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老李的1987 » 第193章、成交

第193章、成交

    书房内的三人,听了这个李先生的500万欧元的报价,虽然不动声色,但内心那叫一个高兴!

    董事长朱老先生,事先和自己的长孙,也就是朱氏集团的CEO朱梁栋商量好了,准备一亿RMB的资金,要买下那幅画!

    一个亿的RMB,跟大宝藏的价值相比较的话,那都不值一提。

    现在,听到李永恒只开价500万欧元,远远低于一亿人民币的心理价位,难怪三人暗叫一声侥幸!

    这个李永恒李先生,的确是一个文物古董方面的外行人啊!

    朱梁栋看了看自己的爷爷,然后问李永恒:“李先生,价格嘛,好商量。不过,您为什么要欧元,而且指定要现金呢?”

    “因为我还没用过欧元,呵呵。现金吗,比较方便,没那么多的麻烦事。”李永恒坦诚相告。

    三人听了李永恒的回答,都点了点头。这个华夏十八线小县城的李先生,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欧元长什么样吧?更没见过500万欧元巨款摆放在眼前,是什么样的一个场景。

    戴先生作为拍卖行的权威鉴定师,心中当然知道,光是一幅明朝嘉靖年间的三尺水墨山水画,画作水平达不到一流,是卖不到500万欧元的。能拍卖到一百万欧元,就顶天了。

    但这幅藩王爷的亲笔画作,朱董事长一开口就准备了一个亿的人民币,决不能让这幅画旁落他人之手!

    哎,戴先生对此感到十分的迷惑,不知道这幅水墨山水画,是不是还有另外的含义呢?

    这件事,朱董事长是绝不会对戴伯陶说的,毕竟戴先生只不过是集团聘请的一个文物鉴定师。

    他的任务就是负责鉴定画作是否是真迹,仅限于此。

    藩王爷的亲笔山水画,隐藏着朱家的大宝藏。这件绝密的大事,是祖上口口相传,只传长子或长孙一个人知晓。而且,绝不能用文字写下来。

    除此之外,家族的其他任何一个成员,都不准知道这件事。

    朱老先生,全名叫朱启樟,他的父亲当年在逝世之前,拉着他的手,悄悄地把秘密传授给他知道。

    这幅先祖亲笔画下的水墨山水画里面,不但隐藏着一个大宝藏,还隐藏着一段惨烈的往事。

    当年的七星郡藩王的王爷,到了嘉靖初年的时候,就开始暗中屯兵屯粮,打造各种武器,搜刮了大笔大笔的金银财宝作为军饷,秣兵厉马的,那意思是,要起兵造反!

    这件杀头的大事,一直在暗中筹备。

    当时的王爷,在嘉靖十二年的时候,亲笔画了一幅画,把收藏粮草武器、金银财宝的地点,画进了水墨山水画里。

    这个关于宝藏的藏宝图的秘密,王爷只告诉两个儿子知道。

    当年运输物资到半山腰的山洞的苦力们,他们一批又一批的,被王爷派了亲兵,在半山腰杀了,尸体全部扔进山洞的洞底,决不能留一个活口。

    王爷的大儿子,呆在在七星郡城内,协助王爷运作诸般事宜。把一些王府里的财物等,秘而不宣地分派到七星郡城内各处,藏在不起眼的民宅中。

    藏到民宅的东西当中,就包括了这幅水墨山水画,以及一些金银财宝和其他物事。

    另一个小儿子,则是拿着一批金银财宝,派到了边境的一个小城里,提前做好接应、逃跑的策划事宜。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到了嘉靖十四年,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七星郡的藩王要造反的消息,传到了嘉靖帝的耳里。

    这个消息,真是惹得龙颜震怒,密派一支东厂官军,前去七星郡捉拿反贼!

    藩王爷和大儿子被抓的时候,还在梦中。王府里的其他人员,也被东厂的官军扣押了。

    整个王府,掘地三尺,四处搜查,却查不出什么造反的证据。

    东厂的官军擒拿了王爷和大儿子,押送回京城,严加拷打,要王爷承认谋反。

    七星郡的藩王爷和大儿子,打死也不承认谋反之事,满口子的叫屈,要跟告密者进行公堂对质!

    告密者早就躲得不知去向。叫东厂上哪儿找人来对质?

    于是,七星郡藩王和他的大儿子,就一直被羁押在天牢里,不准任何家属探监。

    藩王爷这对父子俩一向养尊处优,突然被毒打了好几顿,伤痕累累,熬不过两个月就呜呼哀哉了。两人的尸身,被东厂用两口薄棺材装了,秘密送回七星郡的王府,让王府自己处理后事。

    至于七星郡王府内的其他家属成员,在搜查王府之后不久,就获准恢复自由之身,让长孙继承藩王正统,仍旧居住在王城中。

    王府内的这一支朱家后裔,对那幅水墨山水画的秘密,一无所知。

    而知道秘密的人,世上只有三个。

    三人当中,已经死了两个,另一个则是没有任何讯息,不知所踪。

    留在边境的那个小儿子,事发的当晚,早有探子,把王爷被抓的噩耗,以飞鸽传书的方式,让他第一时间知道。

    这个藩王爷的小儿子,就是朱董事长这一支的先祖了。他当时吓得魂飞魄散,携带了一批金银财宝,骑着骏马,逃出边境,一直往南边逃命。

    跑了大半个月,直到他跑得远远的,确认不会被大明朝廷的兵马抓到之后,才停止了自己的亡命天涯之旅,就地安顿下来。

    这个小儿子,知道老爸把藏宝的地点,画进了一幅山水画里。也知道如何从原版的画作当中,解密出具体的位置。

    但是,那幅原版的水墨山水画,现在会在哪儿呢?

    藏匿画作的这件事,是他大哥做的。

    不经他之手,他也就不知道画作的下落了。

    凭着记忆力,小儿子把老爸画的那幅画,模仿了个大概,也画了出来。

    只有七、八分相似的画作,作为他这一支朱家的传家宝,代代流传。

    让这个藩王爷的小儿子回天朝寻找藏宝图,他是绝对不敢回去的。

    只有把这个秘密,一代一代的往下传承,期待有朝一日,朱家的子孙能重返七星郡,把当年王爷的大宝藏给找出来。

    这一传承啊,就传了几百年。

    期间,经历了朝代的更替,城头变幻大王旗,原来的大明七星郡藩王的王府也被战火给毁了。

    王府再后来,被当时的官民在原址重建起来。

    再然后,王府被挪作它用,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王府了。成了七星市的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朱老先生神情恍惚,沉浸在家族的往事中,直到被长孙朱梁栋打断了思路,这才想起,自己是在李先生的书房里,正在进行购买画作的交易。

    “李先生,您说的500万欧元,马上要凑齐那么多的外币现金的话,是比较难办的。可不可以按现在的汇率,折算成RMB呢?”朱梁栋这么说,算是默认了李永恒的开价了。

    我们的老李自己也知道,别说现金500万欧元了,就算是现金500万RMB,马上拿出来摆放眼前,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他不是顽固不化的人,不必跟钱过不去:“朱先生,这么说也不是不行。不过,折算成RMB的话,我希望凑齐到4000万RMB,然后,你们把桌上的青花梅瓶都带走吧。”

    老李的说辞,在他们三人听来,的的确确,是外行人说的话呀!事先准备一个亿的RMB,用不完哎。

    戴先生和朱董事长交换了一个眼色,然后问李永恒:“李先生,你说的青花梅瓶,不包括那对白色的梅瓶在内吗?”

    “不包括。”我们的老李非常肯定地回答。

    “那……李先生,我现在可以看一看白色的梅瓶吗?”

    “可以,请看吧。”

    那对有盖子的白色梅瓶,相当的特殊,瓶子里面还装着神秘的液体。在李永恒的角度来说,宁可自己留着,也不会卖出去的。

    戴先生脱掉了白手套,来到书桌前,双手小心地捧起其中一个白色梅瓶,心中一动:瓶子里有酒!难怪这个姓李的舍不得卖出!

    看瓶口,有盖子和火漆牢牢地密封住了。把瓶口放到鼻子前闻了闻,没有嗅到什么异常的气味。也就是说,瓶内的酒气没有泄漏。

    他从上到下看了又看,旋转着瓶子认真比对,然后放下了这个白色梅瓶,笑呵呵地看着李永恒:“李先生,你知道这对白色梅瓶,是什么朝代的吗?”

    “啊?不知道。”

    “呵呵,我刚才看过了,是宋朝的!”戴先生不愿多说什么,重新站到朱老先生的身边。

    毕竟他只是一个鉴定师,而花钱的事,是朱氏集团的事。互不相干。

    朱老先生点点头,对长孙说:“梁栋,你出去安排一下。”

    朱梁栋应了一声,然后对李永恒说:“李先生,那就按您说的,4000万RMB,我们把画作和几个梅瓶都买下。请问李先生,您有银行卡吗?我给您转账?”

    我们的老李掏出了准备好的银行卡,递给了朱梁栋。

    对方并不接下,而是掏出了手机,把老李的银行卡正面和背面都拍了下来:“可以了,我现在就去安排转账。稍等。”

    这位朱氏集团的CEO,喜滋滋的出了书房,下楼去了。

    朱老先生自己动手,把原版的油布包翻转回去,然后把至关重要的水墨山水画塞进了油布包里。

    朱家几百年来的心愿,终于在今天实现了!

    戴先生笑嘻嘻地问李永恒:“李先生,你平时喜欢书法吗?我看你书桌上的几幅字,如果是写在明清的纸张上面,几乎可以当做真迹了。”

    我们的老李谦逊地说:“我就是随便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