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梦深宫 » 第九十九章旭日教

第九十九章旭日教

    李梦瑶气的发抖,可如今姜原不在,没人为她做主,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宴涟漪走后,众妃嫔也再没什么热闹可看,纷纷三五成群离开。

    李梦瑶一只手还抚在略微鼓起的肚子上,起身走到门边,眼眸中狠厉的光芒一闪而过,覆上了一层浓重的迷茫的水雾。

    为了这个孩子,她也必须去争取。

    李梦瑶原地发着呆,袖子被轻轻扯了一下,不知何时五皇子站在她身边,乖顺的模样,说道:“舒娘娘,这里风冷,随儿臣回屋去吧。”

    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儿臣也许久未向舒娘娘汇报功课。”

    看见五皇子,李梦瑶的脸上显出几分不耐,但强压下火气,随口道:“本宫还有事要忙,叫嬷嬷领你回去吧。”

    如今她腹中怀了一个,这便宜皇子,还是她入宫后,姜原送予她,寄养她名下的,她已经有孕,五皇子自然没了什么利用的价值,若非四周宫人都眼睁睁瞧着,她甚至连这些表面功夫都不乐意做。

    说完,李梦瑶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五皇子张了张口,又闭嘴吧。

    五皇子方才还揣着笑意的脸色像结了冰,一点一点沉了下去,最后凝成化不开的一抹阴鸷。

    他失了母妃,汇婕妤是第一个继母,没有感情,姜原看他可怜又转手寄养李梦瑶名下,可他住进未央宫,认了李梦瑶做第二个继母,对他嘘寒问暖,跟他的母妃一样关心,事事以他为主,他每次发烧后还是李梦瑶衣不解带照顾他,开头那点温情像全然变了似的,……

    “走吧。”过了好一会儿,五皇子才叹了口气,深深低下了头。

    他自幼养在宫里,对人情冷漠素来是敏感的,如今即便看破了李梦瑶的伪装,他也只能不动声色地隐瞒下去,维持着表面上和睦的假象。

    从今往后,他也只能依靠自己。

    养心殿内,地龙烧得烈,小福子低眉顺眼站在一边,不一会儿汗水便顺着脖颈流淌到了衣领里,痒得令人心烦,他却不敢去抓,只能百无聊赖地隔着窗子数着对面黄琉璃瓦。

    “小福子!”一道沙哑声音将他惊醒。

    “砰”的一声用力合上手边的奏折,一只手捂着喉咙,随即猛烈地咳嗽起来。

    廊下一个小太监手里捧着暖好的茶水,脚步匆匆端上来,小福子忙不迭接过,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奴才在。”

    “皇上莫急,喝口茶。”

    小福子将茶递给姜原,又拍着他的背给他顺气,全然未察觉背后隐约闪过的人影。

    还在门口的那太监便一个箭步冲上来,从怀中一摸,明晃晃是锋利的刀刃。

    姜原浑身都吓软了,身子往后闪避,却已全然来不及。

    “皇上小心——”

    小福子三魂七魄都险些要飞出身体,紧张下声音都有些扭曲:“护驾,快护驾!”

    侍卫众多,一眨眼的功夫,便将那行刺的太监控制住。

    姜原嘴唇苍白,浑身大汗淋漓,像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大喊道:“胆敢在御前行刺,给朕仔细探查!”

    养心殿外不远处,高大的冷杉下,叶凡负手站在阴影里。

    他眸子微眯,抓住步履匆匆路过身边的太医,假意问道:“皇上那处怎么了?”

    “掌印来的不巧,”那太医福了福身,脸上难掩仓惶,答道:“御前进了刺客,还好皇上无妨,只是受了惊吓。”

    叶凡闷闷地“嗯”了一声,打发那太医下去。

    背过身的一刹那,叶凡脸色霎时阴冷了下去,眼中闪动的情绪如蛰伏的毒蛇。

    他往远处走着,绣着蟒纹的硬靴踩在雪地上,一下下摩挲出令人胆寒的重响。

    十八年前,他还是垂髫之年,身为定安国公府里最小的嫡子,又是男丁,他一人从那血海尸山中走出时,便已注定了今天。

    先帝与定国公府的对战持续了数十年,那十几年他从一个牙牙学语的稚子逐渐长大,亲眼看着根基深厚的定国公府怎样一步步在先帝的手中沦落到风雨飘摇的境地。

    他不忍回想的那日,便是祖父定国公和父亲的尸首千里迢迢从边关运回来,他们遍体鳞伤,血液凝结成块,还裹着沙尘。

    说是为国战死沙场,可人闭了眼,什么都辩解不出来。

    分明就是先帝亲军冲破了府邸,他年纪小,缩着身子躲在后院角落破旧的箱里,听了一整夜凄厉的惨叫声,第二日天光乍破,他狼狈逃出来,一路上不知经受了多少磨难,才拜到师傅门下。

    所谓的师傅,便是先帝眼前大太监无数干儿子的一员。

    起初师傅愿意收留他,不过是见他容颜俊美,耐着性子养了三年,直到按捺不住向他伸出魔爪,他再也忍不下去,举刀了结了师傅的性命,随即借着师傅的门路,蒙混过宫中招揽太监的宦官,在这宫里一待便是十几年。

    在宫里,血雨腥风,与他共事的那些人,命根子都可以不要,做事自然也不择手段。

    未等他摸爬滚打到高位,先帝却先一步薨了。

    仇恨的种子埋在心底太深,先帝这条命并不能令他的痛苦消减半分,他身上背负着满门的血债,不仅要姜原这个昏君父债子偿,更要拉着整个姜国,一并为父母亲陪葬。

    养心殿内

    此事涉及皇帝安危,审问很快,到了傍晚便有染着血手印的折子呈上去。

    “又是旭日教……”姜原口中琢磨着这几个字,眉头拧出深深的沟壑。

    他放下手中的折子,直视着战战兢兢的小福子,质问道:“天晟教前阵子不是已剿灭了吗?这民间的组织,怎么到皇宫里来,还到了朕的跟前!”

    “皇上,奴才真的不知啊——”小福子胳膊颤抖着,急得几乎要哭出来。

    那时他忧心着9姜原的几声咳嗽,前来递茶水的太监又低着头,连脸都看不清,这一时的疏忽,却引火烧身,如今他怎么都洗脱不干净。

    姜原一言不发,眼中满是戾气和浓浓的怀疑。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真相如何,朕自会查明。”

    “你是先皇后的人,朕本是十分信任你……”

    话说到此处,戛然而止。小福子的笑脸,却笑得比哭还难看。

    “从前处理旭日教的人,是质子?”姜原若有所思道。

    质子如今的动静十分奇怪,虽拿不到把柄,但仅凭着一个帝王的直觉,便能隐约嗅出其中不同寻常的气息。

    姜漓素来办事是干净利落,当初闹得轰轰烈烈的旭日教在他手下不过数月便偃旗息鼓,此后几番征战都立下显赫功劳,姜原如今也拿不准主意。

    “将他禁军的官职革了,着手查探旭日教一事,派人盯紧了他,不可走漏风声,务必将幕后之人抓出来。”姜原沉声吩咐道。

    小福子叩首道了“遵命”,姜原又问道:“从前派去凤栖宫里那些探子呢?”

    “回皇上,宴家一事平息后每两日,那些人全都被各种理由打发出去了,一个不剩。”

    “一个不剩……”

    姜原阴沉着脸,反复琢磨着这几个字,好一会儿,摆摆手打发他退下。

    第二日,姜漓一早便出了宫,埋伏在皇城脚下的无数官兵便随之而动,如潜入海中的鱼,散步至市井间每一个角落。

    知道自己身后跟着姜原的暗探,骑着马一连奔走了两个时辰,才彻底将其甩掉,骏马自巷子外一个闪身,便消失不见。

    “主公来了。”早已等候在铺子里的阿七低低吹了声口哨,姜漓走进去,将佩剑取下。

    官兵的服侍太夺目,他迅速换了身衣裳,青色的对襟长衫,腰间束了块朴玉,墨发用布条高高挽起,哪怕是极平淡简素的服穿在他身上,却仍显得温润如玉、风度谦谦。

    姜漓动作很快,不过一炷香的功夫,率着一小众人驾马疾驰,到了京城北面杳无人烟的山坡。

    他从怀中掏出字条,用布紧扎在箭羽上,开弓放箭,精准地扎在数百米外的高树枝干上。

    远处窸窣动响,一缕青烟顺着山顶腾升而上,姜漓会意,扬鞭打马,“驾”的一声率着身后之人绕小路而上。

    他知道路线,亦寻了好一会儿才找到入口。

    “在这等着我。”姜漓翻身下马,将缰绳递到阿七手中。

    阿七抱拳道:“是,主公。”

    洞内极昏暗,迈步进去,岩壁上潮湿的水珠混杂着薄薄雾气,像蛇一般盘踞蔓延,顺着望过去,上座是一个穿着打扮与中原人十分不同的女子,笑盈盈看着他。

    “质子殿下只身一人前来,胆子倒是不小。”

    那女子缓缓开口,声音是罕见的柔媚,走进了瞧,才发现她的眸子也与常人不同,昏暗中泛着幽暗的红光。

    “区区旭日,有何可惧?”

    姜漓唇角轻轻挑起,直视着女子那双蛇一般锐利且机警的眼眸,又道:“拉锯了这些年,总算见到了名扬天下的教主,也算不负此行。”

    传言中,旭日教的教主是一位神通广大的仙人,上通天象,下识鬼神,正是有她的率领,旭日教才在短短数年的时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民间广为传播,这几年局势的动荡,更是来势汹汹。

    女子随即嗤笑一声:“殿下既已查到本教主的行踪,为何不上报于天子,反而私自前来?”

    说到“天子”二字,她脸色冷了下来,想到什么,自座椅上缓缓走下,倾身在他耳边,问道:“一年前平叛之时,殿下分明将旭日教赶尽杀绝,又故意露出破绽,将我们放走?”

    姜漓眉眼间浮动着深沉,短暂的沉默,已让她确定了答案。

    良久,他开口:“我曾听闻,旭日教招揽之人,大多是困厄中流离失所的流民,集结成众,也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

    又道:“朝政清明、民生安定,又何苦冒着被杀头的风险,自愿起义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