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子妗传 » 第十七章夜宴

第十七章夜宴

    回到房里,墨兰走过来低声道“梁王暂时没有联系春妍。”

    顾子妗并不惊讶,梁王想要春妍死心塌地的为所用,想将其冷落,再用的时候必定忠心耿耿,这是皇家惯用的御人之术。

    连日来,皇城的酒楼、茶肆和花楼、画舫的生意一天比一天惨淡,那些玩闹惯了的世家公子哥在家中也是苦不堪言。

    直至宫中夜宴,这些纨绔才名正言顺聚在一起,彼此诉说这几日在家中苦闷。

    顾子妗扶着老夫人落座,抬眼便看到席位上的慕景珩,见从容而坐的慕景珩浅笑淡然对她略略颔首。

    听到太监高喊皇上,皇后……驾到。

    顾子妗扶着老夫人起身叩拜行礼,宫中的大殿上,灯火辉煌,一片喜气,抬头见殿前有两排华丽的龙椅,上面坐着皇上和皇后,宫中佳丽三千,个个如花似玉。

    群臣恭贺,在这月色如水的秋夜,共祝君王万寿无疆!

    落坐后跟着举杯同贺,看着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皇帝,目光丝毫不带敬意看着。

    大殿里人声鼎沸,酒香四溢,好不热闹!宫灯高悬,红烛摇曳,华贵的宫宴上,觥筹交错,杯盏之间,是满桌的美酒,是满心的喜悦。

    宫人们正在忙碌着宴会上,听着音乐婉转悠扬,歌声清脆动听,宾客们陶醉在美妙的声音中。

    宴席上,歌舞升平,一派祥和的气氛。

    皇帝倚着身侧软枕,视线落在顾子妗的身上。

    皇帝突然开口道:“将军夫人,您这嫡孙女儿可是厉害得很啊!朕听说……那日忠伯侯退婚一事将忠伯侯逼得委屈的很啊!”

    老夫人笑了笑道:“我这孙女儿自小跟躲在闺阁中身边,被教养了的小孩气语,不得当真。”

    “微臣好奇,这百年将军府怎么纵容一个窝囊废当家了,现在看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母猪都能上树,现在皇城百姓都嘲笑,说顾家掌权的是女子当家。”

    忠伯候还真是时时都不忘记在皇帝面前给他们顾家上眼药水,他当着她的面给将军府使绊子,让她顿时怒不可遏,如何能忍?!

    她转身直视高阶之下含笑举杯的忠伯候,冷冷开口:“我顾家百年将门不假,可如今顾家满门男儿战死,一门老弱妇孺,我不撑起顾家谁来撑,难道要年迈的祖母撑嘛,顾家老得老,幼的幼,唯有我是嫡长应挑起这个担子,当初我顾家男儿在战场上撕杀敌人,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而你却坐在这舒舒服服吃着美味佳肴大口大口的喝着美酒,我顾家要得是国泰民安!要得是大禹国,昌盛绵长!”

    想起往事,顾子妗愤怒的一言一句都掷地有声,震耳发聩,响切大殿。

    大殿内,安静的没有人吭一声。

    忠伯候脸色不甚好看,难堪又气愤立在那里。

    原本还在推杯敬酒的纨绔子弟,听了顾子妗的话感慨万分。将军府乃是大禹国世家之首,顾家男儿不求祖荫庇护,小小年纪便已随顾将军沙场历练,他们却在这皇城花天酒地,无所建树。

    她眼中带泪,指向左相忠伯候高声道:“若忠伯候有保家卫国的风骨,愿世代舍命守我们大禹百姓,护我大禹江山!这将军府的牌匾……我顾家愿送于忠伯侯,顾家军……听从忠伯侯号令!将军府忠伯侯想要,拿去便是!我只要顾家男儿活生生的归来,仅此而已!”

    跟着戴氏旁边坐着的顾秋渝和顾晓茹都红了眼,抬头望着挺立如松的顾子妗,攥紧拳头。

    就连老夫人亦是双目含泪,哽咽难言。

    想起顾家男儿马革裹尸的结局,她痛得全身发抖,良久,她吞下泪水,转过身对皇帝郑重跪拜:“臣女一家听到他们战死沙场,一时失控才会殿前失仪,还望陛下恕罪。”

    皇帝眯眼手指捏着酒杯,缓缓笑道:“顾家果然是满门忠骨啊!可顾大姑娘话里话外……你顾家忠的都是大禹子民,顾家心里可有朕这个皇帝?!”

    殿内针落可闻。坐着的顾秋渝猛然攥紧了自己的衣摆,她想起那日在清晖院顾子妗告诉她……今上已视顾家为卧侧猛虎欲除之而后快的事,再听到皇帝今日这番话,顿时通体生寒。

    顾子妗觉心寒无比,这就是她祖父、父亲誓死效忠矢忠不二的皇帝!

    眼见大夏虎视眈眈,南月,北狄心怀叵测,大禹能拿得出手的武将寥寥可数。大禹但凡武将封侯得爵后,皆不愿子孙去边疆吃苦,让子孙弃武从文。

    她的祖父、父亲为替大禹培养后继足以震慑列国之将才,不留余地不留后路,将顾家满门男儿尽数带去前线,这样的赤胆忠心大禹皇帝视而不见!疑心臣子,算计猜疑……

    她再拜:“陛下的皇权是大禹子民给的!若无百姓万民何来天子?我顾家守卫边疆,保大禹百姓,从无僭越行事,如此还不算是忠于陛下,敢问陛下……何所为忠?”

    为君王者,登至高之位心无社稷万民,没有揽天下入怀的气魄也就罢了,战士在战场上拼死与觊觎大禹的敌军浴血厮杀,他们的君王却在这花团锦簇的皇城内,算计着同室操戈,顾忌臣子功高盖主,做尽奸诈的事,还配做君王吗?!

    这朝堂,再也不是祖父说的那个……正义昭昭,乾坤清明的朝堂了。

    武将在外死战,朝内却再不见文臣死鉴的正气峥嵘景象。

    看这满座的趋炎附势,阿世盗名之辈,封侯拜相极尽荣华!我顾家满门忠烈、顶天立地与浩然正气,却落得满门皆诛的下场!何其讽刺?

    “陛下……”

    老夫人怕皇帝迁怒顾子妗,忙跪了下来,“这孩子被我宠坏了,还望陛下恕罪。”

    在座的,多少人怕都在等着想看顾家的笑话,想看这百年将门钟鸣鼎食的将军府倾塌。

    宫宴结束回府的路上,老夫人满心后怕,她死死握住顾子妗的手,呵斥:“你疯魔了不成?!怎得今天如此沉不住气?当着皇帝的面说那些话,皇帝若真的发怒,你有几颗脑袋担当?!你要是也出了事你让祖母怎么活?!”

    顾子妗眼底通红,她承认今日她那些话,都是有意说给皇帝听的,我顾家对得起大禹国对得起黎民百姓。

    自宫宴结束那日,皇城百姓内街头巷尾、茶楼酒肆,议论纷纷都在于顾家,热闹至极。

    让人意识到他们是为了大禹国,为了大禹百姓……他们才不得不舍命相博,战场厮杀。

    大禹开国以来,好像哪里有战事,哪里便有顾家军,让大家习以为常,只觉得顾家就应该保护大禹国上战场杀敌,却忘了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血肉之躯,有娘生爹养的,期盼他们活着归来。

    好似一夜之间他们不单单看到顾家儿郎战死沙场,也让百姓看到将军府世代相传的忠义之心,对将门府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