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河阳寺 » 第三十章 崔宁

第三十章 崔宁

    第二日,天色微明,很多人还没起床,就听到店里吵吵嚷嚷的乱成了一团,陈巫一跃而起,嗖地一声就跑出去了,杨修远和吕月将心知不妙,也急忙跟了出去,只见一间客房门口站了许多人,店主此时也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拨开人群挤了进去,才看一眼就差点摊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带着哭腔喊道:“哎呦我的天啊,可把我害苦了!”

    杨修远快步走上前来,众人见到副将,都让开一条路,杨修远进屋一看,就见王三躺在地上一动不动,面色惨白,毫无人色,明显是绝气多时了。

    吕月将在后面看到,雷霆般大喝一声:“是谁下的手?”怒目圆睁,四下一顾,气势压的众人不敢抬头。

    人群中有人小声说道:“我们也实在不知,早上起床时见王三就是这样了,叫也不叫醒,摸摸鼻子,已经没气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

    杨修远想起昨天陈巫说的话,便拉着他远离了人群,问道:“王三因何而死?”

    陈巫说道:“王三昨夜身处人群之中,然而魂魄被摄,血脉尽枯,睡在他旁边的人居毫无察觉,这不是被人所杀的症状。”

    杨修远惊诧道:“不是被人所杀,难道是被鬼所杀?”

    巫回头望了一眼王三所在的那个房间,说道:“王三面相富贵,命里有鬼神相助,倘若他能顺其自然,官位可至四品,王三应该是知道此事,所以才有恃无恐,肆意奴役鬼灵,居然利用自己的好命去赌博,赚取蝇头小利,像昨天猜黄豆那种事,不是人力可以办到的,他这样做肯定不止一日了,鬼灵不胜其烦,为免于无尽的劳役,只好杀他灭口。”

    杨修远这才知道陈巫之前说自己能见生死,并非妄言,也就断了送他回长安的打算,同时感触于王三的死,叹道:“不知命,不惜福,人若自弃,鬼神难救。”

    杨修远把陈巫的话转告给吕月将,让他不必追究了,吕月将惊诧于陈巫的灵异,再不敢因他年少而有一丝轻慢了。

    众人寻了一处向阳高地将王三埋葬了,杨修远把王三昨天赢的铜钱归还原主,吃罢饭带领众人又重新上路了。

    出了子午谷就是汉中,相比谷中,汉中地势平坦了许多,人烟稠密起来,大家各自在集市里买了些胡饼、羊肉、腌菜,稍事休整后继续前行,又过金牛道,出剑门关,一如杨修远之前筹划的路线,离开长安后的第四日后抵达了成都。

    西川节度使崔宁听说郭子仪的部将来访,连忙整装出府相迎,待看到领头的位十四五岁的少年时,不禁大为惊讶,随即面露轻色,礼节简慢了许多。

    杨修远并不介意,将来意说明,希望崔宁能派人带路,送自己至大理谈判,崔宁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而是说道:“杨将军旅途辛苦,我已命人备下酒席,为杨将军接风洗尘。”说着,崔宁右臂向府中大门方向一挥,做出了一个请的姿势。

    杨修远见崔宁面带笑意却毫无敬色,长安危在旦夕,他不问战事却先言吃酒,不知其用意何在,于是心中暗自提防起来,带领众人入府就席。

    崔府奢华之极,雕梁画栋俱为金丝楠木,奴婢侍妾皆着锦衣玉饰,席上的糖油果子、兔头、叶儿粑都是蜀中特色美味,京城所未见,崔宁与一位容貌端庄秀丽的妇人坐在主席,频频敬酒,杨修远几次提起前往大理之事,都被崔宁以酒杯挡回。

    饭罢,崔宁命人送杨修远等人去旅舍,竟不再相见,杨修远闷闷不乐,跟着馆驿人员慢慢前行,想起席间的事,随口问道:“崔大人身边的那位女子,可是冀国夫人任氏?”

    原来,崔宁夫人名任婉之,曾经散尽家财十万,募集士勇千人,击溃了进犯成都的敌寇,皇帝听说后龙颜大悦,封崔宁为冀国公,封任婉之为冀国夫人,随后又任崔宁为西川节度使,至今已经十年。

    馆驿人员听到杨修远问话,窃笑一声,说道:“杨将军自京城来,不了解蜀地情况,刚才席上那位女子可不是什么冀国夫人,而是唐杞的夫人。”

    杨修远问道:“唐杞是谁?他的夫人为何会和崔宁一起出席?”

    馆驿人员说道:“唐杞是崔宁的部属,他有一妻三妾,已经尽数被崔宁所占。”

    “呃?”杨修远愣了一下,想了想,又问道:“唐杞已经死了吗?”

    馆驿人员笑道:“唐杞现任行军司马,昨日才来过崔府,怎么会这么快就死了呢。”

    吕月将在旁边忿忿说道:“崔宁这厮如此无礼,竟然带着别人的老婆招待我们,眼里当真没有郭令公了吗?”

    馆驿人员哈哈一笑,对吕月将说道:“这位壮士有所不知,不止唐杞,崔宁下属将吏的妻妾,但凡有点姿色的,都被崔宁所污逼,崔宁的这个节度使乃是宰相元载所授,与郭子仪并无干系。”馆驿又看了眼杨修远,接着说道:“你家这位杨将军,比崔宁的儿子还要小上几岁,他又怎么会放在眼里?”

    吕月将不听则罢,这一听更加怒不可遏,说道:“鸟官!”随即用力一挥手中的大锤,竟将路边的一棵小杨树拦腰击断,引的路人纷纷避让侧目。

    杨修远听到元载的名字,心里涌出一阵不适,然而此时不是使性子的时候,他对吕月将使了个眼色,低声说道:“这是在人家地盘,不可造次。”

    吕月将低沉地哼了一声,又朝那棵断柳重重地唾了一口,这才将大锤子收起。

    不一会儿就到了馆驿,杨修远等人一人一间房,这里的条件比起子午谷的那家沿途馆舍要好上很多,都安顿下来之后,杨修远找来吕月将,说道:“崔宁久在西南边陲,拥兵自重,此次吐蕃入侵,他拖延我们的行程,颇有观望之意,蜀道难行,一颗泥丸即可封路,如若长安战事不利,崔宁起了不臣之心,效法河北藩镇割据西南,我们这些人转眼就成刀下鬼。”

    吕月将瞪着眼睛说道:“下次再看到这个狗官,我必定一锤结果了他!”

    杨修远摆了摆手,说道:“此地不宜久留,太阳落山之后我们趁夜出行,不要惊扰崔宁,免得多生事端。”

    吕月将于是暗暗告诉其他人,不卸行李,人马半饱,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日落月升,夜色朦胧,杨修远等人悄悄溜出驿馆,人衔草,马衔枚,一路向西奔驱,行了五十多里路,在一片小树林里休息时,就听到后面有群人骑马风驰电掣而来,马蹄甚急,刚听到声音时尚有数百米之远,转眼间就能在月光下看清人影了,众人大惊,纷纷操起兵器,而此时吕月将正在一棵槐树下撒尿,他听到追兵的声音,头也不回,尿完后慢慢提起了裤子,而此时对方人马仅有十步之遥,吕月将回头一声大喝,如霹雳一般响彻夜空,吓的最前面的那几个追兵心胆欲裂,人马俱翻,朱雀军士气大震,在吕月将的带领下冲着对方一阵乱砍,不消一刻钟即将他们尽数掀翻在地,而朱雀军这边也阵亡三员,多人负伤。

    杨修远走到一个躺在地上的追兵面前,他腿被打断,已无法动弹,此时正捂着伤口不停地呻吟,杨修远问道:“我们不过是借路人,崔大人何至于此?”

    那人只是哼哼,并不答话,吕月将一步上来,手起锤落,把他砸的脑浆并裂,死状极惨,杨修远抹了一把溅到脸上的血迹,又走到另外一个敌方伤者面前,还未问话,那人已吓的瑟瑟发抖,面如土色,吃吃地说道:“不……不要杀我……我……说实话……”

    杨修远听出话外有音,又走近一点,说道:“说吧。”

    那人说道:“我……我们不是崔宁派来的。”

    吕月将喝道:“那你为何要追杀我们?”

    那人见吕月将如见杀神一般,虽然已经负伤,却不知哪儿来的力气,吓的屁股向后挪了好几挪,才又说道:“崔宁霸占下属的妻妾,他的属官恨他入骨,然而崔宁在朝中有宰相元载撑腰,没人能奈何得了他,今天唐杞等人听说成都来了郭子仪的部将,便相互商量说,若你们死在了蜀地,郭子仪怪罪起来,崔宁罪责难逃,唐杞便命我等趁夜袭杀你们,原本想在驿馆下手,没想到你们事先得到了消息,连夜出逃,唐杞又命我们追了上来,这才……”

    “一群狗官!”吕月将大喝一声,不等那人说完,又是一锤下去,结果了他的性命。

    杨修远苦笑着摇了摇头,对陈巫说道:“有奇淫者必有奇祸,崔宁必不善终,这种事无需占卜也可以很清楚地知道。”

    陈巫点了点头,说道:“不用久等,此事就在两年之内,杀他的人名字里也有个杞字。”

    杨修远想了想,当朝大员里名字有杞字的,当属于御史大夫卢杞,能杀崔宁的,大约就是此人了。

    杨修远回想入蜀以来的遭遇,便用石子在地上写了首诗:

    未至而迎之

    已来而轻之

    即往而追之

    何苦而为之

    副将如此苦中作乐,众人看罢,都会心一笑。

    大家包扎好了伤口,又在地上捡了些弓箭匕首,埋葬了战死的三名朱雀军,继续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