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新世界的头号玩家 » 第二十一章 水晶之城拉莫斯

第二十一章 水晶之城拉莫斯

    简森从办公室出来,转过走廊拐角,他的表情立马从不耐烦变成了淡漠。

    很少有人知道新世界有这么个配方:黑咖啡豆加上一点阿拉比烟草和一种产自高原的紫色薄荷,能够有效抑制很多种致幻剂或是吐真剂。

    保险起见,出来之前他嚼了点,这些东西都不是什么罕见货,只不过没人这么吃。

    刚才他并没有什么特殊感觉,但他觉得那帮美赫卡人很大可能是用了吐真剂之类的玩意。刚才那个男调查还把他当什么都不懂的贵族小子呢,最后那奇怪的举动甚至完全不加掩饰。

    很久没被人这么看不起过了。

    昨晚的监控已经和总控台一起被烧成了灰,渡轮型号老就是有这个优点:它和共和的监控数据库不太匹配,航行期间的监控需要船上的人手动上传。

    很明显,昨晚负责上传的人旷工了。

    简森悠闲地走着,一路晃到了餐厅。

    餐厅里比昨天安静许多,人少了很多,在场的所有人都在压低声音说话,很显然,大部分人宁愿饿着也不敢再从房间里出来了。在场的有些人还时不时神经质地往周围看一下,就好像会有人突然跳出来大喊“帝国狗、帝国狗”一样。

    餐厅的角落里,一群海警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用线条状的义眼扫视着周围,或是下意识的用机械手把玩着他们的制式手枪,低声聊天的时候不时看一眼新走进餐厅的乘客,然后又扭过头去。

    高大的警工机器人站在取餐窗口,话筒一样的铁脑袋随着每一个走上前来的乘客来回转动。

    简森无视了那些架势看上去很吓人的机器人,径直走到取餐口拿了点东西就去露天甲板了。

    清凉的海风,配上明媚的阳光,一切都那么令人舒服。波光粼粼的海水在阳光下映出湛蓝,简森趴在栏杆上,看着远处那白色的线和高的夸张的阴影,那是拉莫斯热情的沙滩和冰冷的摩天大楼。那些巨大的金属大楼隔着晨雾与云彩若隐若现,笨重臃肿的支撑结构看上去格外阴沉,与它们周围美妙的紫外线和脚下的沙滩搭配在一起,就像一杯有着病态色彩的鸡尾酒。

    阴沉的云彩环绕团聚在那金属丛林的树冠周围,就像是给城市戴上了一顶冰冷的荆棘桂冠,而那城市脚下的沙滩与淡蓝色的海洋,则是它最最热烈的裙摆。

    裙摆里,桂冠下,是让所有人都醉生梦死、不得解脱的肮脏躯体。

    城市的霓虹灯一闪一闪,像是还没落下的星星,简森知道,再等一小会,他就可以看到一幕在上一次人生里所有玩家都会感慨的场景了。

    城市上方阴沉的灰云看上去十分吝啬,只允许几束阳光照下来,可这顽固的卫士却好像在一分钟内转了性子。只见城市上方如同薄纱般的云霾突然开始快速地聚拢,速度根本不是正常的自然海风能够达到的,就好像纪录片里的快进镜头。

    那灰色的薄纱变成了黑色的地毯,又变成了出征的昆虫,飞快地向拉莫斯的后方席卷,就好像是世界末日的到来,可没飞多远,那多变的云又变了个性子。厚厚的黑色又变回了薄薄的灰色,只是这一次它似乎不再轻盈了,那灰色中似乎多了一些东西。

    那些东西似乎不喜欢被人看见,灰色的气体在快速的下降中消失在了城市的后方。城市摘下了自己的荆棘桂冠,阳光仿佛蹩脚话剧里的人工灯管,立刻歌唱着为城市披上了一层新的光辉的披肩。城市也十分欣然地接受了这神明赐福一般的场景,从一个喜怒无常的女人变成了一个活泼纯洁的少女。

    城市里的反光太阳能板缓缓升起,这些巨大的、有着青粉色外置以太微型线路的玩意缓慢地旋转着,把阳光里所有能够转化成能源的东西吸干,然后再把光线张扬地发射给每一条能看见这座城市的生命,无论是天空中飞翔的鸟儿,还是表层海水里的鱼群,都必须要看到这沐浴在晨曦中,如水晶一般耀眼的城市。

    佛州的掌上明珠----拉莫斯。

    简森咬了一口面包,品味着巧克力的味道布满口腔,心里嗤笑一声。

    这一幕曾入选“二十大新世界最令人震撼景观”的目录,位置虽然靠后,但确实很少有人能够在看见这一幕之后还保持内心平静。

    也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这一景观的形成原因。城市的居民永远只有一个说辞:这是当地特殊的热带气流导致的。

    简森就属于那少数人,他也是那少数中的少数,真正知道这一现象原因的人。

    如果能有人驾驶飞行器飞到这座城市的对流层顶并悬停,他就能够看到一大群漂浮在空气里的金属球体,每一个都有一栋小房子那么大。

    它们通体漆黑,不断发出低沉的噪音,光滑的金属表面上有两三道巨大的排气口。它们控制着拉莫斯城大气区域的一切变化。城市的控制者们坐在城市中心的总部终端前面,一个念头就可以决定城市的天气是刮风还是下雨。

    至于城市的废气、酸雨、剧毒的气态以太,全都会被那些球体吸收掉。

    猜猜它们会去哪?

    当然是拉莫斯城背后,足有它自身面积二点五倍的下层城区“底城”(“theBottom”)。

    庞大的资本集团不会在乎它脚下的任何东西。它们在拼命与对手竞争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挤压普通人的生存空间,更不会在意那些生活在城市外围,连“人”都称不上的家伙们的生活质量。

    至于城内,所有兢兢业业工作的人,哪怕睡在巨型写字楼下面街道上的垃圾桶里,也不愿意在靠近底城的边缘买一栋房子。在拉莫斯,或者说在美赫卡所有有类似结构的城市里,越往城市的边缘去,基础设施越差,犯罪率越高,政府管制力度越低。

    同理,居民的权利就越小,非法义体改装者和以太能力者密度就越高。

    这种城市结构并不独特,在不列颠和欧罗巴都不算罕见。

    这也是拉莫斯城百分之七十的人的最终去处:要么离开,要么爬上去,要么就永远留下来。

    那些所有乱七八糟的污染物和脏东西,被凝结后的产物足以让世界上免疫力最强的人得病,更别提一年到头有一大半时间都要呼吸这样的空气了,所以底城的居民平均寿命都没多长,这也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和犯罪率的飙升。

    核心公安和拉莫斯的暴恐机动队一直都很忙。

    这也是那些资本集团趁虚而入的好机会。

    当然,作为整个美赫卡都赫赫有名的重点地区,政府对这里的掌控力度还算是很高,但一些边缘城市可就没那么引人注目了。

    就比如简森之前听说过的,一个叫做夜之城的地方。

    当然,这堪称自然奇观的一幕,只能在这个地方看见了。

    那些球体,又叫天气控制仪,技术尚不完善,最初开发它的公司决定与政府合作,进行一次实验。

    第一次试点选中了某个不知名的小城市,所有球体全部坠落,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公司与政府一起把这件事情压了下来,在这之后他们选中了拉莫斯。这一次则是大获成功。可以说,拉莫斯后来的繁荣与这些能够控制雨雪风霜的科技产物脱不了干系,毕竟,这里的一大卖点就是这里宜人的热带天气,和所谓的“自然气象奇观”。

    再之后,则是公司和拉莫斯政府以及其他想要天气控制技术的城市之间的多方扯皮。还有时不时横插一脚的美赫卡共和政府。

    新世界奇奇怪怪的天灾有很多,其中有不少掺杂着以太能量,波及的范围有大有小,但破坏力都是一样的强劲,美赫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高效的处理方法,天气控制仪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水晶之城拉莫斯,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