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寂寞浮生 » 第二十四章:吴广海月夜盗宝马,余庭恩殒命巨流河

第二十四章:吴广海月夜盗宝马,余庭恩殒命巨流河

    科尔沁广阔无垠的草场上,余庭恩和吴广海的马队有条不紊的行进着,一向顺风顺水的生意让两人都志得意满。

    又一阵大风扫过

    “这一趟可真是不错,没记错的话,这是咱们走的第七趟了吧”余庭恩骑在马上说道

    “没错!从同治元年开始的,到今年,一年一趟,这是第七次啦,我当初就说,咱们两个和财!哈哈!”吴广海喊道,声音略显苍老,但仍不难感觉到,那老当益壮的精神气。

    夜里,两人依靠在马车旁,草原的月还是一如往常,想是镶嵌在无边海水中,明黄色的古老海螺,这片夜的海洋里,无数的发光的水母鲔鱼都闪着宝石色的光辉。

    “德满劝我几次,让我别跑买卖了,他说还要在乡里搞些土地,老哥,要我说,这趟过后,你也别跑了,这些年挣的,也差不多了,回去,咱两家合股干一个粮铺,跑这一趟虽然说不少挣,但总比不上在家里舒服,你说呢”

    吴广海一愣“说的是,但是兄弟,我跟你交个实底儿,我们这一家子人,天生就不是老实本分的人,我要是一死,用不了几年,这些人就全散了,这帮人,没文化,没本事,没手艺,一旦散了架子,就全完了,到时候,吴家的这些后人,要不就是回去继续干那些害人的勾当,要么,就只能去讨饭了。兄弟,要是有一天,我的后人要饭要到你们家门前,看在咱俩的情分上,给他们口吃食吧”

    “不会的,不会的,你们家的吴老七这些年跟着德满,多踏实能干呐”余庭恩说道

    “他是个能传代的人,吴家以后能不能堂堂正正的活着,也就看他那一支儿了”吴广海默默说道。

    正午,余庭恩和吴广海正走着,身后的车马缓缓前行。

    忽的,一片湛白的毡包随着渐高的草地起起伏伏。

    “老哥,前面怎么回事儿,这几十个帐篷哪儿冒出来的?这儿原先也不是什么牧场啊!哪来的这么多帐房!”余庭恩惊笑道。

    吴广海策马向前几步,在马背上立身眺了眺。

    “兄弟,咱们是昨天过的西哈木伦河,前面再走就是哈尔纪河,哈尔纪河今年水草丰沛,而且离库乎辙尔不远。去年蒙古联军不敌回民叛军,包头就已经丢了,今年蒙西接连几场大的战事,肯定是有不少蒙西旧盟东迁了”

    “那咱们怎么办,绕不开啊,绕开的话,今天无论如何都过不了哈尔纪河了”余庭恩说道

    “绕开?你知道他们现在缺什么?千里西迁,最缺的就是香料这些东西,你不知道吧,蒙西的金沙天下闻名,这回咱们不要马羊了,只可惜咱们现在是归程,手里的货没多少了,但是没事,下回来的话,这是个大头儿”

    说着,吴广海拍马上前,一行人直奔那蒙西部族的方向跑去。

    夜里,车马停在哈尔纪河上游河畔的一处高坡上,余庭恩一翻身,羊皮褥子被掖在腋下,冷风一吹,余庭恩睁开眼,两手一摸,心里忙想“坏了,毛毡子里是空的,毡子都凉透了,吴广海人没了”

    余庭恩连忙坐起身,轻手轻脚的一点,果然少了一匹马,余庭恩不禁心头一凉,暗暗叫苦,心里琢磨吴广海肯定是一个人折回那个蒙西部落了。

    那是一个古老的蒙西部落,自从白天吴广海余庭恩两人一进入营地,就有极深的体会。比起蒙东的蒙古部族,他们有更多的哈萨克色彩。当然,这并不妨碍生意的进行,余庭恩在那里用金沙装满了一个小木箱。但吴广海却不在乎那些曾经能让他喜笑颜开的金沙,他在看一匹马,一匹宝马。

    那马长着四只耳朵,极其灵敏,通体黑色,只有鬃毛是纯白色的,鬃毛极其服帖的躺在马身上,光滑的像是一层黑皮一样,左右体态又极其健硕匀称,在夜里奔跑起来,像是一颗跳动的流星。

    吴广海看中的倒不是这些,而是这马的灵性,他跟马生活了五十年,从没见过这样的马。那马不仅能辨明人意,而且能听见数里之内极其细微的声音,吴广海将手放在那马身上,又立刻缩了回来,震惊无状的吴广海这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烫”

    他伸出手还想再摸一次,但却被一个蒙古人拦了下来

    只见蒙古人伸出一只手,吴广海很识相的从怀里掏出一把金沙倒在他手上。

    然后再一次将手放在了那马的身上

    “烫,像火一样”

    吴广海久久的没有把手拿下来,他心想“这才是马,真正的马”

    那马叫卓力格图

    白天的时候,余庭恩也曾经问过吴广海那是什么意思

    吴广海说道“卓力格图,蒙古语的意思就是咱们说的,啥也不怕”

    余庭恩看着那马说道“大无畏!它是叫大无畏啊”

    吴广海呆呆的说“是,就这意思”

    而此刻,夜里的余庭恩丝毫不觉得无畏,他怕的很,因为他知道,吴广海要去做什么,“他要盗马!”余庭恩心说

    白天,任吴广海怎么说情,谈价格,蒙古人也没有卖给他这匹马的意思。

    这时的余庭恩回忆起吴广海这一下午都闷闷不乐沉默寡言,无不自责的暗自说道“我早应该看出来的”

    犹豫再三,他还是拿不定主意,他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踱步,他心想,吴广海如果偷成了,那倒是好,可如果偷不成,万一被人抓住,出了事,就有危险了。如果自己在这等他,明天一早,吴家的子弟们找不见吴广海,必将闹起来。可如果自己去找吴广海,也不好办,人带多了,蒙古人误会,带少了不管用。况且万一吴广海出事,在家的那些吴家人势必怀疑自己戗行,要是拿出当年自己杀人的罪证,威胁自己,情况就更难了,只有吴广海活着,吴家人才压的住,自己的事才不会漏。想到这,余庭恩从怀中掏出纸来,用口水沾开墨笔。

    写了几行字后,小心的塞在睡的死死的余庭芳衣领里,叫醒一个吴家的后生,让他跟着自己,算是个见证,随后背紧一箱金沙,跨上自己的银花马,两人疾驰而去,夜幕里,西北方向,一线飞沙荡开。

    夜色下,一个“蒙古汉子”越来越接近那匹‘大无畏’。

    那人正是吴广海,几十年来,他和一家通古斯人始终联系密切,他对那些古老深山中的幻术很有研究,只是那些东西自称与神沟通的邪术不仅十分依靠法器,而且十分消耗寿命。但今天正是那些东西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吴广海一早就带了法器和幻粉,找了一处河边,他知道,如此的宝马,能闻到人身上细微的气味差异,但他有信心变的跟蒙古人一样的气息,他将高高的草伐倒,按照萨满文,铺排在地上,自己则穿着蒙古人的衣裳,一手拿着法器,一手用野草沾着幻粉点着火,再吹成烟,反复在身上拍打,整个儿人则在草地上手舞足蹈的跳着。

    等吴广海手里的火完全熄灭,自己已经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蒙古人,他摸摸自己的脸,不再是一个老年人的肌肤,他嗅了嗅身上的气味,果然,是风和荒原的味道,里面还掺着冰雪的气息。

    吴广海知道,这个法事只能持续到天亮,因为一旦天亮时,借身的人醒来,法事就失效了。吴广海估计,这应该是和一个蒙北荒原上的一个人换了体表,他要赶紧把事办了,时间并不多。

    凭借着多年土匪的自觉和混迹草原的经验,乘着夜色,吴广海摸回了白天经过的蒙西部落。

    吴广海蹑手蹑脚的潜到那马一侧,暗笑这群蒙古人竟然不将马栓起来。那马也没嗅出什么,歇在原地。

    吴广海将绳子系在那‘大无畏’身上,自己牵着自己的黄马正准备离去,却发现自己的马躲在‘大无畏’的身后,怎么也不肯挪动半步。

    吴广海连忙去想把自己的黄马拉动,没想到那‘大无畏’打了一个响鼻,自己的黄马竟然低着头直接坐下了。

    吴广海心说,‘这事儿邪门了’

    想了想,吴广海直接卸掉了黄马上的马鞍和缰绳,准备放到“大无畏”的身上直接骑着那马走,但那马左支又怵,马鞍根本放不上,眼见那马的性子燥起来,吴广海连忙抱紧那马的脖颈,试图使它平静下来,结果那马却使劲向后尥了一下蹶子,正踢在卸了马鞍伏在地上的黄马身上,还没等吴广海反应过来,那黄马就惊恐的跑开了,吴广海想去赶,但哪里赶的上,直到那黄马消失在夜色里,十月里,蒙古的冷风吹过,吴广海不禁打了个寒战。

    看着渐渐西去的明月,吴广海心一横,将马鞍抛在一旁,抓着那马纯白色的鬃毛,一下飞上那马的身上。

    “就是没有马鞍,老子也得把你整走!”吴广海心里想着。

    可没想到,那马一跑起来,背上原本服帖的鬃毛裸骑的缘故,全都顶在吴广海两腿间。那马的毛根根尖利,如同铁针,没一会儿,就穿透了吴广海的毛毡裤,直刺在吴广海的两条腿上,直等吴广海骑着那马跑出五里后,就疼痛难忍从马上摔下晕了过去。

    等不懂蒙古地理的余庭恩千辛万苦的冒着大风催马赶到时,太阳已经升起,吴广海已经被那些蒙古人五花大绑扔在一旁,那‘大无畏’背上的鲜血在晨光的照射下泛着暗红色的光,几个蒙古人在一起打磨几个木质棍棒。

    很快,蒙古人看见了余庭恩,纷纷拿起了弓。

    余庭恩见状立马打开箱子,将那一小箱金沙顶在头上,将上衣脱下,以示毫无危险。

    见几个蒙古人将手里的弓箭放下,余庭恩才慢慢的像前走去。

    没有一个蒙古人搭理他,他走到昨天接待他们的蒙古老人面前,将箱子放下,随后用极其不熟练的蒙古语说道

    “安达....啊....木特太.....呀帮加”(朋友...黄金....放了他)

    那蒙古人看了看他,用生硬的汉话断断续续的说道

    “他....偷....我们的马,金子....不要....不要”

    随着太阳升起,几个蒙古人将吴广海全身上下的衣服剥了,架到一大块木质结构上。

    那是由六条长短不一的木棍,两块横置其中用来固定木棍的木板组成的东西。

    余庭恩只见几个蒙古人将吴广海手脚分别绑在四个木棍上,将肛门处,轻轻的抵在中间的一个半圆头的木棍上。

    余庭恩扔下那些对金子都无动于衷的蒙古人,跑到吴广海面前。

    吴广海早就醒了过来,看见余庭恩,苦笑道

    “你不该来的,我把金子都留在你那儿,就是想让你守好了”

    余庭恩不停叹着气,哽咽的问道

    “他们....他们不会....不会杀了你吧”

    吴广海苦笑道

    “哈哈哈,他们已经在杀我了,兄弟,你是个老实人,还没见过这个东西吧,这是蒙西特有的刑具,看见架着我两条腿的木棍了吗,这两条短木棍插在地上的湿地里,随着我的重量慢慢向下压,但中间这个木棍相当长,而且已经被深深的插在地底,最多四个时辰,要是泥地松软的话,也就是三个时辰,这两条短棍被我压下去,中间这个就会从我下面一直穿透我的嘴,要是不出所料,我死后,他们会把这条穿着我尸首的长木棍取出,然后立在营帐外,警告路过的人”

    余庭恩强忍着不想让眼泪流下来

    吴广海红着眼框接着说道“兄弟,你来了,说明你真是拿我当哥哥了,真的谢谢你,你是个好人呐,哈哈,幸亏你没声张,只带了一个人,没把兄弟们都带来,要不然,一场血战,不仅救不了我,兄弟们都会搭进来,你做的好....”

    “别说了,别说了....”

    “兄弟....我不说....以后....就没机会了,”

    余庭恩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低着头跪倒在木架前。

    吴广海说道“最多还有一个时辰,这个东西穿进来,我就没命了,兄弟,咱们前天晚上说的话你还记得吧,我死以后,你就用那些金子买自己一条命,赶快走,回家!我死后,吴家连三年都撑不住,吴家分家以后,求你多照看我那几个孩子....我这一生,做人的时候少,做鬼的时候多,到死还真就没留下个人样子,兄弟,这些年,咱们也算是同生共死的交情了,将来,你就替我寿终正寝一次,也算是我吴广海.......算是我吴广海做了一次人呐....”说完,吴广海竟也掉下了眼泪

    余庭恩摇着头。

    “老哥,你不能死啊,你死了,你家里那些人,必然怀疑我,要是拿出当年的事情,我可怎么办啊老哥”

    吴广海看着泪流满面的余庭恩,心中想起当年的事情,他心想,自己断然无法再活了,他并不相信吴家那些小子们能靠一个把柄置余庭恩于死地,要是自己死了,余庭恩活着回去,他为了消灭罪证,必然会先下手为强,联合陈家和王明章灭了吴家也说不准。

    吴广海想到这,不禁额头冒出冷汗,他看了一眼天边,只见西南方向的天际,气流推起云层,云层之上却静谧异常,他心想,那是强风雪的征兆,他望向余庭恩

    “兄弟,我因偷马死在蒙古,不要再把我带回周庄子给吴家人丢脸了,我死后,我的头颅,会被蒙古人留下,能不能麻烦你,把我的身体,埋到蒙古地里”

    “可以,老哥你放心吧”

    “我刚才看了,西南方向的风水不错,你在那边随便找一个河边,埋了吧”

    “我一定做到,你放心”

    “小瓶子”吴广海叫着那个跟余庭恩一起来的吴家子弟“我死以后,你带着你余叔直接去埋,你跟你余叔一起去,一定要埋好,这是我最后的心愿了”

    看见小瓶子点头,他才放心的闭上眼睛

    傍晚,地平线上,一个老人像是坐在地上一样,仰着头,一根木棍从他嘴中吐出,直指苍穹。

    等到吴广海的人头被切下,径直的插进一个高高的旗杆,立在浩瀚无边的草原上。

    余庭恩看着他的头,心说着“你有这个心,却没这个果”

    他想起戏台上的戏词“他说是报应不爽,她说是无关痛痒,不过他乡再游天地广,只当是悲欣交集梦一场!”

    余庭恩看着面如铁青抱着金沙的蒙古人,余庭恩挺着身子费力的将吴广海没有脑袋的尸体推上自己的马背。

    太阳落山,天边一道红霞,余庭恩牵着马,迎着月色,一步一踉跄的走向西南方。

    等余庭芳一行人在距哈尔纪河十里的草场上找到余庭恩、小瓶子和吴广海的尸体时,已经是两天之后了。

    那天早上,余庭芳看见自己堂哥给自己写的字,暗叹大事不好,本想带人赶紧去帮忙的余庭芳又左右为难,余庭恩信上的意思很明白,要是真动起手来,车队这二十几个人是绝对赢不了的,而且就算赢了,只要有一个蒙古人跑出去,这一路都是蒙古地,还没等过库伦,就得让人撕碎了。

    余庭芳连派了几个人去接应,只找回了吴广海跑失的黄马,还没等余庭芳再派人接应时,一场大风雪席卷而来,众人只能静静的躲在山坳里,不敢轻动,余庭芳也怕吴广海余庭恩脱身后找不到车队,一行人只好等在原地。等到夜深,余庭芳预感不佳,众人纷纷寻找,直到在一个干枯的河谷里,看见了直直站立的银花马,紧接着,众人在野草和白雪里,找到了余庭恩、小瓶子和吴广海早已僵直如铁的尸体。

    余庭芳让人将尸首收拾好,却找不见吴广海的头颅

    “看创口,是被切下来了,应该是被蒙古人留下了”吴永清轻声说道

    余庭芳叹了口气“这样,永清啊,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也没什么办法,你骑一匹快马,日夜兼程赶紧回家,告诉家里人,让他们准备丧事吧,对了,路上一定要隐蔽,私自贩马是犯法的,你一个人走,路上别被人逮了,能走小路走小路,让家里的人都有个准备”

    “好嘞,您放心”