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老李的1987 » 第192章、鉴定

第192章、鉴定

    朱梁栋向李永恒介绍:“李先生,这位是我的祖父。他看到了您发布的视频和照片之后,很激动,说是无论如何也要亲自来一趟。”

    又大声对自己的祖父说:“爷爷,这位是李先生。就是他,有那幅先祖的水墨山水画。”

    李永恒也学着朱梁栋的做法,大声对老头子说:“朱先生,您好。我叫李永恒。让您舟车劳顿的跑一趟,真是非常的过意不去。”

    老头子咳嗽两声,清了清喉咙:“李先生,不必客气。我老了,咳咳,落叶归根嘛,迟早是要回华夏看一看的。请问你的那幅画,在哪里?”

    “在二楼的书房里,请跟我来。”李永恒转身带路。

    他心中暗想:不是吧,这些朱氏家族的后人,从长相来看,跟1987年的朱国宗他们一家人,完全不一样。

    又想:自己在书房里准备的八张椅子,以为绰绰有余了,现在一看,是自己准备得不够多啊!

    不过还好,三个负责开SUV的司机,并没有跟着大部队进到大厅,而是默默地站在车旁边,警惕地查看四周的情形。

    李永恒率先来到二楼的书房门前,打开了门锁,站在门口,快速扫视里内部的陈设,哎,来不及整理桌上乱糟糟的笔墨纸砚了!

    后面的朱梁栋紧跟着来到了书房门前,李永恒对他做个请进的手势:“朱先生,请里面坐。”

    朱氏家族的其他成员们,陆续来到了书房门前,也被我们的老李请进了书房。

    好在这间书房面积足够大,涌进来十多号人,居然并不显得拥挤。

    不用李永恒向他们介绍,这些朱氏家族的成员们很快就看到了,粘贴在墙上的那幅嘉靖十二年的水墨山水画。

    朱老先生戴上了一副老花眼镜,在两个保镖的搀扶下,嘴里喃喃自语,抬头盯着墙上的画,目光再也移不开了。

    朱梁栋轻轻地问李永恒:“李先生,能不能把那幅画取下来,放到桌子上观看?”

    “可以。”李永恒很快就把这幅嘉靖十二年的水墨山水画取了下来,把书桌上的几张习作随手塞到青花大罐子里,然后把水墨山水画摆放在书桌上。

    这时候,有一个中年男子站到了朱老先生的身边,问老头子:“董事长,我可以开始鉴定了吗?”

    “戴先生,请!”旁边的朱梁栋接过话头,替自己的爷爷回答。

    李永恒在一旁看着,心想:原来朱氏家族的这些人,还请了这位姓戴的中年男子一起,前来鉴定画作的真伪!

    有一件事,让他想不通:朱家也是奇怪,鉴定一幅画而已,购买一幅画而已,他们为什么来那么多人啊?

    有必要么?

    那位戴先生,已经戴上了薄薄的白手套,从自己的手提箱拿出一个放大镜,站在水墨山水画跟前,俯身细看,开始了他的鉴定工作了。

    好几个朱氏家族的成员,纷纷掏出了手机,把戴先生的鉴定过程拍摄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戴先生回过头来,对朱老先生说:“纸张没问题,笔迹没问题,画作的风格没问题,年代也没问题,董事长,这的确是王爷的真迹!”

    朱老先生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老泪纵横,颤巍巍的伸出了右手,抚摸着桌上的先祖的遗物,过了良久,他才问李永恒:“李先生,能不能告诉我,这幅画,你是怎么得来的?”

    李永恒把这幅嘉靖十二年的水墨山水画卷成一根小棍子,拿起桌上的那个原版的油布包,把画作塞进了油布包里,对在场的所有人说:“我是从这个东西里面发现的画作。”

    戴先生问他:“李先生,我可以看看它吗?”

    “可以,请看吧。”李永恒把油布包递给戴先生。

    这个油布包到了戴先生的手里,只见他把画作取出,放在书桌上。然后,把柔软的油布包翻转一遍,里面变成了外面,拿着放大镜仔细查看之后,露出了惊喜的神情,对朱老先生说:“董事长,没错了!这里,有王府的标记。”

    啧啧!李永恒心中忍不住想到:草率了!为什么我就不知道,要把油布包裹的里面翻转出来,认真查看一下呢?这个姓戴的,好像很懂啊!

    朱老先生点了点头,盯着李永恒问到:“李先生,你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得到这些东西的?”

    “老先生,说来话长了。我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在七星市得到这些东西的。”我们的老李说的这些话,倒不全是假话。

    旁边的朱梁栋插嘴问到:“李先生,您是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冒昧问一下,您今年多大年纪了?”

    李永恒微微一笑:“这个吗,我今年50岁了。”

    在场的所有人一听,都发出了惊讶的感叹声!

    无论怎么看,这个李先生都不像是50岁的人啊,最多也就二十多三十岁出头的样子。

    戴先生和朱老先生对望一眼,都点了点头。

    水墨山水画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七星市里得到的,这是非常靠谱的说法。

    这位长相年轻到过分的李永恒先生,即使在跟大伙儿撒谎,那也是八九不离十的一个谎言。

    因为这一支朱家的藩王的王府,从大明洪武年号开始,就设在了七星市,当时叫七星郡。

    东南亚这支朱氏家族的先祖,在明朝嘉靖十四年,因为一个突发的原因,逃跑到了海外,扎根在东南亚的一处小地方,躲过了当时朝廷的诛杀。

    他们的先祖,在东南亚娶妻生子,开花散叶,做起了生意,越做越大,逐渐成了气候。

    几百年来,朱氏家族,慢慢的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家族。

    朱氏集团从1998年开始,就进入华夏各个省市,大肆投资实业了。

    其中,朱氏集团投资的重点,放在了七星市。包括商超、文化旅游、医药、食品、化肥等方面。

    表面上,他们是在跟七星市政府合作愉快,共创双赢。

    但是,这位朱老先生,也就是戴先生说的“董事长”,真正的目的,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借着投资的名义,在七星市的各个地方,暗中查找先祖的一副画。

    那幅画,暗藏着朱家的一个不可言说的大宝藏。

    他们想了几百年,找了几十年,一直没有任何收获。

    就在昨天,网络上突然出现了一幅嘉靖十二年的水墨山水画,那不就是朱氏家族盼望已久的宝藏图么?

    呆在七星市的朱氏家族成员,马上把网站的网址和截图,发给东南亚的朱氏集团总部。

    集团的真正掌门人朱梁栋,连忙把这个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惊天好消息,请自己的爷爷观看,并且立刻注册账号,跟李永恒直接沟通。

    这些事,我们的老李完全不知情。他以为这么多朱氏家族的成员,都是乘坐私人飞机从东南亚小国飞过来,其实不是。

    很多年轻的成员,一直呆在七星市、鱼峰市、以及省城,这些地方,都是他们朱氏集团投资的城市。

    除了朱梁栋和朱老先生、戴先生以及两个保镖,是乘坐私人飞机直接赶过来,其他成员事先都到鱼峰市汇合,等待集团的董事长一行人的到来。

    他们所有人在鱼峰市汇合见面之后,乘坐三辆SUV,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芝州县城。

    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朱老先生冒死也要亲自走一趟。

    这是朱家多少代人的期盼啊,王府当年的藏宝图,近在眼前、唾手可得了,说什么也不能错过。

    错过了,可就死不瞑目了!

    戴先生忽然问李永恒:“李先生,你桌上的几个梅瓶,也是跟这幅画一直呆在一起的吗?”

    咦,好眼力啊!我们的老李暗暗叹服:“戴先生,你说得对。”

    这个姓戴的,好厉害!他只是用眼睛看那么几眼,就能说得无比的精准。

    原来那几个瓶子,叫什么梅瓶啊?

    “呵呵,李先生,这幅画,和这些梅瓶,都是当年藩王府里的东西。”戴先生简单地向李永恒解释。

    其中的奥妙,就算是跟这个莫名其妙的李先生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

    他之所以告诉李永恒知道,意思是说,你这位李先生啊,不知道走了什么天大的财运,才可以拥有朱氏家族梦寐以求的东西!

    戴先生,全名叫戴伯陶,是世界有名的拍卖行的资深鉴定师,对东亚和南亚的文物古董的鉴定,有着权威的名声。

    也正因为这个,朱氏家族才高薪聘请戴先生,作为朱氏集团的特别顾问,遇到什么疑难之处,就请戴先生鉴定一番,给出权威的鉴定结果。

    这一次,事关重大,朱氏集团的董事长和CEO,邀请戴先生乘坐私人飞机,第一时间飞往华夏的鱼峰市,再赶往芝州县城。

    有了戴先生的亲自鉴定,朱老先生彻底地放心了。至于怎么从原版的水墨山水画里找出藏宝的地点,朱老先生有自己的办法。那是只有他才知道的秘密。

    只不过啊,我们的老李,在无意之中,已经提前破解了画作中的宝藏的具体位置了。

    朱老先生对书房里的其他成员说:“梁栋,戴先生,你们两个留下,其他人先回车里等待。去吧!”

    他的声音并不大,但在场的其他人,立刻乖乖的离开了书房,下楼去坐车了。

    朱梁栋把书房的门关上,开始进入主题:“李先生,这幅水墨山水画,您打算多少钱卖给我们朱氏家族?”

    “500万,欧元,现金。”李永恒简单直接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