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敢教日月换星天 » 第十四章:天下出武榜,异域来侠客

第十四章:天下出武榜,异域来侠客

    江湖代有人才出,有青出于蓝胜于蓝一说却也有生姜终是老的辣。天下武榜首位桃花源源主黄尧师其武道境界与武道领悟众人有目共睹,他坐上武状元一位整座江湖无半点异议。

    武榜第二便是提笔画龙点晴,令墨龙冲出墙壁直上云霄的画甲齐瑾川。画甲武道实力可让黑墨得灵,如此超凡,试问天下谁敢与之一战?

    第一与第二之间,仅差一招,便可让第一变成第二。足以可见齐瑾川无愧天下第二。

    八月十八日,国朝大会接近尾声,所有远道而来的文武百官皆准备马车回到自己任命之地。颜禾玉同样不例外,远道而来住在距离京城数十丈远之地,仍是有许多对叶家持有敌视而来不断挑衅之人,对此这位王妃不闻不问,任其在外恶语相向。

    其中数从江南南部通过刘颂文这层硬关系来到京城通过举荐坐上五品官职一位的军中官员来的最为勤快。几乎是每天来一回,他曾当着江南王妃的面说出:叶白双都不怕,还会怕一个女人?这等极具嘲讽话语。

    这一日,一同往常,正在喝茶的王妃又听到熟悉的声音响起,说着同样恶毒的话语,同样听到呸的一声。

    “刘颂文进军异域三进三出,提笔写下壮士一去兮又复还这样威武话语,怎会有这样一个朋友?”

    颜禾玉似乎在自言自语说道,手上没有停下泡茶的动作。

    “仗着自己身后有一位二品武官就敢对另一位二品武官恶语相向?真是好大的胆子,莫说你是刘颂文养的一条狗,便是当朝天子麾下的一位武略才子,如此以下犯上我亦是想杀就杀。”

    话音刚落,不知何处传来一声:是。随后便只留下热水倒入茶壶的声音。

    ……

    今日,中原江湖侠客看尽百年不曾有之变局,许多隐藏于世中,俯首去看人间烟火更迭,不再入流之士相继破关而出,当然在这其中不乏有一品四境之高手,甚至有人猜测会有比黄尧师还高的高手,只是不想再入红尘与凡人争高低。例如三清山一步百里又千里的张道陵。

    修行百年,再弹指又是百年,修至一品一境已然可以能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九品到一品,无数人用了一辈子仍是没有到达这个高度。一入一品便是及冠,及冠一境已是武道巅峰,三百六十五道穴位尽得,十二筋脉构造出浩然蛛网遍布全身。朝中原有明确标注,一气破去王朝首甲四十便为及冠。

    及冠之后有而立,一步入而立,白色浩然气得佛家释门馈赠,由白化金,几近无敌。而立之后仍有大山,这一境便是不惑。不惑一境在没有知命强者的时代便是超凡入圣。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仙人骑青牛醉酒行至函谷关,为守护天下人间自行兵解,漫天紫气足有三万里,久久无法散去。仙人身前留有不惑二字真解,而修至不惑一境浩然气由白入紫,世人认为这一境与仙人密切相关就拿不惑二字来命。后来儒家崛起,便将这一境收入囊中。

    天地方圆之中,独属于江湖儿郎的盛世拉开序幕。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已是速度之极境,手中长枪如水中游龙,翩若惊鸿,寒光一闪而过,场中再无敌手;力拔山河气盖世,一双拳头破开身前一尺雄伟高山,天地为此震动,日月黯淡,名副其实可摧城破山的拳头;玉峰所指,剑气凛然,如寒冬雪霜刺骨七分而入木三分,一剑挥去,身前再无敌手,几近无敌之资。

    中秋前后,枯叶落地归根,风中何处没有几分凄凉之味?有人一步登天立于武道至高,有人死无全尸,埋葬在这滚滚长河之中。逝水随风远去,独留下白发苍苍,有些人如天上神明将永远活在世人心中,有些人将被世人遗忘,好似他们不曾来过一般。试问天下谁能执笔书写凡人之伟迹?只怕在秋风吹拂于满天枯叶之中遗忘世人之神迹。眸光转,再回首,已是沧海桑田,可有几分记忆,不被忘记?

    京城,天子同国子监祭酒何华同行,路上遇见忙完归来的翰林院掌院学士陈书,三人同行,路上天子时不时问一些关于科举考试的事情,二人跟随在天子左右,两位京城文豪大家如同这位天子两颗定心丸,只要有他们在,天子便可放心不去理会。

    “近日我朝出武榜令异域两朝修士也蠢蠢欲动,不少江湖人士跨过JYG与四面山来到我朝境内想着与武榜之上的高手对决,如此一来,我朝百姓怕会受无妄之灾,若是大败,我朝士气同样会受到影响。”

    千秋王朝表明要公布天下武榜的后一天,异议两朝便开始各自盘算,最后竟然都是选择让朝内江湖侠客去千秋王朝与榜上强者对敌一番。边关各地暂时对外开放,可供三方各地人士来回行走。

    “异域两朝打了数十年的战争,但却在这个时候选择休战,而且有共容之可能,这对于我朝来说十分不利。西南有叶家骑军,大可放心不去理会一二,可西北是朝中军队,天子也知,徐颂文三进三出之前我军之窘迫。如今,三朝对各地暂时开放只为这场江湖盛世,依我看,江湖争霸之心有一二,更多的是我朝山河地势。怕会被两朝谋士尽收眼底,于我朝之大不利。”

    祭酒何华一针见血指出这场江湖盛世对于千秋王朝不利之处,可事到如今倘若千秋王朝闭门不让外人进入,怕会被天下文人骚客取笑,说赵姓王朝怯战不敢迎敌,可若是放开,后患无穷。对此赵姓天子何尝不头疼。

    “姜师那边怎么说?”

    若说天子身边这二位可做天子囊中定心丸,那么当朝术士大家姜文公无疑是一颗急救丸,可在天子左右为难不知如何之时助其定夺。

    “放任进出,静观其变。”

    八个字,而天子心中所想似乎与姜文公之提议不谋而合,此时的天子脸上再无方才眉头紧缩之样,取而代之的是如春风沐人之微笑。他知道姜文公敢这样说自然有万无一失之对策。

    …

    JYG关口,五人从疆域飞渡而来,一位白发老爷子带着四位年轻后生飘然出现在此,之前此地重兵把守,莫说五个大活人,便是一只老鼠都别想走过去。JYG城楼与西南边关雄城一样,以黑灰色苍石为主,在城楼平台之上一样建有类似寺庙之建筑,这是在偌大的城楼唯一的色彩。

    “千秋王朝京城离此地还有一段距离,不知在这注定索然无味的路途上是否有几个变数,我很期待。”

    走在最前面的老头望着那座城楼说道,笑容有些玩味。

    “早就听说中原剑客一剑挥去万道成空,我亦很期待。”

    在后面一位怀抱长剑的剑客同样望着那座城楼说道。

    “入城!”

    老者率先向前惊去,随后四位后辈同老者一去。

    “天下武榜?我单于修都没答应又何以担得起天下二字?”

    向东惊掠百里,一座大山出现在五人眼中。临近一看,山底有石碑,刻有文殊二字,看其石刻之迹,是为青峰所刻,那位喜欢怀抱长剑的年轻剑客上前细看,却是如何都不能看清剑气之轨迹。剑客探出一手,摸向文殊二字,一瞬间剑客眼中失去光亮,如同死人一般。白发老人自知这是知命强者之伟力,手下这位喜欢用剑的年轻后辈一时间领悟不了,所幸叫众人盘腿而坐,静等剑客。

    不知几时过去,这位年轻剑客一口鲜血吐出,所幸并无大碍,修养几日便好。老人见此哈哈大笑道

    “这才有意思。”

    随后老人看向这座名为文殊的山。石碑后面有文殊山名字之由来。文殊山自然与人尽皆知的文殊菩萨息息相关。

    “中原之文化,非我域可比拟。”

    看完后面的石刻文字,这位来自疆域的一品境强者不禁感叹中原文化底蕴。

    …

    西南一地同样有异域强者飞掠至四面山一步踏入千秋王朝版图。

    入关为客,即便双方有不可逆转之血海深仇,但属于江湖侠客的纷乱,朝廷又怎能随便插手?

    数十年前,中原大战接连,硝烟四起,百姓民不聊生,以军队为主的旷世一战在叶吴忧之带领下拉开序幕。而数十年后,三朝江湖共处一地,只因赵姓王朝立天下武榜,令诸雄垂涎三尺,可带有天下二字的十甲岂是唾手可得?一指弹起江湖盛世,再弹指已有几近圣人之敌越关而来。

    “被人一袖折了漫山桃花就敢说自己是天下无敌,莫说天下我藏域圣人不许,便是真的天下无敌,亦有天上人间,怎能第一?怎能无敌?”

    西南十万雄兵驻守,可叫天地沉浮,可如今天子一道指令,这来者不善却是以待客之礼接见。

    天子欠江南一位将军,赵姓王朝欠叶家一位权倾天下的异姓王,而朝廷却是欠叶家雄兵数万大军,这笔清清楚楚的账就是算的再仔细也得糊糊涂涂。

    如今千秋王朝异姓王王妃在京城不过是杀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五品兵部定远将军便遭满城文人士子口诛笔伐。

    这笔注定还不清的账又将重添一笔。赵君泽知道叶白双不会反,可叶白双之子叶念安呢?

    江湖有江湖义气,庙堂有庙堂底气。终是不一,不可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