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杞人不忧天 » 第94章 标准尺,完成(为【悟即是空】打赏加更)

第94章 标准尺,完成(为【悟即是空】打赏加更)

    时间在观察水盆,和看护工具的仆役的眼中,时快时慢。

    在屋外有多难熬,在屋内取暖就有多幸福。

    眼看仆役们不断轮换,才知道这个天时来之不易。

    子时一刻(晚上十一点十五分),户外三处铜盆的观察仆役几乎同时来报告,水开始结冰了。

    姒安下令说:“继续观察冷屋里的水盆,其他人跟我去测试。”

    作为对照组的水盆,放在没有生火的木屋里,避开外界所有天气因素影响,结冰时间要晚一点,姒安也不知道会晚多少,只能让人继续盯着。

    来到木板隔出来的无风测试台,灯火随着气流的扰动而跳跃,但足够明亮,不影响对水银液面的观察。

    提前熟悉过实验流程的仆役,井然有序地安放好水银槽,分别往水银槽和玻璃管内注入水银。

    水银姒安是不敢触碰的,也不敢让其他有身份的人接触,只能由仆役做出牺牲。

    隰伯平答应他们,做完实验,隰家养他们一辈子,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个机缘。

    “水银注满。”操作玻璃管的仆役说。

    “水银槽准备完成。”另一位仆役说。

    “开始。”

    操作玻璃管的仆役戴着羊皮手套,堵住玻璃管口反复倒转玻璃管。

    确定没有空气,才将手和管口一起沉入水银槽内,松开手,水银像往常演示一样,往下流到平衡位置。

    水银柱稳定以后,操作仆役小心翼翼将玻璃管口放到水银槽里,专门留下的半圆形卡槽上,既保持水银的联通,也能保证玻璃管的平稳。

    操作仆役松开手,玻璃管被卡槽卡住,直立在桌上,水银液面平稳,可以下一步测量了。

    “下去净手。”姒安对操作仆役说。

    “谢公子。”

    另一位仆役接替他的看护工作,防止玻璃管出现意外。

    测量过程,姒安只能亲自上手。

    在众多材料当中,姒安还是决定选择青铜制作的无刻度长尺。

    确定长度以后,再用青铜尺测出便于截断加工的材料,确定刻度。

    此次需要测量的高度,从水银槽的液面到水银柱的液面。

    隰家准备的水银槽里,添加了姒安要求的刻线。

    青铜尺的一端打磨水平,放在没有水银的长方形空槽里,用方块青铜挤压固定,保证青铜尺与垂直的空槽壁贴合,保持稳定垂直状态,简化测量难度。

    空槽的底面有精准的高度刻线,标注在水银槽里。

    通过调整液面高度到刻线,反向配合青铜尺与液面对齐。

    接下来只要比对出水银柱的高度,标记好位置,测量就能顺利完成。

    隰家准备了二十块标准青铜尺,姒安全部取来,用以测量标记。

    把所有刻度一起对比,每一次的标记长度都会有差异,这是观察和标记时产生的误差。

    因为误差是不可控制的随机数,但准确值是固定的。

    利用这个特性,通过不断测量,对比,直到某一个刻度,集齐三块标记长度完全一样长的青铜尺,那三块青铜尺才是最准确的长度。

    这是姒安能做到的,最小的误差了。

    观察标记的过程中,因为观察者的视角等因素都会影响精度,讲解起来又很麻烦,姒安不敢交给其他人,只能自己把关。

    对比、记录的工作交给隰伯平他们。

    多亏水银槽的设计把测量过程简化了。

    否则,在水完全结冰前,姒安肯定得不到那么多组数据,凑出三块长度完全一样的青铜尺,甚至还有测出第四块的时间。

    虽然最终没有得到第四块相同的青铜尺,但三块的标准目标圆满完成。

    “我宣布,”姒安放下手中的青铜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气压测试圆满完成。”

    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大气压是什么,但听到圆满完成,所有人都在欢呼。

    己季和毛赢都很兴奋,虽然关键工作都是姒安在做。

    但只要看到过程这么复杂,知道尺子来之不易,其中的自豪感也足够他们狂欢了。

    姒安蜡烛隰伯平说:“还有冷屋的对照组没做,别急着狂欢,等对照组结果出来再说。”

    “小师弟不提醒,我都忘了。”隰伯平兴奋笑道。

    “让人看紧冷屋里的水盆,我们去把其他刻度补齐。”

    现在的青铜尺,只有0刻度和760mm刻度,还需要将中间的厘米毫米补上。

    姒安有信心,测出来的对照尺和现在的长度一样,不用等对照组的数据了,到时候测出一块等量尺作为证明,就足够了。

    仆役们把工具搬进冷屋,随时准备使用。

    姒安则是和隰伯平、己季和毛赢一起,带着两位工匠去标记刻度。

    首先将木质材料切割出标记的长度,然后平均分割,再取其中一半,平均分割,得到19cm长的木尺。

    在上漆的案几上,画圆取得标准直角,刻画上细线作为直角坐标。

    把木尺固定为底边,再取十九个等量长度作为高,最后连接斜边,成为标准直角三角形。

    根据十九个等量高度,分别作与木尺平行的线与斜边相交,构成相似三角形。

    过交点作垂线落在木尺上,就能依次得到中间部分的整数厘米刻度。

    再重复上述过程,均匀分割1cm的长度,可以取得毫米长度。

    最后将厘米和毫米标注到青铜尺上,标准尺就算正式完成了。

    这个过程涉及到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圆形、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的相关知识。

    姒安先是讲解原理和过程,震惊三位看客三百年。

    “小师弟对数术的研究,已经如此深刻?”隰伯平问道。

    “一般般了。”

    初中知识点而已,若是有限的高数知识点没有还给老师,那才是真正的王炸。

    “这个0刻度的‘0’,什么意思?”毛赢问道。

    数字0要到唐代才提出这个概念,在这之前,没有就是没有,不存在“0”这种定义。

    “我用来演算的数字之一,表示没有,比如现在你没有青铜剑,你的青铜剑数量就是0,待会儿取来一柄,你拥有的青铜剑数量就是1。”

    “真是奇思妙想。”己季笑道。

    “我先教你们,我习惯使用的演算数字,后续计算,我都要用这些数字,你们可以不熟练,但要认得。”

    中文讲解数字非常简单,掌握1到10,后续都是规律变化,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很快就学会了。

    使用有一定的困难,还不习惯,每人一张数字对照表,拿不准就对比确认,要不了多久就会习惯。

    “基础已经说清楚,现在开始分割计算。”

    主要工作是姒安在做,工匠辅助,三角形原理什么,说一遍,有个过场就行,想学的人,以后抽空再教。

    标记过程,原理是最简单的,难点在于垂线、水平线等等标记的准确性。

    姒安是有名的划线不准,不管怎么画,线都会歪的手残党。

    他告诉工匠划线原理,让专业的巧手人士来作画,结果顺利、精确多了。

    得到精准刻度的工匠们,三下五除二,给三块青铜尺刻上长度和数字。

    标准76cm长度的青铜尺,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