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 第四十三章 铁鹞子(上)

第四十三章 铁鹞子(上)

    种朴是种师中堂兄,名将种谔之子,也是如今种家第三代的三个代表人物之一,自小随父从军,亦是骁勇善战之辈。

    章楶从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司调任泾原路后,种朴暂代庆州知州,如今所部八千人便是环庆路的精锐禁军了,骑兵两千,步兵八千,除此之外番兵、弓箭手也有五千之众。

    弓箭手暂且不说,他们是特殊兵种,做不了其他的,这些番兵则是边疆依附大宋的各部诸如吐蕃、羌人的小部落首领带领的兵马,也有少量的党项人,其作战能力类似于党项部族战士,算不得正军,另外,他们因为是各部落汇聚在一起的,协同作战能力较差。

    各帅司和禁军将领通常都是把他们编入辅助作战的行列。

    如今这一万多人守住萧关自然是不在话下,但是他们的任务并非是守关隘,而是要阻断梁太后、李乾顺逃入西夏境内的通道。

    因此,他们不能守关,要在大路拦截。

    但随着小股小股的西夏溃军越来越多,种朴感受到压力越来越大,溃军虽然不是翻山越岭疲惫不堪,像逃荒的难民,就是在谷道侥幸逃脱的败兵,已如通惊弓之鸟。

    然而,随着溃兵人数的增多,由一开始少量三五十人,变成两三百,山岭沟壑间一股一股难以估量,种朴发现手里的兵力就是放出去抓人都显得有些吃紧,无奈之下只留下一部分斥候继续监视周边有无西夏大军的动向,其他包括番兵在内的兵力全部收缩。

    这是冷兵器时代没办法的事,在这种地形别说是好几万人,就是几万头猪抓起来也十分费劲。

    种朴这个决定无疑是对的,毕竟扼守谷道封锁边境的目的不是说要抓溃兵,而是尽可能的抓捕到西夏梁太后和小皇帝李乾顺。

    但是,还是稍微晚了点,在各部番兵没返回萧关下的主干道时,西夏最精锐的铁骑出现在斥候的视野之内。

    凡是大宋西军的老兵,没有人不知道这支铁军,当他们看到在阳光下泛着清冷辉光的一道道铁骑出现在葫芦河谷道时个个惊慌失措急忙禀报种朴。

    种朴收到军讯时铁鹞子护送着梁太后和李乾顺距离宋军已经不过五六里。这个距离对于骑兵而言太近了,也就是一波全速冲锋的事。

    “步兵列阵,骑兵护住两翼。”

    种朴听到铁鹞子已经大吃一惊,他实在想不通铁鹞子这种重装骑兵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又听闻只相距五六里更是脸色大变,急令宋军列阵,试图拦一拦。

    他知道西夏缺重金属,国力又有限,像铁鹞子这般精锐只有平夏部拓拔氏王族才能打造的出来,人数也不过三千,就算知晓其一向是驰骋奔突无往不利,也要尽力试上一试。

    同时,也派人前去通知后方的范纯粹,请求支援,最好是能全军支援。

    不过一两刻钟,谷道上尘烟四起,一排排黑色洪流出现在宋军的视野。

    只见他们一个个人马俱披青黑铁甲,重盔兜头遮面,其武器又为长枪、铁锤等重武器,其势头之盛,令人胆寒。

    种朴额头冷汗直冒,八千对三千无疑人数占优,但是在谷道跟铁鹞子这种举国之力打造的重骑兵决战,别说是没有胜算,他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拖到范纯粹支援。

    谷道一侧土丘和山岭上的宋军弓箭手先行开始放箭,但因为人数不多,且距离较远,他们不敢下岭袭击,效果并不好。

    神臂弓说是弓,其实它是一种中型弩,非弓马极其娴熟之辈不能在马上使用,便是在马上用往往因为发射麻烦,准度不够效果极差,所以神臂弓虽然厉害也多数只能配备给步兵,或者专职的弓箭手。

    另外,弩只能平射,无论是发射速度还是准度往往都不如强弓,这就使大宋的弓箭手配置掺杂了神臂弓和普通的弓手。

    眼下普通的弓箭手对铁鹞子重骑兵无论是人和马都完全造不成有效伤害,而神臂弓又受限于眼下弓箭手人数不足以及对奔跑中的骑兵准度不行等问题,等于说这些侧翼的弓箭手提供的帮助十分有限。

    种朴部眼下只能主要依仗列好的军阵来尝试了。

    这时重甲兵早已经顶在前排,后续的长枪兵将一排排长枪立起,人人屏气凝神,都知道如果阻挡不住,他们就都是待宰的羔羊。

    待铁鹞子骑兵冲近三百步时,后排步兵弓箭手立刻放箭,不过效果仍然极差,人和马都全身披有精制冷锻铠,一般弓箭和弩箭杀伤力根本不够,一波箭雨也不过只是稍微迟滞了他们冲击的速度。

    对付这种重骑兵铁锤的效果比刀剑弓弩效果都要好,可惜挥舞铁锤需要一大批大力士,还都得是身披重甲的那种重装步兵,这种特殊兵种整个禁军体系都不多,种朴眼下更是一个都没有。

    种朴看着铁鹞子快速突近,不由为自己的步兵方阵捏了把汗,步兵大阵克制骑兵不假,可他们重甲兵人数太少了,对方又是整个时代最精锐的重骑兵,压力大也是理所当然。

    他甚至怕军阵直接被冲烂了,完全起不到阻挡的效果,那样的话,即便后续范纯粹的援军赶到,那也只是一样的结局。

    不过事情发展并非如他所料,在钢铁洪流一般的铁鹞子冲近大阵一百步时,突然一分为二,不再直直向前,而是冲向护住两翼的轻骑兵。

    种朴来不及做任何调整,宋军的轻骑兵立刻惨遭重创,他们本身人数就不及铁鹞子,论冲击力更是看不到对方尾巴荡起的尘土,这时两军相交,双方真真如鹞鹰搏击鸟雀,过程简短而残忍。

    也就几个呼吸间,宋军骑兵人仰马翻,死伤惨重,铁鹞子往来驰骋,所向无敌。

    宋军骑兵溃败之后,铁鹞子趁宋军转向之机立刻就从侧翼切入,然后迅速分成数部,一部三百人拿着重马枪和长柄斧锤往来冲突,将挡在大道前的宋军方阵冲的稀里哗啦。

    种朴在一众亲卫保护下无奈后撤,虽然知道会败,知道拦不住,但败的这么快这么干脆,仍让他心有不甘。

    好在铁鹞子统制西夏大将野利理奴知晓眼下破阵远遁是要紧事,杀伤敌军都是次要,立刻约束部下保护梁太后和李乾顺,向西北方继续突进,撇下了本可以随意屠杀的宋军。

    种朴看着铁鹞子远去,立刻整顿能战骑兵不足千人,远远追了上去,留下部将整顿兵马,收拾残局。

    他抱着纵然拦不住,也要尽量袭扰好配合援军尽量截住梁太后的念头,将自身生死完全抛到了脑后。

    这个时候种师中离萧关不到三十里,种建中有近四十里,不过他因山势沟壑阻隔绕到萧关后方,离向关后奔逃的铁鹞子骑兵,他比种师中离的还要近些,实际上相隔不足二十里。

    中午过后半个时辰,范纯粹派去支援种朴的一万大军在离萧关三十里许的隘口谷道与铁鹞子狭路相逢。

    宋军将领张禧是文吏出身,擅长谋略,胆略和勇气不适合先锋领军,他实在没有料到对方冲破种朴部的阻截如此之快,两军猝然相遇,眼见奔腾中的铁鹞子骑兵宛若行进的巨龙一般,兵锋极盛,他一下子就生出了怯战之意。

    他胆怯之下,行军部署自然也就慢了一拍,直到对方将要切入阵中他才急令结阵。

    然而,这时候哪里还来得及,铁鹞子号称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那速度之快跟普通轻骑兵全速冲刺也差不了多少,巨大的冲击力如劈波斩浪一般将浩浩荡荡的一万宋军切割开来。

    张禧及其一众亲兵来不及躲避直接被撞飞了出去,当场身死。

    宋军主将既死,更是群龙无首无力再战,不到一刻钟已经全面溃散,逃的逃死的死,完全给铁鹞子突击让开了道路。

    野利理奴率众保护梁太后、李乾顺从容再破一道关卡,后方就只剩范纯粹部一万大军了。

    种建中在高处隔了一里许看到了谷道内宋军的大溃败,他承认张禧反应固然是慢了,可就是能够正常结阵也根本阻挡不住,无非是能不能挡住一刻钟的问题,别说张禧,换作是他也无济于事。

    他看了看身后疲惫不堪的一千五百左右的骑兵,无奈的叹了口气,他们纵使赶到又如何?

    想靠着豺狼挡虎豹?

    不过,他很快又有了主意,此时离边关已然很近,铁鹞子又连续冲击破阵,纵使河西马再强,总也要累总也要缓缓,他们完全可以凭借一人双马的优势赶到范纯粹处,代他指挥。

    他不是犹豫不决之辈,拿定主意立刻执行,刚刚休息一会的千余种家军再次奔腾起来。

    这时种师中一路狂飙,已经看到了种朴部的残兵败将,离追上铁鹞子也就三十多里,他带领的有三四千精锐骑兵。

    只是边关的范纯粹并非如种建中想的那般只等他去接过兵权,范纯粹在分兵之后面对的压力陡增,仁多保忠这时候已经知道西夏主力已然大败,为防止宋军趁机入境将大部兵马散入了边境的堡寨之中防御,他则亲自带着一万多正军主力,两万部族将士陈列边境给范纯粹施压。

    他在想宋军不断往内增兵会不会是拦截梁太后,他当然认为梁太后该死,可李乾顺万不能被宋军掳走,否则他们夏国就有亡国之危,还有他的胞弟仁多洗忠,他得想办法救回来。

    于是,他大着胆子向范纯粹部的宋军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