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杞人不忧天 » 第46章 宋文的期待

第46章 宋文的期待

    舟车劳顿,何以慰藉?

    当然是开一场宴会,用吃喝抚慰心灵。

    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宴会,某个庄子有事耽误,多待一天,宴会也跟着延长一天。

    起初姒安还挺感兴趣,后来逐渐麻木。

    到现在,姒安只想举手退场,说来说去就是那几个话题,姒安都快吐了。

    唯一让他感兴趣的,是左侧首位的年轻人。

    他就是李克的熟人,高家家宰的儿子,宋臣。

    宋氏全称子姓宋氏,是殷商后裔,现在宋国的支脉。

    在高家,除了高傒,所有人都称呼家宰为家宰先生。

    姒安也没有主动过问,直到现在他才知道高家家宰的姓氏。

    宋臣,名字已经表达他这一生的目的,高家的臣子,算是他父亲对高傒忠诚的表现,或者起誓。

    姒安很好奇,明天他究竟能挑出多少有为青年。

    别看宋臣年纪不大,他管理的庄子确实没话说。

    高傒郁闷几天了,今天难得开怀大笑。

    而宋臣始终态度如一,并没有因为高傒源源不断的夸奖而露出飘飘然的姿态,的确是个厉害人物。

    宴席散后,姒安在大厅外散步等待李克。

    不一会儿,李克果然领着宋臣来见姒安。

    “宋臣见过杞国公子。”宋臣没醉,举止依然有礼。

    姒安笑道:“臣哥哥不必客气,和大师兄一样,称呼我为小师弟即可。”

    “臣还是叫一声公子吧。”

    宋臣的一一声定位非常清晰,对于自己所处的规则早已习惯,姒安并不强求。

    “臣哥哥请自便。”

    “行了,都是自己人,没必要谦虚来,谦虚去的,小师弟赶紧说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人,臣哥也好安排。”

    李克作为介绍人,需要调节氛围,否则姒安和宋臣不熟悉,聊不起来。

    宋臣笑道:“公子尽管吩咐,臣必然竭尽所能。”

    “我的要求不多,高大强壮,聪明灵活,满足其中一条即可,若是有其他有点,我也不会推辞。”

    宋臣沉思片刻,见礼说:“臣已经有人选,先去安排,请公子多担待。”

    “臣哥哥不必拘礼。”

    宋臣见礼,快步去安排人选去了。

    送走宋臣,姒安感觉身体都放松了。

    “你这位臣哥哥真不好打交道,跟他说话感觉人都是绷紧的。”

    李克解释说:“他将会是子虎哥哥的家宰,将来要代表高家和齐国贵族们打交道,必须礼数周全,小心谨慎。”

    “可以理解,”姒安说,“听他的答复,大师兄似乎出力不少?”

    “小师弟等着看吧,保准给你一个惊喜。”

    姒安喜欢卖关子,但不喜欢别人卖他关子,不过有惊喜的关子,姒安不嫌多。

    “我等着。”姒安说。

    第二天,吃过早食,宋臣领着他挑选好的人来拜见姒安。

    姒安知道李克的底气为什么那么足了。

    宋臣送过来整整十八人,清一色的山东大汉坯子,用粮食好好养两年,李克前几天挑的壮汉都要甘拜下风。

    “公子可还满意?”宋臣问道。

    “太满意了。”

    姒安的话,宋臣也非常满意,回头对着队列喊道:“宋文。”

    一个已经比姒安还要高一些的壮汉上前见礼,“主上。”

    “我还有事,你负责协助公子挑人。”

    “见过公子。”宋文行礼。

    姒安很疑惑,宋臣是安排自家弟弟来了?

    这个人,怎么看都不是普通人。

    宋臣解释说:“宋文是前年我外出捡到的孤儿,那时候他才十二岁,我看他机灵,带了回来,谁知道还是个聪明的小子,我让他学文字,他学得很快,所以给他取名文,如果公子不来,他会是我未来的助手,所以跟我一起姓宋,公子若是看上,尽管挑走。”

    “大师兄给我说的惊喜,就是宋文吧?”

    “正是。”

    “臣哥哥可舍得?”

    “家主让我给公子推荐最好的,李克也是如此,宋文跟着公子比跟着我更好,我怎么能因为一己之私,阻止宋文争取更好的生活?”

    “多谢主上恩义。”宋文哭了,单膝跪地说道。

    “臣哥哥有君子之风,姒安佩服。”换作姒安,他真不敢肯定自己会放走一个难得的人才。

    宋臣走了,宋文逐个给姒安介绍随行的十七人。

    姿态、语气都已经有一个管理者应有的从容规范。

    貌似可以接替粟在队伍里的位置,姒安想着,继续了解。

    “只能选八个,真是让人头疼。”姒安笑道。

    若不是要给最后一个庄子的负责人一个面子,姒安真想在这里挑满人手了。

    宋文介绍他们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清楚,姒安甚至能感觉到宋文的推荐之意,不知道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宋臣的意思。

    姒安让所有人站着不动,和宋文走远交流。

    “如果我让你帮我选,你会怎么选?”姒安问宋文。

    “我会给公子选出最优秀的五个人。”

    “为什么是五个?”姒安很好奇。

    “我听说,公子还有最后一个庄子要挑选,想来会留下空额,宋文斗胆选五个,剩下的,是公子对下一个庄子的交代。”

    姒安笑道:“不愧是宋臣哥哥亲自选定的助手,考虑事情确实周到,你今年才十四岁?”

    “我的生辰已经没人知道了,主上说,他见到我那天,就是我的生辰,还有一个月,我就十五岁了。”

    “好,”姒安对宋文非常满意,“你去挑人,剩下的人送回去,然后带着挑好的人去我的院子。”

    “是。”

    大约一刻钟时间,宋文六人来报到,姒安把他们交给粟和罴。

    “宋文,罴是卫队队长,粟暂时是副队长,但粟不会一直待在卫队里,明白?”

    宋文笑着点头,“我会抓紧时间学习。”

    姒安看向正在训练的“老人”说:“他们都比现在的你优秀,如果输给他们……”

    “大家各凭本事。”宋文说。

    “新人有信心,你们有没有?”

    十二个“老人”整齐大喊:“有,有,有。”

    老带新就是这么爽,虽然大家训练时间参差不齐,但只要有“老人”带头,新人就不会抓瞎。

    整齐的喊声,把宋文都吓了一跳。

    “看见没有,他们都是最优秀的人。”姒安笑道。

    “我会变得更优秀。”宋文说。

    “大师兄和宋臣哥哥的眼光,我向来是相信的,加油吧。”

    姒安走后,宋文等人被粟安排入列,排最后一排,让他们跟着前面的人学,谁更好,就往前站。

    宋文喜欢这个简单直接的方法,开始自己人生第一次站军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