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阴世点灯二十年,飞升剑斩三百仙 » 第三十八章 封侯

第三十八章 封侯

    修道至今百余年间,道人头一回感受到濒临死亡的恐惧。

    他出身自缺月州最为古老的鬼道宗门。

    撇除师姐这进步神速的奇葩,道人在同门中也堪称天才。

    而且他并不是那类只知埋头苦修,不擅实战的角色。

    本门的“缠丝八爪”“化骨绵掌”等武技在他手里使出来。

    威力只会比起由素袍女鬼使出更胜十倍。

    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连还手的余力也没有。

    就毙命在来路不明的飞剑之下!

    练气士的恢复力,原本要显著地强于同境界的武夫。

    等闲情况下被剑修穿胸一剑。

    只须没曾洞穿心脏,也不是全然就没了逃生的余地。

    然而将他钉在鬼门之上的这口飞剑,显然绝不是等闲货色。

    打从刺入胸膛的一刻。

    飞剑便开始无止境地,鲸吞他体内的气血。

    似是若不将他吸成干尸,便势不罢休。

    道人修行至今,历经大小恶战不下一百余场。

    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邪门的飞剑!

    是浮萍书院山主亲自出手?

    还是……莲台那边终于坐不住,派出使者来到了锡卢境内?

    道人的双瞳猛地扩张。

    望向悠悠然自炮台后方转出的黑袍少年。

    这厮,不就是……

    “原来如此……利用黄铜遮盖了鬼门的气息吗?”

    沈澄目光中似带着惊叹之意。

    “这样的大手笔,单凭你的本领肯定是干不出来的。”

    “想必在你背后,还有更不得了的高人。”

    “不过就算问你,你想必也不会老实交代吧?”

    “这也不要紧……死人是不会说谎的。”

    随着他逐步向道人走近,掌心的长命灯火也越渐明亮。

    道人盯视着他手中的灯火。

    忽然感受到了一阵深入骨髓的恐惧。

    畅晓生死之道的鬼修,向来是各家练气士中最难死透的。

    像那百鬼之尊,肉身早就已经尸化。

    却能借着焚香镇外鬼门的死气滋养。

    不仅维持住性命和战力,还有余裕供养一件半仙兵所须。

    道人这一脉的手段,相较起来只会更不可思议。

    哪怕只有一缕残魂苟存于世。

    只要熬过起始的艰难时期,东山再起,重回巅峰,算不得是什么艰难的事情。

    前提是留住魂魄不灭。

    但道人却出乎直觉地认知到。

    沈澄掌中的苍蓝焰火,有着彻底将其魂魄葬送的可怖力量!

    他几乎已要开口求饶。

    只是多年苦修的坚韧定力,让他保留了最后的尊严。

    道人只是想问沈澄一句:

    你是谁?

    沈澄似乎看懂了他眼里的不甘,报以柔和的微笑:

    “就算我报上名姓,你也不会知道我是谁的。”

    “能够死得明明白白的人,在这世上毕竟不太多。”

    “你的运气总算不错,魂魄被长命灯火炼化殆尽的人,是绝不会感到痛苦的。”

    他的话说到一大半时,道人体内的气血已被榨取干净。

    庞大的血气冲进鬼门,绽放出盛开莲花般的暗红飞焰。

    又一道鬼门,经由第六楼练气士的“血祭”而被封印。

    炼化道人残魂所得,鬼道术法“驯鬼术”。

    能够将掌握的大部份武技和术法,传授给具备一定灵智的鬼魅阴物。

    这门术法是道人所在一脉,将所养鬼物训练成战力无匹的鬼将之核心法门。

    原理就跟驯兽师训练动物学会诸般技巧一般。

    术法本身的上限很高,只是限制也不少。

    传授武技的前提,是阴物必须拥有肉身。

    没有肉身,便没法存储真气,自然无法施展武技。

    传授术法的要求相对低一点,只要阴物的灵力足够强大就成。

    只不过沈澄晓得的术法不多,这一节对他的帮助不大。

    可惜的是,沈澄对玩鬼没什么兴趣。

    虽说xp是自由的,但什么都玩只会把人害死。

    好在他掌握了真传起尸诀。

    意识直接与尸偶连结之时,尸偶本身也就相等于具备灵智。

    对于控尸,沈澄内心的接受度还是高一些的。

    瞧着眼前被暗红焰火吞没的道人尸身,他心里不禁叫了声可惜……

    至于有关迁移鬼门的秘密,沈澄搜魂过后,仍是没能找到线索。

    目前的搜魂,只能追遡到死者毕命前一段时间的记忆。

    对于更早前发生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头绪了。

    不过,在瞧见道人记忆中那位“师姐”的脸庞后。

    沈澄内心的诸多疑惑,似乎也能解得开了。

    “是这样吗……”

    “雷老儿,难为你为这个国家的未来费尽了心力……”

    “位处于这个国家高处的人们,却似乎从来没跟你同样想法啊。”

    秦历七月廿一,沈澄带着攘夷山女鬼的头颅回到了锡卢国京城。

    两日之后,国主降谕。

    加封天字猎鬼人沈明烛浮萍郡侯位,赐食邑千户,黄金万两。

    一夜之间,沈澄之名传遍京师。

    说实在的,谕旨后面的两项赏赐都是虚的。

    锡卢国本非大国,再加上各地鬼患肆虐。

    这千户食邑就算挂到了沈澄名下,每月收到的税收也没有多少。

    况且浮萍郡中,近一半的田地都是浮萍书院的私产,税收哪里收得上来?

    书院的读书人们,或许在抗击魔教、处理鬼祸等事上有时会懈怠点。

    但谁若敢伸手动他们的钱包,读书人们可从没在跟人开玩笑的。

    至于黄金万两,这就是真的在开玩笑了。

    国库里头哪里还拿得出一万两黄金?

    贵妃的私人库房里兴许还有。

    但会自掏万两黄金来奖赏有功下属的上司。

    在哪个世界,都还没生出来呢。

    除非沈澄是她面首,赐金也就相当于左手交右手。

    然而所有人在意的,本也不是相当于添头的千户食邑和万两黄金。

    浮萍郡侯。

    锡卢国占地甚小,所谓一郡之地,也就与北方大秦王朝的一个县相当。

    换句话说,郡侯就是县侯。

    而县侯在大秦的地位有多高?

    就算是在朝堂上与天子相见。

    也只须按照古礼作揖行礼,不用下跪的。

    可以说,成为了郡侯。

    沈澄在锡卢国内外的地位,也就仅次于国主一人之下了。

    虽说同等地位的郡侯,在锡卢国内还有十七八个。

    但那基本都是靠着祖辈余荫,袭爵得来的。

    几乎都已远离权力中心很久了。

    一介乡村少年,仅凭斩杀鬼物之功而晋身候爵。

    这种事莫说在锡卢国史上。

    就是在整座缺月州的历史上,也没有发生过!

    以锡卢国主之名下达的谕旨中,并未直书沈澄之名,而是以表字称呼。

    要知道这可是对待儒家君子的礼仪。

    儒家修士的本命字,大多与其本命飞剑的神通相关,大道所系,甚少外传。

    外人提及儒家君子们时,提的大多是他们的表字,而不是本名。

    好比缺月山人韩七情,七情二字,就是表字。

    若不是与其关系紧密的门生故友,是无法得知这些君子的本名的。

    至于温乔,虽然是浮萍书院的挂名副山主。

    可还没资格被人们以表字代名称呼。

    久而久之,称字不称名,就成为了正式场合上表达敬意的方式。

    谕旨大机率出自贵妃之手。

    瞧她的遣词用字,看来是决了心把沈澄这口好用的刀刃紧捆在身边了。

    只是沈澄却觉得,什么猎鬼之功,在贵妃眼里轻得可以忽略不计。

    真正让她在意的,大概还是师弟被沈澄解决掉了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