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春秋:杞人不忧天 » 第117章 第一镇邑的政治秀

第117章 第一镇邑的政治秀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太阳落山,国民们收工回家才知道,分发土地给自己的杞国公子,来到第一镇邑,现在就在镇邑大夫的府衙内。

    消息传开后,乌泱泱的人头聚拢在镇邑大夫府衙周围,吓得公冶大夫准备拔刀平乱。

    “公冶大夫不用紧张,”宋文说,“国民们是来感谢公子的仁德,是最真挚的热爱,大家说,是不是?”

    习惯侍卫整齐划一的回答,国民们的回答像一群蜜蜂飞舞,但这是饱含尊敬和爱的声音,传入宋文耳中,比侍卫们的喊声更让他感到身心愉悦。

    他是孤儿,没有家人,但他麾下的侍卫们有,和公子毫无关联的国民,都能得到如此恩待,宋文替所有侍卫感到高兴。

    侍卫们一边维持秩序,一边畅想自己的家人搬迁到杞国以后的美好生活,与国民们面对面,互相微笑着,阻拦都变得温馨起来。

    起初,公冶大夫准备抽刀子,逼退前来冒犯的国民。

    宋文接受的思想教育一直在告诉他,剑锋不指国民的道理。

    他遵循姒安的理念、自己的内心,主动让齐国的护卫退回府衙构建第二道保险,他率领侍卫在大门前阻拦。

    事实告诉他,公子的教导没错,军民之间,是可以友好相处的。

    这一刻,他能够理解姒安的想法了。

    宋文维护好秩序,毛赢先一步出来。

    田地是毛赢分发到国民手上的,在第一镇邑,毛赢的实际声望,比姒安都要高一些。

    他的出现,让国民迅速站住,不再互相推搡。

    这是抽签时,毛赢的规定,推搡者,最后分发土地。

    久而久之,只要面对毛赢,都是下意识站好,是为了自己不受惩罚,也是对毛赢的尊重。

    毛赢双手张开下按,示意国民们安静,然后才说:“大家不要着急,公子马上就会出来,你们冬天吃的粮食,是公子无偿给的,今天耕种的土地,是公子白白赠送的,一会儿见到公子,该怎么做,不需要我多说吧?”

    “我们都知道,不需要教。”国民中的一位大嗓门喊道。

    “我原本是齐国大夫的学生,因为公子仁德,得到他的委托,才来到第一镇邑,为你们分发田地,你们得到的一切,都是公子给予的,他才是你们真正应该尊敬、爱戴的人。”

    毛赢知道自己在第一镇邑的地位,有多么崇高。

    未来新的镇邑建设,第一位镇邑大夫也会受到如此爱戴。

    毛赢不允许,镇邑大夫们仅凭主持分发田地的事迹,攫取这些真挚的感情,哪怕自己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份子。

    这股凝聚力,要全部落在姒安身上,落在杞国国君手里,杞国才能团结一心,迅速强大起来。

    所以当姒安准备出来见国民时,毛赢阻止他,自己先出来暖场铺垫。

    他要为所有未来的镇邑大夫们上一课,让他们知道,自己得到的爱戴,其实是来自杞国的君主,不是他们本身有多么了不起。

    人一旦沉迷于自己的功绩,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这个人就废了。

    镇邑大夫那么稀有,毛赢不希望他们才踏上新征程,就倒在自满之中。

    “公子对我有恩,让我成为第一镇邑的镇邑大夫,杞国未来的朝臣,公子对你们有恩,让你们有粮食吃,有房子住,有田地耕种,他是我们所有人的恩人,让我们一起,请杞国公子一见。”

    说完毛赢首先转身朝府衙跪下大拜。

    跟在他身边学习的士人随即跟上大拜,这一课,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

    这一刻,毛赢完全明白,公子和李克为什么说自己更适合镇邑大夫这个位置。

    若是换成李克,自己能得到的结果,他也能得到,但方法会有所不同。

    正是方法的不同,才导致自己胜过李克一筹。

    李克习惯取巧,或多或少会用上欺骗的成分,而谎言终究会有被揭穿的一天。

    毛赢擅长堂堂正正,用事实推动自己想要的结果,才是真正能经受时间考验的真理。

    这也是毛赢,更适合引领朝堂的根本所在。

    国民们看到没有拿到土地的毛赢,都跪下大拜表示感谢,自己得到土地,更应该跪下,于是一大片的人全部跪下大拜。

    “请杞国公子一见。”

    国民们的喊声并不统一,乱糟糟的,反而更真实。

    所有人都跪下来大拜,侍卫们依然站着,维护秩序,没有宋文的命令,他们不能随意动弹。

    在府衙内等候的姒安,除了佩服,没有别的词汇能形容姒安的心态。

    几句话,帮助自己收拢民心,教导未来的镇邑大夫们,真诚才是真理。

    甚至还能剥离毛赢身上,足够震动君主的民心。

    最后一点,姒安可以肯定,毛赢没有想过,这类人,不会计较自己的得失。

    姒安作为策划人,也不屑什么“功高震主”,他有信心驾驭任何人,包括毛赢。

    喊声消失在街道上,姒安才缓缓走出来,接受他未来子民的感谢。

    这些是他应得的奖赏,他不会迂腐到拒绝。

    拒绝他人的感谢,是在说明,这是最后一次帮助。

    未来还有无数镇邑需要建立,他对国民的帮助,永远不会停止。

    “毛卿快快请起,诸位快快请起。”在最正式的场合,姒安必须用最正式的“毛卿”称呼毛赢。

    姒安扶起毛赢,他身后的士人和国民,才跟着站起来。

    “今天来到第一镇邑,我才知道,毛卿为我,为杞国做了多少事情,应该是我感谢他的帮助才对。”

    说完,姒安朝毛赢见礼,毛赢立刻回礼。

    站在姒安身后担任护卫的公冶大夫,都忍不住为之鼓掌。

    若是姜诸儿能这么对他,那该多好。

    有公冶大夫的带头作用,下方的国民也跟着鼓掌。

    姒安单手下按,示意他们安静,接着说:“从进入镇邑大门开始,我见到了一座举世无二的城邑,干净的道路,整洁有序的房屋,还有城外,诸位不辞辛苦的耕作忙碌;

    在这个世界,没有比这些场景,更加美好的生活了,这一切的功劳,在于毛卿的尽心统筹,在于士人们的鼎力相助,更在于你们,每一位杞国子民的共同付出。”

    有公冶大夫的启发,毛赢率先带头鼓掌捧场,得到土地,还有夸奖的国民们,更是合不拢嘴,卖力鼓掌。

    “你们是杞国的子民,保护你们,让你们安居乐业,是杞国的义务,镇邑是你们的家,保护家,是你们每个人的义务;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姒安在此,恳请诸位,保护好你们的小家、保护好你们的第一镇邑,保护好你们的杞国。”

    说完,姒安向国民们见礼。

    国民们哪能受得起未来国君的礼,纷纷跪下大拜。

    毛赢带头喊道:“我们一定保护好镇邑,保护好杞国,请公子放心。”

    国民们没有文化,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毛赢来带头,这便是教化。

    国民们有样学样喊道:“我们一定保护好镇邑,保护好杞国,请公子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