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杞人不忧天 » 第21章 名垂千古的机会

第21章 名垂千古的机会

    姒安的院子里。

    姒安和姜馨才吃过早食,人都还没起身,李克前来拜访,看见桌上还没来得及收拾的食盒,震碎李克三观三百年。

    “为什么?我和姜语露馅两年了,何时单独吃过饭?我不服!”李克也只敢在心里喊喊。

    真敢喊出来,高傒不忍心收拾姜馨,还不忍心收拾他李克?

    不过李克很快想到一个好办法,但不能直接说,需要转折。

    “馨妹妹也在啊。”

    姜馨起身见礼,“见过克哥哥。”

    “不用拘礼,没看见这狗东西动都不动吗?嫁夫随夫。”

    “克哥哥又瞎说,”越说姜馨的声音越微弱,“还没嫁呢。”

    “你也知道还没嫁呢,下次要来记得叫上你姐姐,孤男寡女太过了。”

    “要不要也叫上你?”姒安问道。

    “那当然最好了,人越多,越避嫌。”

    “算盘珠子都蹦我脸上了,馨儿,别被他骗了,这狗东西不是好人,第一次见面就……”

    姒安被李克扑倒堵住嘴,姜馨知道问题不大,姜语知道就不好说了。

    可是她们姐妹之间哪有什么秘密,趁早掐死苗头最好。

    姜馨咯咯直笑,一是,笑两人的称呼不羁而有趣,二是,她第二次见李克这么紧张,第一次还是他和姜语的事露馅的时候。

    至于被捂住的话,姜馨虽然好奇,但不会问。

    被堵住的话,自有被堵住的理由。

    就像那天,若是没有听到母亲最后的话,她也不会痛苦这么多年。

    “我不说,烂在肚子里,放开我,要憋死了。”

    姒安说话嗡嗡隆隆的,但根据调调能大概猜到,李克松开手,“你发誓!”

    “我发誓,保证不说。”

    侍女收拾干净桌面,李克整理好衣服跪坐下。

    姒安爬起来,整理仪容,在心上人面前被扑倒,姒安只想尽快跳过这个环节。

    “有什么事,说吧。”姒安问道。

    “这么聪明,不如再猜猜我想干什么。”

    “想让馨儿帮你把姜语姐姐喊来。”

    虽然不是,但李克完全可以接受这个答案。

    猜心思,对方怎么想不重要,关键是什么事情,即便猜错了,对方也不会说错。

    “本来想找你讨论一下昨晚你写的字,既然馨儿妹妹在,不知馨儿妹妹能不能取来绢帛……”

    “当然可以。”现在谁欣赏那副字,谁就是姜馨的好朋友,她怎么可能拒绝。

    馨儿安排侍女去取,李克又说:“让侍女叫上你姐姐吧,四个人讨论文学,很合理。”

    “听克哥哥的。”馨儿甜甜说道。

    她发现,李克似乎没有注意到,姐姐会让他也写一段……一定会很有趣。

    侍女领命走后,李克问道:“小师弟,那个字,你是怎么想到的,以前从未见过,还挺好看。”

    这个问题姜馨也想知道,非常期待地看向姒安。

    “以前练字的时候觉得笔画扭扭捏捏,像没有骨头的人,不好看,然后尝试写直,更改了一些,感觉还不错,记了几个,谁知道用上了。”姒安还能怎么办,瞎编呗。

    “更改方式有什么依据吗?我看那些字,似乎有一种说不清楚的规律在其中。”

    姒安不由得看向李克,这货眼睛这么毒?

    几个字就能感觉到若隐若现的规律,之前高傒见过都只是觉得想法新颖,可没有怀疑那些文字是一整套。

    还好以前读书的时候,有学过甲骨文到简化字的演变,要举几个例子还是能做到的。

    “不知大师兄有没有见过殷商,甚至更早夏朝的文字?”

    “我在一个鼎上见过殷商早期的文字,和现在差距不大,但也不小了。”

    “我也见过,”姜馨说,“安哥哥是不是想说,这些字的样子和表达的东西很像?”

    “馨儿真聪明,这就是规律,我把这种规律叫做象形。”

    “什么象形?”姜语来了,侍女拿着绢帛走在她身后。

    “我们在讨论小师弟昨晚写的字,正好,绢帛拿来了,小师弟赶紧说说,你是怎么更改的。”

    姜语坐下,等待侍女铺开绢帛的空隙,姜语问道:“你那么上心做什么,打算也给我写一段?”

    李克明显愣了一下,姒安和姜馨各自偷笑,还不忘看对方一眼。

    “饶了我吧,”李克惨笑道,“我写不了,我很怀疑小师弟是怎么想到这些句子的,不像是凡间的文字。”

    姒安无所谓说:“看图写作咯。”

    这个答案可比姜馨想象的动听多了。

    李克也是服了姒安这张嘴了,就这么个缝隙,他都能塞一句夸奖姜馨的话。

    姜语正准备阴阳怪气,“看来某人的文采……”

    李克举起双手,“我认输,我是真比不了,语儿你就别为难我了。”

    “算了,不说这个,我们聊绢帛上的字,其实我和父亲也很感兴趣,只是父亲没空,所以没来。”

    “对,接着说,象形是什么意思?”李克连忙补充,只要姜语不要他写,一切好说。

    “馨儿已经说了,就是字形与物形相似的意思,比如‘日’字,现在的文字是圆的,是不是很像天空中的太阳?”

    李克点头,“是这么个理,但你怎么想到改成这个样子的?”

    “圆形的笔画是柔的,像没有骨头的人,所以我尝试改成直的,因为太阳不是一个圈,所以中间一横保留,表示不空,就成这个日字了。”

    说着,姒安手指蘸水在桌面写了一个楷书“日”字。

    “改变的原理就是这样,其他字可能改变比较大,但整体就是这个原理,殷商时期文字和现在的差异,也是遵循这个规律。”

    李克忽然哈哈大笑,其他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李克发什么疯。

    “小师弟,现在有一个名垂千古的机会,你要不要?”

    姒安反应过来,这狗东西居然想改良文字。

    这个想法好像不错,以后他也要推广官学,文字简单一点,方便推广。

    现在拉拢李克高傒一干人一起编写教材,总比他一个人回杞国肝要舒服,而且有高傒背书,推广阻力要小很多。

    “原来这就是你今天来这的目的。”

    “来的时候只是隐约有这个感觉,现在才想明白,怎么样,我们叫上老师和己季,我们一起名垂千古。”李克的手脚都在跟着语言跳舞。

    “姜语姐姐和馨儿呢?我觉得馨儿的想象力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史书很少有女性的名字,现在有机会姜语两姐妹当然不会放过,纷纷点头答应,一脸期待。

    当然,最激动的人当属李克,“就这么说定了,我去请老师。”

    姒安想了想,一家人都到了,只差高子虎,不如一起叫上,改良文字是一个大蛋糕,多几个人分完全没问题。

    “子虎哥哥也一起叫上吧,改良文字不是三五个人能做成的,大家一起。”

    “没问题,你们等我,我去去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