分羞涩,但更多的是期待:他在认真看我,不知道会说出什么夸奖的话?

    姜馨再次调整仪态,期待更美好的评价。

    女为悦己者容,老祖宗说话,总是那么入木三分。

    心里默念一遍还记得的几句,姒安就这么盯着姜馨,像是在看图写作文。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众人都在回味,文字要在脑子里过一遍,读懂了,才会有画面感。

    其中好些词汇,别说春秋,21世纪不查字典都不知道,不认识。

    只有当事人不需要。

    神秘感是通用的,听得懂的词,游龙、秋菊……都是极好的词汇,辅以不懂的词汇以故作神秘,扩充想象空间,其震撼力,比三国群臣听原版更显震撼。

    高傒回味良久,发现好几个词对不上,于是问道:“姒安,可否写下来?”

    姜馨瞬间惊醒,“我去取笔墨。”

    顾不上礼仪,姜馨小跑着离开宴席。

    得到文字暗示以后,众人发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用来描述姜馨,再合适不过了。

    再看身高体态,的确符合“秾纤得衷,修短合度”的形容。

    古代女性为何喜欢文人才子写诗文夸奖自己,除了能出名,还有这个原因。

    就像杨贵妃,哪怕她不配四大美女的称号,有李白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不是也得是。

    和文章一起流传千古的高级美颜,就不是人能拒绝的,跪求也就能理解了。

    宴席之上随之寂静。

    直到姜馨,手里捧着绢帛,匆匆跑回来。

    在姜馨的示意下,小侍女将笔墨摆放在姒安的案几上,姜馨亲自铺平绢帛,起身站回边上,双手绞在一起,满是期待。

    其他人早就忘记姜馨诸多失礼行为,一起围上来,却把灯光也给遮住了。

    “来人,掌灯。”

    仆役点灯过来,己季接过灯,让仆役从哪来回哪去。

    案几太小,没有他的位置,自己掌灯,站最靠近的位置,大家都没意见吧?

    春秋时期,毛笔已经广泛应用,只是名字不一,直到强迫症老祖宗统一天下,才统一称为笔,但实物很早就有了。

    这段时间姒安没少练字,繁体、简体都写过,而金文太复杂,一些字自己也对不上,甚至还没发明出来。

    姒安索性按照繁体字写,再不会写简体,反正很多字都是繁简一体,放在一起不会不搭调。

    姒安写下的楷书,除了高傒和己季见过,其他人不知道在写什么,只觉得这种字形还挺好看。

    “小师弟这字……”李克表示,要不是才听过,这就是乱涂乱画,虽然好看,但也是乱写乱画。

    “要不然我说小师兄心思如飞舞之苍龙,你以为我在骗你们?”己季倒是见怪不怪,解释道。

    姒安挨个指着字读,然后解释,总算没有毁灭这段优美文字的美。

    每一个讲解,都是对姜馨的一句夸奖,再泰然自若的人,也禁不住这么夸……

    她上头了,眼里都是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