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主神空间之人族不灭 » 第3章:姜老爷子的过往

第3章:姜老爷子的过往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

    海鱼在浪花中翻腾,海鸥在天空中遨游。

    宁静的海面上有一个不起眼的小白点。

    那是一艘驶向远方的钢铁货轮“星宇号”。

    星宇号是一艘改装过的万吨巨轮,货轮的主人叫姜云海,也是海滨城赫赫有名的姜家人。

    姜家本是海滨城市土生土长的打鱼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人脉关系,让他们成为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大族。

    姜家的老爷子本是一位历史老师,本命叫朱福,早年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

    中年时经历了一些动荡,他便辗转到了这个南方的海滨城市。

    当地人没什么文化,对他这个外来的读书人,也比较照顾。

    朱福慢慢就在当地生活了起来,凭借他的读书人的身份,还让他娶到了当地鱼老大的三闺女,做了姜家的倒插门女婿。

    作为一个已过而立之年,又常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大老爷们。

    一开始朱福对姓氏权还是很看重的。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深感重返故土已是奢望,渔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自己身体机能的渐渐衰退,都如同一座巨石,压在朱福的心头。

    渔村很照顾朱福,在这个生存环境恶劣的小渔村,这样的照顾是尤为可贵的。

    但他也明白,这样的尊重是隔着东西的,在渔村人眼中,他始终是个外乡人,这样的隔膜不是光依靠那些时而有用,时而没用的学问就能打破的。

    鱼老大是见过世面的,相比于那些木讷寡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老民,他的眼光要长远的多。

    渔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但作为村长的鱼老大还算有些家底。

    他明白知识将来总会用的上,所以他也就高看了朱福几分。

    鱼老大倒是有自信能养的起,这个外乡来的读书人。

    不过前提得要这个闲人,是他们姜家的自己人。

    一次鱼老大旁敲侧击的对朱福表示道。

    :“我家的三女儿也该嫁人了,但一直没有中意的人家。”

    朱福当时装傻充愣的糊弄了过去,却让鱼老大明白了,朱福还没有将自己的心,踏踏实实的放在小渔村上。

    鱼老大觉得这个时候,就该好好敲打一下朱福了。

    毕竟大棒还得配甜枣。

    这样的敲打是很讲究火候的,重了可能起逆发心理,轻了又难起到作用。

    不过,作为老鱼民的鱼老大却很有自信,只要他勾上来的鱼,就还没有脱手过的经历。

    从那一天以后,朱福心中的大石一天天加重。

    身边的人和事好似并没变,但那些不经意传入他耳中的闲话,那些打渔时,大家半真半假的小玩笑。

    都让他感受到了强烈的压力。

    这时朱福才发现,这块叫做人情的大石,已经压得他动弹不得。

    扔了就要砸伤他,不扔早晚会压死他。

    但朱福还是艰难的,维持着男人的底线。

    直到一天朱福和往常一样,陪着渔村的一位老大爷,去出海打鱼。

    他主要负责的,就是帮老人打打下手。

    两人出海后,远远就看见了,海面上好像漂浮了什么物体。

    老渔民目光如炬,早就看见了海上的这个物体。

    两人缓缓驶着小船靠过去,等到渔船靠近以后,两人才看清什么。

    原来竟是一具死亡多时的浮尸。

    老渔民说道:“完咯,我就说出门眼皮月之跳,原来今天是要遇见这个东西。”

    不满的抱怨完,老渔民便用船杆把浮尸拔到船边,他轻轻拽住了浮尸的衣服。

    老渔民说道:“来来来,你抓住他脚,我们先把他提到船上来。”

    朱福是走南闯北,一路上逃难才来到渔村的,倒也还算是见过看过的人。

    虽然第一次看见浮尸,让朱福的心里,难免有了些惊慌和不适。

    但他还是手脚麻利的帮忙着,很快两人就把浮尸提上了船板。

    忙完过后,朱福才认真看了看浮尸的样子,那些浮肿惨白的皮肤,立刻让他趴在船边呕吐了起来。

    老人在船上嘲笑的大笑着。

    他蛮不在乎的说道:“哈哈哈,你们读书人也没见过啥子世面嘛!”

    :“以前有海盗的时候,欺负我们欺负的可狠了,抢不到货就杀人。”

    :“后来周团长带人来到这里,还带我们组织了民兵团,不但给饭吃还有钱拿。”

    :“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想参加,我当时才十五岁,硬说自己已经十八了,才好不容易加入的。”

    老人悠悠回忆道:“当时打的那才叫惨哦!”

    他的目光变得有些阴沉,仿佛回到过去那段恐怖的岁月,嗓音也有些沙哑。

    老人又说道:“每天岸边冲上来的尸体都来不及埋,岸边架个火堆。”

    :“认的出来的有人管,认不出来的,烧完便随便挖个坑埋了。”

    老渔民本来也有些不适,但看见这个年轻后生反应这么大,让他不免有些得意的同时,还不由感慨读书人确实不行。

    老渔民想道:“我得好好给他吹吹牛,让他涨涨见识,别以后小瞧了我们渔村人。”

    老渔民半真半假讲述着,自己的光辉事迹。

    还说的他有些热血澎湃,感觉自己好似回到了,那些好勇斗狠的岁月。

    朱福本来坐在一旁,耐心的听着老渔民说故事,忽然他感觉有些惊讶,连忙打断了老渔民的话语,

    朱福问道:“老爷子,您还杀过人啊?”

    老渔民大声说道:“那还用说?不是我吹牛。”

    “我们姜村当时也是大村,有上千口人,当时的年轻人,最少死了一半。”

    “现在老的这辈人,谁手上没沾过几条人命?”

    老渔民不但一边说,还一边绘声绘色的比划着,听得旁边的朱福一愣一愣。

    老渔民说道:“姜老大当时出了名的,枪法好,刀法快,村里就数他杀的海盗最多。

    :“要不是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姜老大当就去参军了”

    :“凭借他的本事,现在最少也得是一个团长了。”

    老鱼民骄傲的夸着鱼老大,不知道是因为鱼老大有过什么交代,还是他真的很佩服鱼老大的为人。

    老渔民说道:“你看附近那个村的人,看见我们姜老大,敢不立起大拇指的?”

    “老子这条命都是姜老大救的,所以这村里面谁说话都不管用,只有姜老大说话,老子才服气。”

    说完话后,老渔民的面色也变得有些涨红。

    他吹的正起劲,被朱福忽然的打断,让他本就非常的不满。

    朱福语气中的询问和质疑,让他的情绪更是激动不以。

    老渔民激动的语气,横飞的唾沫,让朱福的内心受了极大的震撼。

    他猛然想起,一个刚经历了无数战火的年轻国度,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隐藏着许多的故事和能量。

    与之相比,他把点逃难的经历,也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看见朱福茫然不语的样子,老渔民也决定点到为止了。

    老渔民说道:“回去咯,后生,遇见了这个东西就是不吉利,最少三天我们不能再出海了。”

    :“听说隔壁村有个渔船失踪了,可能就是这个人。”

    :“如果到时候,有人来认领的话,也会挂红给我们点东西的,没人来,我们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朱福默默点点头,一路上他都是一言不发,老渔民也不再多言。

    和老渔民回到渔村后,朱福先帮老渔民把浮尸抬到了岸边。

    他简单和老人打了一声招呼,便独自走回了他的小渔屋。

    老渔民还以为朱福是受到了惊吓,并没有过多理会他,就先忙着去隔壁村找人去了。

    这一天朱福一夜未眠,当他叹完三十六口长气,七十二个哈欠后。

    朱福也彻底明白了。

    姓氏权再重要,但和繁育权,甚至是生存权比起来,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他本就一无所有,一旦心底想通了,一切问题也就变得豁达了。

    起床后,朱福便备好了礼物,找了一位做媒人后,他便领着媒人,前去渔老大家去提亲。

    渔村那么多规矩,几人三两句话并敲定下了重点,一门倒插门的亲事,也就算是成了一半了。

    朱福立刻当场下跪,连磕三个结结实实的响头。

    他声泪俱下的说道:“姜叔,姜婶,我一个人身无分文的逃难到了渔村,要不是您们二老的照顾,我也早饿死了。”

    朱福抽抽噎噎的哭着。

    他悲伤的说道:“如今我也没有什么亲人,您们看的起我,愿意把小珊瑚,这么好的姑娘嫁给我。”

    :“我以后一定对她好,对她负责,您二老就放心吧,以后您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

    :“我今后一定好好伺候您们,将来给您二老养老送终。”

    想起了曾经的遭遇,和凄惨的现状,朱福说着说着,也是动起了真感情。

    看着声泪俱下的朱福,姜老大也是轻轻的叹了口气。

    女人比较容易动情,一旁的姜大婶流着泪。

    姜大婶难过的说道:“可怜孩子啊,别哭了,以后只要你对小珊瑚好,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我们的身体好,也不需要你们照顾,只要将来你们的日子能过的好,我们也就知足了。”

    朱福感觉自己心里的想法,也是时候说出来了。

    他连忙趁热打铁的说道:“您们就是这世上,我唯一的亲人了,如果您们不嫌弃,从今天起,我也改姓姜了。”

    :“以后我生是姜家人,死是姜家鬼,今后我一定带着小珊瑚,把我们姜家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

    :“爹!娘!”

    朱福喊完两声爹娘后,立刻又在地上磕了三个结结实实的响头,这个小意外让姜家老两口有些错愕,还有些惊喜。

    小渔村相对落后,老习俗保留了很多,但渔村要做生意,自然和外面也有很多的交集。

    愿意留在渔村做的上门女婿的,多数都是从外面逃难来的,小渔村自然也就知道。

    现在上门女婿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改姓这种事情,得看男方的个人想法了。

    一开始渔村人自然是不愿意,但渔村实在太穷,为了留住一些看好的年轻人。

    女婿的姓氏也不一定要改了,只要孩子跟着娘家人姓就可以。

    姜老大看上朱福有一段时间了,对上门女婿的一些规矩也找人打听过。

    一开始他看见,朱福这个年轻人蛮有个性,对上门还有些抵触的情绪,他便不打算拿这个事情来为难朱福。

    姜家老两口还特意商量过,谁都别提男方改姓的事情,免得将来一起生活以后,大家心里多一个疙瘩。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朱福竟然自己提了出来,还自愿改姓了。

    姜家老两口,都是土生土长的渔村人,他们从小就守着这些老规矩长大,自然对老规矩也是有一些执念的。

    两人心理都有种固执想法,不改姓的上门女婿,怎么能算是姜家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