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 第六十三章 舍妻侍君

第六十三章 舍妻侍君

    耶律洪基明显被说动了,他一直崇尚汉文化,甚至不惜在开泰寺供奉两尊刻有愿来世生中国的白银佛像,若是辽国能像北魏一样,何须来世生中国?

    一直自称北朝,可自己这个北朝跟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是不是一回事,其实自个心里是清楚的。

    他站起身在大殿内走来走去,心里的天平终究是倾向于严格禁止南下劫掠,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废除头下军州。

    在这过程中耶律兴大气都不敢出,他没有料到事情会发展到废除头下军州的地步,他的部族是有一个节度州的,隶属他的伯祖父耶律阿思,甚至他的名下都有一个头下军堡,待过几年他高升很快就会变成头下军城。

    但是现在看来很快就要没有了。

    要说现在他心里有没有后悔千里迢迢呈上萧兀纳的奏章,应该也是有的,但想到两军大战时那血肉翻飞的景象,又觉得放弃这么点利益算的了什么?

    “耶律兴你对这件事什么看法?”耶律洪基看向耶律兴。

    耶律兴不敢多说什么,只是俯首道:“罪臣不敢有什么看法,陛下要臣做什么臣就去做什么。”

    “好,那朕就封你为中书舍人,以后就往来于朕和北宰相府之间好了。”

    中书舍人在大宋是非常清贵的天子近臣,担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不过不常设此职位,通常是知制诰及直舍人院起草诏令。一旦有人担任这职位,通常都是转迁升的台阶。

    在辽国中书舍人直属中书舍人院,负责皇帝和丞相府的相关诏令起草和颁发,通常也都由贵族子弟担任。

    耶律兴的家世和身份是可以担任这职位的,不过眼下哪怕是他官场经验不足也知道恐怕这位置眼下并不好做,是参与后续所谓废除头下军州的。

    眼见对方犹豫,耶律洪基冷笑一声,“怎么?是舍不得自家的头下军州了?”

    “罪臣不敢,”耶律兴赶忙叩首,“罪臣愿意就任中书舍人协助陛下。”

    “那就来吧!朕现在令你起草第一份诏书,迁行汉人宫都部署耶律俨为北院丞相府左相。”耶律洪基语出惊人。

    耶律俨和耶律兴都愣了一下,要知道北院丞相府左右相通常是由皇族担任,南院丞相府一般是由后(皇后)族萧氏担任,因为他们管理都是契丹各部族之间的事务。

    很少有汉人充任,从设置南北丞相府到现在都屈指可数。

    “怎么?朕赐你国姓,你还是觉得你姓李吗?”耶律洪基好容易下定决心,眼前这两人似乎又显得不够坚决。

    耶律俨忙道:“臣不敢,臣耶律俨唯陛下马首是瞻,既然陛下让臣担任北丞相府左相,臣义不容辞,愿助陛下完成这一使命。”

    耶律洪基指了指跟前的书案。

    耶律兴赶忙上前,铺开纸,然后自己磨墨书写诏令。

    “让你出任北府左相朕是有自己考量的,废除头下军州要徐徐图之,这事后面还得是你在这个位置上处理。”耶律洪基闭上眼沉思了一会,“明天就召苏轼觐见吧!一直晾着也不好。”

    耶律俨拱手称是。

    “朕乏了,先去歇息了,你们自个退下吧!”耶律洪基起身往内侧寝宫走去,回头又对耶律兴说道:“记得把任命自个的诏书也写了。”

    寝宫方向这时迎出来一个美貌的汉人女子搀扶住耶律洪基往里走去。

    转身之际那美貌女子看了一眼耶律俨,耶律俨目不斜视,面色不改。

    耶律兴心里骂了一句,“老东西脸皮真够厚的。”

    原来,这美貌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耶律俨的发妻刑氏。这已然是契丹高层公开的秘密。

    耶律俨在辽主转入寝宫之后准备离开,走了两步又折了回来。

    “陛下年迈定是忘了吩咐,今晚我三人商议之事万不可向外透露,否则陛下的手段你明白的。”

    耶律兴连连点头,他当然明白,杀妻囚禁儿子都不带犹豫的,何况是他。

    历史上的这一幕与今天稍有不同,原本应该是萧兀纳因为敢于谏言直陈积弊,惹怒了耶律洪基,耶律洪基大怒之下将他帐下最忠良能干之士撤职,由耶律俨出任南院枢密使。

    那时候边境上宋军没有给辽国任何的压力。

    在诸葛亮以赵煦的身份来到这世界,面对劫掠先是陈兵边境,宋辽对峙,然后派军深入辽地诛杀萧腾,强硬的展示了犯大宋者虽远必诛的决心这些将原有的历史悄然改变了。

    远在千里之外的赵煦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些,但他再放回耶律兴之后对苏轼出使辽国完成使命有一定的信心。

    信心来源于两方面,一是耶律洪基这个人力主和睦,二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态度会让契丹感觉到威胁和痛楚的。

    当然使臣的能力也是关键,但外部环境才是决定因素。

    假使种师中前些时日突袭萧腾部族失败,不但没杀掉萧腾,还损失惨重,那一次出使绝难达成使命。

    甚至他都不会再派苏轼前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两国谈判,利益和军事实力才是决定因素。

    “官家,前方就要出真定府到太原府了。”王厚指了指前方。

    太原府周边和真定府周边地形差异颇大,渐次由一望无际的平原转变为半山地和山地。

    太原城周边更是被群山环伺,易守难攻。

    历来兵家都认为太原府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也。

    宋初时,太宗皇帝亲征北汉,潘美围攻太原城一度打的就十分艰难,攻克太原后因对北汉军民多次反抗深恶痛绝,焚毁太原旧城,下诏废并州太原府及太原、晋阳二县。晋阳城被火烧水灌夷为废墟。

    新置平晋县于汾水之东,归属并州军事,移州治于榆次(今晋中市榆次区)。同时依托唐时明镇营建太原新城。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太原新城营建完成,移并州军事治所于太原新城(今太原市),不久又改并州军事为太原府,设置河东路后,太原府为河东路路治。

    现今太原府辖制阳曲(太原新城)、平晋、文水、祁县、太谷、榆次、清源、寿阳、盂县等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