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穿越祝家庄开始重启大明 » 第四十六章 梁山买粮

第四十六章 梁山买粮

    李应回想着昨日杨雄送信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感觉自己在不知不觉间,早已经掉入了人家织好的罗网中。

    杨雄送信只是个开端,当时李应还想梁山泊果然是讲义气的所在,虽然三大祝家庄时李家庄未曾相助,但此时见到难处,仍是派人来请上山聚义。

    李应心中感激,虽仍是不愿落草为寇,但心中防备已少了许多。

    没曾想梁山这伙人居然还藏着后手,见杨雄那没回信,又派人来假扮郓州府官差,要拿自己问罪。

    之后定然便是方才在外接应的林冲等人,假装杀退官兵,然后将他李应带回梁山上。

    这样一来岂不就正好坐实了李应与梁山勾结的罪证?祝家庄想要诬他都来不及,又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都说梁山晁盖豪爽,宋江仁义,没想到为了逼人上山,手段却是如此下作。”

    “奈何!奈何呀!”

    此时想通其中关窍的李应也是无计可施,难道还能撇了几十亲眷老小不顾,与梁山的人当面对峙不成?

    李应强忍了这口气,到梁山脚下先后见过了宋江、吴用等一众头领,众人都说早晚帮他报了祝家庄的仇,李应面上附和,心中却是不断冷笑。

    此时宋江的箭伤也好了大半,当即率领所有人马回山,晁盖正在聚义厅中苦等,要商议下一步如何动作。

    攻打祝家庄不成,反而丢了不少粮草,八百里水泊梁山中,本就没什么适合耕作的田地,便是有,又怎供得上满山的人吃马嚼?

    来梁山投奔的,都是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好汉,若是要种地,还不如都回各自山头打家劫舍、呼啸山林来的逍遥自在。

    等宋江众人返回山上,引着李应与晁盖见了礼,分说一些往日中多有挂念的体己话,随后便让李应坐了第八把交椅,位列小李广花荣之后。

    “李应兄弟,你曾管着偌大一个李家庄,江湖中都知你是生财有道的财神,如今上得梁山来,也劳烦掌管钱财粮草一事。”

    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李应虽然心中有气,但也知道此时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点头应了。

    晁盖见李应点头,当即命人准备筵席,为李应接风洗尘,顺便也与众位头领商议,如何解决眼下缺粮的困境。

    酒席上,宋江又自哭了一通,悼念死在祝家庄的各位头领兄弟,晁盖连着众人都劝,只有秦明一言不发,一碗接一碗的喝着闷酒。

    当初宋江与吴用使得歹毒手段,逼着自己反出青州,一家老小都被坑害,当时究竟是得了什么失心疯,居然三言两语就被说动,上了这个鸟梁山?

    宋江把花荣的小妹许配给自己,分明就是邀买人心,当时还以为就成了宋江的心腹,没想到只攻打祝家庄这一战,不仅被自己邀请上山的徒弟黄信折在了上面,自己也成为了被猜疑的边缘人。

    秦明想起祝彪曾说过的话,又联想到此时自己的处境,不由得在心中苦笑一声。

    他如今已经不怎么记恨时迁,回到梁山后也未曾再去找过他的麻烦,他只恨自己当时为什么轻信了宋江等人,落得现在这般家破人亡,无人问津的凄凉下场。

    那边宋江在众人的劝说下止住哭声,吴用见机将山上此时的情况说了,兵马仍有过万之数,但是粮草不足,恐怕只能维持月余。

    晁盖将酒碗放下道:“依我之见,便率众头领再去打那祝家庄,一来为死去的兄弟报仇,二来只要破了庄子,取了庄中粮草,便可解燃眉之急。”

    赤发鬼刘唐,还有阮氏三兄弟,连着梁山之上一众元老,都赞成晁盖的主意,便是祝家庄没有粮草,兄弟的仇也一样要报,不然堂堂梁山威名,岂不是要被天下人耻笑?

    宋江吃了败仗,自无颜面说话,一边吴用站出说道:“天王哥哥,祝家庄刚刚得了李大官人的李家庄,又去与郓州府串通一起,肯定已经早早有了防范,若是强攻,只怕正中了人家的圈套啊!”

    晁盖平日最为仪仗的便是吴用与宋江,并不曾怀疑这两人私底下打着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主意,这时宋江不发话,便听着吴用说。

    “军师,不去打那祝家庄,山上粮草要从何处来?兄弟们的仇又要如何报?”

    吴用道:“天王哥哥,虽然眼下山上缺粮,但也不止攻打祝家庄这一条路可走。”

    “往近了说,山上多的是金银,可以派兄弟们乔装打扮,去临近的州府中买粮,顺便还可以打探消息,拉拢江湖上的好汉入伙,填充人手。”

    “往远了说,天王哥哥可还记得沧州的柴进柴大官人?”

    晁盖道:“多有耳闻,早知柴大官人仗义疏财,是一等一的好男子,只是至今未能得见。”

    吴用笑道:“正是,那柴进乃后周世宗嫡系子孙,家中资产何止千万,小弟曾听说他仰慕天王哥哥、公明哥哥已久,若能修书一封,邀他上山,不仅粮草之事可解,他庄中门客众多,可为梁山增添不少好手!”

    李应在座上听着,不禁暗暗握紧了拳头。

    当初这些人想赚我上山时,只怕也是这般言语。

    宋江见吴用把话头引到自己身上,忙向晁盖抱拳道:“哥哥,小弟先前往沧州避祸时,曾得柴大官人收留,活了一条性命,那柴大官人广交四方好友,人称当世孟尝,若得他上山,便正是如虎添翼。”

    晁盖思索片刻,既然宋江与吴用都如此推荐,想必这个柴进必然是了不得的人物,等到粮草充足,兵马齐备,再去打那祝家庄,也未为迟晚。

    “既如此,我便与贤弟同写封书信,邀柴大官人上山,却不知该派何人前往?若是礼数不够,却叫天下好汉笑话。”

    吴用早有预料,直接道:“天王哥哥需在山上坐镇,公明哥哥伤势未愈,也不便多多走动,便由小弟带着林冲林教头、李应大官人、戴宗戴兄弟前去走上一遭。”

    梁山之上,除了晁盖、宋江外,地位最高的便是吴用。

    林冲曾得柴进关照,与他相熟,自然是极佳的人选。

    李应虽然刚刚上山,但是于钱粮一事最为熟悉,带着他必能事半功倍。

    而戴宗腿脚灵便,往来无碍,是最好的消息耳目,也是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