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天下之神器 » 第9章 能活不能醒

第9章 能活不能醒

    三人在饭馆吃着饭,优哉游哉地喝点小酒,将刚刚的晦气一扫而空,心情也舒畅了不少。

    “我突然有点想薛先生了。”介平酒量一般,喝了几杯就有点晕乎乎地了。

    “嗯,我刚刚也想到他了,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子辉喝了一口酒,一脸担忧地说。

    他们一起在那里抄了那么久的卷宗,如今再回到那个地方,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薛清徽。

    李儒墨正欲开口,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女孩走上前来,稚声稚气地说:“有一位大叔让我把这个交给你。”说着递上来一包用纸包着的东西。然后就跑开了。

    李儒墨接过那包东西,拿在手里一摸,里面像是纸张的质感。一时眼睛就亮了起来。

    “什么东西?”子辉问道。

    “我们一直在等的东西。”

    子辉的酒一下醒了许多:“真的来了?”

    李儒墨点了点头。

    子辉立马喜笑颜开:“大师不愧为大师啊,心服口服!”

    “你们在说什么?”介平还有点晕乎乎的。

    “赶紧去洗把脸,正事来了!”

    一听正事来了,介平眼里一下子也清明了许多,向店小二讨了一盆冷水,冲洗了一番。

    “你们这一个个的,行不行了?是个正常人都能看出这包东西有猫腻了。”李儒墨一脸嫌弃道。不过这个担心倒是多余的,饭馆里人多眼杂,大家都在忙着吃吃喝喝,谁有功夫管他们呀!

    李儒墨把东西放怀中,结了账,出了饭馆,四处张望了一下,找了家租马车的车行,租了辆马车。

    “回学馆?”子辉问道。

    李儒墨摇了摇头:“本来是想回去的,但是突然改变主意了。”

    “你想到了什么?”子辉又问

    “吕先生。”

    “吕先生?他跟这件事有什么关联吗?”

    “他跟这件事或许没有关联,但……他跟薛典史,肯定关系匪浅。”

    “他跟薛典史……我懂你意思了,薛典史没来授课之后,是找的吕先生来接替他,而且,今天他居然轻而易举地就带我们去衙门那么重要的地方,那里是归典史管的,必须得到他的授权,吕先生才能带我们进去。所以他们私交一定不浅。”介平推理道。

    “不错不错!终于有点长进了。”李儒墨笑道:“不过还有一点你给忽略了,那个女孩身患重伤,昏迷不醒,她需要一个地方静养,这个地方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首要的是要隐蔽,第二个,就是要有个大夫。”

    “既然要隐蔽,就不能送到医馆药馆去,”介平顺着他的思路推理道:“医馆之外的大夫,还能在不引起外人注意的情况下获得大量伤药,那不就是吕先生吗?”

    “那还等什么?出发吧。”子辉说道。

    “说得好像你知道吕先生住哪似的。”介平不禁为子辉的智商着急起来。

    “大师你给算算呗?”子辉嬉笑道。

    “你当我是观世音,许什么愿望都能灵啊!”李儒墨愤愤敲了敲他的帽子。

    “那怎么办?”

    “问呗,嘴巴给你是用来放屁的吗!”

    “真的要用这么蠢的办法吗?”子辉哀嚎道。

    “来来来!你给我想个不蠢的办法。”

    办法虽然蠢,但还是能奏效,毕竟吕阳初作为学馆的先生,在城里还是有一定的知名度的,南浔也并非很大的城市,几人转悠了大半个南浔,终于是在刚入夜时分找到了吕阳初的居所。

    “先生,叨扰了。”三人在吕阳初的院子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学生礼。

    吕阳初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你们找我有事?”

    “方便进屋说吗?”

    “不便。”吕阳初冷冷地拒绝了。

    “金屋藏娇怕我们发现?”李儒墨戏谑道。

    “此话何意?”吕阳初仍然语气冷冷的。

    “我就不拐弯抹角了,我们来找薛典史的。”

    “他不在我这里。”

    “也不一定要见他,如果方便,还请帮忙带句话,他要的东西我找到了。”

    “还有别的事吗?”吕阳初没什么特别的表情。

    “屋里的那个病人有几分概率能醒?”

    听到这句话,吕阳初明显顿了一顿,最后还是叹了口气说:“我没有把握,也许能活,但是能醒的几率微乎其微。”

    “能活但不能醒?那不就是昏迷?”介平问道。

    “有所不同。昏迷对外界没有感知,但这种情况有。”

    “那好吧,多谢先生了。再烦请转告薛典史,三日之后,老时间老地方,如果这三日内他都没来,那就往后顺延三日。”李儒墨说罢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

    “嗯。”吕阳初能说一个字的时候绝不说两个字。见几人没再开口,关上院门,连句“不送”都没有。

    看着关上的院门,子辉一阵气结,在空中比划了一个脚踹门的姿势:“找了大半天,结果就这几句话,早知道我就不多嘴,直接回学馆了。”

    “我倒是觉得”介平看着院门语气轻快地说:“我们这趟没有白来。如果我们不是这个时间站在这里问他,你觉得他会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告诉我们吗?”

    听介平这么一说,子辉觉得言之有理:“嗯,窝藏朝廷罪犯搞不好是要砍头的,他居然就这么轻易地承认了,估计是怕我们冲进去看见。”

    见李儒墨沉思不语,介平问道:“你在想什么?”

    “没事,走吧。”

    三日后,老时间老地方,薛清徽还是一如既往地早早在那等着了。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回头急切地问:“那个东西你真找到了?”

    李儒墨也没跟他玩笑,把那包东西递过去。

    翻着手中那厚厚的一叠纸,薛典史声音颤抖:“天呐!这帮蛀虫的罪恶罄竹难书!”

    李儒墨之前只是浅浅看了一下,靠记忆默写出的两页人名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这一沓名单的背后,每一个都是血淋淋的惨剧。

    “你那边查得怎么样了?”李儒墨开口道。

    “我已经发现了那帮暗哨的行踪了。”

    “还不赖,怎么发现的?”

    “那次回去之后,我又把那个女孩的随身物品翻看了一下,找到了一枚平安符,一开始我以为这就是她随身带过来的,吕先生却说他见过,在青峰山的清风观里。”

    “哦?吕先生身为医者,也信道?”李儒墨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

    “这我就不清楚了,总之,我顺着这条线索,就找到了青峰山,发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但……”

    “但是道长没有把这份东西交给你,对吗?”

    “他说不在他那里。”

    “那他怎么给我了呢?”李儒墨一挑眉,指着他手上的东西说道。

    “是他给你的?”

    “当然咯。你想知道为什么他选择给了我,不给你吗?”李儒墨戏谑的笑道。

    “为什么?”

    “因为他觉得你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所以不敢给你。怕给你招来杀身之祸。”

    “你……”这要是换一个脾气大一点的先生,早就一戒尺拍过去了。

    “这下你该承认,没有我,你办不成这件事了吧?”李儒墨接着轻飘飘地说:“还有,我轻而易举地就找到了你的藏身之处,你以为那帮人都跟你这么笨吗?你以为你在暗处?实际上,你一直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之所以不动你,是因为碍于你的身份,否则,你早就身首异处了!”

    薛清徽自然也是听吕阳初说过,他们几人直接找到了吕阳初的住处,而且一语道出了那个女孩就在吕阳初家里养伤,足以见得他之前一直低估了李儒墨的能力。

    见薛清徽低头不语,李儒墨接着说:“他们之所以让你轻而易举地发现他们的藏身之处,那就说明他们已经打算撤离了,你猜他们下一步会做什么?”

    “下一步……”薛清徽思忖道。

    “你连他们下一步的计划都不知道,你拿什么跟他们斗?嗯?”李儒墨笑着盯着薛清徽问道。

    “他们会杀了那个女孩,永久后患?”

    “哎呦!我的好先生哟,我该说你什么好呀!”李儒墨无奈扶额道:“江淮的漕户,不是就这四人,你现在证据有了,你需要什么呀?”

    “我需要原告。”

    “这不就结了吗?你需要的是原告,这个原告他还可以是其他漕户呀。”

    “你是说……他们会对其他漕户下手,赶尽杀绝?”

    “斩尽杀绝倒不用。毕竟敢于站出来,敢于跟官府作对的硬骨头肯定是少数。他们只需要摸清楚那些漕户的底细,除掉几个威胁比较大的,其他人自然就不敢站出来了。”

    薛清徽思索道:“怎么找到那些逃亡在外的漕户呢……”

    “是啊,怎么找?他们可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不光人手多,而且到处都能给他们便利,很可能在那些漕户中还有他们的眼线。我们就两个人,凭什么能在他们之前找到那些人呢?”李儒墨顺着他的话问道。

    薛清徽茫然地摇了摇头,正如李儒墨所说,那些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想找到那些逃亡的漕户,只是时间的问题。而自己对那些漕户几乎一无所知,而且还不能光明正大地去调查,想在他们之前找到那些人,比登天还难。

    “糟了!”李儒墨突然想到了什么:“快走!”

    “去哪?”

    “薛宅,你家!”三人在饭馆吃着饭,优哉游哉地喝点小酒,将刚刚的晦气一扫而空,心情也舒畅了不少。

    “我突然有点想薛先生了。”介平酒量一般,喝了几杯就有点晕乎乎地了。

    “嗯,我刚刚也想到他了,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子辉喝了一口酒,一脸担忧地说。

    他们一起在那里抄了那么久的卷宗,如今再回到那个地方,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薛清徽。

    李儒墨正欲开口,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女孩走上前来,稚声稚气地说:“有一位大叔让我把这个交给你。”说着递上来一包用纸包着的东西。然后就跑开了。

    李儒墨接过那包东西,拿在手里一摸,里面像是纸张的质感。一时眼睛就亮了起来。

    “什么东西?”子辉问道。

    “我们一直在等的东西。”

    子辉的酒一下醒了许多:“真的来了?”

    李儒墨点了点头。

    子辉立马喜笑颜开:“大师不愧为大师啊,心服口服!”

    “你们在说什么?”介平还有点晕乎乎的。

    “赶紧去洗把脸,正事来了!”

    一听正事来了,介平眼里一下子也清明了许多,向店小二讨了一盆冷水,冲洗了一番。

    “你们这一个个的,行不行了?是个正常人都能看出这包东西有猫腻了。”李儒墨一脸嫌弃道。不过这个担心倒是多余的,饭馆里人多眼杂,大家都在忙着吃吃喝喝,谁有功夫管他们呀!

    李儒墨把东西放怀中,结了账,出了饭馆,四处张望了一下,找了家租马车的车行,租了辆马车。

    “回学馆?”子辉问道。

    李儒墨摇了摇头:“本来是想回去的,但是突然改变主意了。”

    “你想到了什么?”子辉又问

    “吕先生。”

    “吕先生?他跟这件事有什么关联吗?”

    “他跟这件事或许没有关联,但……他跟薛典史,肯定关系匪浅。”

    “他跟薛典史……我懂你意思了,薛典史没来授课之后,是找的吕先生来接替他,而且,今天他居然轻而易举地就带我们去衙门那么重要的地方,那里是归典史管的,必须得到他的授权,吕先生才能带我们进去。所以他们私交一定不浅。”介平推理道。

    “不错不错!终于有点长进了。”李儒墨笑道:“不过还有一点你给忽略了,那个女孩身患重伤,昏迷不醒,她需要一个地方静养,这个地方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首要的是要隐蔽,第二个,就是要有个大夫。”

    “既然要隐蔽,就不能送到医馆药馆去,”介平顺着他的思路推理道:“医馆之外的大夫,还能在不引起外人注意的情况下获得大量伤药,那不就是吕先生吗?”

    “那还等什么?出发吧。”子辉说道。

    “说得好像你知道吕先生住哪似的。”介平不禁为子辉的智商着急起来。

    “大师你给算算呗?”子辉嬉笑道。

    “你当我是观世音,许什么愿望都能灵啊!”李儒墨愤愤敲了敲他的帽子。

    “那怎么办?”

    “问呗,嘴巴给你是用来放屁的吗!”

    “真的要用这么蠢的办法吗?”子辉哀嚎道。

    “来来来!你给我想个不蠢的办法。”

    办法虽然蠢,但还是能奏效,毕竟吕阳初作为学馆的先生,在城里还是有一定的知名度的,南浔也并非很大的城市,几人转悠了大半个南浔,终于是在刚入夜时分找到了吕阳初的居所。

    “先生,叨扰了。”三人在吕阳初的院子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学生礼。

    吕阳初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你们找我有事?”

    “方便进屋说吗?”

    “不便。”吕阳初冷冷地拒绝了。

    “金屋藏娇怕我们发现?”李儒墨戏谑道。

    “此话何意?”吕阳初仍然语气冷冷的。

    “我就不拐弯抹角了,我们来找薛典史的。”

    “他不在我这里。”

    “也不一定要见他,如果方便,还请帮忙带句话,他要的东西我找到了。”

    “还有别的事吗?”吕阳初没什么特别的表情。

    “屋里的那个病人有几分概率能醒?”

    听到这句话,吕阳初明显顿了一顿,最后还是叹了口气说:“我没有把握,也许能活,但是能醒的几率微乎其微。”

    “能活但不能醒?那不就是昏迷?”介平问道。

    “有所不同。昏迷对外界没有感知,但这种情况有。”

    “那好吧,多谢先生了。再烦请转告薛典史,三日之后,老时间老地方,如果这三日内他都没来,那就往后顺延三日。”李儒墨说罢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

    “嗯。”吕阳初能说一个字的时候绝不说两个字。见几人没再开口,关上院门,连句“不送”都没有。

    看着关上的院门,子辉一阵气结,在空中比划了一个脚踹门的姿势:“找了大半天,结果就这几句话,早知道我就不多嘴,直接回学馆了。”

    “我倒是觉得”介平看着院门语气轻快地说:“我们这趟没有白来。如果我们不是这个时间站在这里问他,你觉得他会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告诉我们吗?”

    听介平这么一说,子辉觉得言之有理:“嗯,窝藏朝廷罪犯搞不好是要砍头的,他居然就这么轻易地承认了,估计是怕我们冲进去看见。”

    见李儒墨沉思不语,介平问道:“你在想什么?”

    “没事,走吧。”

    三日后,老时间老地方,薛清徽还是一如既往地早早在那等着了。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回头急切地问:“那个东西你真找到了?”

    李儒墨也没跟他玩笑,把那包东西递过去。

    翻着手中那厚厚的一叠纸,薛典史声音颤抖:“天呐!这帮蛀虫的罪恶罄竹难书!”

    李儒墨之前只是浅浅看了一下,靠记忆默写出的两页人名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这一沓名单的背后,每一个都是血淋淋的惨剧。

    “你那边查得怎么样了?”李儒墨开口道。

    “我已经发现了那帮暗哨的行踪了。”

    “还不赖,怎么发现的?”

    “那次回去之后,我又把那个女孩的随身物品翻看了一下,找到了一枚平安符,一开始我以为这就是她随身带过来的,吕先生却说他见过,在青峰山的清风观里。”

    “哦?吕先生身为医者,也信道?”李儒墨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

    “这我就不清楚了,总之,我顺着这条线索,就找到了青峰山,发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但……”

    “但是道长没有把这份东西交给你,对吗?”

    “他说不在他那里。”

    “那他怎么给我了呢?”李儒墨一挑眉,指着他手上的东西说道。

    “是他给你的?”

    “当然咯。你想知道为什么他选择给了我,不给你吗?”李儒墨戏谑的笑道。

    “为什么?”

    “因为他觉得你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所以不敢给你。怕给你招来杀身之祸。”

    “你……”这要是换一个脾气大一点的先生,早就一戒尺拍过去了。

    “这下你该承认,没有我,你办不成这件事了吧?”李儒墨接着轻飘飘地说:“还有,我轻而易举地就找到了你的藏身之处,你以为那帮人都跟你这么笨吗?你以为你在暗处?实际上,你一直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之所以不动你,是因为碍于你的身份,否则,你早就身首异处了!”

    薛清徽自然也是听吕阳初说过,他们几人直接找到了吕阳初的住处,而且一语道出了那个女孩就在吕阳初家里养伤,足以见得他之前一直低估了李儒墨的能力。

    见薛清徽低头不语,李儒墨接着说:“他们之所以让你轻而易举地发现他们的藏身之处,那就说明他们已经打算撤离了,你猜他们下一步会做什么?”

    “下一步……”薛清徽思忖道。

    “你连他们下一步的计划都不知道,你拿什么跟他们斗?嗯?”李儒墨笑着盯着薛清徽问道。

    “他们会杀了那个女孩,永久后患?”

    “哎呦!我的好先生哟,我该说你什么好呀!”李儒墨无奈扶额道:“江淮的漕户,不是就这四人,你现在证据有了,你需要什么呀?”

    “我需要原告。”

    “这不就结了吗?你需要的是原告,这个原告他还可以是其他漕户呀。”

    “你是说……他们会对其他漕户下手,赶尽杀绝?”

    “斩尽杀绝倒不用。毕竟敢于站出来,敢于跟官府作对的硬骨头肯定是少数。他们只需要摸清楚那些漕户的底细,除掉几个威胁比较大的,其他人自然就不敢站出来了。”

    薛清徽思索道:“怎么找到那些逃亡在外的漕户呢……”

    “是啊,怎么找?他们可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不光人手多,而且到处都能给他们便利,很可能在那些漕户中还有他们的眼线。我们就两个人,凭什么能在他们之前找到那些人呢?”李儒墨顺着他的话问道。

    薛清徽茫然地摇了摇头,正如李儒墨所说,那些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想找到那些逃亡的漕户,只是时间的问题。而自己对那些漕户几乎一无所知,而且还不能光明正大地去调查,想在他们之前找到那些人,比登天还难。

    “糟了!”李儒墨突然想到了什么:“快走!”

    “去哪?”

    “薛宅,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