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杞人不忧天 » 第44章 粟的成长

第44章 粟的成长

    日落之前,高傒一行人抵达目的地,高子虎照常安排好众人的吃住问题。

    新收的五名护卫,姒安全部交给粟和罴训练。

    从此刻起,他们不用再种地,只需训练,一直训练到姒安满意为止。

    粟的学习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年纪最小,但最具权威,罴都要听他的。

    天色晚了,粟没有安排训练,而是拿这批新人练手,试验姒安教他的思想教育课。

    因为身份的变化,五名侍卫的饮食住宿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在巨大的收益面前,五人都是乖乖听话,只要是姒安安排的,全都尽力去做。

    哪怕是个小孩子在教育他们,都会认真听。

    第二天,姒安本想去研究农具,不知道高子虎从哪儿听说他数术极好,点名要他协助统计。

    说是协助,其实所有计算都交给姒安,高子虎反而更轻松一些。

    另一边,粟和罴正式开始训练侍卫。

    李克见过姒安训练粟和罴,知道姒安的本事,把自己的四名护卫也丢给粟和罴训练。

    除了思想教育课不参与,其他训练,李克的侍卫全都学。

    训练第一课,是最简单的站军姿。

    没有经过训练,大部分人总是乱动。

    起初罴还是正常的,但动来动去的人太多,罴开启暴走模式。

    姒安没有教的各种谩骂,罴都用上了。

    若不是脑子简单了点,少不了一大批阴阳怪气的损话。

    罴作为教官,需要随时纠正,不能一起练。

    粟学得差不多了,站在前排,督促自己练习,充当榜样。

    侍卫们见昨晚上课的粟都要训练,心里更踏实了,跟着慢慢学。

    训练的开始和结束,是由粟决定的,包括训练计划都是粟在负责。

    罴只负责教,让他做计划,实属难为他。

    在这个自我意识薄弱的时代,没有人问为什么要站着晒太阳,罴站瘸了,都没问过。

    反而是粟问题不少,所以粟才真正学到姒安训练的精髓。

    训练一上午,侍卫们都疲惫不堪,看见仆役抬着热腾腾的粟米饭上来,再站一天都是值得的。

    加餐是姒安决定的,反正在姜馨出嫁前,是高傒负责养,姒安可不会节约,肉食不多,但粮食管够。

    “粟米饭香不香?”姒安故意问道。

    侍卫们没敢说话,罴带头喊道:“香!”

    罴身后这才传来稀稀拉拉的喊声。

    “什么时候喊整齐了,什么时候吃饭。”姒安说。

    这句话的诱惑力是巨大的,只用了四遍,九名侍卫的喊声已经初步整齐。

    又喊了两次,声音也高涨起来,姒安这才让罴发放粟米饭。

    粟则是被姒安叫走询问情况了。

    “第一天训练,感觉怎样?”姒安问道。

    粟深得姒安真传说话思维和姒安越来越像。

    “昨晚我先上了一堂您说的思想教育课,公子有大恩于他们,都还算听话,但想要他们发自内心相信,愿意去做,形成习惯,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和足够的好处。”

    “今天上午的训练,他们的表现都不错,就是时不时有小动作,惹得罴抓狂。”

    “今天是我第一次组织训练,才发现,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还请公子教我。”

    自从来到齐国,粟一直在学习,就连姒安都不清楚,粟到底学了多少字了,反正每次考试他都没问题。

    不像罴,除了被高傒和国懿仲喷了一天的学习成果,其他处处是问题。

    若不是姒安希望粟能得到名师的指点,粟都不用和罴一样,当新书的实验材料。

    粟说话办事的本事,是姒安教的,平时自己处理问题,也是在模仿姒安。

    他的行事风格和姒安一样有条理,事情安排自有合适的逻辑顺序。

    很多时候,姒安和粟交流,比李克还要简单方便。

    粟心里已经有所明悟,他大概是当不了杞国大夫了。

    他会成为姒安的家臣,一个比大夫更有吸引力的身份。

    所以平常时候,粟都是叫姒安公子,而不是主人或者君上。

    等到姒安继位,他会叫姒安家主,除了朝会等正式场合,他都不用叫君上。

    罴什么都不知道,也跟着粟叫姒安公子,傻人有傻福,莫过于此。

    或者说,当他被姒吕送到姒安身边,罴的福气就已经开始,延绵不绝了。

    粟问了姒安许多问题,主要还是做每一件事的理由,只有知道这么做的目的,才能把事情做好。

    就像考试,知道大概考哪些知识点,复习才会更加高效。

    听到粟的提问,姒安知道,粟已经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或许在写文章,读懂书籍方面,粟还有欠缺。

    但要说为人做事,粟已经有了一套属于自己方法论和三观。

    进步的速度,姒安都感到惊讶。

    “粟,回临淄以后,我就可以给你赐氏了。”姒安欣慰笑道。

    “多谢公子赞赏,但我还没教会罴,还不能接受。”

    姒安笑道:“继续努力吧。”

    姒安没有多说,粟知道为何,成为家臣,不像赐氏,可以许诺。

    除非双方都做好准备,一旦开口,就歃血起誓,否则不会轻易说出口的。

    成为家臣是一个严肃的过程,家主和家臣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主仆,或者君臣关系。

    而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就比如高子虎,对高家的家宰要行晚辈礼的。

    家宰在一个家庭,相当于管家以及半个家长,家主不在,家主的子嗣年幼不能做主,家宰就会成为这个家庭的决策者。

    李克能成为高傒的弟子,除了自己足够聪明,更关键的是,高家家宰的面子。

    不出意外的话,李克会成为高家在齐国朝堂的一股助力,或者像自家父亲的好友一样,成为高家的家臣,但姒安的出现……

    说高傒亏大了,不是说笑。

    自己的小女儿,大女儿,大女婿,未来的家臣,被姒安打包带走了。

    而高傒本人,不仅没办法,还要送两大笔嫁妆……

    只等文字改良完成,粟从高傒和国懿仲那里学到一整套文化知识,教会罴。

    回杞国以后,他们就会成为姒安的家臣。

    至于粟为何能从高傒和国懿仲那边学到一整套文化知识。

    姒安已经提醒过他,有不懂的道理,借着高傒和国懿仲说文解字的机会,当作辅助理解文字的问题提出来他们都会教。

    好为人师是每个人都有的的弱点,高傒和国懿仲也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