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杞人不忧天 » 第20章 选择与合适

第20章 选择与合适

    如果真心想解决问题,这个世界除了前沿科学和数学猜想,几乎不存在无解的难题。

    世界本如此简单,难的永远是制造问题,又不想解决问题的人。

    一个差点弄出人命的误会,几句话就能解决。

    听高傒重新讲述一遍,以及姜语对姜馨态度的补充,李克魂都没了。

    他无辜地看着姜语,姜语表示自己也是刚知道。

    闹剧告一段落,最大的赢家,必然是姜馨了。

    虽然过程跌宕起伏,但听到高傒重复姒安那句“我该以什么心态迎娶馨儿妹妹”,再多痛苦都是值得的。

    她没有羞涩,虽说还是站在姜语身边,但目光始终在姒安身上。

    从请求姜语帮助她求情,想要单独见姒安一面开始,她所有羞涩已经被勇敢击碎,散碎又聚合的星光,是她对他大大方方的好感,或者说是,爱。

    姜语调侃道:“喜欢就过去,都是自家人,谁会挑你毛病?”

    “嗯。”

    姜馨缩回自己的手,大大方方走到姒安身边,思考片刻,还是决定像挽着姜语一样,挽着姒安的手臂,一不小心,把姒安的大脑给格式化了。

    高傒倒是想说点什么,但想起姜语讲述的话,高傒选择沉默,这是他能给姜馨最大的支持,反正是在家里,外人不会知道。

    至于二家长高子虎,有些意外自家小妹的勇气,却也巴不得姜馨现在就嫁过去,姜语和李克也能少一些磨难。

    别看李克冒冒失失闯进来挨了两脚,其实高傒和高子虎,是发自内心喜欢他。

    哥哥,从来都只是妹妹的守护者,什么封建礼教,他们都不在乎,他们只要妹妹开心、幸福。

    己季笑道:“馨儿妹妹没脸红,你个大男人脸红什么。”

    “要你管。”姜馨回怼。

    “就是,要你管。”姒安有样学样。

    伴随着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一场跨越时空的爱,从这个互动开始了。

    今夜将是多少人的不眠之夜?

    第二天一早,姒安早起晨练。

    己季已经习惯姒安的生物钟,几乎同时醒来,来到姒安的院子,两人一起热身、运动、练剑。

    为了安全起见,他们都是手持木剑,身披皮甲练习。

    自从提醒己季藏锋以后,姒安再也没见过那柄宝剑,姒安还怪想念的,己季也因为姒安好久没提偷剑而总觉得缺点什么。

    正当姒安打算溜去己季的院子,一个姑娘领着两个侍女走进姒安的院子,来人不是姜馨,还能是谁。

    姜馨穿着嫩黄色深衣,走在曦阳下,仿佛整个人都在闪闪发光。

    身后两个侍女拿着食盒,径直走向院子里的小亭子,姜馨则来到姒安身边,姒安与己季的打斗已经停止,但汗水还在两人头上闪闪发光。

    “先吃早食,你看你,额头全是汗。”说着,姜馨从袖子里取出手绢,替姒安擦汗。

    这是一种与父子之情、师徒之情完全不同的感觉,明明他们也才认识一天,彼此亲近也显得如此自然。

    可能是昨天一夜的经历,让他们注意到平常被回避的感觉。

    现在回想,姒安最初拒绝姒吕的提议,年龄、颜值更像是借口。

    最重要的,还是来自新时代,那根名为自由的反骨。

    只有未曾体验过自由的人,才会否认自由。

    经历昨晚歇斯底里的爆发,姒安发现,自由与否,并不像他想象那么重要,如果说要用一个词压倒、取代自由,那必然是——合适。

    时代的局限性注定他的婚姻不可能自由了,这也是自由必败的第一步,其次是,姜馨的确很合适。

    十五岁的年龄,合适;齐国公族的身份,合适;齐国上卿、老师的女儿,合适;彼此能接受的秉性,合适;心中有仁爱,合适……

    以数据论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确是天生一对。

    但真正让姒安迷恋的,不是这些,而是姜馨的灵魂。

    和她相处,会让姒安觉得,他是在21世纪的摄影棚里和一个美丽的现代人演戏。

    这一点很关键,就像是《盗梦空间》里,小李子辨别现实和梦境的陀螺。

    她对爱的勇敢追求,对感情的不掩饰,是所有唯唯诺诺的人比不了的。

    她的灵魂,有自由的气息。

    自由的灵魂,不会爱上自我囚禁的奴隶。

    就如同姜馨身边的侍女。

    尽管她们先是权利的奴隶,才是自我的奴隶,两者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能给灵魂套上枷锁的,只有她们自己。

    这不能说是她们的错,是时代的错。

    或许时代也不应该背这口黑锅,因为未来的人也一样。

    所以鲁迅先生痛恨麻木,因为那是为灵魂戴上枷锁的开始。

    正如那句话所说: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活着、好好活着,并不需要吃苦,但他们依然认为累死累活是活下去的必要条件,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能吃苦的人,会有吃不完的苦,会拉磨的驴,才有拉不完的磨,他们的灵魂,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这时候,会有人利用他们过自己穷奢极欲的日子;会有人试图帮他们去掉枷锁;会有人尊重他们的命运。

    人间百态,由此开始。

    想通这些,姒安觉得,自己更爱姜馨了,多么难得可贵的人,一个不需要他拯救的人。

    “有你是我的福气。”姒安说。

    姜馨的确是他的福气,错过她,还能去哪里寻找这样一个,21世纪都不多见的,迷人的灵魂?

    姜馨痴痴地笑着,为他解开皮甲,拉着他的衣袖去吃早食。

    己季觉得自己不该破坏他们的美好,微笑着退出院子。

    有姜馨在,他的剑更安全,可是为何他感觉不到快乐?

    另一边,高傒等了许久,终于得到一个残酷的事实,姜馨不来陪他吃早食,而是陪姒安去了。

    姜语和李克鬼鬼祟祟两年了,也没敢这么干。

    高子虎和姜语在下方偷笑,高子虎还补刀说:“语妹,你可不要亏待李克,昨晚他可是为了小妹豁出去了。”

    “少说几句话,没人把你当哑巴!”高傒气得没胃口了,随便吃点赶紧去给姜馨收拾烂摊子。

    高傒才给姒吕写信询问婚事,只等姒吕同意,随时可以派人过来讨论婚事。

    现在看来,他的准备工作只能算补流程。

    年轻人就是不自觉,还没嫁过去,就卿卿我我,一起吃饭,为此,亲爹都能抛一边不管。

    高傒不仅生气,还要为姜馨的“无礼”收拾烂摊子,这么一想,高傒更气了。

    但再生气,也得去警告所有侍从和仆役,要是外面传出高家嫡女不尊礼法的谣言,这些人都得死。

    春秋时期就是如此,国君大臣想杀就杀,派遣几个得力刺客就干了。

    或者请客吃饭,吃到一半直接砍了。

    这个时代,人命最是廉价,贵族尚且如此,奴隶又算得了什么?

    姜语和李克都是知道分寸的人,所以会有内外院之分,见面也是偷偷见,起码明面上是遵守礼法的。

    姜馨嘛,只能说不愧是自由的灵魂,大摇大摆上门送吃的。

    关键是,姜馨压抑太久,高傒觉得亏待她,重话说不出口,只能默默收拾烂摊子。

    真是糟心的一天,以及以后的每一天。

    春秋时期的社会风气其实并不封建,反而充满自由,《诗经》里的爱情诗是最直观的体现。

    贵族们为了体现“士”的优越性,才有了一系列礼节约束。

    如果贵族铁了心不想遵守,所谓的礼,也无能为力,姜诸儿和文姜就是最好的例子。

    高傒如此头痛,百般遮掩,正是因为文姜闹得太过了。

    她已经把姜姓女子名声搞臭,姜馨再来一手,以后姜姓女子怎么活?

    姜姓成了出头鸟,得万分小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