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子妗传 » 第四十六章出嫁从夫

第四十六章出嫁从夫

    她敢断定,皇帝己拿定主意让她去荒芜,因此才做出这般的示好,甚至退让与妥协。

    只是不知道皇帝让哪位皇子跟她去,如果是康王也就罢了,倘若是梁王……

    顾子妗望着灵堂摇曳的烛火,眼底杀气森然,那军功她依旧可以奉送于梁王,不过梁王这条命就得留在荒芜了。

    只是,若梁王留于皇城,顾子妗走的怕就不能那么放心了。

    那便要好好想想办法,要么将梁王按死在皇城,要么将梁王的命带去荒芜。

    “虽说,陛下追封了忠义王!但逝者已逝……一切丧仪还是从简吧!”老夫人手里捧着圣旨,望着满院子的棺材,闭上眼泪流满面,“让我将军府英雄早日入土为安!”

    老夫人走至灵堂前望着将军府的牌位,心中满都是心痛。

    “顾泓,陛下没有忘记你的功劳!百姓也没有忘记过你的恩情!你安心的走吧!我会替你守着顾家!守着……守着……”

    话还没说完,面色蜡黄无血色的老夫人似是支撑不住,向后踉跄一步。

    “祖母!”

    “母亲!”

    “老夫人!”

    “快!请太医!”

    灵堂前因为老夫人突然晕厥乱成一团,将军府门前自发来吊唁老太爷一家的百姓心又提了起来。

    将军府可不能再有人出事了啊!

    灵堂只留下三夫人看着,心乱如麻为老夫人担心,脸色很不好看。

    主院挤得里三层外三层。

    直到顾子妗相继诊断,说老夫人只是忧思过度,这几日又未曾休息好,一屋子的人这才放下心来。

    “娘亲不必忧心,我开副药,让祖母静养就是了。”对戴氏道。

    “好的”戴氏红着眼颔首。

    “既然母亲没事了,就让孩子们先去前面灵堂守着吧!那现下只有三弟媳一个人在不合适……”二夫人罗氏用帕子按了按眼角,同戴氏商量。

    “郭嬷嬷,你去和三夫人说一声母亲没事,让她们去前头吧,别在这里守着了!”戴氏对郭嬷嬷道。

    郭嬷嬷应声退出正房,匆匆来了主院偏房暖阁,将大姐儿的话同几位姑娘说了。

    顾晓茹颔首:“那就好,劳烦郭嬷嬷转告大伯母,前面灵堂有我们姐妹,让大伯母与婶婶好好侍奉祖母就是了,如今祖母是我们将军府的主心骨,决不能倒下。”

    从主院出来,顾子妗身侧的顾秋渝便眉头紧皱说道:“长姐,这旨意中对秦王所罚与长姐回来时所说不同,我细细琢磨了旨意之后,总觉得皇帝有所谋,可所图是什么我左思右想不得其解……”

    “如今荒芜大败,皇帝虽先一步派人去求和,稳住局势,可昨日宫门下钥前找见了户部尚书,暗地里怕是已经准备要打硬仗。”

    顾秋渝睁大眼:“难不成……”

    她点头:“那日大殿之上,我同皇帝说,愿意去荒芜,军功让与皇帝的皇子……”

    “长姐!”顾秋渝一颗心提了起来,用力握住顾子妗的手。

    “凭什么啊!”二姑娘顾秋渝沉不住气,冲过到顾子妗面前喊了一声,“长姐凭什么要让军功于皇子!”

    “你嚷什么嚷!”顾晓茹一把扯住顾秋渝,“小声点儿!”顾晓茹心里清楚,荒芜长姐是定要去的,不论以何种方式。

    顾子妗勾唇拍了拍顾晓茹的手:“我如今不是个窝囊废,就算去也只是出谋划策而已,别怕!这次皇帝重罚秦王,便是向顾家示好。”

    皇帝之所以派秦王监军,不就是为了让他的皇子拿军功吗?她的退让……正好退在了皇帝的痒处,皇帝不会不同意。

    “可凭什么?!”顾秋渝死死咬住唇,红了眼,“长姐你的名声本来就不好,挣下军功凭什么要给那个狗皇帝的儿子!”

    顾子妗看着顾秋渝恼怒的样子,心境还算平和。

    在皇帝面前,她将去荒芜的借口说得冠冕堂皇……说是去守顾家世代粉身糜骨守卫的山河,所以可以军功不要双手奉送。

    可实则,她去荒芜……是为了经营顾家根基,是去告诉顾家军,告诉大禹的将士,不论何时,顾家都与他们同生死共患难。

    顾秋渝垂眸盘算,顾家突逢大难,大伯母、长姐支撑顾家如此其艰难。

    如今长姐和皇帝达成协议要去荒芜,她也应该同长姐一起去荒芜,好歹能护长姐周全。

    顾秋渝下意识向腰后伸手,才想起自己的鞭子被长姐收缴了。

    她紧紧抿着唇,当初是怕在皇城伤了人命她才用鞭的,要是去荒芜的话……还是红缨枪好用吧!

    偌大的书房内,皇帝歪在金线绣金龙盘飞的流苏团枕上,屏退左右只留下了康王一人。

    皇帝手里端着杯热茶,垂眸用杯盖压了压浮起的茶叶,不紧不慢道:“你这次谨慎一点儿,不要如秦王一般自作聪明!但……到底顾子妗只是一个女流之辈,她的提的任何战法你都要同诸位将军商议,诸位将军都觉得可行你才能下令!”

    康王心跳速度极快,他知道这是父皇在为他铺路自然喜不自胜:“父皇放心,儿臣自知从无沙场征战的经验,一定多听取顾大姑娘和诸位将军的意见,绝不贪功冒进!”

    皇帝阴沉沉的视线抬起,看了眼面色郑重并未显出雀跃之意的长子,用杯盖压茶叶的动作一顿,道:“荒芜战事一了,不论胜败,顾子妗便不用跟着回来了……”

    康王微怔,抬头朝皇帝方向看去:“父皇?!”

    “朕说的,便是你想的那个意思。”皇帝将茶杯盖子盖上。

    康王十分有眼色上前接过皇帝手中的茶杯,放在案几上,内心有几分不忍,低声说:“父皇,可若顾大姑娘能胜,那便是大功一件,而且这顾大姑娘不贪功,儿臣以为……不如留她一命。”

    “你心存仁厚,这很好。”皇帝侧头凝视规规矩矩立在自己身旁的长子,语调低沉,“可这个顾子妗不能留,她的心里和眼里……都少了对皇室的敬畏之意。她若败了,以死谢罪算朕宽厚。她若胜了,这样的人将来若生了反心,便是心腹大患!为长远计……自当未雨绸缪。”

    康王想到抱着行军记录竹简,在忠义王灵前起誓的坚毅女子,他咬了咬牙跪于皇帝面前又道:“可父皇,顾家世代忠骨,顾大姑娘此次更是女子从戎,忠义之心天地可鉴!儿臣想为顾大姑娘求个情!还请父皇饶她一命……”

    皇帝看着叩首求情的康王,恼火之余又有些许欣慰,欣慰这孩子不同于秦王……他心中留有一点慈悲,能为顾子妗求情,日后也必能容得下秦王与秦王一脉活路。

    “你给朕站起来!”皇帝声音严厉,“此事不必再议!”

    “父皇!若顾大姑娘真的胜了,那便是不可多得的良将,留下顾大姑娘于我大禹有益无害!儿臣知父皇对顾大姑娘的猜忌,儿臣有一策……或可两全其美!”康王抬头,郑重道,“不如,让顾大姑娘嫁入我皇家,出嫁从夫,如此……顾大姑娘便是皇庭之人,又怎能生了反皇室之心?”

    皇帝眉头一跳,细细思量了片刻,视线又落在长子康王身上,他眯起眼问:“你可是见顾子妗容色无双,所以……”

    康王脸色一白,心慌意乱连忙叩首:“儿臣绝无此意!儿臣已有正妃与侧妃,难不成还让顾大姑娘入府为妾吗?顾大姑娘是父皇亲封的忠义王嫡长孙女儿,只有正妃之位才能配得上啊!”

    “正妃……”皇帝身子略略向后靠了靠,“那便是梁王了……”

    “儿臣正是此意!”康王抬头接话。

    缄默片刻,皇帝才幽幽看向跪在递上不敢起来的康王,道:“如此,此次……朕让梁王同顾大姑娘一同去荒芜可好?”

    皇帝漆黑眸色阴沉不定,如被朦胧月光蒙上了一层清冽之色。

    康王几乎不敢犹豫,挺直了脊梁,一字一句:“既然此次虽儿臣为统帅,却不需儿臣行统帅之责,那么……这个统帅换了谁都可以!只要是有利我大禹的,儿臣怎会不愿意!正好趁此机会,让梁王同顾大姑娘培养培养感情!将来顾大姑娘便是我大禹一把锋利的剑刃。”

    皇帝眉目舒展,看了康王良久,才开口:“容朕想想,你先下去吧!”

    “是,儿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