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超炫!我在三国快快乐乐当皇帝! » 第0234章 南街村老北京方便面

第0234章 南街村老北京方便面

    刘波对“赶会”这种商业活动很有信心,也对自己研究出来的那些商品有信心,这些商品肯定会在三国开枝散叶,生生不息下去,刘波满是自信满满。

    至于,貂蝉说的火爆神秘产品,刘波一时之间还真想不起来,到底是哪一个种新产品,能让大家如此青睐,并迅速火爆起来呢。

    “协儿,就是你要送给孙坚当粮食的那个产品,我们一开始都没有看好它,结果它却暴雷了,现在火爆得不行,尤其是那些当兵的,简直就是爱不释手,只要货出来,就销售一空。”

    刘备也是喜不自胜,满脸的喜悦之色。

    “哦,原来是南街村北京干吃面啊,我还真没想到它能够大火。”

    刘波所说的南街村北京干吃面,就是南街村方便面,是河南省产的,产地址为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城关镇南街村,又称为北京方便面,为90年代最畅销的方便面品牌之一。

    连年被农业部命名为”部优产品”、“河南省重点保护产品”、“河南省知名商品”。

    叫北京方便面的原因:一是当时南街村和北京劲松糕点厂是合作关系,又因为南街村方便面的技术来自北京,为了表达对合作伙伴的谢意,所以南街村生产的方便面便加上了“北京”。

    二是”北京”相比“南街村”更为热门,辨识度也更好一些,为了品牌打响知名度,所以采用“北京方便面”这个名字。

    刘波挺喜欢这干吃面,可以干吃,也可以泡着吃,小孩子们对它特别青睐,最主要是它可以干吃,非常地方便,用不着用水泡,不像有些方便面必须泡才能吃。

    刘波想到生产这南街村北京干吃面,也是因为回忆起小时候的味道,就是刘波长大了,他也挺喜欢吃这种面,经常买一两箱储存在那,想吃就吃一包。

    而且它还不贵,也就一块五一包,经济实惠。

    说起南街村,那也是一个很特色的村,南街村是临颍县城关镇紧靠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7国道的全国十大名村,它是集体主义经济的代名词,著名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984年,村办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0万元,到1995年已经达到12亿,实现了飞跃发展,南街村集团是南街村创建的集体经济实体,下属28个企业,产业涉及食品、饮料、酒类、印刷、包装、医药、工艺品雕刻、旅游等各个现代化产业。

    刘波也没想到,这干吃面在三国也能火爆起来,它之所以能火爆,应该就是因为它能干吃,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

    刘波当时想让孙坚带点去,那是因为孙坚在与华雄作战时,粮草告急,去找袁术讨要粮草,却遭到袁术的阻拦,导致孙坚因断粮而败给华雄。

    这干吃面储存简单,占用的地方小,食用起来方便,能够解一时之困。

    孙坚是江东的猛虎,小霸王孙策的爹,算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管辖下的江东兵精粮足,物阜民丰,经济繁荣,很有治理手段。

    但是,了不起的人才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孤高自傲,不可一世,自高自大,旁若无人,惟我独尊,孙坚就是这种人。

    因此,孙坚当场就拒绝了刘波的好意,他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断粮,会败在华雄之手。

    南街村北京方便面能卖得火爆,刘波自然高兴,他重生之前,当方便面面市时,那也是空前绝后,火爆得不行,尤其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到了无面不欢的地步。

    其实,这方便面还是日本人发明的,是安藤百福发明的,按安藤百福自己的话说,方便面的发明是“被饥饿催生的灵感”。

    安藤并不是地道的日本人,他1910年出生在中国台湾,原名吴百福。自幼失去双亲,但父亲的遗产却给安藤提供了足够的创业资金。

    他吸取了祖父经营绸缎布匹商店的经验,起初他靠销售针织品发财,1933年渡海到日本,事业上还算成功。

    二战前后,日本面临严重的食品不足情况,人们饿得连薯秧都吃。就在这一时期,安藤开始深信“有了充足的食物,世界才会和平”。即所谓“食足世平”,从而决定投身到食品行业。

    有一天早上,安藤路过一个拉面摊。时间虽然还早,但是摊前却已经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长队,人们在寒风中眼巴巴地等待着拉面出锅。

    站在拉面摊对面,安藤心里想,要是有一种面,只要用开水冲一下就能吃,估计大家都会喜欢。想归想,安藤当时并没有立刻去研制方便面。

    1948年,安藤创立中交总社食品公司,开始从事营养食品的研究。他利用高温、高压将炖熟的牛、鸡骨头中的浓汁抽出,制成了一种营养补剂。

    产品刚上市,就深得日本人的喜爱,安藤也因此成为日本食品界的知名人士。营养补剂的生产,为日后方便面调料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天有不测风云,50年代一场变故使得安藤几乎赔光了所有的财产,不得不从零开始创业。这时生产方便面的想法再一次从他的大脑中闪现,从此,他开始了与方便面几十年的不解之缘。

    老婆做菜激发油炸灵感儿子拍鸡引出鸡汁调料,1958年春天,安藤在大阪自家住宅的后院建了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简陋小屋,当作方便面研究室。

    他找来一台旧的制面机,买了一个直径1米的炒锅以及面粉、食用油等原料,一头扎进木屋,起早贪黑地开始了方便面问世前的种种实验。

    面条看似做法简单,实际上原料配合却非常微妙,偏巧安藤又是一个十足的外行,这就给他的实验平添了不少的困难。

    他把自己能想到的东西全部都拿到制面机上试验,结果做出来的面有的松松垮垮,有的粘成一团。他就做了扔,扔了又做。一次次不厌其烦地重复着。

    试验让安藤有点痴迷,有一次在饭桌上,夫人做了一道可口的油炸菜,他猛然间从中领悟了做方便面的一个诀窍:油炸。

    面是用水调和的,而在油炸过程中水分会散发,所以油炸面制食品的表层会有无数的洞眼,加入开水后,就像海绵吸水一样,面能够很快变软。

    如此一来,将面条浸在汤汁中使之着味,然后油炸使之干燥,就制出了又能保存又可开水冲泡的面了。这种做法被他称作“瞬间热油干燥法”,很快便拿到了方便面制法的专利。

    “协弟,你是真厉害啊,这方便面的发明,不但对大家的口味,也真是对我的口味,我就特别爱吃它。”

    “协弟,我也爱吃它,撕开包装就能吃,简直方便得不行,再把调料粉洒到面饼上面,那绝对是一种想像不出来的美味。”

    无论是貂蝉与薛灵芸,还是赵子玉与赵子龙小孩子们,每人手上都拿着干吃面在吃,就连公孙瓒,还有刘关张等大人们都人手一包,嚼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他们还吃出各种花样来,也让刘波不得不佩服。

    看着这群人人手一包方便面的画面,也让刘波觉得恍惚,这还是重生在三国吗,这些三国了不起的人物,竟然还有这别有一番风味的有趣一面。

    “嗯,只要有我刘波在,我就会让三国英雄与美女们越来越可爱,越来越情趣盎然,越来越快乐,越来越有滋有味。”

    刘波暗暗下定决心,他要努力改变三国时期的面貌,建设一个无忧无虑,快乐和谐的美好社会。

    “哎哟,两位神医,你们这摊位也太冷清了吧,真是十有九人看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你们这里一个人都没有,你们都快失业了吧。”

    众人来到医圣张仲景与神医华陀面前,这两人摆了一个医疗摊位,正百无聊赖,闲得拿着干吃面在那啃着,真是穷极无聊。

    看到两位神医如此无所事事,大家不禁揶揄道。

    “老协,老协,我们看到有三个一模一样的人了。”

    正在大家调侃两位神医时,四小龙与好少文满头大汗地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