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窥晋 » 第四章:神秘老妪

第四章:神秘老妪

    夜色渐消,仍有薄雪。

    自建康向南,本该愈暖。奇特的是,反倒更加伤寒。

    若是人流奔逐的急了,非但裹挟不来温热,犹然使别处卷来的寒风如影随形。

    南充州城外的官道上,几匹城驿拨出的快马懒散了许多,颓然的在泥泞长路上穿行。

    马上尽驮着几个矮小身材的疤面人。

    他们身着清一色的玄色常服,服上纹饰着九头身的仙鸟,短刀和利剑胡乱的套在腰间的扣带上,头上戴着的青花翎帽歪歪的别在脑门上,两只脚死死的卡住马腿,生怕步子快了些。在他们手上,还拿着一个硕大的酒碗,满满当当的酒水中散落着雪花,被他们一饮而尽。

    为首的是一个中年精瘦汉子,名唤陆郜,江南陆氏族人。他面色枯黄,眼珠凹陷,执着马鞭的手微微有些吃力,悬浮着似是迷醉,反观身后的四五名汉子,酒碗依次更小,御马之人也眼神澄澈许多,却跟在此人后头一段距离,晚不敢上前。

    行至一陡峭土坡时,为首之人方才停了下来。

    原是土丘聚风,不似先前四散开来。陆郜浑身一激灵,酒意驱走几分,就觉胯下湿漉漉,火急火燎的便鼓捣起衣襟,谁知一撤手,从马上摔了下来。

    后头几人见这情景,吓的齐齐摔碗,从马上跳将下来,奔至陆郜跟前,将他搀扶起,齐声道:

    头,可有恙?

    陆郜狠狠剜了一眼几人,向地上的黄土啐了口浓痰:

    有恙无恙你等能待怎的?这贼老天,下的什么破雪,那帮人安的什么贼心思,给老子又安的什么破差事?

    闻听此言,其余人吓的魂不附体,连连摇头:

    头,这话可不兴说啊。若是按朝廷郡州建制,咱们可无官身,顶多混迹于乡里,混吃等死。如今,江湖兴盛,地方郡县又处处设道堂,我等靠着捧读道经的一点小成,做了这城里的小吏,虽是做些快马送信的杂活,也有薪俸可拿,又乐得自在,这可是天恩呐。

    谁成想,这殷殷真切的话,令陆郜气不打一处来,也分不清谁是谁,就胡乱抡了一巴掌:

    屁。你们这帮混蛋能跟老子比吗?老子可是三吴陆氏的族人,虽在家族里只是个挑夫,那也不能如此折辱。不让老子加入江湖势力就算了,这做的是什么鸟吏,只不过是个末品的小卒。

    其余人尽皆苦笑,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暗自心想:

    你这末品,那我们又算得什么。你好歹有家族荫庇,光收佃租便能讨上几门亲事,哪像我们这些随时可能丢了饭碗的泥鳅。

    陆郜这厮忒没风度,作威作福惯了,直挺挺就要解开裤腰带,却怎么也找不到绑着的扣带,只顾用蛮力乱扯,却越来越紧,急的上下连窜:

    你们几个死的?快给老子松绑,快些。

    其余人憋着笑,总算逮着一回,不紧不慢的一拥而上,在陆郜身上摸索,只顾给他挠痒。

    陆郜咒骂道:

    这什么破衣,那帮臭道士偏喜欢这种打扮,说宫廷里的那帮宫女心灵手巧,纯属无稽之谈,老子穿戴了几月也没习惯,这不是为难我们士族吗?

    听他张口闭口就是士族,这些混口饭吃的无品之人回过神来,连忙道:

    头,咱们得抓紧赶路了,那方海可是在咱们石桥驿呆了好几日,神不知鬼不觉就溜走了,郎官是士族之人,可是严令我们传信给其它郡县,务必知晓方海的行踪。

    陆郜也想起了正事,吓的不敢怠慢,急道:

    那赶紧啊,老子要急死了,老子急死了你们也别想活。

    上部的郎官发话,自然离不开当朝太后褚蒜子的授意,至于为何要找这个方海,为何不令军兵缉拿,他们一概不知。

    众人这才火速的将陆郜衣服扒下,给他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并特意围了个圈给他挡风。

    毕竟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陆郜这短命鬼若是着了凉,他们可吃不了,兜着走。

    一阵嘘嘘后,陆郜满意至极,打了个哆嗦,又飞快套上常服,被簇拥上马,便带着身后的人扬长而去。

    他的嘴里还念念叨叨:

    这贼老天也真是奇了,怎的这般冷,莫非真有鬼不成?

    待到他们走后,日头总算缓缓升起了些许,只是势单力薄了,令人瞧不见。

    一个身背弓箭的高大身影出现,静静目视着前方,闪烁着嗜血的光芒。

    以方海消失的方向判断,最近的荆州郡最有可能是他藏身之所。

    那便解决了他们,再入那必经之所。

    这各郡的士族官员还鼾声如雷,批文堆积如山,未曾下发。

    盖因雪降,农事荒废,灾民遍地,蜷缩于草庐,还欠着世家的佃租,路上多乞儿,多冻死骨,却连达官贵人一面也见不得,草草被清除至荒山野岭。

    不同的世界,自然没有对方的身影。

    唯有一处人声鼎沸,那便是修习武功的江湖中人,大多是出身困苦的寒门子弟。

    他们因无品而卑贱,又有着落魄贵族的骄傲。恨不能上阵杀敌,更无法入主朝堂,便只能寻一势力获得庇护,他们对这些百姓有着同情。

    只要习得道经,且获天师道道宫宫人认可,便可随意加入一只江湖势力。

    因而,这些武林势力在武功里杂糅了道学,以轻功为长,更显飘逸灵幻,兵器招数反而落了下乘。

    自司马聃为帝以来,诸多百姓为苟活,令身强力壮之子弟转投江湖,一时间田亩荒废,乡下的百姓也纷纷进城。

    一场大雪后,这些百姓更觉农忙无望。如今,不仅是年轻后辈,便是年迈的老者,也在江湖帮派里充当杂役,以身着灵秀司赶制的宫袍为荣,能得到道宫的施舍。

    然时日愈久,寒门和百姓方才惊觉,这些江湖势力为首的,同样是士族之人,同样品级森严,他们只不过换了个法子在里面被驱使,只是朝廷宠信道人,故而令他们也换了门庭而已,原先会使的营生都断了,反而要学一些不会的武功,时不时会有被暗杀的风险。

    可是,为了活命,他们别无选择。相比于士族子弟,他们还需更用功修习。

    也就在这个节骨眼,锦绣盟异军突起,执掌金字牌和土字牌的申明,赢得了许多人心。

    此刻的申明,正带着一帮手下,穿行在层峦的山坳里,精神抖擞。

    这批金叶旗,是前几日新加入的,跃跃欲试的模样,令他喜不自胜。

    一边跟随的袁静,则是带着自己的属下,不紧不慢的行路。

    见申明未有停歇的迹象,袁静略有不忿,斑白的双鬓更染风霜,灰败的大红色长袍俨然褪色,衬的发胀的脸蛋更加臃肿灼热。

    申山主,自盟会一路,沿着方海逆徒的生死线自东而西,你我也长途奔袭多日,尽管你我习武,这冷意丝毫不减,况手下弟兄难捱的紧,何不寻一处歇息。

    袁静执掌的是木字牌和火字牌两支队伍,偏偏尽皆为申明克制。且叶良锦和苏南绣严令他只许身着红色长袍,而非青色长袍,令他更加恼火。

    这是因为,他是正儿八经的士族子弟,自然与朝廷同气连枝,尊奉道统。虽木火皆合,然青木更合士族的飘逸,这大红色,却隐隐有尊奉朝廷之意。

    谁人不知,朝廷也要听信于天师道,盖因那孙恩,能呼风唤雨。士族能与天师道交好,主要是因玄学,欲探寻其中的玄妙。而朝廷却别有用心,欲改天换日。

    叶良锦和苏南绣此举,无疑是从未将他士族的身份放在眼里,且引申明克制自己,隐隐又有推翻朝廷之意,令他心惊肉跳。

    他想不明白,为何锦绣盟能屹立不倒,自家家主又为何俯首帖耳,这叶良锦与苏南绣究竟是何许人也。在这锦绣盟中,暗含着道家真意,却与天师道截然相反。

    袁静总感觉,方海的这次叛逃,似乎有一双黑手在操纵,意在打乱一盘棋局。而他不幸的,成为了其中的一枚棋子。

    申明并不了解袁静心中的想法,望着袁静在原地四顾茫然,他淡淡道:

    袁山主,雪总会有停下来的一日,而你能不能看到那一日,就不一定了。

    袁静闻言,惊惧不已,连忙换了一副恭敬神情:

    申山主,切莫当真,在下权凭您差遣便是。只是,您能断定这雪必停?

    申明并未答话,只是用他讳莫如深的眼神冷冷注视着,惹袁静惊骇莫名,宛如跌入了深渊,急忙磕头赔罪。

    袁静身后的手下,本就习惯了被使唤,只是低下头颅,隐去自己的眼眸,与黑暗化为一体。

    申明背后的手下身着白色长袍,略显高傲,洋洋自得。

    申明也不在此事过多纠缠,他的中指始终呈弯曲状,在轻轻拿捏着什么。

    方海果然是潜入了荆州郡,想来也对,此处既非我们所能掣肘,又非会稽王地盘,昔年是王敦旧所,如今为桓温管辖。难不成,桓温才是幕后之人?只是,他明明在西南坐镇军策府,防御边境。难不成暗中授意。

    无论如何,必须尽快潜入,抓住方海。

    且说风声鹤唳,方海这一罪魁祸首,却大摇大摆的住进了荆州郡的城南客店。

    他作为锦绣盟的侠隐堂堂主,卧榻晋国多年,却无人知晓他的真实身份。

    黑夜中他能隐逸似蝴蝶,挟带雷电之光,刹那间浩瀚光华乍现,穿过了荆州城墙,便寻到一处僻静之所,他怀里揣着的明亮玉珠,也在多日的雷火浸润中逐渐黯淡。

    方海是个长髯大汉,中等身材,拿着包裹,洋洋自得之余,也有些后怕。

    明日,便能与杀手榜排名第二的残叶会合,回到故土,了却了二个心愿,真叫人期待。若是能杀了那残叶,我方海不就从摘花变成残叶了?哈哈哈哈。

    念及此,方海横竖睡不着,便想看看包裹里的珊瑚珠。

    这晋国的一些土狗都为它着迷,叶良锦也不会想到,他以为交给我方海这样的无名小卒,足够安全可靠,却为我捷足先登了,果真天赐良机。有了这东西,回到故土,便能助暗夜君王一臂之力,要挟那皇帝老儿。

    我倒要看看,这是何物,就怕明日没机会再看了。

    方海想着,明日与到达荆州的残叶会合,又该长途跋涉了。

    也就在他着急忙慌解开包裹之时,在他身边如影随形的一个影子悄然凝成人形,却没有露出面容,只有一双阴森可怖的眸子紧紧盯着对方。

    天机,应在吾手。实力为尊,败者再多天时,又有何用?

    说时迟那时快,包裹一开,这身影便如风一般掠过,轻松将珊瑚珠拿在手上。

    方海急忙道:谁。

    正待他欲拿出兵器抵挡时,那身影却一只手甩出两道刺刃,飞速划过方海的咽喉,对方瞬间不甘的毙命。

    身为一名杀手,竟忘却了自己的优势,未战先怯,方短兵相接。

    听见对方缓缓离去的声音,方海的眸子越发黯淡无光,艰难的说出最后几句话:残叶,你为何如此快。

    被君王召集时,他听过残叶的声音,那也是活着的唯一一次。

    建康,皇宫,灵秀司

    琅琊王氏的王瑜出任第一任司主后,灵秀司赶制道袍的传统便传了下来。

    天师道连年打醮,且一年一次设立道会,各郡的道宫也纷纷效仿,而这些与会者皆須身着道袍,故而,赶制道袍俨然是庞大的任务量。

    如今大雪来临,冷宫中的秀女饥寒交迫,冻死多人,为宫中侍卫拖入后花庭园草草掩埋。

    司马聃和褚蒜子皆信奉天师道,眼见打醮日子又将来临,忧心不已。

    他们还指望着孙恩在打醮当日,开坛设法,能消去雪灾,从而国祚绵延,于西郊踏青。

    可是灵秀司赶制的道袍显然不够,为此,司马聃下令各郡征选秀女,即刻运回建康。

    这个名额,自然落在了贫苦百姓的头上,他们养不活儿子,纷纷将女儿送入地狱。

    因方海劫走了珊瑚珠,褚蒜子和司马聃皆惧怕重演,故严令各郡加派护送军兵,士族官员加以监督。

    即将有新的一批秀女进宫,眼下仍在辛苦赶制道袍的秀女,有了久违的喜悦。

    灵秀司坐落于紫阳宫,乃是皇宫最不起眼的一处阁楼。

    除了秀女,便只有一年迈老妪居于此地。

    这老妪不知是何来历,已在此呆了几十年,身形佝偻,日复一日的清扫门前积雪。

    大抵知道她的,已经都不在了。

    秀女们黛青色小袄的映入眼帘,老妪微不可查的有些感伤。

    清扫宫墙内外的积雪,已成为她的乐趣。

    也只有这样,能让她老的更快一些,最好是死在太阳出来以前。

    因为,她和外面那些愚昧的百姓不同。

    从进来的那天起,她就注定和黑夜长存,直到死寂。

    能不能看到雪融化后的骄阳,对她来说,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

    短暂的芳华,转瞬凋谢,又有几人记得当初进宫时的那一抹秀色。

    望着一个个殷勤无比的秀女,她露出一丝讥诮,又夹杂着半分同情。

    这帮弱小的雏儿还不知道,她们踏进的是怎样的油锅地狱。那端坐在龙椅上的是杀人不眨眼的阎罗王。

    她这样摇头哀叹,突然听到一声呵斥:

    老不死的,竟在此偷懒,不想活了?

    老妪不用抬眼,便知是哪个奴才。

    她是不想活,可她现在还不能死。

    她要找到一个人,那个人,对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