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穿越祝家庄开始重启大明 » 第四十五章 鸿鹄之志

第四十五章 鸿鹄之志

    赵孔目又声色俱厉的威吓了几句,祝彪在一旁看他表演也觉得有趣,暗道这个人为人油滑,但是拿了钱财,还真是肯卖力办事。

    此时忙完事情的栾廷玉、祝龙祝虎都在厅外站立,因为不想与那赵孔目打交道,所以没有进去。

    祝龙道:“我记着三弟以往最不屑同这等奸猾小吏周旋,只要一见到,鼻孔都要翻到天上去,怎么今日同这厮如此亲近?”

    祝虎也道:“我也觉得古怪,这姓赵的鸟人只是个吏员,连官身都没有,根本上不得台面,何必费力结交!”

    栾廷玉摇了摇头,他自己虽然也不屑同这等人交往,更看不起那些当官的奸诈嘴脸,不然凭着他的一身本事,最少也能混个一官半职,起码不会比那同门师弟,原为登州兵马提辖的孙立低。

    “大郎、二郎须知,三郎心性早已不同往日,我观他必有鸿鹄之志!”

    祝龙祝虎性子直爽,还有些目中无人的跋扈,但是听到师父说了,祝彪又是自家亲兄弟,当下也不再言语。

    正厅中,祝彪已经心领神会的为李家庄向郓州府求了情,并且拿祝家庄作保,保证李家庄除了李应及一众已经随他投了梁山的心腹外,再没有跟梁山勾结的贼人。

    赵孔目脸色略微缓和了一些,但仍是呵斥道:“若不是祝家相公作保,你们这些刁民都被关上囚车,押往郓州府问罪!”

    “既然承了祝家相公的人情,以后就要老实本分,李家庄中的大小事务都需听祝家相公安排,若是让我知道有什么人胆敢违抗,必然两罪并罚,重重治罪!”

    几名乡老纷纷赌咒发誓,连呼不敢,只要能继续在李家庄中谋生,无论何事一定听官老爷与祝家相公的安排,随后又先拜谢了赵孔目,再拜谢了祝彪。

    等这几人离去,天色也已不早,赵孔目心中最惦念的,自然是越早把东西运回郓州府越好。

    祝彪也不再挽留,就命马夫赶车上路,又派一支二百多人的兵马护送,直把赵孔目一行人送到官道上,才惜惜分别。

    如此一来,祝家庄的孝敬给了,击退梁山的战功也给了,李应留在李家庄中未及带走的金银财宝也给了,算得上是面面俱到。

    如果之后那吴知府还不知景,或者人心不足蛇吞象,仍要来插手独龙岗的事,那此时留在庄中的公孙胜,还有被祝彪收降的黄信,说不得就只能重操旧业,去郓州府走上一遭。

    祝彪这边忙活大半天,总算把李家庄收入囊中,可李家庄原本的主人,扑天雕李应却是愁云惨淡,闷闷不乐的上了梁山。

    自手下主管杜兴为他引荐杨雄、石秀,李应念着江湖道义,另外还有杨雄曾救过杜兴的性命,当即便修书一封,送往祝家庄,想着三庄曾立下生死盟誓,自己以一庄之主的身份,讨要一个无足轻重的偷鸡贼,想来又有何难。

    却没想到祝家庄中,祝朝奉那三个泼儿子,硬是要把时迁说成是梁山泊的贼人,更要解到州里去治罪,这让在杨雄与石秀面前夸下海口的李应如何下台?

    李应心中恼怒,又恨祝家庄还要把自己也诬成是梁山强寇,当即便在庄中点齐三百人马,自己也披甲执枪,就要去祝家庄讨个说法。

    这独龙岗中的三个庄子,属祝家庄最为势大,老庄主祝朝奉三个儿子祝龙祝虎祝彪各个勇猛,又号称有万夫不挡之勇的教头栾廷玉,因此平日行事中,其他两庄都多有忍让处。

    只不过李应也是江湖中响当当的人物,祝朝奉那三个儿子都不被他放在眼里,唯一忌惮的便是那铁棒栾廷玉。

    如今看那祝家庄,已经完全不把李家庄和他李应放在眼里,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去,这次如果再要让步,下次只怕真要爬到头上屙屎!

    所以李应一方面是要争个脸面,一方面也是要告诉祝家庄上下,你李家庄李应爷爷,也不是好惹的,休要有独大独龙岗的花花心思!

    等带着人马来到祝家庄,李应与祝彪对骂两句,双方都不肯退让,当即动手,却没防备祝彪暗箭伤人,臂上中箭,只能退回李家庄。

    后来便是宋江率领梁山人马来攻独龙岗,因为不熟悉地理落败一次,正没计较间便来寻李应,想要两下合围,一起破了祝家庄。

    李应因为要人不成,又被祝彪射中肩膀的事,正在气头上,可是听到是梁山宋江求见,仍是要杜兴婉言回绝了。

    他虽然喜好结交江湖朋友,也讲究兄弟义气,平日里仗义疏财,不曾亏待了四方来投的好汉,可是其中却有一节,李应从未想过要落草为寇。

    只因在李应看来,坐拥李家庄,庄中上万庄户,庄勇也有四五千,可以说是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钱有钱,又不曾犯过什么事,正是逍遥的富贵散人。

    如果去了梁山,只能坐个不知第几把的交椅,无端矮人几头,少不得就要看人脸色行事,又连累子孙后代都带个反贼的帽子,何苦来哉?

    所以李应心中谋算,尽管让梁山去与祝家庄打生打死,他只装有伤在身,卧床不起,静看局势发展。

    若是梁山胜了,那再正常不过,祝家庄上下自然没有幸免之理,同时还可以替他出了这一口恶气,日后官府追究,他李应又未曾派出人马相助梁山,没有真凭实据无法定罪,其他的多花银钱打点便是。

    若是祝家庄侥幸胜了,那肯定也是元气大伤,短时间难复旧观,李家庄正好可以占据主动,让祝家庄也尝尝寄人篱下的滋味儿。

    只是千算万算,李应也没想到,最后居然会是祝家庄大胜,杀得梁山大败而回。

    后面的事无需多说,情势危急之下,只能上梁山入伙。

    李应方才心乱如麻,心中所想的都是保全家人老小的性命,直到此时到了梁山脚下,才突然反应过来一件事。

    梁山晁盖、宋江,都说义气当先,又说替天行道,可是为了逼自己上山,真是使得好毒辣阴险的一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