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天诡仙祭 » 第六章 召唤仪式2

第六章 召唤仪式2

    盛京,大正皇宫,毓秀宫内。

    昭华公主周幼薇盯着眼前的白玉兔子,费力地蜷曲双腿,模拟兔子的动作。

    “雪球掷罢走团团,舐掌摩趺意自宽,到底什么是走团团呀?”

    “女婢也不知呢。”

    静侍一旁的侍女双眼含笑,看着公主在地上拱来拱去。

    跳脱了许久的周幼薇抱着白玉兔子,半倚半靠在瑶池玉露牡丹垫上,一脸委屈。

    “父皇真淘气,这白玉兔子又不是活的,怎么能学会走团团呢。”

    侍女忍不住莞尔道:

    “公主,这可是乾朝开国皇帝所灭一小国的玉玺呢,名唤瑶池月影瑞兔印。”

    话音刚落,玉兔红宝石雕琢镶嵌的眼睛里,流淌出了红色的光雾,从侍女不可见的角度,流进公主的身体里。

    “困~”

    浓重的困意袭来,周幼薇头重重地低了下来,随即倒在垫子上,就这样安静地随着了。

    ............

    五虎山脉,赫连峰,庞大的山寨中,东皇瑾稳坐在上,看着底下的人在大吃大喝,时不时还传来“逆正复乾”的高呼。

    “尚书令”口吐酒沫,搂着皮肤黝黑不着片缕的当地土人女子,正和酒酣耳热的“工部侍郎”推杯换盏。

    “户部尚书”嫌弃筷子吃的不爽利,伸出手就抓着油汪汪的肉往嘴里送。

    自大正鼎定天下以来,大乾朝的诸多遗老遗少便躲进了这号称十万大山的五虎山脉中,日日做着反攻大正,复辟乾朝的梦。

    东皇瑾高居“龙椅”,摩梭着号称祖州神器的乾天玉印,看着底下这群三省六部官员放浪形骸,面无表情。

    近日,巡查司送来消息,山脉西侧外海,发现土人盘踞的巨大岛屿,快马十日未曾发现边缘,此时山寨中宴席已连续三天未歇。

    就在他准备起身之时,手中的乾天玉印骤然变得异常冰冷,如万载玄冰贪婪地汲取着他的体温,东皇瑾顿感全身袭来刺骨寒意,正张口欲言,这股寒意直接冲上脑海,将思维冻结。

    瞬息间,东皇瑾四肢失去力量,摊在“龙椅”上,如同睡去。

    ............

    此起彼伏的海浪声响起,周幼薇似梦中醒来,看见身旁一身穿龙纹华服的男子正从地上爬起。

    “父...”

    一张陌生的脸转过来,将周幼薇欣喜的声音堵在嗓子里。

    东皇瑾看着地上的女孩,眉头紧皱,又环顾四周打量周边环境。

    四周浑浊如墨,能见度不足十米,奇异的海浪声连绵不绝,举手投足间,能清晰感受到一种类似水流的阻力。

    周幼薇也站起身来,恍惚间,二人抬头,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亮起。

    一个金色的人影释放着柔和明亮的光线,不断靠近。

    浑浊的黑暗如烟气般褪去,古怪的海浪声也消失了,东皇瑾踏步上前。

    “阁下是谁?”

    “这是哪里?”

    光线逐渐明亮,褪去的黑暗中,无数金黄色的光点亮起,在二人眼前显现出了一系列万花筒般的幻象,这些类似星辰、太阳的光点,正绕着他们快速旋转。

    黑色的大地不知何时已经融化了,此时的他们才察觉自己就像飘在水中的水母。

    这片空间充斥着黑暗混沌如烟的雾气,李长命在这片空间里漫无目的地折腾了许久,毫无所获,只得依靠意识飞行,不断通过身上亮起的光芒驱散这些雾气。

    在将它们驱散殆尽之时,果然出现了转机,面前出现的两人,一个面色迷茫的女孩,一个语气故作镇定的男子,李长命早已嗅到了他们内心的慌乱惶恐。

    我怎么能嗅到慌乱惶恐的味道?

    李长命有些不解,但这算不上什么坏事,他看向两人,如同在看误闯家门的小兽。

    “不要惊慌,你们如果想要离开,我随时可以送你们回去。”

    漂浮在两人身前,对方身体深处散发出一种和自己同源的微弱光芒,依附在这片空间上,李长命感受到自己动动念就可以切断这种联系。

    神而明之的信息涌上脑海,只要切断,他们就能离开。

    应该是我的仪式引起的,李长命心有明悟,他细细打量着两人。

    一袭绣工精巧的霓裳羽衣,色泽斑斓似朝霞映照于湖面,流动着水纹般的光泽。

    垂髫发髻,乌黑的秀发编成了细腻的发辫,顶端配以镶嵌翠玉的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颤动,发出悦耳的细碎音符。

    额前垂下一缕青丝,脸颊两侧则佩戴着一对珍珠耳坠,玲珑剔透,微微晃动时犹如泉水叮咚。

    琥珀色的眼眸,睫毛宛若蝶翼,流转着狡黠的光彩,鼻梁挺直,嘴唇娇润饱满,像是还未成熟的粉红樱桃。

    这也太好看了,藏在光影中的李长命心下一颤,转头看向男子。

    身量修长,骨架匀称,月白色的华服上错落有致地绣着几条姿态各异的青龙,它们盘绕游弋于布料之间,灵动而不张扬。

    领边绣有精巧的云纹滚边,与其颈项间的白玉挂饰相互呼应。腰间系着一条淡金色的丝绦,末端坠着一块琢磨精细的青龙玉佩。

    目光深邃如潭水,鼻梁高挺,唇形饱满,轮廓分明。

    这是哪来的金童玉女?

    “您是仙人吗?”

    暗自吐槽的李长命看向周幼薇,她此刻好像自己想通了什么,琥珀色的眼眸一转,充满兴奋的声音不停冒了出来。

    “君握长生不老符...排空驭气奔如电...霓为衣兮风为马...红炉影里觅长生...云之君兮......”

    “五羊居近列仙都...仙人抚我顶...乞浆得琼汁...莫问人间甲子...静中修炼金液还丹...何以报玄晖.......”

    她越说越兴奋,诗词歌赋颠三倒四,急切的声音藏着某种渴望,仿佛见到了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来到了眼前。

    我?仙人?这地方黑漆漆的,连个南天门都没有,起码也得来点仙山雾海,云中大殿,那才像点样子。

    李长命念头刚落,那些空中旋转的金色“太阳”突然激射而至,来到众人脚下,组成一片金色的大地。

    瞬息之间,金光如水波蔓延荡开,白雾升腾,光芒自下而上凝成了一座巍峨大殿。

    光芒散去后,三人已身处一座大殿中央,李长命高坐居中神位上,许多个蒲团从殿中央冒了出来。

    东皇瑾和周幼薇对视一眼,都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李长命摩梭着身下的蒲团,暖玉般的手感传来,某种记忆从“太阳”跃迁至脑海,难以控制的表情很好地掩藏在光芒中。

    “坐”

    李长命没着急翻看记忆,眼下的变化显然更加重要,他开口让两人坐下。

    两人闻言端坐于蒲团上,沉默片刻后,东皇瑾缓缓开口代替李长命接过了周幼薇的问题。

    “霓裳羽衣,你是大正官宦之家吧?”

    “成仙之法,历来由皇室掌管,百业司修道者众多,不禁男女”

    “虽然不复大乾朝羽衣盛世,得道高修不显,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他们依然在,只要修道,就离不开世俗红尘。”

    李长命专注地听着,心思电转,这修道为什么不能离开世俗红尘,神仙不都是高来高去,朝游北海暮苍梧?

    回想原身过去的记忆,大乾某一代帝王求仙问道,在天下广修道观庙宇,甚至在皇宫内都修建了道观,身披百鸟羽衣,自号羽衣道人,意图长生,那段时间群魔乱舞,各种骗子居于庙堂,史称羽衣之祸。

    这位羽衣帝王没折腾几年就病故了,长生也成了笑话。

    至少是三百年前的典故了。

    周幼薇没有打断,这年头敢在身上绣龙的可不多,周幼薇从未见过这个“亲戚”,她犹豫片刻,接着说道。

    “这位...公子,我知道那些人,甚至都看过他们的本事,仵作,厨子,扎纸匠,屠夫,他们这也算修道吗?”

    “眼神细致了点,做菜好吃了些,扎纸快了些,杀猪可以一刀毙命,这些就是神仙的本事?”

    东皇瑾苦笑着,你面前还有个当土匪的修道人呢。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就是修道。”

    周幼薇气嘟嘟地鼓了腮帮,眼神灵动地左右瞄了瞄,确保“仙人”和其他人都未察觉这小动作,然后才如小猫咪般小心翼翼地发问。

    “只能这样了吗?”

    东皇瑾一时失语,沉默片刻,他看向“仙人”,见对方一言不发,转头看向周幼薇,斟酌地向着她说道。

    “我这里有两份土曜祭仪。”

    土曜?李长命偷偷汲取着两人对话中的信息。

    “嗯?是什么祭仪?”周幼薇显然知道祭仪所代表的意义。

    东皇瑾正了正身体,声音沉稳:

    “登仙之道,在祭与礼,授苍天之箓,集七曜之气,聚五行之精,顺四时之序,炼骨以养身,修皮以固元,洞悉灵肉之变,窥探造化之秘。执瑶池之玉液,吸昆仑之灵髓,朝朝暮暮,循序渐进,由凡入圣,庶几可达长生之境。”

    “祭仪由天授,我手中的土曜祭仪一份为‘织女’,修行后轻盈如羽,行步如风,身姿曼妙,翩跹如燕,行针如梭,可编制天衣,云锦,彩绸,皆有神效,还拥有祈福之术,有怯邪避凶之效,常与好运相伴”

    “织造局的‘织女’呀,是很好,我母...母亲曾用过这祭仪”周幼薇点点头,不知可否,想来是不太满意。

    东皇瑾察觉了这一点,没有停顿,接着说道:

    “还有一份土曜祭仪为‘青衣’,修行后身型矫健,提挈身躯之掌控,得“观照”之妙谛,既能揣摩声音,还可操控形体变化万千,更有能力操光弄影建构戏台,引领他人沉浸戏剧之中。”

    东皇瑾说到这里,停顿了几息时间,复又看向周幼薇。

    “只是你要记住,戏中世界纵然鲜活如真,终究不是真的。”

    周幼薇听的心花怒放,“观照”之力,操光弄影,声音与身体随心变化,这才是仙人之能!

    “‘青衣’土曜祭仪我怎么从未听过?”

    即使如此兴奋,她也没有急着索要祭仪,慧黠的眼波流转,又提出疑问。

    东皇瑾没有犹豫,直接说道:

    “你或许熟悉它的木曜祭仪‘戏子’,它是土曜分支生、旦、净、末、丑中的正旦。”

    端坐在上的李长命又获得了新信息,这同一个修道的路线,有许多的分支,听起来是自下而上的收束。

    周幼薇点点头,心下了然,紧张而又期待地看向东皇瑾。

    “公子...我该如何才能求得这祭仪之法?”

    东皇瑾心有腹稿,早已准备好想要得到的物品:

    “你父亲既是朝廷官员,获得皇帝亲书的奏本想必并不困难,我要十天以内皇帝亲书的奏本或任何文书皆可,关键必须是皇帝落笔后十天内送达予我。”

    这太容易了,周幼薇兴奋不已,但她又冒出了一个疑问。

    “我拿到后,届时该如何给公子呢?公子取物后,祭仪如何能保证确凿无误?”

    说罢,心有所感的两人一齐转头看向“仙人”。

    东皇瑾恭敬地低头,双手相合拱起行礼。

    “不知‘仙人’名讳?可否给吾等做个见证。”

    沉默许久的李长命颔首回应,光与影交织的黑暗间隙中,纤细可怕的笛音随着声音共同响起。

    “吾名!”

    “阿撒托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